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4个小时内收治31个病人!武汉“回来”的那天,我又想起了两个月前……

孙婷婷 医脉通 2022-09-21




导读

如果在很多年后,当人们回首抗击新冠疫情这场战“疫”时,会想到什么呢?


来源:医脉通
作者:孙婷婷 武汉同济医院创伤外科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20年2月1日凌晨2:53分,班车抵达汉口。解放大道的路上除了班车、闪烁变换的交通灯,就剩下行走的我了。

 

凌晨的街道,我非常不愿意用“安静”来形容它,我怀念它以前的车水马龙,甚至,我十分怀念宝丰二路入口处的烧烤味道,尽管我之前并不喜欢它的烟雾缭绕。

 

凌晨的班车

 

2月13日,这是我在前线奋战的第12天,在此期间我调了3次病区。疫情发展的速度让我保持高度的理性:坚决服从安排,组织安排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2月2日,我临时接到泌尿外科护士长的电话,被要求调到C8西工作。疫情就是命令,从下午1点开始到次日凌晨0点,我们经历了培训、熟悉病房、收治病人、理顺工作流程等。

 

当日开第一个病区的时候,我和临时在一起工作的伙伴们在不到4个小时的时间里收了31个病人。说实话,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们这些来自同济医院内外妇儿等各个科室的80、90后,会因为一个肺炎而集中力量收治这么多病人。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我们这群90后眼中来势凶猛,但是就像同济医院的院训“格物穷理,同舟共济”所说一样,艰难时刻,我们同舟共济,病毒来了,党员发挥带头作用,要冲在前面,这是每个科室自愿发起的响应。

 

上战场前领导问我是不是很怕,我说肯定怕,这个时候谁不怕,我觉得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病毒传染源。但是上了战场以后,所有的惧怕与担心便抛到九霄云外,我甚至还可以宽慰在家担心的父亲,让他为前线的我们加油,相信大家可以取得胜利。

 

作为此次疫情奋战前线的战士之一,后来已经习惯于在半夜不同的时间点起床,坐上班车去中法院区上班。

 

疫情之前,我很多次在风雨里抬头仰望过同济医院院徽,每次经过A栋时我都要驻足仰望它一下,因为院徽上有我喜欢的代表“生命”“冷静”的专属于同济的颜色。

 

而疫情发生以后,它还是在那里,在2月的夜里散发着冷静的生命之光,路过时,我还是习惯于每次抬头仰望它,然后和众多战友一起踏着坚定步伐走进发热病房。

 

同济医院的院徽

 

在有限的休息时间里,我和室友看新闻的时候,总是能看到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会看到王伟院长的采访。作为同济的一员,这是我们有机会在电视上看到王院长最频繁的时候,室友对我感叹:“你有没有发现,王伟院长老了好多。”

 

这个特殊时期,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担负着使命,作为院领导,身上的担子肯定更重,憔悴是肯定的。

 

是的,同济的每个人都担负着使命,包括同济后勤的工作人员。我们落脚的蓝天宾馆,离同济主院区就只有十来分钟的步行距离。

 

如果不是这场疫情,我不会与这里的工作人员有交集,宾馆工作人员24小时在保障着我们的后勤工作;
 
如果不是这场疫情,我们也不会在凌晨不同的时间点总能遇到我们的班车师傅;
 
如果不是这场疫情,我们也不会遇到那么多的志愿者司机,在夜里载着我们从汉口到中法,又从中法返回汉口,他们在奔波途中还给我们加油鼓励……

 

凌晨3点,工作人员依旧在宾馆门口值班为医务人员测量体温

 

凌晨3点,班车师傅在耐心地等候医务人员

 

太多的人在为这场疫情默默付出,如果对这两个月所说词汇进行统计的话,我说的最多的便是“谢谢”这两个字。

 

我很感恩,疫情肆虐下,我们经历了太多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经历的事,但是也深深体会到中国人民在大事面前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人们现在都在感恩我们身处前线的医务人员,但是作为医务人员,我们也很感激来自全国各地的陌生人的援助与支持。他们的行动,总是能一次又一次让我们热泪盈眶,让我们在上前线的时候能够集中精力倾自己所学抗击病毒。

 

大家都是普通人,所谓的“英雄”标签我们都不想去拿过来给哪个群体贴上,但是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标签:中国人。因为是中国人,是中华儿女,所以我们愿意全力一战,为了朴素而健康地活着。

 

相信大多数人心里都有一个“如果”:如果不是因为这场疫情,我们就……是的,我也是“如果”大军里的一员。如果不是这场疫情,年末,我本计划回家给每个亲戚拜年,回家陪爸妈过个团圆年。

 

每次经过蓝天宾馆长廊的时候,我都在想这个问题,想一次,我就告诉自己一次:为了日后自己想做的事情能够尽早做到,我们要努力让更多的人恢复健康。我相信这个简单的愿望是所有医务人员的愿望,也是所有中国人的愿望。

 

蓝天宾馆内的长廊

 

疫情之下,每天被来自四面八方的讯息所轰炸,从不看微博的我开始每日关注微博,三观被刷新了一遍又一遍,好在内心强大,好在身处在同济大家庭中,我有源源不断的力量和坚定的信仰。

 

我很感激自己是同济医院的一份子,医院领导从上到下大都极为关注员工的身体、心理健康,我们科室的主任、教授、医生、护士都在积极利用自己的各种资源为大家筹备物资,每隔几天我们都会填写相关的心理调查问卷,每天也会收到来自医院的抗疫短信。

 

我们在前线,还有很多看不到的面孔和力量在后方,保证着我们一心一意去奋战,身处这样的大家庭,除了自豪还是自豪。

 

如今,经历76个日日夜夜,武汉终于回来了。如果说战斗在一线的工作人员是不畏牺牲,托举起国家的命运的战士,他们背后那些平凡岗位上的工作者,同样用辛勤工作维系着这座城市的正常运转。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和这座城市共同进退,都值得被记录。

 

如果在很多年后,当人们回首抗击新冠疫情这场战“疫”时,会想到什么呢?我肯定会回想起两个月前踏上班车奔赴“战场”的那一刻……


责编 | 苏沐





精彩回顾


➤ 急诊退号,自行离院,拒绝挂号……患者病重或死亡后,医生能免责吗?丨医眼看法

➤ 中西医在抗疫中谁发挥的作用更大?硬核医生张文宏再爆金句!

➤ 张定宇拟提拔湖北卫健委副主任,曾隐瞒渐冻症病情奋战一线 | 疫情3分钟

➤ 105岁病毒幸存者发出警告:100年前的9个错误,我们正在重演

戳这里,更有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