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零宣发上线,大男主IP《庆余年》还是将腾讯视频整到崩溃了

钟瑗瑗​ 文化产业评论 2021-07-16


第2658期文化产业评论


粉丝们期待一年多的《庆余年》终于开播了,这部改编自作家猫腻的大男主IP,拥有广泛的原著粉和超高人气基础。不同于该作家的其它两部影视化作品——《择天记》和《将夜》的大型改编翻车现场,《庆余年》无论是在口碑、还是热度上,都未令人失望。在限古令和大IP模式失灵的双重夹击下,《庆余年》是如何从男频改编的困境中突出重围的?这又能给男频IP改编带来什么启示?



作者|钟瑗瑗

来源|文化产业评论

编辑|周莹茜


正文共计4025字|预计阅读时间13分钟


《庆余年》开播前,尽管有不少网友并不满意作为男主的张若昀的古装扮相,也对略显粗制滥造的服化道发出了质疑,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部几乎“零宣发”上线腾讯视频的偏向大男主的古装剧集,火爆石锤了。


《庆余年》剧照


截止目前,超4万人在豆瓣上给出了8.0的评分。该剧第7-11集上线时,腾讯视频甚至因为会员扩容超量而陷入崩溃,观众一度无法播放该剧。剧中男主角张若昀的名字第一次单独冲上热搜,而不是和唐艺昕的名字捆绑“销售”。曾经砸吧着嘴吐槽“张若昀的韩式单眼皮也太不古代了吧”的网友,又吃着“饭碗夫妇”的狗粮,感慨“真香!”

 

△《庆余年》中男主范闲和女主林婉儿被网友称为“饭碗夫妇”

前脚《从前有座灵剑山》的欢乐沙雕余韵犹存,后脚《庆余年》又牢牢的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这两部大男主剧集的成功改编似乎打通了男频IP剧的“任督二脉”,解开了2017年改一个扑街一个的男频IP魔咒,事实真是如此吗?

 

改编困境,男频IP的扑街魔咒

 

相比大女主剧或女性向IP改编剧的大热,近年的男频作品,鲜少出现高热度的优质作品。大部分男频IP剧,都犹如“九州”系列般雷声大雨点小,不少更是直接沦为“扑街”案例。

 

由鹿晗主演,号称投资4亿的《择天记》惨烈扑街


在过去的影视化改编中经常存在男频架构带来的制作难度、小说剧集不同的性别市场定位等困境。

 

这背后有男频题材本身的问题,正如文章<庆余年>破局:阅文IP影视改编的“渐进”协同|EW观察所说,这类题材作品中有相当比例,是以较为夸张的手法追求男主打怪升级、成为人生赢家的爽感,世界观架空又难以找到在现实世界的落点,配角容易成为衬托男主的背景板而难以支撑电视剧所需的丰满人物关系和与视角,篇幅动辄数百万字需要去芜存菁。

 

以古装玄幻小说《斗破苍穹》为例,529.28万字的原著架构了一个属于斗气的世界,讲述天才少年萧炎经过艰苦修炼最终成就辉煌的故事,其中仅女主角就多达8位,而配角人物有上百人之多。

 

△《斗破苍穹》中的八位女主角


漫长的篇幅、庞大的世界观以及众多出场人物共同形成小说影视化的障碍,而此前影视行业也一直未能探索出一条经过市场检验、适合电视剧观众的改编道路,因此编剧常常采用画外音介绍世界观,删减人物、多线性叙事等手段,然而,这容易造成剧情拖沓,情节混乱,角色缺失的问题,既让原著党大呼不满,又使普通观众感到“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因特效技术限制,《斗破苍穹》中的“斗气化翼”变成了“斗气化马”遭网友吐槽


另外,在女性观众占主体的电视剧市场,为了击穿男女受众的观剧壁垒,一些大男主剧会寻求最大公约数,可是如果尺度把握不好,两边都会得罪。

 

百度数据对《庆余年》观众的人群画像


过往的不少剧集,在剧情上选择弱化“升级打怪”的爽点,去掉小说中“妻妾成群”的渣男情感线,并且提高女主的存在感,加入甜宠等迎合女性观众的元素。而在角色人物上通常选用备受女性观众追捧的流量小生。

