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卫生信息化工作主要由“建、管、用、维”4大要素构成。
无论是区域卫生信息化还是医院信息化,大到总体规划设计、小到终端设备的维护,林林总总、头绪繁多,有时就像一团乱麻,让卫生管理者和信息主管(CIO)疲于应付,难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头绪。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卫生信息化工作的经验,从要素构成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的角度,对卫生信息化管理工作思路、方法的重难点进行全面分析,期待能够为业界同仁提供借鉴。
总体上看,卫生信息化工作主要由“建、管、用、维”4大要素构成。
信息化建设是基础要素。一是技术建设,包括网络、硬件设备设施、软件系统和数据建设等;二是标准建设,包括建立各类信息标准、应用(流程)标准等;三是信息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包括专业人才规模、专业配套、培养提高和具备运营维护能力等;四是以评促建,即信息化成效验收与评估评价,例如:信息化建设是否达到业务领域全覆盖、业务流程全贯通、作业数据全采集、业务质量全监管等要求。
信息化管理是关键要素。一方面是指对信息化建设自身的管理,另一方面是指利用信息化提升卫生业务整体管理水平(这部分将在后续另行讨论)。在信息化建设管理方面,一是完善信息化管理组织体系,包括顶层的信息化管理委员会(领导小组)、中层的信息科(中心)和深入基层科室的信息化联络员的三级管理体系;二是健全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信息化联席会议机制、通报奖惩机制、信息化责任机制、数据核查治理机制、业务信息化管理规范,以及信息化培训、信息化查房、信息安全、信息应用绩效考评、信息化联络员等管理制度;三是强化行政督导力,包括利用行政管理文件、切实落实各项制度以及各部门(科室)信息工作执行力等。
信息化应用是核心要素。一是应用队伍的全员信息化素质,包括业务管理应用能力和业务服务应用能力,而应用能力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应用培训的强弱;二是应用广度,有全面推广应用、部分应用和试点应用等不同的范围广度;三是应用水平,有高水平应用和初步应用的区别,例如是否充分发挥软硬件能力、所有业务功能全用足;四是对管理与业务质量、效率提升度的评估等。
信息化运维是保障要素。一是经费投入保障,根据目标与可能合理投入、确保信息建设经费需求;二是建立科学高效的运维体系,快速响应,保障业务稳定运行;三是加强信息安全保障,规避信息风险等。
上述卫生信息化4大要素相互配套、缺一不可。可以将各要素归纳为硬实力和软实力。
一般来说,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维是看得见、摸得着、可量化的要素,比如投了多少钱,买了多少设备,上了多少个系统,运维有多少人,可以称之为“硬实力”。医院或卫生机构只要认识到位、重视足够,相对容易具备和提升这些信息化硬实力。
信息系统的管理和应用是看不见、摸不着、难量化的要素,可以称之为“软实力”。医院或卫生机构相对容易忽略或无视这些信息化软实力。而在卫生信息化发展中,软实力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各单位信息化发展速度、整体效果的差异,也更多源于软实力。
信息化作用的发挥,最核心的要素就在于应用深度和应用水平,许多医院的信息系统技术建设档次相差不大,但效果迥异,关键就在于应用水平上。例如,驾驶同样一辆汽车,老司机能够开到时速120公里甚至更快,汽车的各类功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而新司机只能开到40公里/小时,许多功能也不会用,还经常出现刮蹭或跑错路的情况。信息系统的应用水平与效果,也同样存在类似老司机和新司机的应用水平差异,同样的系统在不同单位的应用效果可能大相径庭。而信息化应用水平与效果的差异是来源于管理的差异,或者说表现在应用,根子在管理。业内常说的信息化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就是指的这个道理。
上述卫生信息化要素的思路在工作中具有实际分析应用价值。通过要素分析,可以更清晰地发现重点问题,聚焦关键环节,抓住主要矛盾。
可以根据建设要素构成来评估本单位信息化建设。一是技术、标准、专业队伍等建设是否基本完备;二是系统建设中业务域有无空白,流程有无断点,数据有否遗漏,监管有无盲区等,以发现信息化建设的短板和缺项。
通常各医院或卫生机构都具有一定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但实际状况具有差异,需要重点分析以下要点:一是领导小组的作用发挥是否确实,特别要注重在横向协调、协同多部门(科室)和调动积极因素等方面的作用;二是各项信息制度是否齐备,是仅仅挂在墙上还是切实落(在)地(上);三是管理推动力是否足够大于阻力,执行力的薄弱环节在哪里。
一是对本单位全员信息化素质进行分析,例如对总体和各部门(科室、专业)的信息作业能力、数据利用水平以及流程优化程度等进行判断;二是对应用培训效果和强度进行分析,是否达到“熟练司机”的培训标准;三是应用层次分析,现有业务系统功能发挥到几成;四是分析医院管理与业务质量、效率有无显著提升等。
就应用效果来说,如果信息化没有体现出对管理与业务质量、效率的提升以及成本的控制效果,要么是没有用好,要么是没有建好(也包括系统没有选好)。特别是在相同系统有其他优秀样板用户的情况下,应首先查找应用原因,然后再看建设问题。
一是分析经费投入的合理性,评估是基本满足、有所欠缺还是明显未能满足信息化建设需要,以及与同类型医院相比的投入差异。而高等级医院可与信息化发展目标要求进行对照。二是分析运维方式与效果的短板,借鉴学习其他医院优化的运维模式。三是对照卫生信息系统运维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如网络安全等级保护2.0),评估是否达到相关要求。HIT专家网∣致力推进中国卫生信息化长按二维码可申请加入HIT专家网专业交流群投稿:gong_chen@HIT180.com商务合作:(010)82373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