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艺术展的背后,科技和艺术的边界正在消弭
第2625期文化产业评论
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逐步落地,关于科技与艺术结合的话题也日渐升温。各类前沿科技的艺术交互作品展览层出不穷,由此也引发了人们对于艺术与科技、技术互动以及跨领域艺术创作的广泛思考。
作者 | 张菁芮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正文共计3584字 | 预计阅读时间9分钟
2019年11月2日,由清华大学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的第五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正式开幕。展览主题围绕“AS-Helix: 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与科学融合”这一命题,展出了包括新媒体艺术、工业设计、建筑与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纺织与时尚设计、陶瓷设计,以及其他体现艺术与科学融合的120 余件作品,集中呈现了来自世界各国、融合艺术与科学的前沿实践成果。
这场艺术展并非艺术拥抱科技的个例。其实,艺术展示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很早就开始了探索的进程。2015年,在今日美术馆举办的“今日未来馆”开馆展,率先打破了传统展陈方式。2017年,佩斯北京推出的沉浸式艺术体验展“teamLab:花舞森林与白日梦”,其带来的超高流量及商业模式不仅为画廊产业带来了新方向,也为科技在艺术范畴的探索带来了多种可能。
△中国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艺术展览:teamLab的舞动艺术展&未来游乐园
随后,国内便掀起了一股“多媒体交互艺术展”的浪潮,各类沉浸式、互动式的艺术体验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有取代传统艺术展览之势,也引发了全民的新消费趋势。对此,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在接受杂志《艺术市场》的专访中谈到,沉浸式展览的出现,给观众带来了极其震撼的视觉效果,观众很容易接受。另外,沉浸式展览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展览的观展方式和体验,且加强了互动关系,相对轻松地吸引观众介入。
诚然,相比手段单一的传统展陈方式,新型艺术展则显得更加多元化:通过VR虚拟现实技术,跨越时间、空间限制,置身艺术世界之中,“身临其境”感受艺术的魅力;借助AR增强现实技术,通过三维建模,让作品活起来,每个人都能生动立体地看到、听到其背后的故事;利用AI人工智能技术,变身作品之中的主角,与艺术作品“亲密互动”,大大提升了用户互动性与体验度。
新型艺术展火爆的背后,体现着市场对于强科技性的艺术表达的渴求,越来越多的新型艺术作品也因此得以面世。不同于传统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单打独斗”的产出模式,在科技注入艺术创作之后,艺术创作模式也相应发生了改变。正如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费俊所说的,“不同于传统的工作室模式,艺术与科技开启了以实验室为核心的创作模式。这种方式要求艺术家科技人员共同协作。”
他用亲身实践经历对此进行阐释:“我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作品《有趣的世界》装置二,就是我和一位人工智能工程师合作近3个月共同完成的,最终确立了该作品的承载形式以及它的基础支撑方式。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我们不断交流探讨,一方面我要理解技术本身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工程师也要理解我对艺术概念的想法。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所具备技术研发能力的艺术性实验室,就是实验室模式。”
“这种合作机制使艺术家和科技人员能够在同一个语境中共同完成创造性的工作,也使艺术与科技中的参与者身份越来越广泛,它不仅是受过美术教育的职业艺术家群体,还有很多来自科技领域中的工作者。尤其是在国外,很多活跃在媒体艺术领域中的艺术家,他们的背景或是工程师,或是科学家。这种现象反映了艺术与科技领域里的一种活力和动力,它拓宽了对艺术职业的认知和理解。因此,我们不再以艺术家的身份去判断他的作品,而任何具有创意性的艺术工作都可以被看作是艺术与科技的成果。”
