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圆满收官】小汤山医院今日关闭备用,致敬“隐蔽战线”的医疗信息人!

陈曦 HIT专家网官微 2022-11-03
导读

在抗疫战场的“隐蔽战线”里,小汤山医院信息团队在日夜鏖战、默默奉献。

疫情之下的北京,正在稳步恢复日常秩序。4月28日,小汤山定点医院最后一批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出院。至此,小汤山医院新冠肺炎患者全部“清零”。4月29日,小汤山医院关闭备用。

疫情期间,作为保障城市安全的标志性机构,小汤山医院被重新启用,再次承担起重大疫情的收治工作。从1月23日开始,在过去的97天里,小汤山医院如同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有力护卫着人民群众的安全与健康。

与此同时,在抗疫战场的“隐蔽战线”里,也有一群医疗信息人在日夜鏖战、默默奉献。

因工作忙碌,小汤山医院信息团队始终未能凑齐的“全家福”


信息战疫:汲取“百家智慧”

1月23日,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前谋划布局,将小汤山医院作为市级定点收治后备医院,紧急启动老病区改造和新病区建设工程,计划建设床位超1600张。其中,改造后的B区用于确诊患者收治;新建的战备病区在后期主要用于境外来(返)京人员的筛查与隔离。

2月2日,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抽调机关和市属医院精锐力量,成立小汤山医院定点医院工作专班,委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信息中心主任王力华作为信息建设组负责人,承担定点医院应急信息化建设工作。

彼时,小汤山医院信息中心主任王宏宇和他的团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各种准备工作。虽然小汤山医院在17年前曾承担过抗击非典的重任,但此时摆在面前的,依然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除背景特殊、环境艰苦,时间紧、任务重之外,由于新冠病毒这个“敌人”非常狡猾,潜伏期长、无症状感染比例高、抗体保护性尚不明确,导致疫情发展变化快,防疫政策需要实时跟进调整,这就对信息化工作的组织协调、技术建设、快速响应等,提出了更高、更严苛的要求。

事不宜迟,王力华一到医院,立即兵分两路:一路,信息中心工程师徐毅和同事早已带上安全帽,和施工单位一起进入了工地,掌握基建情况,沟通建设需求;另一路,王力华在市属医院范围内调动精兵强将,帮助小汤山医院尽快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信息化建设方案。

信息团队进入工地考察基建情况,沟通建设需求

张旭,友谊医院信息中心支部书记、主任助理,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接到通知,大年初一上岗报道;高山,天坛医院信息中心工程师,曾参与天坛医院的新建与搬迁工作,也被第一时间安排到医院。这份方案,不仅要充分满足小汤山医院的实际情况与应急需求,还希望能为疫情之后的发展留足空间。在方案选择和产品选型的过程中,信息团队借鉴了友谊医院、天坛医院的建设经验,并咨询了其他多家兄弟医院,调研产品成熟度,同时和供应商反复沟通、确认货源与供货期的问题。整个春节假期,张旭都在小汤山度过,而高山2月的手机通话费创造了个人的历史新高。

这个汲取了“百家智慧”的方案,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要求进行设计规划,采用虚拟化技术,对原有简单功能的HIS系统进行升级,同时新增电子病历、检查、检验、护理、院感、病案等多个系统。方案的总体原则是选用成熟产品,不在应急项目中做太多创新尝试,但同时针对传染病医院特点,部署远程视频、可视对讲、桌面管理等应用,并结合临床需求尝试部署影像AI、电子病历语音录入等新应用,整体基本达到综合三甲医院的水平。

小汤山医院的信息建设得到了市属兄弟医院的大力支持

“作战方案”已有,兵贵神速。信息团队分为硬件组和软件组,成员们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又先后协调友谊医院信息中心工程师牛宇翔、刘杨等“外援”,以及院内其他部门同事作为“内援”,全力投入到建设工作中来。

由此,一个“战时信息中心”在小汤山医院集结完毕。“召必至、战必胜”的信念和使命感,涌动在团队成员心头。

分秒必争,“边用边改”

对于小汤山医院的建设者而言,从1月23日开始改建,到3月16日正式启用,这是分秒必争、全员加速的55天。

“时间都是抢出来的”,信息团队对此的感受尤为深刻。由于需要在基建工程和设备安装结束后才能进场,留给他们的时间少之又少,每一个任务都非常紧急,突发状况几乎每天都会发生。

