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了拥有健康的皮肤菌群,这位科学家竟12年没洗澡

Why君 医脉通 2022-09-21




导读

可惜的是,这样一种好菌,随着我们过度的洗澡,已经从我们皮肤表面的微生物群中消失了。



来源:“DrWhy”微信公众号 

作者:Why君





开始今天的文章之前,我们先来做个调查问卷:


你多久洗一次澡?洗澡的时候喜欢用香皂还是沐浴液?喜欢温水还是热水?


别误会,Dr.Why绝不是要窥探你什么,只是想关心一下你洗澡的方式对不对。洗澡本身是个简单事,但有时候越简单的事就越容易出错。


所以,今天Dr.Why决定跟大家探讨一下怎么科学地洗澡。不要笑,这是一次正儿八经的学术探讨。



 



扒一扒欧洲“黑历史”


说到洗澡,大家可能对中世纪欧洲的“黑历史”有所耳闻,比如欧洲人的邋遢让他们享有了“千年不洗澡”的称号,他们研究香水是为了掩盖身上的臭味等等。


其实,这其中有很大的误会。

 

图源:pexels


话说,中世纪早期的欧洲人还是很喜欢洗澡的,喜欢到了甚至全民参与的程度。这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1]

 

首先,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无论什么时候,人都想自己干净点,浑身发臭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其次,很多医学专家宣称定期洗澡对身体有好处,比如意大利医生Magninius Mediolanesis就认为洗澡可以“治疗”一些简单的疾病;最后,也是最吸引人的一点,当时的澡堂子很爽!

 

爽在两点。第一,男女共浴;第二,允许吃喝。跟当今的温泉相比,那是一点都不逊色。

 

所以,如果倒回到那个年代,我们可能会经常看到这样一幕场景:一排排的沐浴情侣在浴池里裸着吃东西。

 

场面应该一度辣眼睛。


但愉快归愉快,男女共浴,浴着浴着总是要出问题的。机灵的欧洲人把它发展成了偷情和招妓的场所。妓女成了浴室的常客,而浴室也自然而然地成了花柳病的传染源。

 

于是,一种通过性传播的疾病——梅毒,即将全面爆发。

 

15世纪末,梅毒的肆虐让生活中美好的事变成了最可怕的事情,加上当时的黑死病,欧洲出现了一种新的流行观念:所有疾病的传播都是因为洗澡。

 

我们知道洗澡,尤其是热水澡会让我们的毛孔扩张,在中世纪欧洲人的理解里,他们认为水和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会通过扩张的毛孔进入体内,引起疾病。

 

这种错误的观念支配了欧洲近一千年,欧洲人不洗澡的传闻也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传说,因为害怕得病,就连最爱干净的法国贵妇也一年只洗两次澡。

 

图源:pexels


据一位俄罗斯驻法国大使回忆,国王路易十四因为长期不洗澡,所以体味像野兽一样臭。在这个“可怕的一流”贵族阶层中,还有一位是西班牙女王伊莎贝尔一世(Queen Isabel I),她曾经引以为豪地说过自己一生只洗过两次澡,一次是在出生时,一次是在结婚时。

 

想想还挺可笑的。不过,聪明的欧洲人为了掩盖自己的臭味,于是乎发明了香水。没错,香水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就是不知道臭味和香味混合在一起是什么的味道,闻过味的朋友们,麻烦留个言告知一下,满足Dr.Why一个小小的好奇心。



 



他12年不洗澡,全靠菌来除臭

 

如今,虽已时过境迁,但关于洗澡这事,依然有人坚持不洗才是最好的选择。比如,有位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化学工程师David Whitlock就曾12年没洗过澡,而他维持身体不臭的方式不是喷香水,而是定期喷自己培养出来的菌[2]


当然,Whitlock不是在做极端的节水实验,他之所以会有这种奇怪的做法,是因为他观察到马很喜欢在泥土里打滚这个有趣的现象。

 

打滚这个现象本身并没有趣,毕竟会打滚的又不止马一个,有趣的是,马为什么喜欢在泥土里打滚?

 

思来想去,他得出了一个结论:泥土里存在有益菌。他还把有益菌具体化了,叫亚硝化单胞菌。基本上每一种与水或土壤接触的生物都会有这种细菌,比如龙虾、蚯蚓、淡水龟、蛤的表面都有这种菌。马在土里打滚,无非是想让自己粘上这种有益菌。

 

有益菌有很多种,亚硝化单胞菌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当然有了,这种菌就像我们的私人护理一样,会定期帮我们清理身上的脏东西。我们知道,长期不洗澡我们的身体会发臭。发臭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来自我们的汗液。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但也含有尿素,尿素会分解成氨,而氨恰恰是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等细菌的主要“食物”来源,它们以此为生,并产生臭臭的气味[3]

 

如果我们皮肤表面存在亚硝化单胞菌,事情就不会变得这么糟糕。通过研究,Whitlock发现,与在人类皮肤上发现的大多数细菌不同,亚硝化单胞菌能够分解氨,产生亚硝酸盐和一氧化氮。亚硝酸盐是一种强大的抗菌物质,一氧化氮有扩张血管、平衡血压等一系列好处[4](人体内几乎每个细胞中都有数万亿个一氧化氮受体)


