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式研学团:“小学生特种兵”涌入各大景区、高校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知著网 Author 小羊

第3941期文化产业评论
点上方蓝字「文化产业评论」关注并星标

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推进,“研学”走进了小学、中学生群体的假期。学生们利用假期时间观自然之美、品人文之韵,希望能在行万里路的过程中寓学于研,自然是一件好事。然而随着大批“小学生特种兵”涌入各大景区、高校,诸多困扰也随之产生:一边是在大热天步履不停匆忙“打卡”,却无法停下来好好享受风景的“新旅行冤种”;一边则是抱怨因为大量学生群体涌入高校、公共场所而挤占了公共资源,对混乱秩序感到不满的“土著居民”。当二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被放置于网络世界中,小学生们与“土著居民”们似乎都有着千言万语难道尽的“委屈”与“辛酸”。而这也引起我们的思考:小学生研学团,究竟能否实现“寓学于研”之初衷,还是另一种“中国式旅游”?



作者 | 小羊
编审 | 时光
编辑 | 半岛
来源 | 知著网


能让北京40度的高温天气都阻挡不住的,除了打工人上班的沉重步伐,还有“特种兵”小学生们的研学热情。

前有大学生群体痴迷“特种兵式旅游”,以“33小时速游北京,一天转8个景点”“2天1夜玩转新疆”这种听上去不可思议的行程安排,用最低的经济成本,挑战时间与体力的极限,换取最丰富的旅行体验。

今有小学生群体追寻“特种兵”们的步伐,本着“寓教于行”的目的,顶着40度的高温酷暑,穿着定制的文化衫,以大城市为主要目的地,在每个名校、博物馆、历史人文景区的门口匆匆而过,留下“占领”的合照与足迹。

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推进,“研学”走进了小学、中学生群体的假期。学生们利用假期时间观自然之美、品人文之韵,希望能在行万里路的过程中寓学于研,自然是一件好事。

然而随着大批“小学生特种兵”涌入各大景区、高校,诸多困扰也随之产生:一边是在大热天步履不停匆忙“打卡”,却无法停下来好好享受风景的“新旅行冤种”;一边则是抱怨因为大量学生群体涌入高校、公共场所而挤占了公共资源,对混乱秩序感到不满的“土著居民”。

△被研学团“攻占”的地铁


当二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被放置于网络世界中,小学生们与“土著居民”们似乎都有着千言万语难道尽的“委屈”与“辛酸”。而这也引起我们的思考:小学生研学团,究竟能否实现“寓学于研”之初衷,还是另一种“中国式旅游”?

埋头赶路的研学团有空留意身边的风景吗?


多年以后的盛夏,当长大的小学生“特种兵”们吃着西瓜吹着空调,翻到相册里在清北门口身着文化衫,被火辣的太阳照得睁不开眼还晒秃噜皮了的自己,他将会想起多年前,爸妈为其报名暑期研学团的那个下午。


在这个酷热难耐的暑期,以北京为代表的大城市,因为有着清华、北大等众多高校资源,也有诸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全国最多的博物馆、素质教育基地,还有颐和园、圆明园、长城等“老少皆宜”的知名景区,故而即便连续打破高温历史纪录,依旧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研学团。


在小红书APP中,许多网友分享着自己在高校、博物馆、景区甚至是地铁站中“偶遇”小学生们的经历,「怪不得北京都是小孩」也顺势成为热榜话题。


△小红书热点话题


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在相关话题讨论中,少见对“研学”这一“寓教于行”教学方式的称赞,反而主要是对研学团流程混乱、收费过高以及缺少深度体验与解说,只停留于表面的“打卡”式旅游等的质疑。


一如小红书网友爆料,其在某博物馆门口看到某研学团领队向提供免费讲解的志愿者询问,能否让自己所带的研学团的孩子们跟着一起听讲解,在得到拒绝的回应后又领着孩子们继续漫无目的地“游逛”。


△网友指出研学团乱象


事实上,多数博物馆乃至高校均为免费对外开放,但多数旅行社却向家长收取远高于食宿交通、管理成本的研学费用,堪称“一本万利”。


试想如果家长们知道自己花费了高于普通旅行团数倍价格的研学团,就是让孩子们出行乌泱泱地挤地铁,去免费景点蹭免费讲解还蹭不到,顶着烈日在没有预约就进不去的高校门口拍个照打个卡,该有多失望?


△网友评论


埋头赶路,拍完照便匆忙赶去下一个景点的孩子们,又是否能留意到沿途的风景,这趟研学意义究竟大不大?


