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部高分国产青春片告诉我们:哀乐也是音乐!网大,也是电影

2017-07-09 女子12乐团 show一点

听到网络大电影,你会想到什么?

对我而言,是三个标签——

粗糙滥制

挂羊头卖狗肉

微电影加长版

容脸泛滥▼▼▼

演技连尴尬都算不上的毫无演技▼▼▼

亮瞎人的服化道▼▼▼

网络大电影从2015年发展到现在,似乎并没有人在用心对待这件事。

你想不出,到底有谁会去看这些;更搞不懂这些毕业于北影中戏的导演脑子里究竟在想什么?▼▼▼

#星爷没给美人鱼注册个标签简直是亏了几个亿啊#

然而最近,两位毕业于北影的90后新人导演用一部作品改观了大家对网大的印象。

起码,改变了我对网大的印象。

这两位导演叫桑木天和刘博文;

这部作品全新人、零卡司,无IP,叫《哀乐女子天团》▼▼▼

豆瓣7.1分▼▼▼

比同期上映的院线电影评分还高▼▼▼

7.1这个分数放到网大届,应该可以过9分了,而就本团队所有人而言,这是我们看过最好的网络大电影。

放到院线都毫不逊色#确实有龙标#

《哀乐女子天团》是一部很容易错过的片子。

首先这个名字,一乍眼,就会被定性成恶搞,女子天团就算了,还哀乐?你怎么不上天呢?

其次这三个标签:国产、青春、网络大电影▼▼▼

1秒钟,扑街预订送到你家门口。

但看完,你就会觉得,无论是哀乐,还是女团,还是国产青春。这些标签都没有贴错,也不止是噱头。

先谈品相,电影的画面构造、调色、质感虽然有模仿的痕迹,但已经非常用心的好了。

静态的▼▼▼

动态的▼▼▼

是不是隐隐约约会觉得有点熟悉,好像在哪里见过?

没错,导演刘博文是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的迷弟。他说,在创作的时候以是枝裕和为标杆,每一帧画面都力求具有温和的力量。

这个镜头▼▼▼

可以说和《海街日记》里的这个场景很像了▼▼▼

《哀乐女子天团》也真的有日版预告片,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就是日本电影呢▼▼▼

安妮为,妙的是,它用特别日本的镜头,讲了一个极具中国土味的故事。

丧葬。还是从行业角度讲的。

随便拿点行业内幕出来,都能赚足新鲜感。

比如,对棚▼▼▼

什么意思?

换成英语你就懂了,battle▼▼▼#这个礼拜的中国有嘻哈超好看,下礼拜的更好看,因为有battle#

办个葬礼还要斗舞啊!!▼▼▼

从行业看生死,就能解锁出一个新角度。

比如,别的行业能盼着涨销量,我们可不行啊▼▼▼

更不要说【回头客】了。

做殡葬的,接到了回头客,这是多苦多痛的一件事▼▼▼

而从逝者亲友的角度看葬礼,电影再给了两种场景。

一,是常见的【珍惜身边人】▼▼▼

二,是同志恋人。

这里要夸一下导演的镜头语言,克制,到位,不废话。几个镜头就讲明白了这段总局不让说的关系。

逝者母亲赶他走▼▼▼

逝者妻子叫他来▼▼▼

葬礼开始了,却不能进门▼▼▼

逝者父亲读遗书,读到【爱】字,镜头给了门外人▼▼▼

而读到给这个门外人的遗言“我想念你,我不后悔”时▼▼▼

父亲抬头看了看亲人,选择略过,不读,翻页▼▼▼

一段被外界逼死的爱情,一个有勇气的逃兵跃然眼前。

而《哀乐女子天团》的核心主题,是从陌生人的角度看葬礼,看生死

即,女子天团。


“她们看向远方,有风在吹着她们,然后她们对大海说,我们应该去唱丧。”

