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年前的“八毛门”被翻炒,背后的影响关系到我们每个人

苏沐 医脉通 2018-12-31



导读

事件的当事医生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虽然受到了一些影响,但是他从未怀疑过自己当初的诊断。



来源:医脉通

作者:苏沐

本文为医脉通编辑综合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近日,网上出现了一段“深圳儿童医院陷入八毛门”的视频以相关网贴,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亦有多名热心市民就此致电深圳儿童医院询问。



 视频


深圳市儿童医院对上述网贴及视频核实后发现,这些旧帖和视频,实为7年前轰动一时的已有定论的医疗事件,并及时发布了说明进行辟谣!

 

“八毛门”事件的情况说明



2011年10月28日患者家属陈先生的致歉信

 




回到7年前,事件相关各方还原“八毛门”

 

1.深圳儿童医院

 

我们倍感困扰,在“八毛门”事件曝光后,社会舆论一时间哗然,给该院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我们无奈地发出呼吁,希望“八毛门”不要对市民的就医理念造成负面影响,医患之间要互相信任,通力合作共同面对疾病。

 

事件的当事医生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虽然受到了一些影响,但是他从未怀疑过自己当初的诊断。他认为,患者对医疗的不理解、对医生的不信任都可能发生,但只要在工作中按照规章操作,遵循相关程序,通过科学的判断,就不怕出问题。

 

2.卫生厅副厅长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一直在关注“八毛门”事件,他认为“八毛门”不能直接和医德挂上钩,但公众对医院大检查、大处方的不满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大处方”的存在相当普遍,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缘于“以药养医”政策和政府的补偿政策、扭曲的医疗价格政策没有体现医生的知识价值所造成。但患者把不满和怨气全部撒到医院是不合理的,“这不仅仅是医院的问题,更多的是制度的问题!”

 

3.中国医师协会专家

 

中国医师协会医疗风险管理专业委员会副总干事邱蓬鹭表示,一名医学院毕业生,从成为主治医生大约要6~7年的时间,进而成为主任医师,天梯是非常狭窄的。医学有其复杂性,因人因事因时因机构对病情有不同的判断,医疗是稀有资源,更需要保护,否则对社会的伤害更大。全国340万医师队伍里,害群之马不超过1%。

 

4.患者家属陈先生

 

他表示深感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尽管不乏客观公正的报道,但是也有的是为了吸引眼球,令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已经治愈,“我的孩子并未治愈,而是目前根据广州专家的建议,实行保守治疗,如果被确诊为巨结肠,要等到孩子再大一点再做根除术。”

 




媒体影响医患关系,已在权威杂志BMJ定锤

 

在7年前,“八毛门”的事实真相,将舆论关注的焦点由谴责“过度医疗”转为了反思医患关系;而在当下,“八毛门”的凭空被翻炒,全部原因只能归咎于媒体了。

 

在7年前,记者的正义感没有错,老百姓的正义感也没有错,然而人体是复杂的,医学有它的局限性,它不能包治百病。最早报道这个事件的记者用充满噱头的标题成功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却伤害了深圳市儿童医院的医生。

 

然而在当下,报道这则新闻的媒体只剩下了眼中的“利益”。

 

其实在刚刚过去的3个月前,针对中国媒体报道负面新闻和医患关系的联系这个话题,《英国医学杂志(BMJ)》刊登了一项研究,结论已经定锤:中国大众媒体的有关负面新闻的报道对病人和医生都有负面影响,在这个信息时代,负面新闻的传播速度之快,使消极影响在短时间内快速发酵,深深地影响着医患之间的关系,改善医患关系可能也需要媒体管理的支持。


 




媒体掀起的舆论风波,医患双方都是输家

 

纵观历史,医患关系对治疗效果具有重要影响,无论任何处方药物和治疗,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直接依赖于医患关系的质量,当然,这种关系也取决于医学和社会的背景。

 

在现在的社会背景下,我们每天往脑袋里输入的信息主要来自于媒体,所以说,大众媒体是公众收集观点的主要途径,对于医疗界来说呢,它也是影响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工具。

 

在这个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媒体为了自己的发展,故意歪曲客观事实,为吸引公众的关注和眼球的追逐,陷入了一场“流量之战”。

 

俗话说,“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我们清楚地知道,媒体对公众舆论有着很强的引导作用,但部分不良媒体为了“流量”,开始故意扭曲客观事实了。

 

在这场舆论之争中,并没有所谓的真正赢家。

 

负面新闻的大量报道,让患者在就诊前就对医生有了先入为主的固有印象,再加上我国医疗国情的影响,比如门诊病人与医生的交流时间很短、大多数病人没有固定的医生等,很多因素都不利于病人对医生产生信任,这样对病人健康的恢复没有一点好处。

 

因不信任医生,不遵从医嘱进行住院治疗,在路上或在家中突发疾病猝死的患者比比皆是,这样遗憾的事情发生,痛心的不仅仅只有家属,还有医生,本可以挽回的一条性命,就葬送在不信任情绪上。

 

对于患者,受损的是生命健康,对于医生,受损的是声誉,所以说,在这场“战争”中,医生与患者是仅有的两个失败者。

 




医生的社会形象何以至此?请部分不良媒体进行反思!

 

当一个医疗事故或者医疗纠纷发生后,部分媒体并没有将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呈现给老百姓,而是“炒”字当头,断章取义,加剧了医患矛盾。由于媒体的作用,人们心中“白衣天使”的地位逐年下降,人们开始怀疑医生的技术,怀疑医生的人品,怀疑医生的医德。

 

医疗改革和医患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医疗改革是改善医患关系的治本之策,而医患关系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医疗改革,如果中国没有一个客观、健康的医患关系,又何谈有一个正确的医改方向呢?

 

在我国,医生和病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可能已经被畸形地衍变为了医生不健康和不道德的关系,他们降低了公众对医生的信任,伤害了病人和医生,损害了医患关系,最终导致了整个卫生系统的动荡。

 

在这个信息社会,来自大众媒体的负面新闻被广泛而迅速地传播,标题党、刻意引导舆论、不是医疗报道……为大众塑造一个个“黑心”、“无情”、“牺牲自己才是最美”的形象,最终伤了谁?我们不怕负面新闻,我们怕的是失实和故意歪曲抹黑。

 

一个个失实报道,在无数群众心中种下对医生的误解与仇恨的种子,将医患关系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在新闻界“走转改”活动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记者在接到患者投诉时,能不能走进医院,哪怕抽出半天时间,看看那些一大早开始出门诊、中午连饭都顾不上吃的医生?看看那些在病房穿梭、一刻不得休息的护士?或者静下心来,仔细采访接诊医生。

 

深入、真实地进行报道,远比耸人听闻的标题更有说服力。医生对患者负责,请部分不良记者也为自己制造的媒介化事实负责。 

 

参考资料:https://baike.sogou.com/v43133615.htm?fromTitle





精彩回顾


➤ 张首晟骤然离世,带走他的那种病,就在你我身边

➤ 去医院看病,医生说你去买这个药,结果……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 爸爸和两个姐姐都死于急性心肌梗死,20岁的他能否逃过宿命?

➤ 因挂号问题医生与患者对骂,是医德医风的问题?

戳这里,更有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