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兰州杀医案死刑判决:他们为何把利刃对准了我的脖颈?

贾茜 医脉通 2022-09-21




导读

在面对病魔时,医生和患者并不对立,我们在同一个战壕。


来源:医脉通
作者:贾茜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6月5日,兰州市中人民法院通报,以故意杀人罪判决杀医者杨某死刑。这条新闻一方面大快人心,一方面也让人不禁为逝去的生命扼腕叹息。

 


我将终生奉献于守护他人生命的光亮,却命丧于信仰

 

2016年12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接受直肠癌手术的杨某,认为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是其手术医生冯某主观刻意加害所致,从此怀恨在心蓄意报复。2019年10月,杨某持刀来到医院诊室,向正在坐诊的医生冯某腹部等部位猛刺二十余刀,虽经全力抢救,这位年轻女医生却再也回不了家,殁年仅42岁。

 

这些年来,伤医杀医事件屡屡发生。前辈们医生热血未凉,后辈们又一个个殒命于自己的信仰。他们奔赴在拯救和守护别人的路上,没留神脚下的荆棘和利刃。很多人第一次听说他们的名字,不是在医院的公告栏,而是在杀医案件中。在搜索引擎中输入“杀医”二字,王浩、陈仲伟、李宝华、王俊、杨文……像鲜血一样刺痛眼睛,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曾经鲜活热烈的生命,都是父母、儿女的牵挂。

 


长歌当哭,痛定思痛

 

伤医杀医案件不是娱乐新闻,茶余饭后谈资消遣,等到下一个热点事件出现,人们便渐渐忘却。我们谴责、我们心痛、我们也要思考:为什么?

 

为什么明明是给患者解除病痛的医生,却死在患者的刀下?为什么患者会认为只要交了钱,所有疾病就该治愈?为什么他们把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当成医生的蓄意谋害?为什么他们不满意疗效的时候不走正规渠道,直接持刀伤医泄愤?

 

图源:摄图网


就医不是买菜做饭,医学有着它高深晦涩的地方。不是每个患者都能听得懂那些专业名词,他们也不懂所谓发病机理和病程转归是何物。这就让医生在治病救人时要进行一个重要的过程“谈话”。解释、告知、宣教、科普……千人千面,面对不同的患者就要有不同的应对方式。

 

每个医生都希望能够不紧不慢、有条不紊地将病情、治疗、预后和转归都清楚地告知患者,每个患者也都希望医生能够耐心和煦地对待自己。

 

然而事实是,中国的医生往往面对着更庞大的患者群体、更大的工作压力、更复杂的医患环境。他们忙得焦头烂额脚不沾地,分配给每个患者的时间少之又少,这个患者的问题还没解决,后面的患者已经开始抱怨“看病难看病贵”。很多医生甚至没有时间将知情同意书上的条条款款给患者读完一遍。

 

患者没有接受过医疗教育,他们不懂得什么是并发症,他们把医院看成一物一价的超市,认为花了钱就是消费者,作用和疗效就是医院的商品。对他们来说,医学是完全陌生未知的世界,他们将医生视为这个世界的垄断者,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一旦听到医生告知并发症风险,就是医生在威胁恐吓;一旦出了问题,那便是医生刻意而为。

 


有些知识,不能只有医生知道

 

以上这些困惑,或许能从北京协和医院的妇产科医生张羽写的一本书里找到答案。

 

张羽医生曾经写过一个科普书系列——《只有医生知道》。讲述了她在从医生涯中的所见所闻。

 

其中有一个故事给我带来了最深的触动。


许老太是张羽心中的“林巧稚”,她温柔,谦逊,平和,坚韧,内敛。她是林巧稚医生的亲传弟子,和林巧稚一样的干净利落,一样的严谨求实。也像林巧稚一样,终生未嫁,一辈子都在值班电话响起的时候踩着小碎步奔赴到产房,像个将军。

 

这样一个医生,到了花甲之年,却在某一次奔赴产房途中,被一个患者家属撂倒在手术室外。

 

怎么回事呢?原来,是一个孕妇,在没有任何手术指征的情况下要求做剖宫产。许教授说:“目前还没到必须做手术的地步,先试着生吧。”

 

孕妇的爱人堵在病房门口大喊:“你们为什么不给我们剖腹产?要是生不出来不是还得剖吗?我们不愿意试,谁要是让我老婆受二茬罪,我跟她没完。”

 

当天下午,孕妇临产,产程进展顺利。但是,胎心监测过程中突然出现频发胎心减速,意味着发生了宫内窘迫。张羽医生只得一边积极准备手术,一边和家属谈话签字。

 

家属一脸气愤,指着张羽医生的鼻子大骂:“你们一帮大夫护士都是吃屎的,我早晨就让你们给我老婆剖腹产,你们都说她能生,让她试着生,现在又说胎心不好不能生了,你们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子吗?”

