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15天必须出院?患者用什么药难道不是我们医生所决定的?
导读
医保控费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不推行,又不可推行过激。
医脉通综合自中国经济网、南方都市报等
长期被诟病的“分解住院”、“15天被出院”问题,今年年初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迎来了“按病种分值付费”的改革。不过,时隔半年,医保病人“被出院”的尴尬依然存在。
6月27日,据《羊城晚报》报道,家住广州天河的范先生最近几个月辗转了5家医院,如今再次面临“被出院”;家住广州荔湾的黄女士已经被“15天出院”困扰了整整5年,如今每月还要担心父亲接下来该转去哪家医院。
因医保控费,病人频遭转院的例子已屡见不鲜。
5月28日,《南方都市报》也曾报道过,4月10日至今,76岁的王阿姨因为髋骨骨折,在大型三甲医院、社区医院兜兜转转地入住了四家医院。几乎每一家入住的大型医院,在住院12-15天后,都会以各种名目奉劝她转院、出院。
病还没有治好,人却要转院,且转一家还不算,十几天后还要转下一家,病人和家属被反复折腾不说,到了另一家医院,许多检查还要从头再来,无论患者还是医保基金都得掏更多的钱。
如此不近人情且造成巨大浪费的事,为什么还会不断发生呢?主要原因还是争议已久的“医保控费”!
什么是“医保控费”?
顾名思义,“医保控费”就是指控制医保费用的支出。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7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
对比鲜明的数据:2017年,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1451元,增长11.0%;中国GDP总量超82万亿元人民币,全年增速达6.9%。
年度个人医疗支出增速,跑赢了收入、远超GDP。长此以往的结果:居民财富因病清零,医保资金收支失衡,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是国家绝不允许触碰的“高压线”。为什么医保控费的“紧箍咒”这几年越念越紧,这即是答案,而且是坚定的目标。
“医保控费”真的合理吗?
作为医改重头戏之一,“医保控费”打响了今年医改“第一枪”。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近三分之二省份已经实施或正试点实施按病种收费。
按病种收费,即从患者入院,按病种治疗管理流程接受规范化诊疗,达到临床疗效标准后出院,整个过程中发生的诊断、治疗、手术等各项费用,都一次性打包收费。医院按此标准收费,医保基金和参保患者按规定比例付费。
“医保控费”的目标看似很明确,但在实施过程中,真的合理吗?
对于“分解住院”的现象,医保中心表示,并未对病人住院的天数及花费订制标准,“15天出院”的规定也绝非医保中心的初衷。每一年,医保中心按照医院的等级、服务量及往年费用支出等划定医保费用,这即是一所医院的医保总额。
但是,一些医院会根据自己的医保定额,依照医疗费用高低的比例,把这笔钱拆分到每个科室,以便于统一地规划医保定额。然而,一些医院粗暴地再将医保报销分摊到每一个住院病人身上,即便有较为合理的病种系数、住院平均费用等指标作为参照,也难免会出现“超标”的患者。
也就是说,最后遭殃的不止有患者,还会有医生,因为一些医院会将医保管理行为延伸到医生,将控费与医生年度考核、工资待遇、职务晋升和职称聘任等挂钩,导致医生不得不在看病的基础上,还要每天花费大量时间计算医保费用。
该如何合理实施“医疗控费”呢?
“医保控费”的初衷是为了遏制过度医疗,让患者看病更实惠,初衷虽是好的,但在实施中还是不够精细。一些医疗界人士还反映,就是因为政策不够精细,造成一些医院不得已在年底突击应对。那么,怎样才能更加合理一些呢?
有关医疗界人士认为,一方面,国家医疗控费指标存在“一刀切”的问题,建议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加强动态科学管理,促进公立医院良性运转,让患者真正得到实惠。
另一方面,应规范诊疗行为,降低药品、耗材等费用,在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同时,推动医疗机构建立科学的补偿机制,统筹考虑取消药品加成及当地政府补偿政策,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原则,同步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提高诊疗、手术、康复、护理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做好医改、药改与医保支付等政策的衔接,保证患者基本医疗费用负担总体不增加。
医保控费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不推行,又不可推行过激。从分级诊疗制度到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从全民医保制度到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再到综合监管制度,只有这些最基本的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均能实现突破,控费才能赢得民意支撑,也才能真正实现初衷。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