这三个姑娘是一支摇滚乐队,叫FTGIRLS,弹幕笑称:坟头女孩

也有影评一针见血:真正的坟头蹦迪

导演借她们的眼,既完成了一段关于梦想的青春故事,又讲清楚了生与死的重量。

摇滚三人组和千千万万出不了头的地下乐队一样,没演出、没房租,眼看着更是没有未来。

误打误撞,上了葬礼的舞台。

一开始,她们特别排斥:“对不起,这个我们唱不了。”▼▼▼

不好意思,你们已经签约了。

被迫上台,和两位“前辈”也处不好,互相看不顺眼▼▼▼

果然,搞砸了▼▼▼

但合约签了啊,没办法,继续去,继续搞砸。

第二场葬礼是位Rocker的,所以她们唱的是黑豹的《无地自容》。

就在唱砸了的时候,秦勇,曾经的黑豹乐队主唱,看不下去,上台接过话筒▼▼▼

#秦勇算是个彩蛋吧,他和几个乐手组成的老炮儿乐队,在戏中的身份是逝者好友#

总之这一出闹的,是真的让这5位姑娘无地自容了▼▼▼#两个东北姑娘嫩小编很喜欢,一看就是特别适合喊麦,然而她们从小学的技术是哭丧#

回去之后,被老板狠骂了一顿,点出了电影内核。

“你们师父光教你们哭丧,不教你们做人呐?”▼▼▼

“你们连给死人唱歌都唱不好,当哪门子偶像啊?”▼▼▼

四个字:死者为大

用导演刘博文的话说,摇滚三人组的圆梦过程,“是从一个不入世的阶段,然后到慢慢入世,再到一个不入世的转变。”

她们的入世,开始于被老板骂醒,接受【唱丧】这个职业▼▼▼

深耕于,懂得了唱丧真正的意义所在。

即,站在一个陌生人的角度看葬礼:

“通过我们的歌声,可以让人们专注于逝者的一生。带着他们美好的记忆回想往事,纪念他们所经历的一切,和彼此,认同的一切。”

这是一个和逝者、生者同时擦肩而过,却能搭起他们之间最后一座桥梁的职业▼▼▼

就像那位同志爱人的葬礼。

她们受逝者妻子所托,临时改了歌,谁都能看出是唱给门外这位听的——

朋友别哭 我能看到你心里许多苦

朋友别哭 其实你并不孤独

这些年 你为我遮挡风霜和雨露

现在轮到我 为你付出

朋友别哭 虽然我这次走得太仓促

朋友别哭 你的痛我无法弥补

来生我们还要一起为梦去追逐

牵着我的手 一起走过漫长路

他终于等到了,这场葬礼属于他们俩的时刻。

终于,哭了出来▼▼▼

多微妙的关系啊。

再次不入世,发生在摇滚三人组收到了娱乐公司的签约offer之后,决定离开殡葬公司。

准备出道期间,唱丧经历被媒体挖出,她们被否认,不被理解。

最后在出道舞台上,她们向着世人,撕掉了团名【FTGIRLS】的贴纸,露出了殡葬公司【出入往生】的名字▼▼▼

“没错,我们以前就是唱丧的,但我们从来都没有后悔过。”

她们那个看似不入世的歌唱的梦想,已经被迫入世的过程中,意外地实现了价值。

还当不当明星?

这已经不重要了。

正如影片所说▼▼▼

在人生的舞台上,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没错,简单讲,这就是个套路十足的《星梦缘》嘛。

但《哀乐女子天团》妙就妙在,它糅杂了许多别人想都不敢想的元素,放大,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你明知道结局如何,过程中还是哭得像个傻逼。

首先它不是一个纯搞笑或者低俗或者烂俗的一个东西,它是需要有灵魂的,需要有质感的,然后是要有一些生活化的。

那我觉得这个片子感觉和质感就是在…首先,它是尊重死亡的。有时候它拿死亡去做一点点零星的开玩笑,但它是非常生活、质朴的。再一个就是说,在影像上是比较有感觉的。

——导演刘博文

死亡,葬礼,唱丧。

这些打出来的瞬间我就想用黑色加粗去修饰的词语,被导演用小清新的画面,一样一样地,按在了这支女子天团身上。

但不显得轻浮、怪诞

用刘博文的话说,这是因为他们尊重死亡。

中国人向来不能好好面对死亡。

影视剧里的常见剧情之一。癌症病人病危,在ICU里连口气都快喘不上了,重重握住亲人的手,艰难地开口:“等我走了之后……”话还没说完就吃了对方一大耳刮子,“说什么呢!晦不晦气!”

