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边骂一边学,“茶艺”到底有什么魅力?

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 文化产业评论 2021-07-27

第2917期文化产业评论


当代网友的行为总是令人捉摸不透,他们一边脚踏“半藏森林”,拳打“林有有”,把所有与有妇之夫暧昧的女性都归为“绿茶”,另一边却在抖音、微博等社交媒体上掀起“茶艺”学习的潮流,“茶言茶语”“茶艺考试”“茶艺照”等话题纷纷登上热门。这一矛盾行为的背后,是怎样的心理动机?“茶艺学”的流行是审美观念的进步,还是性别平等的倒退?



作者 钟瑗瑗(文化产业评论作者)

编辑 | 枉文雨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正文共计3569字 | 预计阅读时间11分钟



2020年已经过去一大半,网络流行梗淘汰了一批又一批,诸如“淡黄的长裙,蓬松的头发”“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等名句,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索然无味起来,但“绿茶婊”一词却日久弥新,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带着新的含义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激起新一轮社会情绪。

 

△2020年上半年的流行梗现在听起来像上个世纪的冷笑话


早在2014年,网络中就出现“咖啡婊”“铁观音婊”“奶茶婊”“红酒婊”等诸多词汇,它们由饮品名词与“婊”这个蔑称结合,按照不同的特征对女性进行划分,几乎所有女性都可以“对号入座”成为“某某婊”。

 


如今,人们将“绿茶婊”单独拎出,加以发展,得到专门研究“绿茶行为”的“茶艺学”,而除此之外的“红茶”也在网络上悄然兴起,中国六大“茶类”的汇聚可以说是指日可待。

 

△“老人家”留下了时代的眼泪


那么,到底什么是“绿茶婊”,“茶艺学”又是怎样走红网络的?

 

风靡网络的“茶艺学”


“绿茶婊”一词最早出现在2013年4月3日三亚“海天盛筵”的网络围观中,这场涉及“聚众淫乱”的活动,吸引了数以百计的嫩模参加,网友首次将这些外表清纯可人,却疑似出卖肉体获取利益的女性称为“绿茶婊”。

 

△“海天盛筵”的相关新闻报道


由此可见,这个词在诞生之初就是对某些典型人物或形象体现的道德低下的“批判”。该词的核心“婊”字原本是对生活不检点的女性的侮辱性称谓,而“绿茶”则代表着清新、高雅,这一矛盾修辞体的对比表达了对表里不一的人的讽刺。


随着社会语境的迁移,这个词中包含的贬义发生了迁移,网友逐渐抛弃“婊”这个字,单用“绿茶”来指代那些表面上楚楚可怜,内里却工于心计的年轻女性。


在社交平台上输入“鉴绿茶能力测试”等关键字,能够得到花样百出的试题,但“绿茶”的特征不外乎以下四种:常以奉承的方式中伤女性朋友,对待女性和男性的态度迥异,善于向男性示弱以及与较多男性关系暧昧。

 

△“绿茶”测试题(全国统一版)

 

而所谓的“茶艺”,指的则是研究“绿茶”这个群体的讲话心机、行为逻辑的艺术。

 


在传统的礼仪规范下,这种男女间的互动技巧往往为“正派姑娘”所不齿,她们厌恶这些“假装清纯,实际心怀不轨”的其他女性,尤其是这些人凭借着容貌或性别优势,过分地占据了许多原本不属于她们的各种资源和好处的时候。


这也正是广大女性恨不得手刃网红半藏森林的原因,在她清爽不油腻的皮囊下,栖息的是一颗蠢蠢欲动的心,“小三”上位成功挤走初恋女友的故事,瞬间唤醒了女性在现实生活中被“绿茶”欺压的苦闷。

 

△许多网友“持之以恒”地在评论区“旧事重提”

于是,裹挟着轻蔑、嫉妒与憎恨等复杂情绪,“绿茶”这个具有强烈矛盾性和娱乐性的词汇,一经社交媒体推动,便轻而易举地迎着风再次流行起来。
 

社交狂欢掩盖下的自我“营销”


