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报告:文化金融在多重压力下前行
第2518期文化产业评论
近日,《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报告(2019)》在京发布。《报告》共分为总报告、工具篇、行业篇和区域篇四个部分。总报告集中了报告课题组对文化金融研究和实践的主要观点和思想。《报告》还首次设置“区域篇”,对文化金融发展具有典型性的北京、深圳、广州和南京等四个城市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总体上,这些城市的文化金融发展各有特色,极大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全国文化金融发展中起到了示范性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文化产业评论(ID:whcypl)也参与了《报告》撰写~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正文共4007字 | 预计阅读11分钟
7月18日,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在京举办发布会,《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报告(2019)》正式发布。《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报告(2019)》是社科文献出版社“文化金融蓝皮书”系列的第三部,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与文化金融50人论坛共同组织编写,已经在学界和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马峰、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雷曜、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投融资处副处长陈桦楠等政府与监管部门领导出席了会议。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郭杰、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魏鹏举、中国银行业协会总监艾亚萍、深圳市文化产权交易所总经理助理王晓锐、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琦、新元文智智库董事长刘德良、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陈能军等十余位专家出席了会议并参与了相关研讨。
会议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主持,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金巍就《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报告(2019)》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介绍和阐述。
据介绍,《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报告(2019)》总结和分析了2018年初以来的文化金融发展环境及相关政策,认为:2018年以来我国文化金融发展的总体环境更为趋紧,政策方面防风险压力持续,文化监管加强,股权资本市场普遍低迷,文化金融发展在多重压力下前行。在现有形势下,总报告对文化金融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包括:进一步推动机构专营化、产品专属化及要素市场专门化建设;推动文化金融两大支柱建设;推动文化金融专项统计与文化金融市场信息系统建设等。
《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报告(2019)》从债权类、股权类、风险管理类和互联网文化金融四个层面分析了2018年文化金融发展的各个侧面,同时分别对电影产业、艺术品行业、传媒产业、创意与设计服务业的金融服务与资本市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报告(2019)》首次设置“区域篇”,对文化金融发展具有典型性的北京、深圳、广州和南京等四个城市进行了研究和总结。
本次发布会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办,文化金融50人论坛、金融科技50人论坛、梅花与牡丹文化创意基金会、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中国社科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等单位协办。
据介绍,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已经于2018年成立了文化金融研究中心,专门从事文化与金融发展关系的相关研究,其中“文化金融蓝皮书”的编写工作是该中心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以下是金巍发言稿:
砥砺前行,通过研究持续推动文化金融发展
——在《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报告(2019)》发布会上的发言
金巍(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文化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中关村梅花与牡丹文化创意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欢迎各位在百忙之中来参加我们的会议。受中心委托,由我来介绍《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报告(2019)》的主要内容,并借此机会,我也想就未来的一些工作设想向大家做个汇报。
今年的《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报告(2019)》是社科文献出版社“文化金融蓝皮书”的第三部报告。现在回头看,把这三部报告串联起来会发现,我们的蓝皮书很重要的特点是,我们一直在基本框架不变的前提下深度关注产业实践和前沿热点。
比如在2017年出版发布的报告中,我们重点关注了2016年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金融对文化金融创新的影响,关注了文化金融发展中的新机制、新制度和新规则问题。在2018年出版发布的报告中特别关注了融合性产业的金融服务与资本市场,如文化旅游、创意设计服务、版权产业等,同时特别关注了金融政策环境变化对文化金融的影响,提出了文化金融基础设施等重要命题。