 

△原著粉嫌弃杨洋太“细皮嫩肉”,偶像粉嫌弃该剧太血腥和暴力


但从它们的市场表现可以看出,受到故事本身的男性视角的局限,被偶像和感情线吸引的女性观众对剧集的兴趣很难持续,而强行扭曲的大男主剧往往会丧失部分原有的男性观众,反而顾此失彼,得不偿失。

 

除了以上提到的困境,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是——内容的代际变化。被人们熟知IP多形成于网络文学发展早期,以猫腻的三部作品为例,《庆余年》《将夜》和《择天记》连载时间分别为2007年、2011年、2014年。早年的网文追求“逆天改命”的挑战感和“仇大苦深”的使命感与当代年轻人寻求的“沙雕”和“丧文化”背道而驰。十年前网文IP,别说改编成影视,即便是再放在今天的网文市场中,也未必能取得成功。

 

而广电总局下达的限古令,对所有古装题材进行严格限制,这无疑是在压住男频发展的大山上又加了一道锁。

 

尽管男频IP改编困难重重,国产大男主剧逐渐复苏并走向类型的多元化,路径愈发清晰,从《长安十二时辰》到《庆余年》,这些令人称道的成功大男主剧,无不是深谙受众心理、贴合了创作规律。

 

《庆余年》的成功改编方法论

 

《庆余年》于2007年起开始连载,是猫腻的成名之作。洋洋洒洒七卷超过400万字的体量,讲述了一名患有重症肌无力而身亡的现代男青年穿越到古代庆国的故事。一如文章<庆余年>打破男频IP颓势魔咒,高水准改编获赞誉所说,虽为穿越架空题材,但《庆余年》拥有不亚于历史正剧的庞大格局和严谨叙事,故事跌宕起伏,人物塑造细腻饱满,既有家族宫廷江湖权谋争斗、也有天马行空的科幻元素,是一部内容非常扎实的作品。

 

因此它的改编难度可谓是非常的大,即将影视化的消息传出时,有不少书粉都表示质疑剧版的还原度,但就目前的播出情况来看,剧版《庆余年》巧妙地规避了男频IP改编的困境,另辟了一条通往成功的蹊径。

 

  • 古代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
 
《庆余年》的引子很有意思。文学史专业的学生张庆,用现代观念剖析古代文学的论文不被叶教授认可。于是他写起了小说,借用范闲的故事来阐述论点。在这样的双层架构中,主人公范闲既受“之乎者也”的圣贤思想影响,又拥有现代人的精神文明。于是,就像文章<庆余年>是一本“青年改造世界”指南》中描述那样越是差异,越是诙谐。处处对比,张力十足。《庆余年》以现代青年视角叙述古代故事:既形成了虚实相间的时空对照,又产生了古今相对的思想碰撞。 
 
时空对照,制造了层出不穷的脑洞与文艺梗,极大地延展了剧集的可看性。“老妖精”“机器猫”“文化产业”“泡文学女青年”“智商盆地”等编剧新添的现代词语,都为剧集带来了直观的喜剧化效果。
 

△“京都第一才女”范若若,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却是心眼明亮、自带萌点的“智商盆地”

 
  • 季播剧模式的合理拆分
 
据了解,《庆余年》采取了“五年三季”的季播模式,这一模式常见于英美电视剧,非常考验对演员档期、剧本连贯性、场景和后期协调统一的把控,在中国电视剧行业还少有先例。不过,正如文章<庆余年>破局:阅文IP影视改编的“渐进”协同|EW观察所认为的,对动辄数百万字的男频网文来说,季播模式有助于最大限度还原内容,且有确然的内容支撑,因而在网文改编上探索季播模式更有内容基础,也更有必要性。
 
