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在一次演讲中提到:2020年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角度,一定是人类历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年。工业时代历经百年形成的全球经济体系、治理体系,因为新冠疫情造成的困难而加速了变革,并把2020年变成了人类从工业文明到数字文明演化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无独有偶,马云在9月底的一次演讲中,一样提及“2020 年非常的特殊,未来2020年一定是一段历史的分水岭”,他甚至断言,未来十年是传统企业数字化的最后十年。时代大势之下,顺者昌逆者亡。我国的文化产业在数字化升级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值得所有从业者思考。本文作者从事产业数字化业务将近十年时间,对一线状况有较为深入的理解,本文就此切入,以期给读者提供一些思路。
据工信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0年)》显示,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由2005年的2.6万亿元扩张到2019年的35.8万亿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逐年提升,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2005年至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由14.2%提升至36.2%,2019年占比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2020年一场疫情让全国人民对数字化的认识提升了一个层次,云课堂、云会议、健康码等迅速被人们所熟知并接受。数字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上至最高层,下至普通从业者,都认识到数字化是大势所趋。
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
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9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的致辞》中提到:我们要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共同致力于消除“数字鸿沟”,助推服务贸易数字化进程。
在不到一个月时间内,习近平总书记在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两次正式讲话中,都特地提到了数字化的问题,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进程将呈加速局势,已成为业内共识。
诚然,经过多年的摸索与投入,我国的文化产业领域在数字化方面已经有了长足进步,在娱乐、影视、出版、文创等众多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和全球顶尖的水准对比起来仍旧差距较大。在实践中,文化产业数字化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也着实不少。文化行业的大多数从业者是文科教育背景,对数字化与互联网的认识存在天然的不足,很少有文化行业的人能说清楚实施数字化的逻辑与路径,这种情况在企事业机关的决策层人员中尤为明显。这一点容易被人忽视,但却是很多问题的深层原因。简单说来,对数字化的认识误区大概有如下三种情况。产业的数字化升级意味着产业与科技、互联网的融合发展,而在互联网从业者看来,很多传统行业在融合发展中是处于被动局面的,逻辑很简单,落后的生产力不可能主导融合先进的生产力。例如,阿里巴巴集团的曾鸣先生曾这么评价过传统媒体的困境:以新闻业为例,我们就能够看到数次清晰的升维攻击,通过分析传统媒体的行业特征,我们发现其实它身兼“点”和“线”两种属性:“点”就是生产新闻内容,“线”则是建立发行、传播渠道。大约在10年前,国内的媒体人发现,自己的报道需要被新闻门户网站转载才能产生社会影响力。在门户网站的升维攻击下,传统媒体作为“线”的价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作为“点”也远比过去零散。门户的黄金时代不过几年,最后连自身都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垫脚石。第二轮升维攻击的开始,就是微博带来的第二轮媒体革命。微博独领风骚也不过几年,第三轮升维攻击就已经开始。微信的移动、社交属性,比微博更符合一般人的阅读习惯。当下传统媒体的痛苦源于原来由“线”(发行、广告)补贴“点”(内容生产)的商业模式被颠覆后,新的商业模式尚未确立。没有适合新形势的商业模式,企业就没有好的前景,陷入危机不可避免,这是很正常的商业逻辑。但在现实里,有不少的文化产业从业者对这种产业的升级换代重视程度不够,看不清局势,盲目乐观,只看当下不看未来。他们总认为改变不会发生得那么迅捷,而且改变就伴随着不确定性,不如聚焦于把传统模式下的政策、资金等红利“吃得一口不剩”,故而对未来的数字化规划不够重视甚至束之高阁。喜欢追逐热词、热点。
言必谈大数据、云计算、AI、区块链、物联网,讲起来头头是道,但其实是叶公好龙,并不清楚这些热词如何才能与自己的业务相结合。
以大数据为例,大数据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等特征,是实现人工智能的基础。大数据的概念非常火热,市场上也涌现出了很多从事大数据业务的软件企业,其中一些就面向文化企业售卖那种“似是而非”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工具:要么是对ERP系统的一种可视化升级,要么是一种相关行业信息的分析汇总,根本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对目标企业的业务提升毫无用处。对一家业务线条简单且具体的文化企业来说,自身不掌握合适的算法模型,更没有海量的数据来源,硬往大数据这些热点上凑,搞一些花里胡哨的可视化,生产一些“智能稿件”,几乎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如果企业的决策层总是做这样的一些尝试,团队就会产生误解:数字化没有什么实际用处,都是华而不实的花招。
△文化单位里常见的指挥大屏,很多时候只是应对参观之用
