网络文学2.0 | 要和爽文说拜拜了?
第2156期文化产业评论
2017年,中国网络文学作品总量累计超过1600万部,驻站作者数量已达1400万,读者规模已经突破4亿,市场营收规模129.2亿元。目前,中国网络文学的付费订阅用户出现增长瓶颈,影视改编热潮也让市场对好作品怀有更高期许,在这双重压力之下,网络文学亟须走出野蛮生长阶段,进入更健康有序的成长阶段,拿出更有分量的作品,迎接更高规格的挑战。而在这个背景下,阿里大文娱首席财务官、阿里文学总裁宇乾提出网络文学2.0时代,指出了网络文学发展的新道路。
作者 | 李卓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编辑 | 邱继贤
正文共3241字 | 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1998年的深夜,还在为博士论文殚精竭虑的蔡智恒在实验室里等待实验结果,这个平凡又无聊、28岁又未婚的理工男,在夤夜的等待中选择构思一段假想的网恋,《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就此在BBS上诞生。这个作者用两个多月连载了34集的作品,开启了中国的网络文学历史。
20年后,中国网络文学作品总量累计超过1600万部,网络文学作品出版纸质图书高达6942部,改编电影累计1195部。改编电视剧1232部,改编游戏605部,改编动漫712部,网络文学驻站创造者数量已达1400万,全国的网络文学读者规模已经突破4亿,人均消费30.9元,网络文学市场营收规模129.2亿元。
这一串晃眼的数据,代表了这辉煌瞩目的二十年。
近日,阿里文学总裁宇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认为网络文学已经进入2.0时代。网络2.0时代的两个特征是内容的精品化和产业形态的融合化,这将使网络文学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这应当是网络文学下一个时代的起点。
网络文学内容特征与生产优势
网络文学和其他文化内容产业相比有很多的优势,其一,生产门槛低;其二,内容供给量大;其三,文学形象符号的阐释为打通产品形态提供了便利。
和其他文化内容产品相比,网络文学的生产门槛可以说是最低的。漫画、动画需要长期的美术练习、游戏不仅仅需要美术功底甚至还需要编程;电影电视则考量着每一个拍摄者的光影、镜头的审美功力。相比之下,只需要电脑和文学素养的网络文学创造似乎是一个门槛更低、更易上手的内容产出形式。
因为门槛低,网络文学的内容供给量很大。累计1600万部的产品量,平均每年将近80万部网络文学产出,而2017年电影的总数量是970部;游戏的过审量为10747款;优酷、爱奇艺、B站全年新番总数大概在260左右。
另一方面,网络文学的艺术形象可塑性很大,形象符号的阐释空间较大。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一向是虚实相生、概括性较大。对于某一个文学形象的描述能够让读者在脑海里形成一个具体可感的状貌,但和图像、影像相比,这个形象更依赖于想象力,文学艺术形象的可塑性给其他内容形式改编带来了很多空间和挑战。
△阿里文学与十月文学签约
在网络文学、漫画、动画、电影、电视、游戏这六大主要文化内容产业中,虽然理论上每个领域都可以作为IP改编和IP产业链的起点,但目前来看,泛娱乐产业的起点更多的还是在网络文学。
根据研究报告,文学原创IP跨领域最强,跨3个以上领域的IP数量最多,例如《鬼吹灯》《斗破苍穹》《琅琊榜》《斗罗大陆》《全职高手》。因此产品数量也多,更有趣的是跨领域+高产的等号后面是更多的用户数量和用户时间。但即便如此,在互联网人口红利逐渐殆尽的今天,中国网络文学的付费订阅用户出现增长瓶颈。何况报告同时指出文化产品的跨领域更难赢得口碑。
和其他文化内容产业一样,网络文学面临的头号难题仍然是供给侧的质量问题。
网络文学1.0的桎梏
网络文学诞生后也并没有被主流所容纳。“网络文学从当下看主要还是一个商业行为而不是文学行为”“文学应该是好的、是精美的,创作过程应该是认真的。”这样的论断在当时并不是没有道理的,毕竟那个时候内容供给可以说是网络文学最大的桎梏。
