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晚,在“HIT专家网-医院信息科交流群”的微信群内,数位专家针对“院内危急值通知系统建设”展开了讨论。他们谈到了目前危急值通知系统的建设状况、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现将本次讨论的精华内容整理如下。
【HIT专家网微讨论】院内危急值通知系统怎么建?
朱小兵@HIT专家网:
请问现在危急值院内通知、提醒流程,基本都能做到自动化吗?
yhy:
通知提醒好做,关键是后续处理,是否记录了整个闭环。
信息部宋:
@朱小兵@HIT专家网 ,原来写过一篇文章评价和讨论危急值系统的使用效果,结论就是如果真正想做到高效,指标范围还需要进一步细化,比如按病种、按人群等,甚至每个人都可能不一样。
朱小兵@HIT专家网:
如何确保患者安全?
信息部宋:
一些医院做了危急值院内通知系统,但使用效果非常不好。甚至有的医院还出过事故,因为做的时候只是简单分析了一下。
朱小兵@HIT专家网:
这是大忌。
信息部宋:
对,信息科在设计系统时没有真正明白医生的需求,只是与检验科讨论了一下。虽然检验科希望能够细化,但是没有医务人员提出这些需求,所以就不能更加深入细化。
朱小兵@HIT专家网:
所以还是需要医务科人员主导。
信息部宋:
是的,系统三分靠建设,七分靠应用。如果不能从管理到制度流程,甚至到考核实现联动,最后极可能完全变样,甚至成为负担。
朱小兵@HIT专家网:
应该从信息系统对临床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划分等级,确定医务部门和临床部门的重视、资源投入等级。这也是2019年南湖HIT论坛探寻临床信息方法论的一个考量维度。这一步的实现还很遥远,但十分迫切地需要现在开始实施。
信笔:
医务人员对危急值提示有矛盾心理,一方面希望信息化能给予必要的提示,另一方面又担心信息化过度、提示太多带来麻烦。因此,目前的危急值需要更智能化地判断。哪些需要提示,哪些不用提示,应该达到必要的提示与避免过度提示的最优平衡点。
信笔:
比如,如果ICU医生所管的每个重病人都不断提示危急值(可能每天上百条提示),而其中许多是不需要提示的,医生会不会疯掉啊?
信息部宋:
是的,血液科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叶子~人间有味是清欢:
所以需要通过强化学习,智能理解医生在实际过程中的喜好和倾向。危急值提醒应该是动态的、基于场景和综合语义理解的。
信息部宋:
并且,危急值提醒工作需要从管理上强调其重要性。有的医院后台调出的数据显示,有9成以上的提醒医生没有看。
信笔:
应该是判断突发变化、极高危险值等情况才报警,而长期慢性病、高危急期恢复状态等情况不需要提示。临床很复杂,确实需要较高智能和多项规则来综合判断。
张武军:
危急值管理首先是闭环提醒(检验检查科、临床科室、上下级医生、职能科室),在此基础上实现一定专科个性化,同时自动形成病程记录(医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关闭),不断进行AI训练,需要一定的积累。
信笔:
现在的危急值只是单纯根据化验、检查指标来判断,没有其他临床数据支持做分析,所以无法综合判断和智能化,也很少根据历史数据变化判断。比如,昨天(上次)数据是多少?这次是更高还是降低了?以至于部分提示让医生感觉有一个罗嗦的老太太,在耳边不停地絮絮叨叨,很烦人。
筱筱工作室:
说得好,我们这里前段时间出现过问题,不断提示临床路径缺药。
叶子~人间有味是清欢:
在集成平台的临床数据中心综合横向、纵向多维数据,来做危急值综合处理、分析,目前还做得比较粗略。
信笔:
可能医生收到一次有用的提示,都会伴随3次无用的提示,得不偿失还是得大于失?只有亲自做医生才有深刻体会。当然从技术发展方向还是对的,只是这个成熟的过程会比较痛苦,是用牺牲医生的体验感为代价的。
信息部宋:
这是我写的文章。
HIT专家网∣致力推进中国卫生信息化
想加入HIT专家网专业交流群吗?
请添加“HIT专家网”小助手微信好友
(请务必注明姓名、单位名称、职务、主管技术或产品领域等实名信息)
微信订阅号:HIT180com
微信服务号:chinaHIT
投稿:tan_xiao@hit180.com
商务合作:(010)82373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