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监察史》是刘社建教授的第二部监察史著作。清史史料浩繁,监察资料亦汗牛充栋,撰写清代监察史实出力不讨好。作者提出写《清代监察史》时,笔者曾以明代监察更有特点而委婉相劝。待《清代监察史》出版后承其相赠,细阅后才明白作者为清代监察著史的苦心。首先,本书为观察清代政治史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孟森先生称,“读史需读志。”修撰监察史自不免与选举志和职官志打交道,对清史清制不能没有评价。窃以为,清代监察史给古代监察制度实际上画了不完美的句号。一方面,清代监察官名气显然不如唐之魏征、宋之范仲淹等,折射出有清一代士风的颓唐;另一方面,清代监察制度对前代的修补和改革部分是开历史倒车,不仅强化君主专制比如科道合一,也不利于治道比如废巡按御史等。到光绪后期,废科举、变官制、文武并用,监察制度几乎走到了尽头。清末官制改革论都察院存废时,以“推避权势若怯”著称的寿州相国孙家鼐,以“台谏为朝廷耳目,自非神奸巨憝,孰敢议裁”质问袁世凯等力主裁撤者,得以保留都察院。但如台谏仅为朝廷耳目,那么裁撤与否确在两可之间。
寿州相国孙家鼐
对此作者有清醒的认识和深刻的分析,在论述“古代监察制度的不足”时,指出“影响监察制度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较多”,“就清代而言,其地方监察制度安排是一种倒退”,“言谏系统消失是监察制度的倒退”。这三条都不仅是清监察制度之失,甚可谓是清政之失。其次,本书为清朝灭亡的制度原因提供了一个新索引。《清史讲义》云:“清代自域于种族之见,自绝于华夏之邦”,“名为中兴,实已反满为汉,不悟而亡,其机决于此矣”。由于缺乏对地方的有效监察,清朝督抚权力不断坐大,尤其是后期督抚尾大不掉外重内轻,也为其灭亡埋下了隐患。平定“内乱”的曾国藩等汉勋臣封疆一地,膺阃外重寄,朝有大政咨而后行,经常一言而决。如两江总督何桂清因失守城池褫职逮京,如何定罪朝议未决,待咨询曾国藩后何桂清因而弃市。光宣之交,由于立宪派的“民权”主张为从同治时期活跃的地方势力提供了权力正当性,受到地方一些热心督抚支持。后来,立宪派等地方力量加入辛亥革命势力,是对清末权力格局的极大改变,也直接导致了清政府的终结。
在清末上述权力格局变动中,虽然也涌现了不少“清流”名臣,如受李鸿藻较大影响的“翰林四谏”,但是作为一种制度安排都察院是失语的。因为“在缺乏来自中央监察官员直接监察的背景下,中央政府对地方监察有心无力”。本书梳理了清初从推行巡按制度到废除巡按之制的整个过程,也回顾了一些官员提出恢复巡按但终未果的情况,并得出结论。认为清代“地方官员逐步主导地方监察职能,改变了自秦汉以来由中央派员监察地方为主的模式”。而“清代这种地方监察制度的转型,在一定程度上是地方监察制度的倒退”,“对地方监察制度的削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清的衰亡”。
再次,本书为监察体制改革提供了史之镜鉴。作者虽在书斋,不忘怀于淑世,论点着眼于当下。作者称:“鉴古可知今,2018年为中国监察体制改革元年,如果说当代监察体制改革可以从古代监察制度演变中借鉴经验的话,清代监察制度较其他朝代自然有更多的可供借鉴参考之处。”在作者心中谈到清代监察制度的演变时,心中未尝没有为监察体制改革的设计贡献历史经验教训之意。当下正在制定《监察官法》,作者就特别注意对监察官员的选拔和处分问题。自清初选拔御史一般均需考试,在清朝开国初年的顺治年间,监察官员紧缺,监察御史考选来源开始扩大,“六部部曹即各部郎中、员外郎、主事,亦列入监察官员的正式考选人”,“除正式考选外,也时有选拔各部部属,假御史之衔担任巡按御史之职”。乾隆年间,科道制度基本定型,满汉御史均确定为二十八人,分十五道分稽案件,并规定“监察御史考选,由各部院郎中员外郎、内阁侍读以及历俸三年之翰林院编修、检讨保送”。作者尤津津乐道于清代科道官员内升外转出路较多、奖励较优、升迁较快,对考核优异者可破格提拔,以资奖励。另外,作者还特别关注监察法规。“《钦定台规》为古代监察制度中最完整的一部监察法规”,从顺治年间至光绪年间共六次修订。其中光绪年间《钦定台规》,由左都御史延煦等一百二十二人参与编撰,共编八部分四十二卷。这些不仅是著史述史,也很有现实意义。通过以上回顾,作者深刻指出“监察制度对于确保政治体制顺利运行以及打击腐败惩治奸慝,均有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必须有效健全完善监察官员的选拔、激励与约束机制”。书中也提及监察御史杨深秀。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大力表彰他是戊戌变法中“守正不阿、轻生重义的豪杰御史”。《清史稿》称,“举朝惴惴,惧大诛至,独深秀抗疏请太后归政,方疏未上时,其子黻田苦口谏止,深秀厉声叱之退,俄被逮,论弃市。”面对死亡和失败如飞蛾扑火般奋不顾身,这样的“愚者”正是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的关键。如今民族复兴在望,监察体制改革方兴未艾,未始无先贤之功。窃以为,好的监察制度应该就是能培养、能留住、能输出这样的监察官员吧。(本文原载于《社会科学报》2021年1月21日第8版,作者为华东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梁宇。)
