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规培到一半,我抑郁了…… | 医闻天下

医脉通 医脉通 2022-09-21



导读

本周医疗圈大事件回顾。



来源:医脉通

本文为医脉通编辑综合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认识到并接受自己的平庸,不要追求完美,放过自己,进行有效沟通,多运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一一一个重度抑郁及中度焦虑患者的体会。
 
“结合自己的能力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不需和别人比较,朋友圈里总有些人贩卖焦虑,守住自己的本心,不被外界动摇可能会走得从容一些。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生死都不在话下。学习医学知识就是为了增加为病人服务的本领,再苦再累也值得。钱是身外之物,不必纠结多寡,过好每一天,活着就是幸福!

 

主任压榨主治,主治压榨住院医,住院医压榨规培生,规培生压榨实习生,在当下貌似也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现象。没有工资、没有休息、恶性循环,在种种压力下,抑郁也成了很多医学生的“通病”,以上是一些用户的体会与心得,但愿对那些正处于煎熬期的医学生有所帮助。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本周医疗界发生了哪些大事件?

 


时事热点

 

热闻一:一位24岁研二医学生的亲历手纪:规培到一半,我抑郁了……

 

图源:pixabay

 

我学医,是怀着信仰来的。那不是口头说说的信仰,那是因为年少时的一段经历,让我愿意选择走这条路。说起来,其实两句话也能稍微概括:我遇到了一位好医生,那位医生说我适合学医,愿意教我,就是当时的那位爷爷送我了一本医学书,两句正楷的题字,让我从初二开始就坚定了学医的信心。

  

七年时间,省重点初中的A级班直接签入省重点高中的实验班,高三时通过了我所在学校的自主招生,我当时抱着“如果考不上就复读”的心态走进了高考考场。分数如我所愿,按照往年情况,很稳。

  

填志愿时,ABC三个平行志愿,我只填满了A志愿的六个专业,BC都空着,就那样将留白了三分之二的志愿表交了上去。我知道,我志在必得。而六年后的现在,我已经数不清自己第多少次想休学了,但每次都是在世界的颜色消失之后,咬破指尖,用一点殷红的血涂上新的色彩。我从未放弃我的信仰,可现实已经将我碾为齑粉,再也拼合不成那个过去的我,那个有着诸多爱好、对生活还有热情的我。

 

相关链接:

规培到一半,我抑郁了!一位24岁研二医学生的亲历手纪

 

热闻二:实至名归!屠呦呦又获国际大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截图

 

据新华社消息,10月2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2019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赤道几内亚国际生命科学研究奖获奖名单,共3人获奖,其中包括来自中国的屠呦呦。该奖项旨在奖励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杰出生命科学研究,研究主体可以是个人或机构。今年是该奖项的第五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公告中说,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因其在寄生虫疾病方面的研究获奖。她发现的全新抗疟疾药物青蒿素在20世纪80年代治愈了很多中国病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将基于青蒿素的复合疗法作为一线抗疟治疗方案,拯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使非洲疟疾致死率下降66%,5岁以下儿童患疟疾死亡率下降71%。

 

公告说,来自美国的凯托·洛朗森教授由于在生物材料再生工程的临床应用、干细胞科学等方面的创新工作获奖。另一名获奖者是来自爱尔兰的凯文·麦圭根教授,他研发的太阳能消毒技术帮助非洲和亚洲等地的人们获得了干净饮用水。颁奖仪式将于2020年2月在位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非洲联盟总部举行。

 

相关链接:

实至名归!刚刚,屠呦呦又获国际大奖

 


编辑推荐

 

热闻三:全国整治来了!严查医生这几种行为,重则终身禁业

 

图源:高检网

 

10月1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自古医药不分家,涉及药品这一块自然也离不开医生,小社把此次“专项行动”涉及到我们的地方做了整理。大家千万要注意,违法者将面临最严处罚和问责,有可能会终身禁业。

 

此次“专项行动”最大的亮点是标准、监管、处罚、监管均迎来最严时代。加大违法者违法成本,让违法犯罪者付出付不起的代价。将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领域行政非诉执行的监督;加强公益诉讼工作;落实“处罚到人”。

 

对违法犯罪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主要负责人等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追责,实行从业禁止、终身禁业。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加快推进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实现涉嫌犯罪案件的网上受理、网上移送、网上监督。

 

相关链接:

全国整治来了!严查医生这几种行为,重则终身禁业

 

热闻四:北京医耗改革复盘:医疗服务价格上调,患者负担却在减轻

 

图源:摄图网

 

四个月前,2019年6月15日,北京市近3700家医疗机构在取消药品加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取消医用耗材加成。这意味着,北京地区的医疗机构将彻底结束通过销售药品和医用耗材赚取收入、补偿运行的历史。 此后,安徽、江苏等地也陆续开始不同的尝试,吹响了地方主导耗材改革的号角。有人评价,星火燃起,便可成燎原之势。 

 

但各地做法不尽相同。相比前两年全国各地轰轰烈烈的医药分开改革的尝试,此次各地医用耗材改革较为低调,但仍无法阻挡人们的好奇心,以及随之而来的疑惑:耗材价格怎么降?医院收入会减少吗?怎么补偿原本耗材加成“损失”的收入?医疗服务价格如何上调?患者的费用支出会增加吗? 