“茶艺学”的风靡有迹可循,但吊诡的是人们一边喊打“绿茶”,一边津津有味地模仿“绿茶行为”、分享“茶艺照”,这种自相矛盾的行为离不开玩梗的心理和认同的态度。

一方面,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模仿绿茶说话”,可能只是出于参与网络互动的需要。

每个网络流行词的出现,都是公众在广泛认知基础上的情感宣泄,它们具有某种亚文化的抵抗的意味。“绿茶”即是带有强烈“批判”色彩的显性符号,它能帮助人们更快地寻找到一种群体归属和认同,达成“只要你讨厌她,我们就是姐妹”的默契,这一原理类似于最近流行在恋爱博文下的“不知所云”式评论,那些牛唇不对马嘴的句子的中心思想,无非是“你们谈甜甜的恋爱吧,细节不必告诉我”,但只有懂得人才能有资格参与狂欢,加入到网络互动中去。
 
△网络特殊表达形式之酸到胡言乱语

同时,吃瓜群众善于用娱乐化的方式解构一切后现代主义,通过戏谑来表达自身看法和态度。利用网络媒介的互动性,在你来我往的转发和评论中,网友对“绿茶”的模仿不仅是一种对“绿茶”们调侃,也是对现实焦虑和威胁感的缓冲,当现实中无法坦然做到“绿茶”们的婊里婊气时,只有在网络上嘲讽“非我族类”的“绿茶”,并赢得同类的回应时,才能由此维护心理的平衡。

另一方面,茶艺风的盛行,离不开它本身的特征,即有用性和可用性。

首先,从BM风(意大利快消时尚品牌Brandy Melville 衍生出来的一种穿搭风格,特点就是:短、紧、露。)到“茶艺妆”,这些风格的流行无外乎在视觉上取悦了受众,它与当下的审美乐趣是保持一致的。
 
△BM风“野生代言人”——韩国女团粉墨成员Lisa

其次,化妆制造伪素颜、脸上蹭奶油营造幼态、男朋友视角的拍照技巧......

这些符号化的技巧具备很强的可行性,人们能够轻易地进行模仿。只要稍加学习,我们就能完成从“鉴绿达人”到“绿茶初学者”的身份转变。


最重要的是,当代摩登青年从不做无用功,人们愿意付出精力学习“茶艺”,恰恰证明人们对“茶艺学”的认可。

正如《可可西里的美丽传说》中所言:“她们恨她,但又苦于无法成为她”,虽然“绿茶”一词带有侮辱和丑化的意味,但事实上,这类人群并不存在生理、心理或者行为等方面的缺陷,相反的是,她们在获得异性青睐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在推崇“白幼美”的亚洲文化当中,她们在博取同情上占据着主导地位。

△《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讲述了一个美被扼杀的故事
 
从大受欢迎的日本综艺节目《有点心机又如何》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不涉及道德原则的情况下,人们对于为了获取更多资源或男性情感支持,而使用的“小心机”是持肯定态度的,而这正是“茶艺课”火热的原因所在。

△主持人田中美奈实连续三年“荣登”日本最讨厌女主播第一名,堪称“绿茶鼻祖”

 
被排除在“绿茶”圈外的直女们,希望通过“茶艺”这门学问,收获构建亲密关系的技巧,以提升自身的魅力,由此搭上“爱情事业双丰收”的成功快车。

“绿茶”到底是“父权规训”的产物,还是“女性崛起”的标志?


