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创业分享汇 | 李红平: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2017-05-19 马燕波 建材商界




建材商界·创业分享汇

编 者 按

 近两年,全社会掀起了“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在我们建材行业,也涌现了一批批怀揣梦想的人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角,创新创业热潮以燎原之势炽烈奔放,碰擦出无数绚烂的火花,演绎了一个又一个精彩故事。


 《建材商界·创业分享汇》的主人公们,就是鲜活的例子,他们是建材行业创业的先行者,早在十多甚至二十多年前,就投身创业浪潮,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首首动听的乐章,成为现今建材行业的中坚力量。


本期人物——

书香门地美学地板云南营销中心总经理

李红平


 

书香门地美学地板云南营销中心总经理李红平



人物概况

   

   李红平生于1975年,湖北潜江人。经商23年,地板行业从业11年,书香门地美学地板云南营销中心总经理。



如果把李红平四十余载的人生切割成两部分,正好一半在故乡,一半在异乡。


如果把这段人生经历划分贴上标签,则是年少轻狂到拼搏担当再到不惑之年回归本心的蜕变。



年少轻狂  远走异乡

1975年,李红平出生在湖北潜江市一个普通家庭,虽说不上大富大贵,但也衣食无虞,在本可以专心读书的年纪,因无心恋学,他选择了辍学,过上了自认为“自由”的生活。


过了两年无所事事的日子后,18岁的李红平在亲友的帮助下进入了湖北轻型摩托车厂上班。家人们本以为这个在当时看来的铁饭碗能拴住李红平,让他回到生活的正轨上来。未曾想,在那个传统和开放碰撞的年代,外面的世界对一个初涉世事的少年来说吸引力是巨大的。


在铁饭碗单位“煎熬”了两年之后,不甘蛰伏的李红平选择了和朋友南下广东闯荡,那一年,他20岁。


初到广东这个经常在电视里看到、收音机里听到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李红平才深切体会到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同时外面的世界也很无奈。身无所长的他迫于生活压力只能到一家小五金厂打工,微薄的收入在广州这个现代化大都市里只能勉强度日,生活似乎在嘲笑这个无知无畏的年轻人,他第一次体会到了挫败感。


在小五金厂“屈就”了一段时间后,积压在心底想闯出一番天地的念头越来越强烈,加之朋友的“怂恿”,年轻气盛的李红平辞职转行了,和朋友一起涉足广告行业。


“那个时候没本钱,就是胆子大,为了能尽快赚到钱,挂着广告公司的牌子,实际业务还会涉及到赌博游戏机,做这个利润大来钱快。”李红平回忆说。


很快,李红平带着赚到的第一桶金回到潜江开起了游戏厅,当然业务依然涉及赌博游戏机。就这样,20多岁的李红平在法律的边缘游走赚钱,小日子过得还算潇洒。


“其实那个时候我的初心是想做一番真正的事业,但在那个年纪,那个时代的大环境下,大多数年轻人都是浮躁的,立场也是不坚定的。身无一技,却心心念念想着赚钱,忽视了工作和生活本身的意义,没有资本,没有资源,没有沉淀的我们也只能随波逐流。当欲望战胜理智的时候,难免就会走上投机的歪路,但投机得来的风光只是一时的,结局注定了不会有好结果。”李红平说。


是的,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世间真正的公平,就是“因果”,无论达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无一能在“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定律下获得宽待或殊遇。


很快,李红平尝到了自己种下的“果”。



扛起责任  为爱出走

2002年,李红平和相恋数年的爱人准备结婚,这本是人生的大喜事,却因一个突如其来的变故,使得这场婚礼变得有些狼狈不堪,差点无法收场。


在筹办婚礼初期,李红平存折上有近百万的存款,本想着风光大办自己的婚礼,毕竟人生就那么一次。就在一切准备就绪,请柬送出之后,李红平的生意突然遭受重创,赔得血本无归,还欠下了20多万的外债。


突如其来的打击为原本喜庆的氛围蒙上了一层重重的阴影。如果坚持办婚礼,经济状况已经力不从心,如果不办婚礼,请柬已经发出,会让家人都下不了台。就在此时,妻子站了出来,婚礼照办,大不了用礼金还债。一句话,让李红平心里备感温暖,并暗自发誓一定要让妻子幸福。婚礼结束,还完外债,小两口仅剩8000块钱。