在实践中,不少文化产业的从业者对数字化的认识一般停留在“工具”层面,认为自己是使用者,只要会应用相应的工具就行。而这显然不是产业数字化的真相。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升级转型不可能通过一个技术或者一款软件就能够完成,只有对业务模式、组织架构、产品与服务进行系统性、彻底的重新定义,才能够真正实现数字化转型。就像习总书记所言,“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要啃下这些硬骨头的困难可想而知,如果只做一些表面工作,出台一些政策文件,然后过一两年就自己宣布完成了数字化转型,不过是糊弄而已。有文化产业的研究者认为,文化产业就应该以社会效益为唯一标准,不用追求赢利,不用过多考虑经济效益,故而相应的数字化升级也应该按照国家统一的规划和部署来进行。甚至也有一些文化企业的负责人持相同的看法,认为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只用等国家出政策出钱,自己实施即可。
2011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2012年的十八大报告中又进一步明确了这一点。不重视经济效益的产业怎么可能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做企业就一定要高度重视经济效益,要给股东有回报,同时创造就业和税收等,这本来是天经地义之事,但仅仅因为文化产业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就去片面强调社会效益的重要性而漠视经济效益的重要性,这显然是对中央文件精神的误读。科技和数字化的发展日新月异,政策的意义是对行业发展起到指引、服务、监督等作用,政策不可能根据瞬息万变的市场反应而随时调整。企业就应该在市场的惊涛骇浪中拼搏,有问题不要找市长而是找市场来解决。如果身处数字化升级转型最前沿的企业不去聚焦市场的需求,不去思考如何通过各种创新在竞争中壮大发展,却都等着国家的政策与资金,那么文化产业数字化只能成为一句空口号。十三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原财政部长楼继伟在日前的一个演讲中提及:“特别要提醒,既然是客观规律,政府有意按双循环优化产业链布局是做不到的,竞相动用公共资金抢占技术新高地是做不好的,得不偿失,还会引起国内外的误解,需要的是真正的学习理解要义和改革开放措施的落地、落实。”这对高度依赖于政策及资金引导的人们而言不啻于一付清醒剂。国家大力提倡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提出要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研发制定文化产业技术标准,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文化产业。这些都需要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去具体落实实施。但国内不少文化企业最大的底气在于政策保护和财政支持,因此也就不会有太强的危机感,他们习惯于走政策捷径,不喜欢做市场调研,对数字化的转型升级要么消极等待,要么贸然投资。
曾经,人民搜索(即刻搜索)的高调面世与黯然告别,称得上是文化产业数字化过度依赖行政力量而忽视市场力量的典型案例。
△时任人民搜索总经理邓亚萍及首席技术官刘骏
这也是不少文化企业一种常见的选择。他们大多目前日子过得还不错,自身也知道数字化升级转型是趋势,但一是摸不清头脑,二是看到其他兄弟单位转型做了几年,似乎也没出什么成绩,就想等着有成功模式之后直接复制过来,一步到位。这种选择自然不可取,它和认识上的不足一脉相连,归根结底还是将数字化升级视为简单的工具升级。无论如何,将数字化转型升级寄希望于一步到位都是奢谈。等候的过程中会失去一些宝贵的发展机遇,而且试图等别人有了成功案例时直接复制粘贴本身也不通:软硬件可以买,但人才的培养、市场的培育、用户的积累,这些都无法购买,也是无法一步到位的。传统媒体的融合转型就在“一步到位”方面付出了惨重代价。笔者与从中央到县域四级媒体都有深入的融合业务接触,每一级媒体都有一些决策者希望能通过“砸钱”等模式尽快建立一个典型出来,大屏、虚拟演播室、媒体中央厨房等,遍地开花又大同小异。然而这种违背规律的做法自然没有什么效果。媒体融合轰轰烈烈搞了6年,即便每家媒体都在夸耀自己融合成绩,但中央巡视组前段时间对中宣部以及央媒的巡视反馈中,都有对媒体融合做得不好的批评。不缺钱不缺政策的央媒尚且如此,其他各级媒体之情况可想而知。
文化产业的数字化最终还是要由具体的懂行人来实施,而人才的缺失或许是最大的问题与隐忧。数字化进程离不开专业的技术人才,例如架构师、程序员等,但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很少有技术人员了解文化产业。精通数字化又熟悉文化产业的人才至少在现阶段非常稀有,尤其是数字化方面的高端人才,文化企业尤其是国有文化企业想招募引进他们的难度非常大。因为这样的人才属于稀缺人才,是各个行业哄抢的对象,文化企业在薪酬待遇以及发展空间等方面并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数字化能帮助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弯道超车,但内容毫无疑问依然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基于创意和创造能力所呈现出来的有文化意味的产品才是最打动人心的,而这些也是要有人来创造。遗憾的是,这些有创造力的文化人才在市场上同样稀缺。文化产业相关各方一直在试图推动产学研结合,而处于其关键节点的高校则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不管是专业设置还是课程安排,和市场的变化比较起来总是存在较大的时间差,在人才培养中始终处于滞后和被动的状态。在文化产业数字化方面,人才的缺乏是最大的短板,而且这个短板在短时间无法弥补。以上简要谈及了文化产业数字化面临的一些难题与困境,用意不在于否定数字化转型升级本身,而是希望能给所有从业者以提醒:文化产业数字化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不可能通过出台一个个政策文件就能轻易实现,而是需要文化企业不忘初心,坚持不懈,尊重市场,顺应规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磨练自己进而做强做大。文化产业顶尖大号「文化产业评论」,是专注于文化产业全领域的新媒体平台,在业内具有广泛和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得到了全国文化产业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企业、机构、精英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是国家部委、地方政府、文化企业、行业机构掌握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及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文化产业评论」,这里,是你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