 

家属想不明白:怎么早上还说能生,下午就宫内窘迫、必须手术了。

 

医学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哪怕是全国顶尖的协和医院,也没有哪个大夫敢给一个还没有临产的孕妇打包票,说她一定能自己生出来,没有一个医生会对病人说出百分之百或零的语句。

 

图源:摄图网


最后通过剖宫产,孩子出来了,肤色发紫,还有点软。幸亏及时剖了,再生下去说不定孩子就会死亡。

 

对于窒息的孩子,除了保暖,最重要的就是清理呼吸道,及时帮助他建立呼吸。

 

“心跳至少100次,不用太担心,先清理一下呼吸道。”儿科医生在向许教授汇报。

 

孩子吸入的羊水特别多,吸痰管的缓冲小壶很快就满了,再吸下去,一定会把羊水和胎粪吸到嘴里的。当时的情况已不是分秒必争,而是秒秒必争。许老太没有更换新的吸痰管,而是把吸到嘴里的羊水吐出去,继续吸痰。然后,她左手扳开下颌,让孩子的头后仰,充分开放呼吸道,将氧气面罩扣在孩子的口鼻处,开始加压给氧。紫绀逐渐好转,孩子的身体红润了起来,发出响亮的哭声。

 

张羽留在手术室缝合,许教授去向家属交待病情。在手术室门口,那个五大三粗的家属听说孩子窒息了,还要送儿科住院,一拳就把老太太的左侧锁骨打折了。

 

后来这位许教授去了私立医院,看两个病人的收入就能抵在协和医院看一个上午的专家号。许教授离开协和医院后,再没人一个医生能像当年的林巧稚一样,住在医院旁边,一个电话就能从家赶到病床边。

 


认知越多,便越容易达成医患协同

 

许老太的故事可能发生在很多医生身上,让他们愤而出走。然而他们没弄明白一件事:医学知识的科普和宣教,与治疗疾病同等重要。

 

无知是问题的根源。有一次,在饭店吃饭时,听到有人说:“我妈根本不爱吃甜的怎么可能得糖尿病”的时候,我意识到医学常识的科普有多么重要。

 

“上医”如何“治未病”?靠的是在疾病发生之前就做好了科普和宣教工作,让普通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懂得如何预防疾病。当人们对自己的身体和生理都有基本的认识,就懂得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也更加懂得医生的良苦用心。


图源:摄图网

 

医学知识和信息的不对等导致了医生和患者的交流障碍。如果患者对基本的医学常识有了解,对于自己的疾病的认识就不再是“两眼一抹黑”;是不是当患者知道,有时候并发症就像物理实验的偏差一样不可避免,这些矛盾和冲突也就可以避免了?

 

正因为此,读完《只有医生知道》后,我有种强烈的感觉:这本书不应该只有医生知道,而应该推荐给更多普通人来读。

 

在书里,张羽医生利用她从医生涯里的见闻,描述了许多医院里发生的故事,深入浅出地对读者进行了妇科常识的医学科普,教育读者如何与医生交流,如何平和地看待自己或家人的疾病,如何正确处理医患关系。我们医生的一个重要工作是,不仅要有一颗为患者着想的初心,还要通过科普教育和充分的沟通,让患者了解病情。在面对病魔时,医生和患者并不对立,我们在同一个战壕。


责编 | 苏暄 苏沐




精彩回顾


多次反转!30岁女性深夜入院……原来是这个最恐怖的疾病!

上班族一个寻常动作,可能后果严重!女白领这样做9小时后竟瘫痪!

➤ 24岁女生熬夜致中风,脑袋里竟然藏了…… | 医影集

➤ 被害黑人最终尸检结果:新冠检测阳性,死于心脏骤停 | 医脉3分钟

戳这里,更有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