此时的李红平也幡然醒悟,投机赚取不义之财,等于是自己挖坑自己跳,不仅害了自己,还会连累家人。为了妻子,为了家庭,李红平决定跟从前一刀两断,脚踏实地,从头再来。


当时,岳父在昆经营自行车批发生意,做得还算不错,妻子也刚在昆念书毕业,想留在昆明。李红平想,那就尊重妻子的选择,到昆明创业。就这样,小两口在婚后便揣着仅剩的8000块钱来到了昆明,在岳父的帮助下租了几十平米的小铺面做起了自行车零售生意。


凭借着自己骨子里的一股冲劲和与生俱来的经商头脑,李红平生意越做越好,仅仅用了3年时间就做到了昆明自行车零售行业的销量冠军,店面也从当初的几十平米扩张到了上千平米,在当时的昆明自行车行业风头一时无两。那是2005年,李红平刚好到了而立之年。


就在大家都以为李红平要继续发力,稳固自己“江湖地位”的时候,他做出了一个让其他人大吃一惊的决定,放弃自行车零售生意,转行做地板。


“大家当时都以为我疯了,放着好不容易打拼起来的自行车生意不做,非要转行去做对自己来说一无所知的行业。其实,我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当时的自行车行业,受市场冲击和大环境影响,已经开始在走下坡路,整个自行车市场开始慢慢萎缩,加之网购对实体的冲击,利润越来越薄,很难再有长足的发展。当时我也考察了很多行业,为什么最终决定做地板?其实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我们自行车仓库对面有一个地板仓库,每天看着货车出出进进,生意很好,当时的房地产行业也是如火如荼,市场需求量巨大,就有些心动了;其次,当时跟对面地板仓库的老板聊天,也了解到地板利润比较可观,运做起来难度也不是很大;再次,经过多方面的考察,我也注意到建材产品有一个优势,就是买了地板还需要安装,这是网购所不可替代的。当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消费的服务和品质而非价格时,只有线下渠道才能完成的一些服务和体验,是线上渠道不可替代的。基于这几方面的原因,跟爱人商量以后,我们达成了一致意见,放弃自行车零售,转行做地板。”李红平说。


说做就做,在妻子的鼎力支持下,凭着一腔热情,李红平开始考察地板品牌。但整个过程并不是他想象中那么顺利,门外汉的他甚至闹出了很多笑话。


李红平回忆说:“当时就一心想找大品牌来做,觉得大品牌生存空间更大,更有发展前景,小品牌在产能、品质、创新、推广等各方面都有很多局限。当时上网搜索,最后目光锁定在了圣象和德尔身上,于是很兴奋的给这两个厂家打电话,结果被他们嘲笑了。我记得当时两个厂家都说了几乎一样的话,你没做过建材吧,是来逗我们玩的吗?我们在云南都已经发展了十几年了,而且发展得很稳定,你要是十多年前打电话来,我们还会考虑。第一次给厂家打电话就遇到这样的情况,说实话,心里有些不爽。于是我改变了思路,边逛建材市场边上网搜索,发现基本上一二线品牌在云南都有代理商了,没办法,只能找云南市场没有的品牌先做,等机会再做大品牌。”


最后经过多方考察,李红平顺利拿到了某地板品牌云南代理权,投资100多万建起了该地板品牌南方地区最大、最豪华的专卖店,并凭着自己的才干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三线品牌运作得风生水起。巅峰时期,李红平做到了2家直营店,56家分销商,年销量近30万方的成绩,连续几年蝉联该地板南方地区(除港、澳)销量冠军。


但好景不长,运作了几年以后,李红平担心的问题开始慢慢凸显。厂家对代理商的所有承诺变成了一纸空谈,李红平伤透了心。


经过和妻子商量,李红平一不做二不休,放弃了代理权,联合该品牌其他几个省份优质代理商集体出走,自立门户,自创品牌。2015年底,因为经营理念的分歧,他们最终也分道扬镳。



千帆过尽  回归初心

经过了建材行业十年的摸爬滚打,经历了种种挫折和磨练,李红平意识到,自己应该沉淀下来,仔细想一想自己追求的是什么?想要的是什么?显然利润的最大化、单纯的销量多少已经不是自己想要的,自己想要的是一份真正有生命力,能为别人创造更多价值的事业,而不是单纯以获取利益为目的的生意。


而就在此时,一位老朋友给他打来了电话,告知自己到了一家新的地板企业工作,并对这家企业赞不绝口,问他有没有兴趣去看看。出于信任和礼貌,李红平接受了他的邀请,简单处理了公司的事务便登上了飞往上海的航班,他不知道,这一趟上海之行将会颠覆他之前对地板行业的所有认知。


