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书三味 | 《译学方法论研究》读书小记(文/张雅雯)

张雅雯 外语学术科研网 2023-06-25

栏目引言


“三味”者,何谓也?或曰“诗书味之太羹,史为折俎,子为醯醢,是为三味”,品类不同,却各有滋味;或曰“三余”之别称,“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一世光阴短,读书难忘;或曰“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平淡生活,书添余香。本公众号现推出读者专栏“读书三味”,亦有此意,于繁杂中找真趣,于阅读中增智慧,于书写中得深味。祝大家都能体会到读书三味!





《译学方法论研究》读书小记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 张雅雯


随着《译学方法论研究》最后一次的阅读打卡完成,暑气喧腾的七月画上了句号。比夏天更火热的,是第71期“iResearch 我来读文献”活动群内的讨论。作为Key Topics文库的忠实读者和“我来读文献”活动的常客,此次活动使我经历了一场为期一个月的理论风暴,谨以此文作为我第三次参与“我来读文献”活动的回顾。


去年开会时,我偶然得到了蓝红军教授的新作《译学方法论研究》。回津后随即通读了一遍,不禁被书中条理清晰、逻辑相扣、史料详实的论述所吸引。批注、标签做了很多,可惜我理论基础尚且薄弱,头脑中仍有混沌,“任督二脉”仍未能打通。今年六月,当我看到第71期“我来读文献”将以《译学方法论研究》作为对象时,便毫不犹豫地决定和大家一起,重新挖掘这本书中的宝藏。





本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讨论译学研究方法论的基本问题,带领读者将“译学”(translation studies)与“翻译学”(translatology)、“方法”与“方法论”、“描写性研究”与“规范性研究”这些易混淆的概念区分开来,厘清“译学方法论”这一翻译研究的元研究的内涵——翻译研究的认识方法论,并明确了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关系。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梳理了西方翻译研究和中国翻译研究的方法论进程,与传统的翻译理论史研究关注翻译研究核心问题演变不同,本书二、三章围绕着翻译研究方法论发展而论述,关注翻译本体观、研究对象域、核心论题及研究方法之间相互作用的演化过程,揭示研究方法的嬗变及其与学科发展的关系。特别是对中国翻译研究方法的梳理,填补了理论初学者在方法论积淀上“厚西薄中”的空白,使读者能够了解中国传统译论的思想源泉,并对当下融合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中国特色翻译理论有更深刻的理解。第四章将译学方法论的讨论上升到哲学层次,讨论了翻译研究中的人文主义范式和科学主义范式的地位、由来、特征、局限、影响,提示从哲学高度考察翻译研究的必要性,避免仅靠随感的堆积。本章也可视为对二、三章的整合。第五章从理论层面讨论译学方法论中的跨学科途径,介绍了发生机制和具体原则,这一梳理可以帮助读者避免走入“为了跨学科而跨学科”的歧路。最后一章对前五章进行总结,讨论了译学方法论的未来。翻译实践的新趋势驱动翻译研究的发展,方法日趋实证化、信息化,翻译对象的生成性、主客体关系的互动性和研究思维的多值逻辑性等方法论原则提示读者关注翻译研究和译学方法论的动向,与时俱进。


《译学方法论研究》的主题较为宏观和抽象,极具理论性。读者若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哲学概念,理解起来会相对容易。而对于实践出身的研究者,特别是硕士生而言,阅读时难免对理论敬而生畏,需要耐下心来。一旦深入阅读就会发现,在蓝教授的笔下,理论并非脱离现实、佶屈聱牙的经文。蓝红军教授的论述深入浅出,语言平实易懂,论述结构严密,从概念的辨明到思想的嬗变与交流,展现了一个完整的架构,即使是初入理论海洋的新人也可逐步构建思路,从而产生兴趣,感受到“理论好玩”。助教每日发布的思考题也是由浅入深,带领读者一步步走进理论世界。初期的思考题大多出自书上原文,以概念厘清为主,如“方法论是不是工具箱”;随着阅读的深入,中后期的思考题开始趋向综合,引导读者与自身研究兴趣相结合。有些问题颇为“烧脑”,如“从中西方学科史中对学科的分类来看,中西的哲学观和知识观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这些问题都需要较强的整合能力,让我感觉自己又经历了一次考博。幸而蓝红军教授与四位助教老师每日在群里与大家互动,回答大家的疑问,让大家读文献过程中不再囫囵吞枣,而是切实有所收获,从活动中感受到了蓝红军教授严谨治学的精神,值得我们年轻读者学习。


《译学方法论研究》这本书的另一大作用是提示我们研习翻译理论乃至元理论的重要性。不以翻译理论为研究方向,并不代表不读理论。做翻译研究需要有理论概念和理论意识,从本书来看,理论并非遥不可及的空中楼阁,而是可以切实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翻译研究中的实际问题。读过的翻译理论著作、参与的理论讨论可能不会立竿见影地体现在研究上,但日积月累下来,理论将逐渐成为研究的根基,使研究之路行稳致远。未来,希望时常有这样一场理论的头脑风暴,和各位老师、学友一同学习,在理论中冲浪。



“读书三味”栏目征稿说明

欢迎广大外语教师、硕博研究生读者撰文写下自己的读书心得,与广大外语读书人分享交流!


征稿范围:针对外研社近年来出版的外语学科类(语言学研究、应用语言学研究、翻译学研究、外国文学研究、跨文化研究等)国内作者原创学术专著的读书心得。

语言:中文

字数:2000—4000字

投稿邮箱:research@fltrp.com


欢迎各位读者踊跃投稿,被选用后即在本公众号“读书三味”栏目发布,同时作者可获赠“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图书两部、便笺一册。



“读书三味”栏目文章

读书三味 | 语言的背后:民族、文学和语言(文/汪静静)

读书三味 |《中文小说英译研究》读书心得(文/张雅雯)

读书三味 | 绿色心声,不止于田园——读《田园诗》有感(文/慎丹丹)

读书三味 | 重新“认识你自己”——《身体》读后感(文/屈亚媛)

读书三味 | 一词一世界,一书多视野——《英汉词汇对比研究》读书心得(文/樊永仙)

读书三味 | 《文化唯物主义》读书小记(文/蒲钰萨)

读书三味 | 《英汉语节奏类型对比研究》读后(文/徐盛桓)


相关推荐

新书速递 | 《译学方法论研究》(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