今年的报告的关注重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关注政策环境和监管环境对文化金融发展的影响,这与往年是一致的。我们在总报告中总结和分析了2018年初以来的文化金融发展环境及相关政策,认为:2018年以来我国文化金融发展的总体环境更为趋紧,政策方面防风险压力持续,文化监管加强,股权资本市场普遍低迷,文化金融发展在多重压力下前行。
第二,进一步聚集文化金融的一些基础性问题,如文化产业信用管理、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文化金融市场信息系统等问题。在现有发展形势和政策环境下,我们提出了“文化金融发展两大支柱”的命题。总报告对文化金融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包括:进一步推动机构专营化、产品专属化及要素市场专门化建设;推动文化金融两大支柱建设;推动文化金融专项统计与文化金融市场信息系统建设等。
第三,除了以往报告的市场和行业视角以外,今年的报告重点关注了文化金融的区域发展情况。从金融视角上,本报告从债权类、股权类、风险管理类和互联网金融四个方面对文化金融发展进行分析;从文化产业视角上,本报告依旧关注了电影、艺术品、传媒产业、创意设计与服务四个比较典型的文化金融业态,同时本报告用专题形式分析了互联网时代的文化金融创新探索。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增加了“区域篇”,对我国文化金融发展较典型的四个城市进行了介绍,分别是北京、深圳、广州和南京。这些城市在文化金融方面都很有自己的特色。
不仅是文化金融蓝皮书编写工作要回头看,文化金融发展也需要“回头看”了。
如果从文化金融专门政策出台开始算起,文化金融的发展历程也已经整整十年,是需要好好总结了。我们在《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报告(2019)》的前言中,这样描述了“十年”:十年来,对宏观经济、金融发展、文化产业发展以及文化金融发展来说,都是一个不平凡的十年,有飞速发展的激情,也有“新常态”下的冷却,有创新发展的风云际会,也有规范发展的静水深流。我们欣喜地看到文化金融发展呈现了一个喜人的局面,同时也看到在成长期的文化金融还有诸多的不足。发展十年来,其实我们还有许多基础性工作没有做好,比如信用问题,资产评估与管理问题,这些已经成为文化金融发展的瓶颈,未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所以,在李扬理事长和实验室理事会领导下,我们会一如既往,砥砺前行,通过研究持续推动文化金融发展。未来几年里,我们在文化金融研究方面我们有一些基本设想,向大家汇报一下。
第一,继续完善文化金融蓝皮书。这几年,文化金融蓝皮书的编写已经打下了一定基础,但是还有很多不足。以后需要完善的方面很多,我们还要进一步取得政府等方面的支持,稳定编写队伍,建立标准化数据采集和分析体系,同时探索相关市场指数研发,让蓝皮书编写更加规范化、体系化。
第二,启动“文化金融研究丛书”出版资助计划。我和杨涛主任商议过,认为文化金融发展到今天,应该有一套丛书反映我国十几年来文化金融研究的基本成果,这是在这个时期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但这个目前还是一个设想,这个项目需要不小的资金,需要和相关部门进行合作。
第三,加强与政府部门和监管部门的沟通,争取开展一些基础性研究课题项目。我们希望推动文化行业信用管理与体系、无形资产评估与管理、文化金融市场信息系统、数字经济时代的文化资产等方面的研究,这些对我国文化金融发展都至关重要。
第四,加强与各地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区域性文化金融发展问题研究。在适当时机可以在各地合作建立文化金融研究基地。
编写文化金融蓝皮书,具有特别的意义。蓝皮书能够记录时代发展的脚步,观察产业发展的规律,同时为政策制定、学术研究和产业实践提供一个良好的参考。我们的蓝皮书刚好是从“十三五”之初开始的,是新时代文化发展的一个写照。昨天晚上我查阅资料的时候,偶然发现某地高中高二期末的一道考题,引用了《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报告(2018)》的数据和材料。这很有趣,让我们这个略显枯燥的研究工作有了一种生命力。
但是,这是一项非常艰苦的工作,我们的蓝皮书编写一直以来都是依靠各位领导和专家们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奉献,希望这种支持和奉献能够得到社会良好的回应和回报。
谢谢!
《中国文化金融蓝皮书(2019)》内容介绍
本报告是“文化金融蓝皮书”系列的第三部,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与中国文化金融50人论坛共同组织编写并发布。报告是对2018年中国文化金融发展的一个总结,共分为总报告、工具篇、行业篇和区域篇四个部分。
总报告是报告的核心部分,集中了报告课题组对文化金融研究和实践的主要观点和思想。总报告首先总结和分析了2018年初以来的文化金融发展环境及相关政策,包括宏观经济环境、文化产业发展环境、金融政策、文化金融政策、文化财税相关政策等。报告从市场(工具)视角、行业视角、区域视角三个视角对文化金融发展做了概述,最后对文化金融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包括:进一步推动机构专营化、产品专属化及要素市场专门化建设;推动文化金融两大支柱建设;推动文化金融专项统计与文化金融市场信息系统建设等。
在市场篇(工具篇)中,本报告用四章分析了2018年文化金融发展的各个侧面,包括债权类文化金融、股权类文化金融、风险管理类文化金融、互联网文化金融。报告的行业篇分为四章,分别对电影产业、艺术品行业、传媒产业、创意与设计服务业的金融服务和资本市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本报告首次设置“区域篇”,对文化金融发展具有典型性的四个城市进行了研究和总结,这四个城市分别是北京、深圳、广州和南京。
附: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报告(2019)总目录
BⅠ 总报告
B.01 中国文化金融发展:在多重压力下前行(金巍 杨涛)
一 文化金融发展环境及相关政策
二 2018年我国文化金融发展状况
三 发展文化金融的政策建议
BⅡ 工具篇
B.2 2018年债权类文化金融发展报告(王邦飞 蓝子淇)
B.3 2018年股权类文化金融发展报告(刘德良 段卓杉)
B.4 2018年风险管理类文化金融发展报告(董昀)
B.5 2018我国互联网文化金融发展报告(李鑫 陈婷婷)
BⅢ 行业篇
B.6 2018年中国电影金融发展报告(张琦 卢孟杰)
B.7 2018年中国艺术品金融发展报告(范勇 韩汉君)
B.8 2018年中国传媒产业资本市场发展报告(杨永民 田威)
B.9 2018年中国创意设计服务业资本市场发展报告(刘德良 段卓杉)
BⅣ 区域篇
B.10 2018年北京市文化金融发展报告(段卓杉)
B.11 2018年深圳市文化金融发展报告(陈能军 史占中 王正凯)
B.12 2018年广州市文化金融发展报告(李明充 陈泽文)
B.13 2018年南京市文化金融发展报告(丁铭 陶甜甜 边晓红 朱嘉)
//主题阅读//
//推荐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 报名北大官方文旅培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