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T讲坛精华 | 郑萱老师、廖鸿婧老师:跨文化外语教学模式与测评
2021年6月9日晚上,“外研社•U讲堂社区”2021年度KT讲坛正式开始第十讲!(点击查看KT讲坛年度预告)北京大学郑萱老师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廖鸿婧老师带来了“跨文化外语教学模式与测评”专题讲座。
讲座中,郑萱老师和廖鸿婧老师结合《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一书,介绍了教师本人可以操作的跨文化外语教学和测评研究,这些都是该书中的重点内容。《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属于“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跨文化研究核心话题丛书”中的一部著作,已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于2021年3月出版。
(点击图片了解图书详情)
讲座上半部分,郑萱老师以大学英语《语言、文化与交际》课程为例,对跨文化外语教学模式及研究进行了探讨。郑老师首先结合《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的部分章节,为大家厘清了相关概念。她指出,跨文化外语教学就是以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为教学目标的外语教学,它旨在融合外语教学和文化教学,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和跨文化能力的融合发展。
郑老师强调,在真实的跨文化交际场景中,所涉及的语言文化非常复杂,如果交际者只以英国英语或美国英语为标准,可能很难胜任交际活动。因此,正如中外相关学者所主张的,外语教师不仅要教授标准的语言,也要教授它的变体;不仅要使学生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定型,也要让学生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在不同情境中人是可能挑战甚至改变语言文化规则的。
接着,郑老师分享了自己在《语言、文化与交际》课上做的行动研究。该研究以培养“生产性双语者”(高一虹,2001,2014)为教学目标,认为跨文化能力发展的标志是由民族中心主义向民族相对主义转变,而促进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于制造“危机”促使学生解构他们习惯的文化框架,通过批判性反思重构开放、多元的视角,从而创造性地解决交际中的困境。研究发现生产性双语者是可以在课堂上培养的,相关教学步骤和方法上总体上是有效的:学生通过对自我和他人的批判性,对自己的偏见有了更多的意识和接纳,从而获得了更开放性的态度。
郑老师最后强调,真正有效的跨文化外语教学需要身体力行。教师除了教授知识与技能,应以一种平等的、参与者的姿态,在与学生交际、建立关系的动态过程中体会彼此跨文化能力的发展。
讲座下半部分,廖鸿婧老师以“跨文化外语测评”为主题,介绍了如何评估跨文化外语教学和跨文化能力。廖老师首先通过拆解和挑战外语教师“先教学,后评测”、“测评设计者与实施者角色分离”以及“测评着重关注工具和分数”三个先验假设,提出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测评应反其道而行之,在顺序上先审视测评框架,再设计教学活动,在角色上融合测评者和设计者,在内容上综合考虑测评因素,不仅重视教学效果,也需关注对教学情境、学习者需求的测评。
接着,廖老师介绍了跨文化外语测评的框架和步骤,即了解情境、理解框架、收集证据、监控质量。其中,对情境的了解不仅包含对学生跨文化能力整体水平和个体差异双向测评,还包括了解教师自己持有的文化教学观念。理解框架是指教师需要了解自己的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学习变化机制和行动机制。变化机制是测评的理论基础,体现的是学习中的变化是通过怎样的因果链条产生的;行动机制是测评的证据来源,即在教学中通过怎样的活动推动变化。收集证据时教师需要考虑三大问题:需要哪些证据证明教学达成了目标,需要关注证据中的哪些特点,以及需要哪些方法收集证据。最后,质量的监控是测评中最不显眼却最不可或缺的一步,会极大影响测评的质量和效果。
讲座最后,廖老师针对跨文化外语测评的特点提出了三点实施建议:一、有针对性地对某一元素进行测试;二、进行高频多点广角测评,让结果形成“相册”而不仅仅是几张“照片”,并从多个角度提升测评的准确度和可信性;三、测评手段要与课程目标一致。
以上是郑萱老师和廖鸿婧老师的讲座精华,如想了解更多内容,可以加入钉钉群获取精彩直播回放,参考《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一书。
相关阅读
KT讲坛精华 | 北京外国语大学陈亚平教授:二语习得的有效机制: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探析
KT讲坛精华 | 北京外国语大学王颖冲副教授:多模态视阈下的中文小说英译
KT讲坛精华 | 上海财经大学杨国静教授:当我们谈论伦理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KT讲坛精华 | 浙江大学隋红升教授:真正的男性气质文化内涵与新时代男性气质建构导向
KT讲坛精华 | 东南大学韦清琦教授:生态女性主义的整体性批评实践——以蕾切尔•卡逊为例
KT讲坛精华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范祥涛教授:中国经典翻译研究热点问题与研究方法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进入《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购买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