可视对讲,这是一个特别方便的应用:利用床头屏,将隔离病房与医生站、护士站联通起来,还可以与其他医院实现远程会诊。这一应用的实现,涉及网络改造,并需要协调多个系统供应商进行技术联调。信息团队的“老大哥”芮学永记得,完成设备联调的时间是3月16日凌晨3点。之后,硬件组迅速接手,马不停蹄地忙到当天上午10点,终于“抢”在开病区之前,完成了700多台床头屏的安装调试。

硬件组“抢”在开病区之前,进行设备调试安装

急诊留观系统的紧急上线,是软件组组长于云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3月14日,距定点医院启用还有两天,信息团队接到一个十万火急的通知:临时启动急诊留观流程。而此前小汤山医院因为不设急诊,没有这个系统,一切只能从头开始。连夜找到友谊医院急诊留观系统,连夜进行配置、调试。考虑到境外返京人员长途跋涉的特殊情况,小汤山医院对急诊留观流程进行了特别大的改动:由护士进行建卡与挂号,省去缴费环节,自动绑定成套医嘱,患者进入病房后,护士在5分钟之内就可以来采集标本。对于信息团队而言,他们的任务就是在短短40多个小时里,完成系统改造,“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只能边用、边测、边改”。

系统改造时间紧、要求高,软件组与东华医为的工程师们背水一战、全力以赴

但这种“边用边改”的方式,对于那些布置在污染区的医技系统而言,是要尽力避免的。软件组工程师李占东、王楠,一个负责检验系统,一个负责放射、超声、心电系统。虽然也参加了隔离服穿戴培训,做好了“可能需要进入污染区”的思想准备,但他们深知更重要的是把工作提前做到位、做扎实,优化系统使用流程,不为一线人员增加学习成本,同时降低运维难度,尽量规避故障风险。

软件组工程师为一线人员进行床旁心电系统培训

信息化还有大量细致、繁琐的工作要做。为提供专业的、针对新冠病毒患者的电子病历等医疗文书模板,郭春雨不知前后修改了多少个版本,用掉的打印纸已有厚厚一沓。为外派医疗队医生、护士新建账号的工作总是来得又多又急,叶梦迪和“内援”们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两三个小时不起身。还有电话咨询、业务培训,面对这些需要极大耐心的工作,这批“女将”挺身而出,稳稳地接住了任务。

在全员加速的55天里,很多团队成员没有休息过一天,工作到深夜、加班到凌晨是常态,有人2个多月没有回家,有人体重掉了10斤,但无人叫苦,无人叫累。3月16日中午12点,小汤山医院正式启用,各项开区前应完成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如期完工、严阵以待。

实战中成长,累并快乐着

小汤山医院正式启用后,各项信息化工作在保障医院稳定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境外输入达到高峰时,小汤山医院曾最多一天接收了400多名境外来(返)京人员。他们卸下仆仆风尘,在小汤山医院得到了“客人”般的周到照料。从床旁检查、可视对讲,到扫描腕带二维码自助缴费,小汤山医院借助信息化的力量,将智慧医疗“延伸到床旁”,获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而在信息中心,借助信息团队提前部署的桌面管理系统,一线人员在遇到系统问题时,可以按桌面上的电话号码,第一时间得到信息中心的远程协助,及时解决问题;在离院通知、信息上报等环节,“摆渡系统”实现内外网文件的安全交换,确保医疗流程能有条不紊地高效进行。

来自小汤山医院其他部门的内援同事,也为全院的信息保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医院启用后,信息团队需要进入病区进行系统巡检。虽然医生办公室和护士站在清洁区,但距离病房一门之隔,王力华一度担心她们有思想顾虑。然而内援的同事说:“我们是学医的,不怕!”这让她印象深刻,感动不已。

这支年轻却极富战斗力的队伍,在实战练兵中得到了迅速成长。虽然工作在“隐蔽战线”中,但他们和一线的使命是一致的:严防疫情境外输入,牢牢守卫“国门”。通过快速专业的工作,使筛查结果呈阴性的入境人员能尽早出院,确诊病例能得到及时治疗,同时确保医护人员“零感染”。

他们挥洒着汗水与智慧,圆满地完成了党和人民托付的光荣任务。

圆满完成任务后,团队成员在春日的小汤山合影留念

向战斗在抗疫最前线的小汤山医院信息团队,
向所有工作在“隐蔽战线”的医疗信息人,
致敬!



近期热文
HIT专家网∣致力推进中国卫生信息化想加入HIT专家网专业交流群吗?请添加“HIT专家网”小助手微信好友(请务必注明姓名、单位名称、职务、主管技术或产品领域等实名信息)微信订阅号:HIT180com微信服务号:chinaHIT投稿:tan_xiao@hit180.com商务合作:(010)8237306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