  • 诙谐幽默的叙事方式

 
《庆余年》开播前,因为朝廷权谋、皇家父子的故事背景,常被误以为是正剧,追了几集,观众才一拍脑袋,恍然大悟,这和《从前有座剑灵山》是一个“味儿”。
 
郭麒麟饰演的范思辙看似横行霸道,实则被金钱糊住了双眼,断财路时立刻跳脚,手疼时称“要是能放点银子就不疼了”;范闲启蒙师傅费介,是全天下公认用毒最精深的三人之一,却时刻无法抵挡美食的诱惑。这类反差萌的人物和突如其来的转折都让观众乐不可支。
 
△自带爆发的“地主家傻儿子”范思辙

尽管原著小说文风沉稳,只是偶尔带点俏皮,如果以绝对正剧的方式进行改编,容易陷入费力不讨好的境地。用喜剧形式包装的《庆余年》在诙谐幽默的外壳下叙述沉重热血的主线故事,既不失正剧气质,又兼具喜剧的趣味性,迎合了更广范围的受众。
 
  • 强大的制作班底

 
对于大IP改编项目而言,顶级主创配置已不算新鲜事,但《庆余年》的班底在有限的条件下实现了最高效化的配置。它集结了业内知名导演孙皓、高口碑编剧王倦以及“老中青”三代演员。
 
“陈道明、吴刚、于荣光……”这种老戏骨阵容基本上已经可以为全剧奠定一个基调,“皇帝专业户”的陈道明,即使是吃着馄饨也能把底下的大臣仆人吓的连连磕头。张若昀、李沁两位演员担当主角,实力在线,人物也较有CP感。而“新顶流”肖战虽然在本剧中戏份不多,但在官方的名单中却被宣传为“联合主演”,同时还演唱了片尾曲。
 
陈道明饰演的皇帝在马车上边吃馄饨边问话

除了“老戏骨+实力演员+新流量”的演员阵容,编剧王倦也是《庆余年》成功的关键一环,不少网友看到他出现在编剧一栏,都觉得“妥了”。
 

王倦被誉为国产编剧中的美剧派,代表作品包括《大宋少年志》《天坑鹰猎》《舞乐传奇》《木府风云》等,豆瓣评分基本都在7.5以上,有不少拥趸。
 
  • 可持续的开发模式

 
如文章<庆余年>是一本“青年改造世界”指南》提到,不同于此前大量男频剧都是影视公司买断小说版权开发的模式,《庆余年》是典型的IP“回家”。

《庆余年》的小说版权,早年卖给了深蓝影视和华娱时代。腾讯影业对于《庆余年》的版权是从2018年3月开始生效,但在2017年腾讯影业就与前版权方沟通共同开发;随着战略合作伙伴新丽加入一起成为联合承制方,再加上阅文是小说IP的源头,才有了如今看到的腾讯影业、新丽电视、深蓝影视、阅文集团、华娱时代、海南广电共同出品的《庆余年》。 

不说其它虚头巴脑的东西,且说不管对于腾讯影业还是新丽、阅文,手中的大IP是一个长线生意,这就足以让他们更加兢兢业业给观众拍剧以及后续开发了。

针对《庆余年》,腾讯影业就同时启动了影视改编和游戏开发。“不孤立做影视”的腾讯影业,影视化不只是为了“圈粉”,更希望通过剧集的形式,增加用户的情感和粘性,而更长的产业链条也让其在前期能够更用心地规划影视剧的发展,毕竟,这不是一锤子买卖,影视剧“垮”了的话,后续的新文创也会受到影响。

总结

男频IP自《琅琊榜》后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潜伏,如今正逐渐走向复苏并向多元化发展。剧版《庆余年》不能够说是十全十美的,戏谑化的改编和略显粗糙的服化道是它受到诟病的问题所在,但它的成功验证了一个改编的道理:要在满足影视审批的前提下尊重原著,在尊重原著的前提下完成更符合受众需求的影视改编,甚至实现与同类型作品的差异化表达。用心了的作品,观众可以看出来。作品优质,自然有观众买单,内容过硬比什么宣发都要强。
 
-END-
留言话题互动
请回答你为什么催更《庆余年》?

本文为「文化产业评论」原创内容,欢迎转载,欢迎加入读者群,请加微信号whcy006


 
//主题阅读//
//推荐阅读//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文化产业研习社」,获得更多专业优质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