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星、追新、追策,三种参会路径让你不虚此行。
吴恒专栏 | 我的参会观:当我们谈论展会时,在谈些什么?
4月底,作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医疗信息化展会之一,2021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2021CHINC)在杭州召开,据说参会者数万,可谓规模空前。特别是在经历了会展经济遭受疫情重创的2020年之后,本届展会给业界带来的激励与信心,或许更加意味深长。
在直播如此普及的时代,要不要办展会,要不要参加展会,似乎成了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笔者就此谈一谈我的参会观。
首先,要不要办展会?
展会的功能在于连接和沟通,公司以“展”连接用户,同道用“会”实现沟通。
主管部门通过政策宣讲传递信心、凝聚力量、统一思想。
主办方通过评选评奖树立榜样、鼓励先进、推广典型。
业内企业通过自我展示宣传产品、吸引客户、沟通需求。
专家学者通过讲座阐述观点、解惑答疑、启发思维。
从业者通过学习提升自我、开阔眼界、结交同道。
有此五者,“展会要不要办”已毋庸置疑!
也有人说以当下的技术,线上办会未尝不可。但沟通的最佳方式还是面对面,面对面不但有“听—说”关系,还伴随着“问—答”关系,伴随着互动和社交。
其次,怎么参会?
如此体量的展会,如果不提前做功课,几天下来一定会行色匆匆、手忙脚乱但收获不多。根据我自己参会的经验,这里提供三种参会路径。
一是追星路径:按照自己喜欢的专家讲者来规划日程。不少行业大咖平时只能在媒体上了解,展会提供了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聆听他们智慧的声音,面对面交流探讨,也许大咖一两句话就能让你悟到许多。
二是追新路径: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新技术、新热点来规划日程。展会提供了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机会,你可以亲眼目睹新技术的展示,听到新热点的讲解,就此眼界大开。
三是追策路径:根据新政策宣讲来规划日程。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决策者一定要关注主管部门对新政策的解读,了解政策导向,有助于决策时成竹在胸。
根据会议手册,参考上述三种方式,提前规划好自己的参会路径,你一定会有收获!
在此也给展会主办方提些个人建议:
一是从以“讲”为主的宣教,到以“论”为主的互动。讲座固然可以阐述观点、传播概念,如果能加入讨论环节则更能激发参与感,有利于思维的碰撞,希望以后的行业展会能多些讨论的声音。
二是鼓励年轻人发声、鼓励一线工程师发声。希望以后的展会多给青年工程师机会,让他们得以展示自我、交流实战经验。
三是产品展示要多些新形式。目前参会公司的产品展示还是广而告之的传统方式,这样灌输式的方式给人印象不深,也不能进一步挖掘客户需求。希望以后多一些新形式,比如让客户现场讲讲使用中的体会,或者用案例集替代产品手册来推广。
有人说参加展会听到了不少讲座,看了不少新产品,但过后总感觉获得感不强。
我就讲一个小故事吧。那是2009年,也是在杭州召开的中国卫生信息技术交流大会,我记得会议地点是之江饭店。那时我刚从团委转岗到信息科,别说信息化了,连电脑才刚搞清楚是什么。
吃早餐时,我经过一张餐桌,听到一人向一位老者请教信息化建设。我驻足了几分钟,就引起了兴趣,于是就在旁边找了个座位旁听了起来,直到他们结束谈话还意犹未尽。
关于谈话的内容现在早已记不得,而且对于当年的我而言,有些内容也不是太理解。不过有些东西当时不明白没关系,这就像是在黑漆漆的远处为自己点亮了一盏灯。有了这样一盏灯,当你眺望黑暗中的远方时,心就不会慌!
那位老者我当时不知道是谁,直到2014年在大连的2014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CHINC)再次遇到才知道,他就是医疗信息化行业大名鼎鼎的开拓者李包罗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