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抑云阴乐”被群嘲,我们为什么不再喜欢矫情文学?
第2905期文化产业评论
“到点了,可以开始网抑云了”,最近一段时间由“网易云音乐”谐音而来的“网抑云阴乐”一词成为网友二次创作的热点,它被用来嘲讽该平台每首歌曲评论下充满泪水的“矫情文学”。网易云的用户留言,曾经被铺满地铁,被印在矿泉水瓶子上,引起人们的高度共鸣,如今这种情绪却滑向了另一个极端,不少网友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高赞留言不禁嗤之以鼻孔。除了青春伤痛文学,网易云音乐中的咯噔文学和古风疼痛文学也同样让人尬到脚趾蜷缩。这些曾经让我们“眼含热泪”的矫情文字,现在为什么被我们唾弃了?网易云的社交属性还能维持下去吗?
作者 | 钟瑗瑗(文化产业评论作者)
编辑 | 枉文雨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正文共计3758字 | 预计阅读时间11分钟
你可能没有看过《人间失格》,也不知道鲸鱼发出声音的频率。
但你一定听过“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个句子,以及“世界上最孤独的鲸鱼”的故事。
春去秋来,太宰治一直拿着鼠灰色的和服等下一个夏天。而发出52赫兹音频的鲸鱼Alice则持续地徜徉在网易云的评论区内。
这些文字在诞生之初承载着写作人的情感,让许多人获得慰藉,但无数次的复制粘贴后,它仅仅沦为骗赞的工具,最终成为网友们的“造梗”素材。
2013年4月网易云音乐上线,当时的音乐软件市场被QQ音乐、酷我音乐等头部软件瓜分无几。不被大众看好的网易云音乐没有选择正面硬刚,而是另辟音乐细分的赛道,鼓励民谣歌手和原创音乐人入驻,建立小众音乐圈层。
在上线的七年间,网易云音乐的曲目不断增加,民谣、摇滚、嘻哈、电子等不被大众熟知的音乐类型,都在网易云音乐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圈层文化。
△网易云的歌单分类
网易云音乐的slogan也经历了从“听见好时光”到“音乐的力量”的转变。前者聚焦于受众自身的独特感受,从音乐中获得美好。后者则强调音乐中蕴含的力量,引导听众以音乐为媒,创建更多的情感联结与认同。
云村的出现预示着网易云不再满足于当一个普通的音乐播放器,而是试图成为有温度的音乐家园。在云村中,网友可以分享自己喜爱的歌曲以及听歌感受,通过互关的形式与其它志趣相投的人达成好友关系。
而云村广场的设置则进一步加强了这一社交属性,它以主题为线索,承担起发现音乐、找到同好的功能。天南海北的人因为一首歌相聚在一起,他们可能有不同的经历,却在这首歌里听出了一样的故事。相同的感悟使歌友们产生联结,形成以价值观凝结的群体,在群体的交流中找到情感归属。
早在2017年,网易云就发现了高赞用户留言中蕴含的情感共鸣,并成功以“地铁车厢文案”“农夫山泉乐瓶”等营销方式实现了“出圈”。当诸如“年轻时我想变成任何人,除了我自己”“我喜欢我望向别处时你落在我身上的目光”等的句子出现在人潮汹涌的地铁里时,瞬间击中当代年轻人脆弱又敏感的内心。充满温情的“树洞”云村源源不断地吸引着都市中的“空巢青年”们,给他们带来“我不孤独”的安慰。
然而质变是量变的积累,量变必然导致质变。当文字的力量转化为评论右上方的那一个小小的赞时,越来越多投机取巧的人前来赚取一波热度,真情实感的人生经历被夸张、放大,无处安放的表达欲望变得矫揉造作,文采斐然的名人名言在过度解读中被复制粘贴。
无论是“真抑郁”还是“假矫情”,在流量的裹挟下,原本倾述情绪的“精神树洞”逐步沦陷为贩卖情绪,制造矫情的“网抑云”。
矫情文学新分类,总有一款尬到你
“网抑云”中以抑郁为底色的“致郁”文字并非引起大众不适的孤品,从千禧年兴起的青春伤痛文学,再到前两年风靡的咯噔文学,每一个所谓“矫情伤感”文学的出现,都少不得要席卷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区。
首先是爱而不得的青春伤痛文学,此类文学在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区最为活跃,无论是怎样题材的歌曲,它都能剑指伤痛文学的哲学三大问题:“我放下了吗?”“我过得好吗?”“你还爱我吗?”。
根据凹凸数读数据显示,网易云音乐热评往往以“记得”“感觉”开头,把“喜欢”或“女孩子”当对象,用“后悔”“悲伤”作情感内核,最终走向“放下”“忘记”的结局。极具戏剧性和情感性的故事,完全领悟“饮食男女,人之大欲”的精髓,在抓人眼球方面可谓是利器。
其次是以某明星为代表的咯噔文学,也叫“缱绻”文学,原为某明星粉丝所写的同人文,随后用来指那些写得让人心里咯噔一下,随即哈哈大笑的文学作品,其中咯噔二字来源于粉丝的微博,因为听见别人直呼偶像大名而心里咯噔一下感到震惊难过,觉得自己偶像被轻视了。