清代监察史
刘社建 著
格致出版社
👆点击封面 即可购买
科道并行击奸慝,獬豸堪待触邪顽
本书是一部关于清代监察制度的断代史,作者以《钦定台规》《清实录》及清代笔记和野史为主要材料,以时代为线索,以监察机构的设置、监察制度的指导思想、监察官员的人事制度和一些涉及监察官员的重要案件为框架,穿插清代监察制度的重要变革,对清代近三百年的监察制度之形态与沿革进行了整体性的梳理。以期为我国当前的监察体制改革提供历史经验与教训。作者简介
刘社建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1996年6月至2001年7月先后在国家人事部工资福利司、国务院稽察特派员总署办公室等单位工作。
代前言 古代监察制度的沿革与启示
第一节 古代监察制度历史沿革概况
一、古代监察制度的探索阶段
二、古代监察制度的成熟阶段
三、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阶段
四、古代监察制度的巅峰阶段
第二节 古代监察制度的简要评价与主要不足
一、古代监察制度的简要评价
二、古代监察制度存在的主要不足
第一章 清代概况
第一节 政治体制概况
一、定都北京前政治概况
二、定都北京后政治概况
三、文官选拔
四、职官考课
五、职官俸禄
六、地方管理体制
七、清末政治体制改革概况
第二节 监察概况
一、都察院
二、六科给事中
三、监察御史
四、其他机构
五、地方监察制度
第二章 顺治监察概况
第一节 皇太极时期监察概况
第二节 顺治时期监察制度概况
一、顺治帝极为重视发挥监察机构作用
二、都察院职能
三、六科给事中
四、十五道监察御史
五、巡城御史
六、监察官员相见礼节
第三节 监察官员选拔与处分
一、科道选拔
二、科道升转
三、科道处分
第四节 巡按存废
一、巡按概况
二、巡按历程
三、巡按规定
四、巡按存废
第五节 大案要案
一、陈名夏案
二、刘宗正案
三、其他大案
第三章 康熙监察概况
第一节 康熙政治概况
一、概况
二、加强权力举措
三、反腐态度转变
第二节 科道规定
一、谕令
二、监察规定
三、风闻言事
第三节 制度变革及科道选拔
一、有关规定
二、科道选拔
三、科道升转
第四节 大案要案
一、张汧案
二、郭琇与党争
三、许三礼弹劾徐乾学
四、误尽功名到白头
第四章 雍正监察概况
第一节 治政举措
一、打击贪腐
二、设立军机处
三、完善密折制度
第二节 科道规定
一、雍正帝对科道官员的要求
二、有关规定
三、新增制度
四、科道选拔升迁
第三节 科道合一
一、给事中
二、科道合一进程
三、科道合一原因
第四节 谢济世案
一、概况
二、余波
第五章 乾隆监察概况
第一节 相关制度
一、军机处
二、废止奏本
三、科举考试概况
第二节 科道制度定型
一、科道人数及品级
二、监察御史职责
第三节 制度改进
一、监察训示
二、科道选拔与激励
三、稽察会试
四、监督职责
五、巡视台湾
第四节 大案要案
一、概况
二、甘肃冒赈案
三、山东库银案
四、其他大案
第六章 嘉庆监察概况
第一节 嘉庆朝概况
一、诛和珅
二、嘉庆对监察态度
第二节 科道概况
一、嘉庆训谕
二、科道选拔
三、科道升迁
四、科道处分
五、其他规定
第三节 科道与大案
一、广兴案
二、洪亮吉案
三、李毓昌案
第七章 道光监察概况
第一节 道光时期概况
一、转折之世
二、监察概况
第二节 道光训谕
一、从放开言路到控制言路
二、道光训谕
三、科道规定
四、科道奖惩
五、其他规定
第三节 科道官员与重要事项
一、科道官员与稽察户部银库
二、科道官员与鸦片战争
三、其他事项
第四节 道光要案
第八章 咸丰同治监察概况
第一节 咸丰训谕
第二节 科道有关规定
一、科道选拔
二、科道奖惩
三、其他规定
第三节 咸丰同治要案
一、戊午科场案
二、恭亲王奕䜣被弹劾案
三、修园之争
四、何桂清案
第九章 光绪宣统监察概况
第一节 科道有关规定
一、科道选拔与升迁
二、科道人员处分
三、监察官员互纠
四、考试规定
五、科道与京师大学堂
六、其他
第二节 清末动荡中的科道官员
一、甲午战争中的科道官员
二、戊戌变法中的科道官员
三、宪政变革中的科道官员
第三节 都察院存废之争
一、都察院变革概况
二、都察院变革过程
三、改革后科道选拔规定
第四节 著名御史
一、清流
二、吴可读
三、安维峻与屠仁守
四、江春霖
五、御史作用
第五节 大案要案
一、云南报销案
二、杨乃武小白菜案
三、王树汶案
四、蒋式瑆弹劾庆王案
五、段芝贵案
六、清末科场案
第六节 《钦定台规》
一、《钦定台规》概况
二、《钦定台规》简要内容
三、《钦定台规》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