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HIS系统的业务数据转换成为临床智能分析的高质量数据,是构建智慧医疗、大数据分析的重要一环。
【回顾展望】郑西川:医院临床数据中心应用初现曙光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计算机中心主任 郑西川
数据挖掘与可视化分析是临床数据中心( CDR)应用的重要方面,各种挖掘展示工具为医院数据分析提供了无限可能。重要的是,我们必须为医院管理和业务运营提供一个后台高度融合的数据架构,这个架构模型针对临床业务是CDR、对于医院管理是ODS(操作数据存储)。两者融合构成医院临床数据中心和运营数据中心。2017年,伴随着医院等级评审以及各种信息化测评,这方面的建设出现了新曙光。
新一代HIS对CDR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在HIT的发展历史上,“军字一号”占据重要地位。陈金雄主任认为:“它主要有六个特点:一是病人主索引的概念;二是基于临床诊疗的医嘱概念;三是功能比较齐全;四是数据中心雏形;五是数据结构设计合理;六是系统可适应性较强。”军字一号产品的成功得益于其集中统一的数据管理和对诊疗数据内在关系的梳理。可惜许多HIS/CIS产品并没有完全借鉴军队产品的成功经验,此后的HIT发展中再没有出现类似“军字一号”这样具有普遍适应性全系列的成套系统。
2017年,“中国医院信息系统创新与应用论坛”对于新一代HIS提出如下几点建议:在建设全面和专业的信息系统的前提下,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全面、全程、闭环、专业、移动、集成、智能”。新一代HIS的方向体现在三个方面:以病人为中心,对患者实现全程智能化服务;以临床为核心,对诊疗实现全程智能化处理;以管理为导向,对对象实现全程智能化管控。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将通过实现系统的高度集成、数据的高度融合、应用的高度智能、流程的高度优化,使前端成为高度专业的智能应用,后端实现高度融合的知识管理。
上述行业基本共识对临床数据中心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即数据高度融合,支持全程闭环,能实现前端应用流程高度优化和高度智能。这些要求应该成为医院临床数据中心建设主要的出发点,指导数据中心建设目标。
CDR技术脉络逐渐清晰
从基于医院集成平台的信息化改造开始,医院信息系统取得很大进展。以数据总线整合外围业务系统,通过主数据管理和主索引打通连接关键业务系统,最后汇总融合成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已成为医院信息化基础设施。
数据中心建设的技术路线,逐渐从数据总线ESB集成技术转向为ETL+数据挖掘以及后期的可视化分析模式,数据从生产端经过抽取、转换、加载到目的端, 将HIS系统的业务数据转换成为临床智能分析的高质量数据,是构建智慧医疗、大数据分析的重要一环。
ETL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数据抽取,将需要的数据从业务基础数据抽取出来,这是基础前提;二是数据转换,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转换,将不同系统中的异构数据在格式上进行一致化,数据统一标准;三是数据装载,将转换好的数据装载到数据中心,可以是增量导入,也可以是全部批量导入。
由于ESB总线涉及业务生产系统的接口改造任务量大以及厂商的配合度等原因,使集成平台成了理论上产品,似乎难以落地。而ETL依赖于数据库技术,实现起来相对容易,又有其他行业经验可借鉴。ETL成为CDR建设的主要工具也是自然的事。
CDR应用效果逐步展现
CDR应用弥补了长期以来医院临床信息集成整合存在孤岛的痼疾,医院内部通过CDR实现了临床医生、护士以及医技报告和临床药师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为HIT发展提供了新机会和技术手段。依靠CDR,一些综合性大医院在信息化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CDR应用上,目前主要有:(1)面向管理数据的可视化分析;(2)全面临床医疗质量的事中监控分析与管理;(3)医疗流程闭环管理(药品、检查、检验、输血等)过程中的信息共享协同;(4)医院重点病种知识库建设以及与EMR的集成等。
某些应用已经成熟,如:基于CDR的各种驾驶舱、仪表盘数据分析;某些应用仍在探索中,如:知识库以及临床决策等。相信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进展,CDR将在医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CDR另一个重要应用是对区域医疗协同的支撑,在各种数据上报以及分级医疗不断发展的时代,建设CDR有利于医院HIT转型平稳过渡。2017年由于医改政策影响,医院数据中心建设出现了新的转机,医院信息化与区域医疗对接或者实现区域之间的信息协同将是今后HIT发展的重要趋势。
走出CDR建设的误区
在HIS发展初期,常常有人问:是选择Oracle,还是SQL Server?若干年过去了,甲骨文和微软仍然像巨人一样屹立着,而医院HIS却经历了多次“推到重来”。目前许多同行在CDR建设时仍将重点放在技术工具上,这是一个误区。希望通过工具应用解决CDR应用瓶颈,是不现实的。
在CDR建设中到底是Orion,还是Ensemble?还是应该选其他的集成工具?很多事情其实是没有一个简单答案的,CDR的建设涉及到工具的选择,但最关键的还是要清楚存在的问题和建设目标。问题决定技术方法,目的决定手段,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选择。
医院信息化建设最重要的还是应用落地,“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医疗信息技术的专业性以及为临床管理服务的性质决定了信息人员的地位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大的改观,面对目前医院信息化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医院信息工作者需要保持理性、冷静和对初心的坚持,认准目标、抓住时机、长期坚持。“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只有结合医院自身发展现实,结合CDR发展,解决好主数据管理、主索引以及知识库建设等主要矛盾,才能留住信息化的“清香满乾坤”。
【作者简介】
郑西川,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计算机中心主任、教授级高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 (CHIMA)委员;中国医药信息学会(CMIA)委员;上海市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信息学会上海分会常委;中国生物医药技术协会医药信息分会常委;《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特约审稿专家。
研究方向:①基于PACS电子病历的临床信息共享;②HL7/XML电子转诊相关技术及应用研究;③ 区域临床信息共享及协同医疗信息技术研究;④数字化医院的相关标准及实现技术。近年来,先后承担上海市“十一五”重大科技项目、上海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经济信息委信息化专项基金以及院级课题多项。发表论文40余篇。
【郑西川专栏】更多文章
【郑西川专栏】CDR与CPOE融合是医院电子病历发展的重要趋势
【郑西川专栏】医院HIMSS EMRAM 6级评审的组织规划
近期热门文章:【回顾展望】系列
【回顾展望】王晖:“网络安全”正式替代“信息安全”走上历史舞台
HIT专家网∣最新鲜的医疗信息化资讯,不一样的专家视角
微信:HIT180com
投稿: public@hit180.com
商务合作:(010)82373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