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网信办: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1)全文
第3608期文化产业评论
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1年)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抓住全球数字化发展与数字化转型的重大历史机遇,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数字中国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就是要适应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数字中国首次写入党和国家纲领性文件。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专篇部署“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重大战略规划相继出台,擘画“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的美好蓝图。
各地区各部门扎实推进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数字政府和数字社会建设,不断优化数字化发展环境,拓展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支撑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数字中国建设在创新实践中迈出坚实步伐,在砥砺奋进中取得显著成就。
一是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建成142.5万个5G基站,总量占全球60%以上,5G用户数达到3.55亿户。全国超300个城市启动千兆光纤宽带网络建设,千兆用户规模达3456万户。农村和城市实现“同网同速”,行政村、脱贫村通宽带率达100%,行政村通光纤、通4G比例均超过99%。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取得显著进展,截至2021年底,IPv6地址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一,IPv6活跃用户数达6.08亿。算力基础设施快速发展,近5年算力年均增速超过30%,算力规模全球排名第二。北斗导航卫星全球覆盖并规模应用。
二是数据资源价值加快释放。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加快探索构建数据基础制度。2017年到2021年,我国数据产量从2.3ZB增长至6.6ZB,全球占比9.9%,位居世界第二。大数据产业规模快速增长,从2017年的4700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3万亿元。公共数据开放取得积极进展,2017年到2021年,全国省级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由5个增至24个,开放的有效数据集由8398个增至近25万个。各地积极探索数据治理规则,培育数据要素市场,促进数据流通交易和开发利用。
三是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快速提升。5G实现技术、产业、应用全面领先,高性能计算保持优势。芯片自主研发能力稳步提升,国产操作系统性能大幅提升。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量子信息等新兴技术跻身全球第一梯队。2021年,我国信息领域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超过3万件,比2017年提升60%,全球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我国互联网企业更加注重创新,2017年到2021年,上市互联网企业研发投入增长227%。
四是数字经济发展规模全球领先。2017年到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7.2万亿增至45.5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6%,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32.9%提升至39.8%,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数字产业规模快速壮大,2017年到2021年,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营收由10.6万亿增长至14.1万亿元;规模以上软件业营收由5.5万亿增长至9.5万亿元。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快速提升,工业互联网应用已覆盖45个国民经济大类,电子商务交易额从2017年的29万亿增长至2021年的42万亿元。
五是数字政府治理服务效能显著增强。我国电子政务在线服务指数全球排名提升至第9位,“掌上办”“指尖办”已成为各地政务服务标配,“一网通办”“跨省通办”取得积极成效。超90%的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实现网上受理和“最多跑一次”,平均承诺时限压缩超过一半以上。数字抗疫加速推动部门之间以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数据互通共享,健康码的普及和使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疫情加速了数字化进程,数字化有力支撑了疫情下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公共服务。
六是数字社会服务更加普惠便捷。2017年到2021年,我国网民规模从7.72亿增长到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从55.8%提升至73%,特别是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提升到57.6%,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差异缩小11.9个百分点。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加快建设,我国所有中小学(含教学点)全部实现联网。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建成,实现跨省异地就医自助备案和住院直接结算,远程医疗县区覆盖率超过90%。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行动深入开展。网络扶贫和数字乡村建设接续推进,城乡居民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
七是数字化发展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深入开展网络空间治理,制定《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水平,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有效维护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深入实施,营造了良好的网络生态。2019年以来,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204.93亿条、账号13.89亿个,下架违法违规应用程序6.7万余款。
八是数字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夯实国家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制定实施《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印发《党委(党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网络安全标准体系日益完善,制定发布300余项国家标准,主导和参与发布10余项国际标准。网络安全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投入运行,全国200余所高校设立网络安全本科专业,每年网络安全专业毕业生超过2万人。
九是数字领域国际合作稳步拓展。我国倡导发起《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行动倡议》《“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等国际合作倡议。积极参与多边多方数字经济治理机制活动,为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和技术标准制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成果显著,已与17个国家签署“数字丝绸之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与23个国家建立“丝路电商”双边合作机制,数字贸易竞争力持续增强。数字中国建设从夯基垒台到积厚成势、从发展起步到不断壮大,根本在于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引方向。我国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化发展道路,形成了一系列宝贵经验。主要是坚持统筹推进、协同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基础先行,坚持应用牵引、多方参与,坚持人民至上、惠民便民,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不断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向更高标准更高质量迈进。
为更好地评估各地区数字中国建设进展情况,国家网信办组织开展2021年数字中国发展水平评估工作,重点评估31个省(区、市)在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技术创新、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网络安全和数字化发展环境等方面的发展水平。
同时,首次开展数字中国发展情况网络问卷调查活动。网民普遍认为近年来数字中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期盼未来能够享受更便捷、更高效、更普惠的数字服务。
评价结果显示,浙江、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山东、天津、福建、湖北、四川等地区数字化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10名。
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持续从数字技术创新、数字基础设施、数字经济、数字政府、数字文化、数字社会、数字生态文明、数据资源、数字安全和治理、数字国际合作等方面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是加强数字技术自主创新,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二是夯实数字基础设施根基,打通信息“大动脉”。三是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释放高质量发展动力。四是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增强管理服务效能。五是推动数字文化繁荣发展,共筑美好精神家园。六是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共享普惠包容的数字生活。七是推进数字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八是推进数据资源高效利用,加快激发数据要素活力。九是完善数字安全和治理体系,营造健康安全的发展环境。十是加强数字领域国际合作交流,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1年)
全文
您对未来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有何看法?
欢迎在留言区发表您的观点
推荐阅读
主题阅读
推荐收听
行业窗口与顶尖新媒体【文化产业评论】已运维3000多期(持续8年有余,跨越3000多天),推送文化、旅游、体育领域专业优质文章7000多篇。【文化产业评论】始终秉承权威、专业、准确、及时、实用的特点,聚焦文化、旅游、体育等行业前沿动态、发展思考,直面新时代行业发展重大问题,融汇行业内外精英的观察和理解,得到了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精英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亦架设起沟通各方的畅通渠道,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文物局、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部门,各地市政府,以及全国各文化、旅游、体育企业的重要助手。欢迎订阅关注!
交流/咨询/合作请加主编微信号:7759813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文化产业评论」,这里,是你的舞台~
喜欢这篇吗?分享、点赞、在看,都安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