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耗占比”4年前就不再作为绩效考核标准,为什么现在的医生还是会被扣钱?

医脉通medlive 医脉通
2024-12-05



导读

有时候,制度越接地气,结局越能事半功倍。


来源:医脉通
作者:米子
本文为医脉通编辑撰写,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近日,一份关于“卫健委不再严控‘耗占比’”的文件出现在医疗圈。


在文件中当地卫健委下令,禁止将“消耗卫生材料费20元以下、医学检验检查收入占比25%以下”等指标纳入考核,明确“每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卫生材料费和医学检验检查收入占比”指标均不再纳入考核范围。


图源:官网截图


留言区的医生网友们纷纷叫好,并号召全国都应该向该地学习。


后经查阅,这则文件来自于2022年7月的四川省卫健委官网上,根据省委第一巡视组巡视反馈意见,针对全省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进行整改。


就此,“耗占比”这个词又回到了医生们的“视野”。


降低耗占比的源头是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7年试点城市公立医院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在那时起便开启了耗占比管控的序幕。


2018年、2019年国家连续出台相关政策对医用耗材进行管控,各地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纷纷开始了降低耗占比的实践探索,成为控制药占比之后的又一热潮。


耗占比管控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改善医疗费用结构,控制医疗费用上涨,减轻人民群众的就医负担。


这本是降低耗材虚高价格的合理举措,但一些医院为了达到紧急控费指标采取了“一刀切”的举措。


在实际操作中,不同的医院耗占比是不同的。大型公立医院开展的手术级别高、操作复杂,应用新技术、新项目数量众多,则意味着耗占比也会相应较高;而级别较低的医院往往承担着常见疾病的治疗,所以是低值消耗。


另外,公立医院各科室的耗占比也是不一样的。骨科、血管介入科、神经外科、眼科、口腔科等科室耗占比会相对较高,比如广西某公立三甲医院神经内科的耗占比为73.46%,骨科为63.04%,心血管外科为56.08%;而部分其他科室的日常耗占比则相对较低。


有专业人士曾表示,如果三级医院都将耗占比降到20%,会影响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有可能导致医疗水平倒退10年。


不对不同等级公立医院、不同领域科室进行区分,采取强制手段进行耗占比管控,甚至出台一些停用某些耗材的指令,这逐渐违背了当初耗材管控的初衷!


所以,国家明确将控费指标细化分解到每家医院,不再搞“一刀切”。


2019年1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要求三级公立医院先行建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同时逐步推开对所有医疗机构的绩效考核。


另外,文件公布了“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一共分为55条。值得注意的是,在这55条考核指标中,不仅取消了“单一药占比考核”,而且没有将“耗占比”作为三级医院绩效考核的标准。


虽然国家已有明确规定,但“深挖”到各地一线临床医生身上,情况并不乐观。


据一位山东三甲医生反映,他所在医院还是会限制耗占比,但不是很严格;而据一位河北三甲医生反映,她们医院也没有明确限制耗占比,但是会统计,超过了还是会扣钱。


“耗占比”考核在4年前就逐渐被国家取消了,为什么现在的医生还是会被扣钱?


终其原因,虽然耗占比不再出现在医院绩效考核中,但是还会间接地反映在“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达标率”上。


曾有医院研究了影响住院病例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达标率的因素,经过分析有:年龄、住院天数、DRG权重、耗材费用达标情况、医技费用达标情况、药品费用达标情况、是否手术/介入、中医非药物治疗费、手术介入费等。


事事不提“药占比”和“耗占比”,但事事离不开“药占比”和“耗占比”,或许还是没有将其连“根”拔起,汤换了,药却没有变。


明着讲是考核医院,实际上最后考核的还是医生,最后遭殃的也终究是他们!


在医疗界流传着一个段子,是这样说的:


药占比超标扣钱;

耗占比超标扣钱;

抗生素超标扣钱;

超长住院日扣钱;

医保超限额扣钱……


甚至还有医生自嘲:如何想“赚”我们的钱,非常容易,卡个“指标”就可以了。


现在的医生能够真正回归、思考专业的时间太少了,更多的时候更像是一个被条条框框绑住手脚的工具人,一个在各种互相矛盾的政策中周旋的工具人。


病人得病了需要吃药,但又对药占比有要求,怎么办?很多医生则建议患者在院外药房买药。


病人手术了需要耗材,但又对耗占比有要求,怎么办?很多医生则不敢尝试新的技术与材料。


病人住院了需要时间,但又对住院日有要求,怎么办?很多医生则要求指标刚正常的病人就转院或出院。


以上结果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有没有想过?院外买药,病人会质疑医生与药房有勾结;不敢尝试新技术,病人会质疑医生技术能力有限;如果在转院或出院过程中出现了突发情况,那很可能会引发一场本可以避免的纠纷。


这些都会为医患矛盾埋下祸根,但在各种应接不暇的考核指标下,医生又有什么办法呢?


治病救人,本应该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治疗,但如果全部都被统一的“牢笼”所笼罩,那终将会引起更严重的问题。


当然不是让医生在行医路上没有任何束缚,适当地松绑或许才能让医生的水平有更好的提高,也能让病人有更好的就医体验。


很多政策制定的初衷是给患者带来更高的利益,这没毛病,但同时也要兼顾医务人员的实际情况,毕竟他们才是政策下的“第一责任人”。


有时候,制度越接地气,结局越能事半功倍。


参考资料:四川省卫健委、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等



责编|米子  亦一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精彩回顾

➤ “我在美国看痔疮”大结局:在自己医院割痔疮的我,成为了医院里的焦点(不许笑)

➤ 九旬老太双腿先后骨折,没想到病根竟然在“心脏”上!

➤ 跻身全球250强医院,中国这四家医院如何做到?

➤ 上海有安乐死医院?官方回应来了…… | 医脉3分钟

戳这里,更有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医脉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