不久前,湖南卫视晚会上摄像人员针对女艺人的运镜引发人们的不满,在姐姐们身着短裙的情况下,镜头多次从下到上进行拍摄,相比拍摄男艺人时正常的远近景切换,这种扫视的特写手法,会让观看者不自觉地凝视画面中对象的身体。
 

然而,这类令人不适的“男性凝视”不仅存在于电视节目中,无论是文艺作品,还是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不乏此类视角。
 
△电影《邮差总按两次铃》(1946)提供了一个关于男性凝视的典型范本

其中,男性往往成为权利的主导和凝视的主体,而女性则是被凝视的客体,在众人的审视下,但凡女性的行为脱离传统规范,就会被贴上“耻辱”的标签。

长期存在于这一环境中,我们很难逃离男性凝视的困境,热衷于学习“茶艺”的众多女性自以为自己是遵从内心的选择,却在无形之中迎合了父权的规训。无论是用最无辜的表情呈现出最欲的神态,还是主动示弱,请求他人的帮助,这些更像是基于男性视角的自我构建。倘若处于缺乏凝视的情况下,女性仍然愿意向所谓“清纯可人”的标准前进,这种心态或许才算得上真正地认同“绿茶”这一审美标准。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出发,“绿茶”也可以理解为,在性别不平等的条件下,女性的一种迂回的反抗方式。

在中国社会的两性关系中,由于男女双方天然的生理差异,女性往往在职业发展和社会地位中处于下风,因此,一些女性将容貌或者性别资源作为资本,与那些掌握资源优势的男性进行交易,双方各取所需,以实现社会资源的再分配。

就像杨笠在《脱口秀大会》中所说的一个段子,作为女性的她拥有更多的选择,她不必在写不出段子的时候硬写,她完全可以去敲响制片人、总编辑、其它演员等人的门,一路靠敲门敲进总决赛,在这个以男性为主导的领域勇当“脱口秀敲门人”。
 

另外,反观西方,“Bitch(婊子)”一词最早被用来辱骂妇女,含有淫荡之义,然而,随着女性的解放,这一词语逐渐“去污名化”,成为女性主义者的战斗口号,1984年发表的《婊子宣言》中强调,“婊子可以不美,因为她们的身份认同来源于自身。她们是主体,而非物品。”
 
△歌手麦当娜的作品《Unapologetic Bitch(不以为意的婊子)》

而在中国的语境当中,“绿茶”一词也逐渐被运用到男性身上,“男绿茶”的出现,意味着在争夺异性关注方面,男性与女性一样需要通过技术的学习和容貌的升级,来迎合异性的审美要求。
 
△“绿茶男”楷模——苏子婴

这足以说明,在抵抗性衰落的背景下,“绿茶”不再具有明确的评判性,而是在不断地解构中实现再生,用以形容有“小心机”的情感技术流。

当然,与西方以“Bitch”自称为荣的文化氛围不同,“绿茶”涵义的解放是有边界的,一旦“绿茶”们试图觊觎别人手上的蛋糕时,TA马上就会回到被大众和社会舆论唾弃的位置。
 

总结


总得来说,女性在当今社会中掌握了更多一些的主动权和选择权,比起围观当街暴打小三这一违法行为的场面,全民学习“茶艺”的风尚显得暧昧而温和,它既是大众对主动物化身体的这群人的批判与讽刺,也折射出女性追求资源最大化的野心。然而,在“绿茶”没有彻底实现解放之前,它仍然是隐含社会性别不平等的侮辱性词汇。与其盲目学习“茶艺”来博取他人的注意,女性更应当冲破传统规则的束缚,重新定义社会审美,活出自己的独特风格,争取早日成为“混合饮料”。
 


 留言话题互动 

你对茶艺的流行怎么看?

欢迎在留言区发表您的看法


 推荐阅读 

 主题搜索 


文化产业顶尖大号「文化产业评论」,是专注于文化产业全领域的新媒体平台,在业内具有广泛和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得到了全国文化产业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企业、机构、精英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是国家部委、地方政府、文化企业、行业机构掌握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及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
交流/咨询/合作请加主编微信号:7759813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文化产业评论」,这里,是你的舞台~
喜欢这篇吗?分享、点赞、在看,都安排上~
欢迎给钟瑗瑗打赏,您的支持就是她的动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