“太震撼了,我做了10年的地板,大大小小的品牌见过不下几百个,却从来没有见过那么美的地板,每一块地板简直就是艺术品。无论从设计到工艺再到品质都是地板行业绝无仅有的,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说,我第一眼走进他们的展厅就被‘实力圈粉’了。紧接着对工厂和公司的文化、理念各方面进行了综合考察,我知道,这就是我想要的品牌,它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不仅能带给客户极高的产品价值,还能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和渴望,我当机立断就签了合作协议。”李红平兴奋的说。

 

带着欣喜和兴奋,李红平立马“飞”回昆明,他迫不及待的想要把这么美的地板带回昆明,让更多的人知道。


回到昆明,李红平立马着手物色铺面,原来的店面在昆明最大、人流量最多的大商汇,但是他认为必须要在最好的市场才能与这么优秀的品牌完美匹配,于是,李红平不惜重金在红星美凯龙拿了位置最好、面积最大的铺面开设展厅。


“当时刚运作这个品牌,对它只是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真的不知道它的定位居然那么高。基本上所有客户只要一进店都会被我们的地板深深吸引,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地板太美了,与众不同,同时也几乎是一看价格,就会被吓得缩回去,但是在对我们的品牌和产品进行深入了解后,很多客户都会很爽快的下单。在这个消费越来越理性的时代,大家已经变得不盲从、不排斥,理性的接受与比较,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有价值的产品。我们的产品在行业内没有对比性,其实要是我‘腹黑’一点,我完全可以漫天要价,短期内可以迅速回笼资金,但是我不追求高利润,我只赚取合理的报酬,我要做的是品牌,而不是单纯的商品。”李红平骄傲的说。


运作了将近一年之后,李红平和他的地板品牌在昆明市场名气越来越大,在得到消费者的一致肯定和好评的同时,很多昆明高端装饰公司和行业机构也慕名找上门来,希望与其合作。此时的李红平更加坚信了自己的选择,美好的东西,有价值的东西是更容易被市场所接受所需要的。


期间,李红平也曾思考过,要不要像以往运作的品牌一样渠道下沉,把这么好的地板让更多的人知道。但经过深思熟虑,他觉得时机还不成熟,就云南各地的经济水平来说,这个品牌很难在地州立足,如果盲目的扩张,只会适得其反,害了经销商的同时,对品牌自身来说也是一种伤害。几乎在同时,厂家试图让他发展分销,也被他婉言拒绝了。以前的分销商想要做,他也没同意。


时间转到2017年,李红平等待的时机到了,他迫不及待的想要把这么美的品牌与大家分享。


“现在,我可以大声告诉所有人,我在做的品牌叫做书香门地美学地板,我要让全滇的老百姓都能体验到书香门地无与伦比的美,让大家都能用上品质与美学价值完美结合的地板”。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能体会到李红平心里的喜悦和憧憬。


“今年注定是书香门地历史上重要的一年,我们将要撬动整个传统地板行业。为什么我敢这么说,那是有原因的。首先,书香门地今年优化丰富了产品线,推出了40多款强化系列地板,让产品的美更接地气,对于消费者来说,我们的产品不再‘可望而不可及’。其次,今年厂家引入了以圣象原执行总裁郭辉为首的强大营销团队入股书香门地,郭辉出任书香门地CEO,书香门地的营销思路和模式将会产生颠覆性的转变。再次,在昆明运作了一年多的书香门地,我自认为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基础,团队组建也基本完成,目前我把大商汇的店也重新装修换成了书香门地,已经为即将到来‘大动作’做好了准备。”说到这里,李红平信心满满。


在采访的最后,李红平对我说:我年少轻狂过,我跌倒过,我也失落迷茫过,其实我的人生脉络跟很多中年人相似,只是具体经历的不同而已,我跟他们最大的区别,是我永远记得我在离家南下闯荡的时候跟自己说的,我要做一番真正的事业,这是我的初心,我没有忘记。


是的,李红平信仰的是他的初心,那颗埋藏在心底的赤子之心。有信仰的人是强者,他可以凭着信念,越过困难,打倒挫折,踏遍荆棘,走向未来,无惧一切。多年之后,无论他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归来仍是那个纯净的少年。



下期人物:

成都一窗门窗有限公司总经理吕磊


往期精彩回顾:

(点击标题可阅读原文)


荣其权:暴利,需要资格


◆从蹬三轮到做木门整装定制品牌,罗欣民如何逆转人生之路?


范泽金:打不垮的硬汉


贵朝谢新:山沟里飞出的雄鹰


东鹏洁具陈佳昌:拒绝“铁饭碗”下海创业,闯出精彩人生



点击图片了解陶玛斯详情

点击图片了解席玛详情

  ·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