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位上海医生竟然有51把家门钥匙……

医脉通 2022-09-21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医客 Author 大源




导读

“我们赤着脚到田头去,去帮他们打预防针,放下药箱能下地,背起药箱可出诊。” 


来源:“医客”微信公众号

作者:大源





“赤脚医生”的诞生

 

1965年,中国当时的农村是医疗资源有限的地方。


国家成立了专门为农民看病的医生。上海市沙川县,医疗学员们一边在田野劳作,一边对乡亲们普及防疫知识。


那时因为有霍乱需要打预防针,组织上争取做到一针不漏人人打。

 

图片来源《为了人民健康》第二集

有时有的人插秧不肯打,上海市原川沙县江镇公社大沟大队卫生员王桂珍回忆起当年: “我们赤着脚到田头去,去帮他们打预防针,放下药箱能下地,背起药箱可出诊。” 


图片来源《为了人民健康》第二集




 

乡亲们喊她“赤脚的医生”


在那个年代有许多这样的医生,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末,150万半农半医的赤脚医生,解决了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燃眉之急。
 

图片来源《为了人民健康》第二集



 

这被称为“中国第一次的卫生革命”

 

一把草药、一根银针,这是当年他们手中的两件法宝,除此以外,还有一本《赤脚医生手册》。


这是当时中国人的全民健康指导手册,咳嗽、头疼脑热等治疗到防病知识应有尽有。   


图片来源《为了人民健康》第二集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它为解决几亿人的医疗问题,立下了汗马功劳。
 
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学者在中国,真实记录了中国赤脚医生就地取材、土法制药和小小银针治大病的故事。


图片来源《为了人民健康》第二集


第一个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乐园公社社家村大队卫生室”,借鉴当年的供销合作社模式,组织全村六百口人,建立合作医疗基金,这样每次村民看病,只需要交5分钱的挂号费就可以免收医药费。


图片来源《为了人民健康》第二集


1968年,乐园公社全部实施合作医疗制度,成为农村合作医疗的“星星之火”。
 

迅速从中国80%左右的生产大队,实现了合作医疗。 


1978年,在阿拉木图召开的国际初级保健会议上,以县乡村三级医疗体系得到了国际推崇,1985年,赤脚医生作为一个历史性词汇退出了历史舞台。





乡村医生的诞生


取而代之的是经培训考试合格并注册的乡村医生。


贵州贞丰龙河村,地处偏僻,经济欠发达,看病难曾经是当地的一大难题。这个正在为人看病的医生叫钟晶,她在龙河村的这间卫生室已经开了十年,在龙河村,钟晶每周都要挨家挨户走访,给村民讲解防病知识。   


图片来源《为了人民健康》第二集
 

有的要走4个多小时。

“因为最初的时候,我还不太了解这边的情况,老百姓他爱生些什么病,然后他们都需要什么样的医疗,不知道,所以我就挨家挨户的去登记,好跟进针对这些不病的药品这些。”钟医生这样说道。 


钟医生手写了十几本龙河村村民健康档案。


图片来源《为了人民健康》第二集
 

如今,中国基本实现乡乡有卫生院,村村有卫生室。每个街道有社区服务中心,80%以上的村民,15分钟内能够达到最近的医疗点,城乡基层的医疗服务能力,得到了加强。



 


城市签约医生这51把家门是代表了51份沉甸甸的信任


在上海市静安区彭浦镇,家庭签约医生严正的健康单车,正在城市的高楼间穿梭。 


图片来源《为了人民健康》第二集


为方便上门治疗,先后有51位老人,将自家大门的钥匙交给了严正,这51把钥匙,代表了51份沉甸甸的信任。
   

图片来源《为了人民健康》第二集


2015年,上海启动了“1+1+1”签约服务试点—居民于一名家庭医生签约的基础上,再自愿选择一家区级和市级的转诊上级医院。


图片来源《为了人民健康》第二集


为解决医疗服务体系上的缺陷,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想改革很多方面。 


在深圳罗湖区,5家医院和31家社康中心成为一家紧密型的医联体。社康中心基层患者的就诊量总和6500人次/天。 


家庭医生签约制度让群众足不出户就享有优质的医疗服务。 


图片来源《为了人民健康》第二集





社区中医用中国办法解决好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
 

杭州有中国第一批社区中医馆。


2017年7月1号《中医药法》施行,截止2018年底,全国社区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比例,超过了97%,以基层为重点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图片来源《为了人民健康》第二集
 

