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认清生活的真相的人才能成为一辆比亚迪的主人
哪怕对生活有一丝一毫不切实际的幻想,那么人都不会去选择比亚迪。
只有认清生活的真相的人才能成为一辆比亚迪的主人。
但如果他能表演个劈叉,或者再问问旁边的销售,“今天提车是不是多送两桶油?对没错,我知道是炒菜的。”
毫无疑问,这是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
它不是任何人的dream car。
“比亚迪的含义等同于父母给你相亲介绍的同村姑娘,踏实能干、会过日子、没有公主病,但也没有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就算媒人说破了嘴皮子,也可以用各种“没共同话题”、“我还想再奋斗两年”这类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搪塞过去。
但真正的理由谁都懂。
“这姑娘真丑。”
大多数人都有相似的认知:美系车油老虎,德系车烧机油,开马自达塞车,奥迪A6车主神秘。汽车行业在刻板印象这方面,做到了绝对的极化。
在另一边新势力的直营店内,销售身着色彩亮丽的polo衫,像是美国DHL广告上一笑就露八颗白牙的阳光蓝领工人,看车始终与你保持着社交边界感,不带有推销性质的介绍,和你逛美术馆的体验十分接近。
这种相关性和车辆的价格关系不大,企业文化和环境能最直接地影响一个销售。
真正相亲的老手永远起手式就是“你打算生几个孩子?”
只有来买比亚迪的人会追着销售不停问,“这车安全吗,不会自燃吧?”
“哥,这是领先行业的刀片电池,我们卖得这么好,树大也容易招风,网上那些自燃新闻都是黑子的误导宣传。”
销售穿着稍显紧绷的浅蓝衬衫,打理过的背头已经塌了不少,面对一整天高重复度的询问,回答的时候脸上已经没有过多的面部表情。
一个网上的经典段子“买这个和网约车司机有什么区别?”但是其实根据它的统计,大多数还是自用
那些新势力的店开在商场里,顾客大多都抱着一种随便逛逛的心态。
而专程来比亚迪的客人更像是抱着我今儿个必须得订车的目标,那种给销售带来的紧迫感,是不一样的。这里每句话都是刀子,得落地有声儿。
*展厅洗手台上的洗洁精
在这里,有最有效的厮杀,质朴的战场,以及那份粗粝的原始掠夺感。
在顾客稍显犹豫的时候,对友商的闲言碎语就成了发起新一轮攻势的常用套路。
“燃油车你就别考虑了,都落伍了;新能源这块,特斯拉除了一辆车和四个轮子,什么都没有。”
“哦特斯拉那个EAP辅助驾驶你敢放心用吗,前段时间我看还会自动加速咧。”
绝大多数讨厌比亚迪的人都认为这是一种低端的做法。但事实上,这可能也是它筛选客户另一种手段。你压根不知道在二三线乡镇里,听到邻居的黑料能给自己平淡的生活里带来多大的兴奋。
*来源:知乎@Leo
这里是一个微型的中国社会缩影,如果通过数据、画像、计算制定销售策略,这套互联网定式效果一定不尽人意。
好比“用车场景”这四个字是理想销售首要提及的高频词。在比亚迪永远问得是“你家里有几口人?”
销售嘴里最高频的词永远都是“性价比”。潜台词是说,你都来看比亚迪了,最在意的点肯定是这个。
人的购物欲望往往是被占便宜的心给勾出来的,否则无法解释看直播总会买一堆用不上的东西。
*当你看到与其它品牌颜色名称的对比,就能理解这种粗暴
这里就和每个城市的公园相亲角一样,用最粗暴的条件去影响看客的决策。优惠政策、油耗、空间、保养花费——“别给我整那些虚的品味、才华,你就告诉我条件怎么样吧。”
以至于在后来我认为在比亚迪车内完整听一首歌来测试音响都是一种奢侈和非必要。
还是关心交通播报里前方有没有摄像头拍照吧。
就好比传说中凯迪拉克车主精通全国每一家洗脚城的优劣势,比亚迪车主在意的是周末的车友会有什么礼品。
这真是车友会!
在比亚迪的展厅里,即便没有预约你也不用担心店员黑脸,把短视频音量开到最大他们也没兴趣过来撵你,因为带头的很可能就是他们自己。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有别家都没有配备的烟灰缸。
这是一个无门槛的公共场合,没有人抱着瞻仰的姿态走进这个大玩具市场,因为里面大概率没有他们的dream car。周围的白噪音帮双方省去了讲废话的麻烦,适时传来的饭菜香又恰如其分地让气氛变得缓和。
设置在门口的提车仪式也会让你有在农村过年的错觉。
摆着一个大红花,两边后视镜挂着红结的车缓缓从店内驶出,停车的背景墙后面是一片用来停报废车的空地,销售和顾客装成一幅双方都心满意足的样子,潦草地合完影后,新车一辆接力着一辆重复这个仪式。
如果一个刚毕业准备购入第一辆车的年轻人来到这里,这一定不是他日夜幻想的那个场景。这和我听到身边某位朋友在按摩店潦草结束了自己的第一次,出来后之前产生的美好全部幻灭是一样的故事。
这份赶集般的热闹在商业角度下可以被粗暴总结为汽车市场的下沉,而对于此刻身在展厅的消费者来说,他们会觉得:
“买车不就该是这样吗?”
带着这种思路,你就能理解30万买比亚迪和30万买宝马的是两类人。
这两类人迎面走来,在擦肩而过的瞬间,都会在心里说句:“傻X才买”
*如果BYD做广告,广告词我都想好了:“亚逼上岸最好的选择”
我们在写字楼工作,没有过上幻想中都市精英的生活,购车只是某个阶段的必需品。 “经济性是买车的首选,这个价位的颜值大同小异,用打车软件就能碰到车友,没有地下车库,跑山下赛道是非必要活动”——这一切外部条件都在阻碍你做白日的梦想家。
我们这群人实现了小时候梦想的寥寥无几,被鼓舞着出走的孩子大多回归按部就班的人生。
年前一位在媒体行业工作的朋友还跟我讨论比较蔚来 ET7 和宝马5系,在这个春天就迎来了行业裁员,低欲望成了他的不得已而为之。
“你了解那款秦DM-i吗?零百7秒多,动力平顺,空间不错。”
也许忘记了这辆车9.9万的售价是他们消费下沉后的最后体面。
比亚迪完美地提供了一种退路:它不像北汽、东风那样拿不出手,也比合资品牌货真价实。它是生活的锚点,代表车主与幻想的曾经和现实的泡沫彻底和解。
也许曾经痛骂过这个牌子的孩子最后都会一言不发地坐进它的驾驶室,停在地下停车场里,看见孩子在后座打闹后落在地上的玩具却不想去收拾,双手扶着方向盘,把头靠上去支一会儿,拿出手机给老婆发了条微信,“刚从公司出发,一会儿就到。”
这是个巨大的漩涡,所有人终究会被吸附成那个样子。但是谁也没有办法说他们是不幸福的。
一切就像是那个经典的段子:
“以前有个朋友玩吉他的,是个热血傻X,那会儿天天跟我说,搞摇滚一定要在28岁前死,他已经27了,已经准备好为了摇滚去死了。 听得老子特别激动,我掰着指头算他还有多久能活,第二年再见到他的时候,他活的好好的,他说自己的灵魂已经死了,连带着他的热血,连带着他的少年心气一块都死了,但是我看他面相可不像死了,一脸春风得意。一打听才知道,他考上公务员了。”
撰文 3F王 编辑脚皮 设计3斤
本平台采用作者征稿制度
如有任何交流需求
我们向你开放作者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