图源:pixabay


可惜的是,这样一种好菌,随着我们过度的洗澡,已经从我们皮肤表面的微生物群中消失了。而要重新定植这种菌,需要很长的时间。


这也是Whitlock呼吁大家不要洗澡的原因,他希望我们不要因为过度洗澡而失去原本我们身上的大多数有益菌。

 

Whitlock知道,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的改变,多数人已经隔绝了生活中的大部分灰尘,以至于大部分人无法自然接触到亚硝化单胞菌。

 

所以,Whitlock之后做了一个决定——培养自己身上的亚硝化单胞菌,并将其做成了喷雾。而Whitlock也用自己的经历证明着:只要坚持定期喷菌,不洗澡根本不是问题。



 



怎样科学地洗澡?

 

事情真如Whitlock想的那么简单吗?不洗澡对我们身体更好吗?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大家一直争论不休。


的确,某些情况下,太频繁的洗澡是会产生更多问题。


人的皮肤上覆盖着一层叫做皮脂的成分,对皮肤有滋润的作用,可以防止皮肤干燥和皲裂。过度洗澡会让我们的皮肤失去这层天然油脂,导致皮肤干燥发痒,严重时还会出现湿疹。


另外,有研究发现,过度洗澡可能会阻碍小孩免疫系统的成熟,导致过敏、哮喘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增加,甚至严重时还会得糖尿病。所以,从长远来看,让孩子们在小时候接触大量的细菌可能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强大的免疫系统[5]


美国儿科学会(AAP)建议小于1岁的婴儿一周可以洗三次澡或更少;美国皮肤病学会(AAD)建议6-11岁的儿童一周洗一两次澡就好,除非他们特别脏[6]


但话说回来,长期不洗澡就一定好吗?也不一定。


首先,长期不洗澡,身体内排泄出来的废物会长时间停留在皮肤表面,滋生有害菌,从而增加这些有害菌通过我们的眼睛、鼻子或嘴巴进入我们身体的机会。如果皮肤有伤口,可能还会引起感染。


图源:pexels


另外,有研究发现,长期不洗澡,我们皮肤会更容易长痘痘,也更容易引起皮炎等症状[7]

 

那我们还要不要洗澡?多久洗一次比较好呢?

 

许多皮肤科医生给出的答案是:视情况而定。事实上,每个人的皮肤状态和生活方式都不同,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你生活在特别潮湿的地方,或是你从事体力劳动,很容易出汗,你可以坚持每天洗一个澡,但洗澡也注意方式方法。这里有一些关于洗澡的小建议供大家参考[8]

 

1.建议用温水洗澡,且尽量把洗澡的时间缩短,否则热水或长时间的冲洗会带走我们的天然油脂。
 
2.选择比较保湿的香皂或沐浴液。如果你有洁癖,每天都想洗个澡,建议只在身上容易出味道的地方涂抹香皂或沐浴液,比如手、腋窝、腹股沟和臀部,其他地方用清水冲冲就好。


3.搓澡的时候,千万别跟自己较真,不要把自己搓到发红,轻轻地揉搓就好。突然想起来我们上学的时候,有个同学每次洗澡劲都特别小,跟挠自己痒痒肉一样,我们都笑她这哪里是洗澡呀,简直浪费水,现在看来是我们傻。(给南方朋友解释一下,我们北方学校的澡堂子是那种没有隔间,大家赤身裸体坦诚相待的公共澡堂子)
 
4.洗完澡后,可以涂点保湿乳液,滋润我们皮肤。

 

好了,今天的学术探讨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你有什么有意思的洗澡经历,欢迎留言。


参考文献:
[1]http://www.todayifoundout.com/index.php/2019/08/did-people-in-medieval-times-really-not-bathe/
[2]https://www.livescience.com/52719-do-we-need-showers.html
[3]Bowe W P, Logan A C. Acne vulgaris, probiotics and the gut-brain-skin axis-back to the future?[J]. Gut pathogens, 2011, 3(1): 1.
[4]Smits P, Williams S B, Lipson D E, et al. Endothelial release of nitric oxide contributes to the vasodilator effect of adenosine in humans[J]. Circulation, 1995, 92(8): 2135-2141.
[5]Larson E. Hygiene of the skin: when is clean too clean?[J].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2001, 7(2): 225.
[6]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ages-stages/baby/bathing-skin-care/Pages/Bathing-Your-Newborn.aspx
[7]Saha A, Seth J, Sharma A, et al. Dermatitis neglecta--A dirty dermatosis: Report of three cases[J]. Indian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015, 60(2): 185.
[8]https://www.verywellhealth.com/how-often-should-you-shower-4154629





精彩回顾


➤ 88岁老父亲病危,“聋子”儿子让人泪目

➤ 国家卫健委公布新决策,医务人员收入或翻倍!

➤ 又一次有惊无险!记行医生涯中一个难忘的病例 | 心路医路

➤ 和医生朋友最舒服的相处方式

戳这里,更有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