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丨新形态外语教材:概念、设计与使用
近年来,数字技术所蕴含的巨大潜力正在充分释放,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为重塑教育形态、推动教育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教育强国建设战略需求、信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应用普及,要求教材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教材数字化转型是必然趋势。
谈到新形态外语教材,或许您会有以下疑问:什么是新形态外语教材?新形态外语教材是怎样设计的?怎样使用新形态外语教材?让我们跟随北京外国语大学杨莉芳副教授主编的《新形态外语教材研究》一书来探寻答案吧~
(点击封面了解图书详情)
QUESTION
什么是新形态外语教材?
新形态教材是在混合式学习等理论指导下,由纸质教材(课堂手册)、多模态数字资源、在线学习云平台、智慧课堂环境等关键要素构成,包含混合式教学指导手册等辅助教学资源在内的线上线下一体化设计的创新型教材。新形态教材并非简单地将线下内容搬到线上,也非相对独立的在线课程和纸质教材构成的课程组合,而是一个融合混合式教学流程,线上线下一体化设计,为教学提供全方位支持的综合体系(徐一洁等 2023)。
节选自:
徐一洁等,2023,基于不同学习群体的新形态教材编写研究,载杨莉芳(编),《新形态外语教材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3-35。
近年来,有研究者围绕新形态教材开展了相关研究,发现新形态教材具有以下本质属性。第一,物理形态丰富性。新形态教材涵盖纸质教材、数字教材、电子教案、电子图书、试题库、资源库、数字课程、网络平台等多介质(Mishan & Timmis 2015;徐劲 2021),是通过对教学内容、富媒体教学资源、学习工具和技术平台的有机整合(Grönlund et al. 2018;曾斌,刘海溧 2023),为教学活动提供综合性解决方案的教学材料(李宝贵 2023)。第二,教材内容智能开放性。新形态教材的知识内容灵活组装、个性生成、便于更新、动态发展(Pešut 2018;雷小青,覃圣云 2021;付艳芳等2022)。第三,学习环境智能交互性。新形态教材实现学习者与教材内容交互、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人机交互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同步或异步人际交互,打破传统教材与学习者之间的单向信息流动(黄明东等 2022)。第四,课程目标导向性。新形态教材具有以课程目标为根本出发点的特性,能更有效地服务学科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方式(付艳芳等 2022;李宝贵 2023)。
依据新形态教材的本质属性,笔者尝试将大学英语新形态教材的内涵阐述为:面向大学英语课程人才培养需求,纸质材料、数字化资源、配套软件平台等多介质材料一体化设计的智能化大学英语教材。
节选自:
杨莉芳,2024,大学英语新形态教材:内涵、开发原则与核心特征,《外语界》(1):57-64。
QUESTION
新形态外语教材是怎样设计的?
高秀平(2023)从知识维度、认知维度、形态维度出发,分析大学英语新形态教材《跨文化国际传播英语教程》。教材内容分析的整体框架参考Littlejohn(2011)开发的“三层级分析法”(three levels analysis),在该框架中,第一层级关注“有什么”(what is there),收集客观描述教材的数据,如:教材如何划分,包括哪些板块、主要教学环节和材料等。第二层级关注“对使用者的要求”(what is required of users),对教材的活动或任务(activities/tasks)进行详细分析,如:有哪些活动、学习者具体做什么、如何操作、活动针对哪些材料等。第三层级关注“有什么启示”(what is implied),基于前两个层级的数据推断教材的教师角色、学生角色、选材原则、课堂使用效果等。在“三层级分析法”的框架内,知识维度和认知维度的数据标记和分类参考修订版的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标准中的知识类型和认知过程类型(Anderson et al. 2009)。
在四类知识中,事实性知识和概念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元认知知识是关于一般认知和自我认知的知识。从复杂程度看,在四类知识中,事实性知识“在知识水平中处于最低位”(常经营、兰伟彬 2008:84),处于相对较低的抽象水平上,而概念性知识则“更加概括,而且往往更加抽象”,特别是关于理论、模型和结构的知识最为抽象,因此学生往往难以理解(Anderson et al. 2009:35-38)。该分类标准的认知维度把认知过程分为六大类,即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
在知识维度上,单元各板块的输入材料整体表现出从事实性知识到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的过渡;在认知维度上,单元各板块的活动设计整体表现出从记忆和理解等低阶思维活动到评价和创造等高阶思维活动的过渡。在两个维度的结合下,教材帮助学生逐渐掌握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最终完成单元内所有的产出任务。在形态维度上,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两种形式影响知识的配置,且配置方式与认知维度的低阶思维活动和高阶思维活动呼应。
单元学习深化过程
节选自:
高秀平,2023,面向融合式教学的大学英语新形态教材分析,载杨莉芳(编),《新形态外语教材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59-90。
QUESTION
怎样使用新形态外语教材?