如果细细数来,网络文学的创作者门槛过低,文学素养参差不齐,加上网络用语的使用,网络小说往往会出现语言不精、文意不美、用词不规范等问题;因为文章更新的要求和作者稿酬的标准,大多数作者每日内容更新达8000字以上,很多作品内容臃肿注水、情节逻辑不考究;过分强调经济效应,IP泡沫严重等等。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迎合读者简单审美的内容同质化。类似于穿越文、重生流、霸道总栽、萌宠宠妃、废材流等题材的作品同质化现象异常。这当中最著名的例子也许是《斗破苍穹》,这部作品面市之时的确令人眼前一亮,本是天才的主角受挫忍辱,一路坎坷磨炼最终成就一代“斗帝”,可以说是爽文中的典范。但典范之后,就是一众模仿者:一开始的废材,受辱,坚定心性,知遇导师,获得宝物,打败敌人,进入下一个场景。好莱坞的“英雄之旅”故事模板都没有用的那么死板的。这类作品基本上换批人物、物品名称、场景名称就够了。
这个问题不仅仅是网络文学独有的,在文化内容产业中几乎是通病。就网络文学的而言,这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网络文学诞生时代所具有的后现代主义审美特征;其二是工业标准化生产和艺术创作规律之间的矛盾。
即使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时,互联网用户大多是精英阶层的前提下,网络文学的诞生也并不那么“严肃”,它充满了后现代主义式的解构、调侃、反传统、反权威特征,所以长期以来网络文学的戏谑和“不正经”,让主流难以接受。这是一般大众文化诞生初期都会存在的“原罪”,需要时间的沉淀、主流的引导和市场的理性选择。
最早期类似于水煮三国、麻辣水浒(真是暴露年龄的词汇)都充满着迎合民众戏谑、调侃和猎奇的低级趣味。这种简单调动读者情绪、情感和官能体验的作品却往往能受到读者欢迎,虽然长远来看,缺乏精品雕琢的市场,极有可能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最后的结果是市场的崩塌。
另一方面,同质化产品都会使用一套“已经经历了市场验证,取得市场欢迎”的模板,既然是模板,就可以参照起来,形成工业标准,批量生产,增加产量,降低成本。但矛盾的是,文化产品的审美性虽然是边际成本上为零,但读者“接受作品”的成本越来越高的,“书是唯一吃不饱的食粮”,读者的审美消费总是要求新求异,求高求精的。再者,文化产品的非标准和创意性往往是出奇制胜的关键,“第一个用花来比喻姑娘的人是天才,第二个便是庸才,第三个则是蠢材。”而这正是阿多诺、本雅明等先哲所担忧或惋惜的。
在文化市场中,可怕的不是没有精品,而是精品被庸品淹没。
网络文学2.0时代,阿里文学的呼唤
“在这双重压力(付费用户增长瓶颈、影视改编带来的市场期许)之下,网络文学亟须走出野蛮生长阶段,进入更健康有序的成长阶段,拿出更有分量的作品,迎接更高规格的挑战。”
阿里文学总裁宇乾如此说道。解决压力、解决问题的最优解依然是产品质量、供给侧发力。他提到了两个方面:聚焦好内容的培育和融合发展。
宇乾认为好内容的标准是正能量、好的世界观和喜闻乐见三个要点。这是契合了网络文学时代特征和时代要求两个层面。
△阿里大文娱首席财务官、阿里文学总裁宇乾
在时代意义上,喜闻乐见是网络文学的最明显特征。网络文学如上文所述,是带着后现代审美特征的,来源于草根,根植于民众的文化形态,这是互联网时代结出的最典型的大众文化果实。它的创作主体具有民众普遍性(甚至是民众普及性);生产具有市场预期和审美引导的特征;流通具有民众自发和网状传播特征;消费具有审美性、功能性、娱乐性相统一的特征。
在新时代的要求和文化性、艺术性的意义上,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是当下网络文学需要求进的点。正能量其实并非单单是说教,正能量关键在于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如果依然拿《斗破》做例子,除去文字的弊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的奋斗精神还是值得一读的;《诛仙》中对爱情的忠诚执着、《盗墓笔记》中团队协作和责任使命感、《琅琊榜》中的家国情怀等等不一而足。
进而,“网络文学应该携手传统文学,构建全新的内容生态,融合共生,进一步推进产业整体升级。”网络文学的融合发展在这种时代要求下,更多强调的是与传统文学的融合发展。
这是内容上的融合共生。网络文学需要向传统文学在艺术创作规律、文学审美规律等角度上学习,创作出有思想、有内涵、有高度的好作品;而传统文学也同样思考从读者角度上调整作品的质量与可读性。而在产业上的融合共生,正如宇乾所言,促进传统文学互联网化,打通线上线下壁垒,让好内容更快速、更精准、更便捷地到达更多读者。
//主题阅读//
//推荐阅读//
还可以点击“阅读原文”,微店上单独购买笔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