在创作者身份日益模糊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再去清楚地区分什么是艺术作品、什么是科技发明。例如2018年在央美举办的第二届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中,展出了由MIT流体界面实验室发明的可编程的梦境机器“COCOON”,当做梦者进入睡眠状态时,COCOON会利用大脑活动、肌肉紧张、心率和通过穹顶揭示的运动数据来跟踪三个睡眠阶段,用气味、声音和肌肉刺激的方式引导梦境的内容;又如“机器人歌剧”结合了创意机器人、媒体表演、音乐和互动媒体艺术等领域,艺术家将编制算法/编舞概念与受众驱动的代理融合在一个 42 x 25 米的大规模表演交互空间中,由此探索机器人表演团体的概念。这些成果兼具科学发明和艺术品的属性,带来了应用与审美的双重价值。
近两年,随着人工智能和各类新型多媒体装置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也引发了艺术界对于“艺术”与“技术”之间关系的广泛探讨。其实,对于“艺术应如何接受新兴技术”的争议一直都存在。19世纪之前艺术家使用油画颜料作画,即使摄影技术出现,也在很长一段时间不被主流艺术界所接受,直至20世纪80年代摄影作品才真正被认定为艺术。
当前,对于数字技术在艺术中的应用,中国最早关注并运用数字技术创作的艺术家之一、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冯梦波,对众多广告所描绘的新技术引领下美好的未来世界表示警惕,他认为“新”的事物并不一定完全比“旧”的事物好。几个被炒起来的技术热点,真正被理解和得到良好艺术应用的并不多。同时,他认为技术和艺术家是同步学习、一起成长的关系,对于新技术的应用要做减法在必要时才用。
而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则代表了另一部分对技术抱有乐观态度的人的看法。高鹏认为,对于艺术而言,尽管艺术更多讨论的是一个高远的审美、哲学层面的问题,但事实上它也是伴随着技术的革新从而具备了迭代性。例如绘画颜料从矿物质到化学合成,绘画载体从岩壁墙体到布面、纸张、电子触屏,艺术形式从架上平面到影像、多媒体……如果不是科技在艺术背后的支撑,艺术就不可能实现发展升级,在今天这样一个科技飞速发展、升级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价值观也在发生深刻改变,而如果艺术不去主动连接新科技,它便处在固步自封的状态,必然会被时代淘汰。
一部分艺术家对此则显得十分“淡然”。艺术家郭城认为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有技术的伴随,现在还不必急着反思和焦虑,而应根据技术和认知的发展再做观察和思考;伦敦艺术家Patrick Treeset也认为各种技术的演进和迭代对艺术家来说并不是变革,而是自然而然的状态,AI已经改变了这个世界,并没有太多明确的界限去度量。
而另一部分的专家则将技术视域下的艺术放到了更复杂社会空间进行观察和理解。如当代艺术史家、评论家、伯明翰城市大学全球艺术与设计专业学术教授 Jonathon harris认为这些与技术深度结合的艺术在技术知识和社会等不同背景下都具有意义。在历史上,技术的发展涉及到许多人的规划、控制、发展与革命;在当下,艺术家、公共欣赏群体和专家都需要提升艺术和技术的理念,艺术家有责任为公众展示艺术关注技术的各种主题,并且对身份和意义进行批判性思考,并解释艺术在世界各地如何演化和发展。
英国策展人、文化创意总监Irini Papadimitriou则认为艺术更多是作为一种便于让公众参与某种议题的沟通方式。在她的展览中,想要探讨的重点不是技术化的艺术作品本身,而是一些包括未来艺术和技术在人类社会扮演的角色、公共空间、数据所有权与环保主义等公共议题,新兴技术只是被用于吸引年轻人参与到这些议题的讨论当中的一种手段而存在。
△《被监视:来自监视文化的瞬间》,Brad Miller
在新技术浪潮之下,各行各业都在或主动、或被动地快速更替融合着,艺术也不例外。从创作端开始,这种融合破壁的趋势就已完全显现。在作品呈现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的背后,是创作理念、创作模式的重构,更加体现出艺术与科技行业之间的融合趋势。未来,人们该如何定义艺术?它在社会中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恐怕短时间内不会有一个统一的定论,而探索的脚步亦不会停止。
△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