李琛(2023)以《新探索研究生英语》系列教材为例,探究教师的新形态教材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并在活动系统的基础上,尤其考查了工具要素与主体、客体和共同体等要素之间的互动,并最终形成了“作为教学工具的新形态教材”和“作为教学客体的新形态教材”两大主题编码。前者探究新形态教材作为活动系统中的工具要素在教师教材使用行为中的体现及其特征;后者则关注新形态教材在进入教师教学活动系统后,与其他要素之间发生的相互影响。
研究生公共外语教师的新形态教材使用活动系统
教师在课前预习环节会要求学生完成U校园平台上的预习内容,在系统中设定必做和选做题项,并提供补充阅览材料;其使用目的是将低阶学习内容前置,为高阶学习目标预留课堂对话空间。
在U校园平台介入后,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有了变化,他们会根据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尽可能地呈现符合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的英语课堂,促进教材作为基础性资源和差异化教育功能的交互发展。
……
教师有以上诸多教材使用行为,研究发现,在这些教材使用行为中,新形态教材能够以一种教学“工具”的身份出现在课堂场域中,且在整体上具备工具隐性的特点。相较于以往的混合式教学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新形态教材内嵌工具特性的加持下,教师的技术使用目的能够更加贴合其教学目标,从而达到更好地服务学生学习的目的。换言之,新形态教材的使用能够帮助教师实现教学活动形式的创新,在此推动下,教师的课堂教学机制也在慢慢从混合式教学向融合式教学转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教师达成了提质增效的目标。
然而,技术的融入在提升课堂效率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作为教学工具的新形态教材也同时出现了工具凸显的特征,这表明虽然通过前期的教材规划与设计,新形态教材的技术属性已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贴合教学目标(即编者视角),然而在使用过程中,这些设计仍然不能完全隐藏新形态教材的工具特色,以至于仍然会遗留为了使用工具而使用工具的教学问题。
这也启示我们,一方面,在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新形态教材作为一种媒介进入课堂后,有助于推动教师进行教学改革,以一种更便捷且更隐晦的方式推动教学互动方式的转变,未来可以在新形态教材使用的培训方面做足准备。另一方面,应当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师应该认识到新形态教材中内嵌的技术元素,认识到教学设计只是一种类似于传统教材中课文阅读、小组互动、选词填空等司空见惯的教学活动,而非剥离于传统教学课堂以外的、颇具神秘色彩的网络时代产物。观念的改变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使用行为发生时的心理障碍。因而,让新形态教材常态化,也不失为一种“把数字资源的静态势能转化为教育改革的动能,推动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谭文芳 2022:88)的好方法。
节选自:
李琛,2023,研究生公共外语教师的新形态教材使用研究,载杨莉芳(编),《新形态外语教材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56-175。
教材数字化转型是对很多一线教师的挑战,同时也是促进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机遇。让我们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新形态教材,更加积极主动地使用新形态教材,为促进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小贴士
还未购买本书?
点击下图即可购买
相关阅读
新书速递丨《英语教材与教师角色:理论与实践》(外语教材研究丛书)
新书速递丨《英语英语教材研究:内容、使用与出版》(外语教材研究丛书)
新书速递 | 《语言教学材料的真实性设计》(外语教材研究丛书)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亚马逊(美国版)即可购买本书电子版~
更多内容
敬请关注
同名视频号
外研社官方旗舰店
@外研社外语学术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