 

相关链接:

北京医耗改革复盘:医疗服务价格上调,患者负担却在减轻

 


业内新闻

 

热闻五:突发!甘肃一女医生遇袭身亡,嫌疑人系其患者,已被警方控制  

 

图源:微博@兰州城关公安

 

2019年10月22日上午,甘肃省人民医院发生了一起暴力伤医事件,肛肠科一名女医生遇袭身亡。事件发生后,公安机关立即介入了调查,并发布了警情通报。随后,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医院人文专委会、中国医师协会、甘肃省卫健委、受害医生同事与病人各方发声。

 

这起伤医事件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更引起了省委、省政府及国家卫生健康委的高度重视,省委书记林铎,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健作出重要批示,国家卫生健康委派出工作组赴甘肃指导处置工作。

 

甘肃省委、省政府要求省卫健委会同医院做好遇害医生家属的安抚和医务人员的心理疏导工作,公安机关要尽快侦破案件,依法严惩凶手,起到震慑作用。目前,各项善后处置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相关链接:

突发!甘肃一女医生遇袭身亡,生命与尊严在这一刻荡然无存……

甘肃女医生遇袭后各方发声:救死扶伤,不是为了成为另一名伤者


热闻六:痛心!45岁医学院博士生导师因病去世,生前曾发表20余篇顶尖论文  

牟阳灵教授

 

10月19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的博士生导师牟阳灵教授因病去世,享年45岁。

 

据公开资料显示,牟阳灵教授1996年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后保送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2006年获得北美顶尖七校之一的美国加州大学伯利分校博士学位,2007~2012年在美国索尔克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2年作为第二批海外清华千人专家教授回国,在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担任研究员,2014年回归母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担任生理学系主任,担任湖北省生理学会理事长,“十一五”规划教材《医学机能学实验教程》主编,发表Neuron、Natue Neurosecince、PNAS、elife等顶尖科技论文20余篇。

 

牟阳灵教授原计划下个月要出席学术年会,没想到生命就这样截止到了2019年的10月份,她的突然离世,不仅对其家人、学生、同事打击很大,也让医界同行朋友们的心情很沉重。

 

相关链接:

痛心!45岁医学院博士生导师因病去世,生前曾发表20余篇顶尖论文

 


本周必读

 

热闻七:3个诊室故事,一位医生眼中的生殖中心

 

图源:摄图网

 

我是上海一家三甲医院的医生,专业是不孕不育方向。医院将我分配到辅助生殖中心。这里通过医疗技术帮助不孕不育的夫妻,目前最有效的就是试管婴儿。我们常常被病人和其他同事戏称为:“送子观音”。

 

我所在的生殖中心资质较好,全国各地的患者蜂拥而至。毫不夸张地说,每天上班就像打仗。一个医生一天要接待几百个患者,每周还要安排数台手术。为了应对患者的需求,医院每周只给我们放一天假,病人不断增加,医生仍然远远不够。

 

试管婴儿从检查、治疗到手术,样样价格不菲,平均花费也要十几万,同时长期不能上班,工作也必须搁置。因此来到这里的患者,大多家境殷实得很。

 

相关链接:

在生殖中心哭泣 | 患者百态

 

热闻八:医生太难了!脑瘫患者术后出现排尿障碍,医方判赔48万 | 医眼看法   

 

图源:摄图网

 

患者李某,女,12岁,因双下肢运动障碍12年,从宁夏到北京就诊,初诊于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知名儿童专科医院(以下简称儿童医院)小儿神经中心——功能神经外科。儿童医院接诊医生诊断患者为“脑瘫”,建议手术治疗改善下肢运动障碍,但告知家属医院安排手术困难,建议转入北京朝阳区某三级综合医院(以下简称医方),接诊医生可到医方处为患者实施手术,并开具便条。

 

家属携患者持便条在医方顺利入住,术前检查颅脑MRI示:双侧侧脑室脑白质软化灶,腰椎MRI未见明显病变。最终结合患者病史、查体和辅助检查,诊断为痉挛性脑瘫。后医方为患者实施了“腰骶部脊神经后根选择性部分切断术”,术中探查:部分神经根与硬膜粘连,部分切断腰2-骶2感觉根……手术过程顺利。

 

术后第一天,被鉴定人自诉左足跟麻木,针刺感较对侧减弱,双下肢体征无明显改善,会阴部左侧针刺感较对侧弱,肛门括约肌力弱;给予营养神经治疗,观察病情变化。术后一周,患者出现憋尿感及排尿困难等,给予导尿,查尿常规示泌尿系感染,给予抗炎治疗后安排出院。出院后患者症状仍无改善,就诊于多家医院,被诊断为“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尿失禁”,治疗后患者排尿功能无明显恢复。

 

相关链接:

医生太难了!脑瘫患者术后出现排尿障碍,医方被判赔48万 | 医眼看法

 


本周寄语


漫漫长路,面朝光明,奋力前行吧,选择即坚持,走上这条路的医界朋友们,在未来医脉通陪大家一起加油!

 

让我们每周相约【医闻天下】,这周先到这里,我们下周见!





精彩回顾


➤ 痛心!45岁医学院博士生导师因病去世,生前曾发表20余篇顶尖论文

➤ 规培到一半,我抑郁了!一位24岁研二医学生的亲历手纪

➤ 实至名归!刚刚,屠呦呦又获国际大奖

➤ 我的第一个患者,出院第二天就结束了生命……

戳这里,更有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