用中国式的办法,解决世界性难题做出了贡献。
 

福建三明医改模式,提高“阳光收入”,拒接“以药补医”。减少药品流通环节,严禁医生药品提成。
  

图片来源《为了人民健康》第二集


有效降低药价。随着新医改的持续推进,截止2018年年底,三项基本医保参保人超过13亿人,覆盖率达到95%以上。


2018年17种抗癌药被纳入医保药品目录,平均价格降幅达56.7%。2019年,新版医保药物目录,扩大到2643种药品。
  

图片来源《为了人民健康》第二集


基本满足参保人员用药需求,70年来,中国医疗保障覆盖面积从小到大。





援村援藏医生他终于走出了绝望的山谷,推开了通往新生的大门


陕西,镇巴。


图片来源《为了人民健康》第二集


2017年春天,牟文贵在几位家庭签约医生的协助下,成功进行了右下肢截肢术,住院费8000多,他自付不到700块。

随后还结婚,在小区开小卖店,妻子兼职淘宝客服。
 

图片来源《为了人民健康》第二集


自2016年底,中国开展因病致贫,返贫核实工作。


80万基层医护大军对数以千万的重点疾病患者进行了调查,全面对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患病情况做出离开估计。


2019年6月,全国1435万贫困大病和慢性病患者得到了基本救治。


在西藏林芝,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的医生黄晓忠博士,指导藏族学生主刀。心梗介入治疗,完成了林芝历史上第一台心梗介入手术。 


图片来源《为了人民健康》第二集


黄晓忠微信指导自己的藏族学生完成手术,凌晨4点手术成功,他们视频中击掌相庆。
 

图片来源《为了人民健康》第二集


数百名来自北京等地的医疗专家使得西藏地区提前4年实现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0岁的目标。
 

图片来源《为了人民健康》第二集





全磁悬浮人工心脏中国“心”为患者带来医疗新技术


图片来源《为了人民健康》第二集


46岁的孔祥斌正在接受一台手术换上一颗坚强的“中国心”,

过去的几年里,他因为严重的心肌梗塞而无法拥有正常人的生活。


手术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胡盛寿院士完成。


图片来源《为了人民健康》第二集


目前,中国至少有1000万心力衰竭患者,相比于巨大的需求群体,每年可供移植的心脏仅有300颗左右。


图片来源《为了人民健康》第二集


中国自主研究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不但填补了国内人工心脏领域的空白,更为上千万晚期心力衰竭者重新带来生的希望。 


“天玑”主刀腰椎手术,2小时后患者下地行走,传统方案要对患者肌肉和神经进行大面积剥离。 


图片来源《为了人民健康》第二集


 “天玑”只需要在病人身上微创,风险和恢复周期都将大大减少。


图片来源《为了人民健康》第二集


目前,全国有20家医院正在创建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医学技术创新,是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 





《柳叶刀》发布的这项排名,中国一年上升了12名 


图片来源《为了人民健康》第二集


1955年,汤非凡教授和助手,分离出世界上第一株沙眼病毒,


1958年,上海瑞金医院打破了当时烧伤面积超过80%难以生存的定论改写了国内外的烧伤治疗的记录,

 

1963年,陈中伟等教授在世界手术史上,首次完成了一列肢体再植手术。


世界权威杂志《柳叶刀》发布全球医疗质量和可及性排名 


图片来源《为了人民健康》第二集


中国的这一指数从2015年的全球第60位,提高到了2016年的48位,是进步最大的国家之一。
 

70年,从赤脚医生到乡村医生,从基本的医疗检验设备到手术机器人远程治疗,从三联单到社保卡,从缺医少药到降价医保。真正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图片来源《为了人民健康》第二集



《为了人民健康》 第二集 利民为本


节目简介:中国新医改开启,城市家庭签约医生、分级诊疗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逐渐扭转了“大医院门庭若市、社区医院门可罗雀”就医局面,大大缓解了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


还展示了中国健康扶贫工作和“组团式”援藏的经验和成果,以及3D导航手术机器人、人工磁悬浮心脏等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中国医学科技创新领域的相关成果。





精彩回顾


➤ 产妇因“没床位”延误治疗死亡?卫健委披露更多细节……

➤ 9岁男童被精神病人殴打致死!如何解决精神病人“漫游”现象?

➤ 不是每一个陈念都能遇到小北,面对校园欺凌,家长该做些什么?

➤ “医生,我从小就吃阿莫西林胶囊,能不做皮试吗?” | 医眼看法

戳这里,更有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