尽管网友们的分享和吐槽带着一丝调侃,但「研学团违规进入北大 违规代预约学生被处分」「深圳一高中研学旅行被指强制参加」等令人震惊又气愤之事却是实实在在发生的。


△澎湃新闻报道


当高校学子因为自己的食堂、图书馆等资源被小学生挤占而感到不满,打工人为挤不上全是孩子的地铁、吵闹的高铁车厢而感到生气时,或许孩子们的研学体验是否真的“物有所值”更值得我们关注。


△网友指出研学团乱象


一百年前,鲁迅先生曾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回忆自己的童年乐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一片小小的长满野草的园子,在一个天真烂漫的孩子眼中,足以成为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可见对于孩子们而言,重要的不是身处何地,而是能够真切地感受周围的一切。


与其只顾埋头赶路,匆匆打卡,挤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在一个个陌生的景点拍下机械的合照,倒不如花点时间在一件文物身旁驻足、观察,抑或在高校教室里静静地坐一会儿,感受一些不那么浮躁的文化气息。


只可惜,在当下的研学语境中,似乎很难真正实现“慢慢走,欣赏啊”。


旅游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人生清单”?


事实上,研学团乱象所折射出的,不仅是只顾牟利的旅行组织者失责问题,而是更深层次的「中国式旅游观」。


近日B站热门视频《为什么国人的旅游方式普遍特别累》中,UP主@今夜话题ing谈到,中国人旅游不是旅游,而是在完成一张叫做“我这辈子去过多少地方”的卷子。


△B站热门视频


的确,长久以来的「做题家」思维固化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至于连外出旅游这件寻求放松的事,都变成一种程式化、充满紧张感的任务,但这并非是我们的错。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旅游本身不是生活常态,而是从繁忙的工作与学习生活中抽离出的难得的休憩时光。但也正如网友所言,“大家放假时间基本就那么几天,我能旅游的时候别人也在旅游,人多了就看不到什么风景,全是人头了。”


△网友谈旅行之无奈


就算我们想要借旅游来实现放松,但假期余额和紧张的钱包时刻提醒我们:特种兵,不仅是青春的标记,更是一种无奈之选。


在人山人海中寻求诗与远方,本身就是一件矛盾的事。


同样,对于家长而言,相比于均价6000块的研学团,自己请假带孩子外出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似乎是一件成本更高、更难办到的事情。


尽管当下的许多研学团,因为组织者一味牟利而失了规范,但研学这件事本身,对于孩子们的全面成长而言依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职场观察类综艺《令人心动的offer4》中,建筑师付毅智年仅12岁的儿子付康一,在节目中能够对建筑学领域的专业名词信手拈来,并对节目中建筑学专业的本科、硕士生所做的方案进行专业点评。


△节目中小付工自信发言


孩子诚然十分优秀,但这一幕也激起了部分家长们的育儿焦虑。小付工能够对建筑学领域有如此深厚的了解,离不开建筑师爸爸的悉心培育。而普通人家的孩子想要发掘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又该如何实现?


当“鸡娃”成为一件无可避免的事情时,“怎么鸡”才能既符合孩子们的天性,又能使其学到东西,便成为一件值得被讨论的事情。而研学,则是在现实语境下得以给更多孩子“出去看看”的最好机会。


曾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中分享,自己在北京地质博物馆参观时,见到许多之前只在地理、化学课上听过见过的模型与晶体,而如今同在展馆中由老师带队参观学习的中小学生们,则可以在上学时就亲身感受到课本中的东西,令她十分羡慕。


△网友谈羡慕北京小孩


如她所言,地域优势始终存在。而「中国式旅游」也好,「小学生特种兵」也罢,至少研学本身的出发点,在于给更多孩子一个“亲身感受”的机会,一个探索更多可能性的窗口。


当我们纠结于国人旅游为什么这么累,小学生怎么也要“特种兵”时,现实语境下的诸多无奈更需要被看见、被理解。


回到研学本身,对于孩子们而言,童年是一次旅行,不是一场比赛。但「旅行」究竟如何定义,至少当下话语权仍掌握在大人手中。


如果不愿让孩子们长大后成为“有用”但“无趣”的大人,那么不妨先从一场旅行开始,丢掉一些功利化的追求,多一些“不为什么”的体验吧。



 加入私密社区 

 推荐阅读 


 主题阅读 
雒树刚:当前旅游发展三个趋势、研学旅行三大问题

特种兵旅游已成过去式,现在都流行去农村吃大席!

交换式旅游:旅行住到陌生人家里去,现在年轻人旅游玩这么大?


 推荐收听 


 订阅关注 
行业窗口与顶尖新媒体【文化产业评论】已维近4000期(持续10年有余,跨越近4000天),推送文化、旅游、体育领域专业优质文章8000多篇。【文化产业评论】始终秉承权威、专业、准确、及时、实用的特点,聚焦文化、旅游、体育等行业前沿动态、发展思考,直面新时代行业发展重大问题,融汇行业内外精英的观察和理解,得到了全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精英从业者的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亦架设起沟通各方的畅通渠道,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文物局、国家体育总局等有关部门,各地市政府,以及全国各文化、旅游、体育企业的重要助手。欢迎订阅关注!

交流/咨询/合作请加主编微信号:7759813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加入「文化产业评论」,这里,是你的舞台~

喜欢这篇吗?分享、点赞、在看,都安排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