癌症病人,卒。

【晦气】这个词,实在是抽象地很,能和【上火】并列西方人永远懂不了的东方神秘词汇一位。

踩到狗屎,叫倒霉;穿着新鞋踩到了一坨洗不掉的狗屎,叫倒了血霉;一天到晚出入葬礼、墓地、殡仪馆、凶杀案现场,叫晦气。

——准确地说,跟你在那儿做了什么无关。在传统人眼里,你只要去了那个地方,无论是去执法的还是碰巧路过的,你都会带回来一身晦气。

更不要说做丧葬行业的人了,常年晦气就算了,还动不动就会因为误会被人骂作赚死人钱。

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说法,就叫做【不尊重死亡】。

我们尚且不能好好面对周边的死亡,不敢试想自己的死亡,更不要说,一场陌生人的死。无情无关的生命流走,留给你的只剩晦气。

《哀乐女子天团》打上的标签是青春片,但无论是女子乐团、还是青春,都是导演为了增加死亡的厚重感所设置的冲突关卡。

一个兢兢业业、老老实实、朝九晚五的你都不能面对的传统路障,他让一支梦想着出道却连个日常舞台都没有的女子摇滚乐队面对。

所以,豆瓣上的7.1分对《哀乐女子天团》来说正合适:

青春以上,成人未满。

在对待死亡这方面,有一部套路和《哀乐女子天团》很像的成人电影,2008年,日产,《入殓师》。

日本和中国有着共同的传统死亡文化,人们避而不谈、认为其幽暗晦气。

海报也说得挺清楚了,《入殓师》的男主梦想和爱好是大提琴,却于生活所迫,干起了入殓师。

总体来说,入殓师比唱丧更直接。

你需要面对各式各样的死者,样貌已经被损毁的、被病痛折磨太久而满脸愁容的,甚至,因为叛逆所以打扮得很杀马特的。

入殓师要做的,是凭着生者的记忆,还原死者最初、最温和的模样。

让死者安详地走,让生者再没有遗憾地告别。

尊重死,你才能感受到生的重量。

毕竟,[未知生,焉知死?]

恰如《哀乐女子天团》的最后,这支乐队中酷似吴亦凡的女乐手说的——

虽然在处理方式上没有《入殓师》那么细腻自然,而最后又只用这一句话来点题,实在是稚嫩了些。

但,还是能看出《哀乐女子乐团》的野心——

当死亡降临,无论你与逝者是否曾相濡以沫,是否血浓于水,你都应该用尊重,平等,温柔和慈悲来面对。

这样,你才懂得,和有资格,去敬畏生命。

最后用导演的一段采访结尾吧,比他的电影点题:

“还有人觉得《女子天团》做成网大可惜了,我们倒不觉得。

就像哀乐也是音乐,网大也是电影。

网大市场只是不够成熟,不是生来卑贱。”


撰写 | 王静 林鸟鸟

编辑/制作|林鸟鸟

【你可能对这些也感兴趣】

杨天真吴秀波 | 易烊千玺 | 吴亦凡 | 窦骁 | 金曲奖 | 黄晓明 | 周星驰 | 沈腾 | 三流之路 | 姜思达 | 马薇薇 | 郭敬明 |  神奇女侠 印小天 | 越狱 | 李沁 | 柯洁 | 戛纳 | 田馥甄 | 陈赫 | 陈羽凡 | 唐诗咏 | 黄磊 | 花少 | 谢耳朵 | 段奕宏 | 董子健 | 七十二层奇楼 | 林奕含 | 周杰伦 | 卓伟 | 赖雨濛 | 视觉中国 | 周冬雨 | 刘奕君 | 陈道明 | 鹿晗 | 许亚军 | 李佳航 | 靳东 | 井柏然 | 蔡明 | 刘翔 | 高晓松 | 杨丽萍 | 泷泽秀明 | 春夏 | 林俊杰 | 迪玛希 | 四重奏 | 明道 | 最强大脑 | 刘诗诗 | 陈伟霆 | 周迅 | 梁博 | 柏原崇 唐嫣 |  冯绍峰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