△咯噔文学代表作品一赏
网易云音乐中的咯噔文学层出不穷,粉丝在偶像歌曲下吹捧的“彩虹屁”,人们已经司空见惯了。影视剧原声下频繁出现的“xx至死不知xx”,有时还能带来“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惋惜感。
而“希望你永远都看不懂”的咯噔文学新样式仍然让人“咯噔”又“咯噔”,怀疑自己多年的义务教育是不是错过了点什么。
最后是唯一根源于网易云音乐,并在其它软件中开枝散叶的矫情文学种类——古风疼痛文学。这一特殊形式在郭敬明与饶雪漫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在古风的背景下讲究明媚的忧伤和痛的拔刀相向。动辄一二百字起步的小说,不仅文采上像模像样,仔细研读还挺有悬疑的味道,相比之下,晋江上的清水文都有些不够看了。
除了小说,古风疼痛文学里还有微型散文与新体诗歌两种形式,它们的特点就是辞藻华丽,修辞丰富,情感递进,故事曲折,言之无物。古风歌曲《离人愁》中一句“今两股痒痒,今人比枯叶瘦花黄”就完美地诠释了古风疼痛文学的主旨:虽然不知道大腿为什么要痒,这和瘦花变黄也没什么关系,但为了押韵,歪解一下名句也没有关系。
成立于2019年的豆瓣“矫情文字品鉴小组”聚集了超11万的成员,每分钟都有成员发帖对网络上矫情的文字“公开处刑”。
然而,反观网易云音乐中被批为矫情的评论无一不收获了成千上万的点赞,而且就在不久前,那些打动人的评论还被人们收藏或摘抄在本子里。
网易云音乐的矫情也不是这一两天了,“网抑云”的群嘲怎么就突然爆发了?
心理学中有种叫做“共情疲劳”的现象,指的是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因共情投入或承受救助对象的痛苦,而使得助人者对救助对象的共情能力或兴趣减低,产生倦怠感,甚至改变了原有的价值观,这是一种因为了解他人经历而自然产生的情感结果。
这一现象同样适用于解释人们对网易云音乐的审美疲劳,大量同质化的内容,过多的负面情绪,消耗了人们本来就不多的共情能力,麻痹了用户的观感。于是评论区问题一次性集中爆发,人们用“网抑云阴乐”为标签的表情包、文字等,来表达对矫情评论的不满,以及对廉价情感的抵抗。
其它音乐软件的“致郁”程度也不轻,网友唯独将网易云音乐作为嘲讽的靶心,原因无非在于它企图与用户建立情感联结。
从上述提到的社区“云村”,可以看到网易云音乐在建立互动链条上的苦心经营。高度的情感共鸣曾让它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独树一帜,留住了大量核心用户,如今情绪泛滥的苦果也让它在这场造梗狂欢中接受群嘲。
圈层内的情感抒发原本无可厚非,但随着网易云音乐发展步调的加快,形形色色的用户大量涌入,破坏了用户与平台间微弱的平衡和易碎的情感联结。当无病呻吟的矫情味充斥评论区时,原有的共鸣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用户对平台的认同也就急转直下,变成了调侃和讽刺。
这场以网易云音乐为阵地的“矫情”与“反矫情”之间的战役,更像是长大后的我们对曾经中二病自己的一种嫌弃。
青春年少的我们谁没用过“【厷紸殿丅.】”或“ ジ坏尐爷o ”这样的非主流名字,然而我们对评论中因为爱情情绪失控的小学生嘲讽三连时,已经全然忘记自己取出这些狂拽酷炫名字时的沾沾自喜。
用户变化得太快就像龙卷风,没看过也抓不住。“网抑云阴乐”的流行,折射出用户收听行为和心态的变化,后疫情时代的听众更加的清醒而克制,他们不再喜欢过度分享的脆弱和无处安放的矫情,尽管这些偶尔的小情绪并没有什么可耻之处。
总体来看,历史的趋势似乎总是一个轮回,当某种流行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另一种反其道而行的模式必然应运而生,以荒诞的游戏方式将其消解,从前的“鸡汤”与“毒鸡汤”如此,后来的“打鸡血”和“丧”文化亦然,如今的“矫情”与“反矫情”也没有逃过这一循环。
对于网易云音乐而言,对于网易云音乐而言,“网抑云阴乐”一梗的流行会消解用户对音乐的共情,而缺乏表达自由的状况,无疑是不利于建立音乐社区这一理想的。曾经包容所有情绪的树洞,现在却招来恶搞和戏谑,这离不开平台自身行为的推动和用户心态的改变。在扩大用户数量的同时保持与用户间的情感联结,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万幸的是,网易云音乐的反应还算及时,“云村评论治愈计划”的推出,有望改变当下评论区的“乌烟瘴气”。然而,网易云音乐更应该注意的或许是如何将变灰的歌单点亮,毕竟社交属性终究是锦上添花,就像一个厨师做的菜很难吃,那他讲的笑话再好笑也没有用。
留言话题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