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KT讲坛精华 | 董燕萍教授:译员的注意力控制机制
2021年5月14日晚,“外研社·U讲堂社区”2021年度KT讲坛正式开始第四讲!(点击查看KT讲坛年度预告)浙江大学董燕萍教授带来了“译员的注意力控制机制”专题讲座。
讲座中,董燕萍教授围绕“译员的注意力控制”这一核心议题展开讨论,以“聚焦性注意”和“分配性注意”为切入点对当前口译研究与口译训练中的两大根本问题——语言控制与加工控制进行了深入探讨。这些都是其著作《口译加工研究》的重要内容。《口译加工研究》属于“外语学科核心话题前沿研究文库·应用语言学核心话题系列丛书(心理语言学)”,已于2020年12月出版。
(点击图片了解图书详情)
董老师首先对口译研究中的语言控制和加工控制研究作了文献回顾。在语言控制研究方面,比较典型的如Paradis(1994)提出了“差异激活”(differential activation)理论;Grosjean(1997)强调了口译语言控制模型中输入和输出部分的区分;Christoffels & de Groot(2005)认同口译过程中存在单独的输入词库和输出词库这一观点,并关注其不同的激活程度和翻译路径。在加工控制研究方面,de Groot(2011)重点关注译员的技能对加工控制的影响;Seeber(2011)提出了同传的认知负荷模型(cognitive load model),认为应对口译负荷需要一定的口译策略;在更早些时候,Gile(1997)就明确列举了同传和交传所涉及的各种子任务,包括听、说、记笔记、读笔记、协调等。
董老师认为,这些前期的理论都有一定的解释力,但尚存在不足,尤其是语言控制方面的理论,需要特别考虑口译任务的特征。鉴于此,董老师的团队提出了口译注意力控制模型,包括聚焦性注意与分配性注意两部分。其中,聚焦性注意负责语言控制,分配性注意负责加工控制。
口译注意力控制模型
注意力控制中的第二个重点则是分配性注意。分配性注意主要负责在多个任务之间调节注意力的分配。其中,协调是分配性注意发挥作用的主要途径,工作记忆是分配性注意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另外,在加工控制模型中,双语水平和口译策略共同决定了口译中语言加工的效率,而这一加工效率也很可能受到分配性注意的影响。
在模型的建立过程中,董老师尤其关注每一步的论证,不仅包括每个过程,还包括每个箭头的方向,都需要一定的证据。论证的关键逻辑之一是:某一功能(如工作记忆)的训练达到一定程度有可能会提升该功能的水平;反过来,如果口译员在某一功能上比相匹配的普通双语者水平高,那么说明该功能是口译任务中得到了训练的功能。
最后,董老师指出,口译注意力控制模型对口译训练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一方面,该模型说明了口译任务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因此从复杂系统的角度来看待口译能力的发展是恰当的;另一方面,该模型说明了口译训练应该重点关注的任务,比如建立口译基本图式等。
以上是董燕萍教授讲座精华,如想了解更多内容,可加入钉钉群获取精彩直播回放,参考《口译加工研究》一书,或参考董燕萍教授近期研究成果(Dong, Y. & Li, P. 2020. Attentional control in interpreting: A model of language control and processing control. 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 23(4), 716-728.)。
相关阅读
KT讲坛精华 | 上海财经大学杨国静教授:当我们谈论伦理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进入《口译加工研究》购买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