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官方下场,高考生学医就给5~15万!这背后是医学生的崛起,还是中国医疗的无奈?

医脉通medlive 医脉通
2024-12-05



导读

福利虽能起到激励作用,但真正需要改变的是基层的医疗土壤。


来源:医脉通
作者:大胡子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又是一年高考季,伴随着成绩陆续公布,报考志愿也被提上日程。


作为专业序列中的“当红炸子鸡”,医学总会在这个时间段受到来自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但走向却逐步趋于“两极化”,甚至还有自相矛盾的情况。


例如,根据今年的《百度热搜·2023高考大数据》,今年在高考专业方面,临床医学搜索热度第一,航空航天专业搜索热度攀升最快,教育学、经济学及计算机等专业位列其后。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医疗黄金时代或许即将到来!然而近期又出现了其他一些新闻,使得这个结论似乎又站不住了脚。


6月27日,玛曲县卫生健康局发布《致全县高考生的倡议书》,倡议广大考生能够考虑报考医学类院校。


在这份倡议书中,玛曲县卫生健康局提到:“我县随着医改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全县上下高度重视卫生健康工作,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当前推动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的重要举措,即将出台更多利好政策,大力扶持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医学人才,全力推动我县医疗健康事业可持续发展。”


“当前全县面临一方面大量毕业生待业在家,另一方面专业学科人才又奇缺,专业人才引进难、留住更难的两难境地。所以选择合适的院校专业显得尤为关键。倡议广大考生,能够考虑报考医学类院校,无论是就业前景,还是发展空间,亦或是理想信念。”


如果说官方倡导可以视为宣传的必要,并不能说明行业现状,那可以再看看江苏的通告。


近期,江苏省太仓市卫健委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明确提出,太仓籍优秀高中毕业生,报考江苏省或全国重点高校医学类专业并在本科批次以上录取,专业为临床医学(包括精神卫生)、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或中医学,本科一次性资助5万元;硕士8万元或首套房10万元安家费;博士给予15万元安家费。


被差额事业单位录用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用人单位另外分别给予5万元、8万元、15万元配套资助资金。


对于涉世未深的年轻考生来说,看到这种“真金白银”的福利大概率会兴奋不已,恨不得想马上投入到中国医疗事业建设的洪流中去。


但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一个本身具有极高吸引力的行业,根本不再需要额外的物质刺激。换句话说,如果高考生需要额外支出5~15万才能学医,那反而说明医学这个专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以及市场竞争力。


当然,这只能算是一句玩笑话,最多不过反映出一些趋势。


通过类比分析,上述两个例子的本质其实均为对于“人才外流”的挽救手段。玛曲县的倡议书说得很清楚,未来将出台更多利好政策,大力扶持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医学人才,全力推动我县医疗健康事业可持续发展。


“医生很高端”这是社会的普遍认知,然而任何一个行业都不会只有高端,或者说任何一个行业,高端都不会占据主要地位,更多的还是普普通通的基层工作者。


伴随着社会发展,中国人的医疗需求不断提高,这也导致“分级诊疗”的建设成为医疗改革的重点方向。可矛盾的是,交通便利程度也在伴随着社会发展同步提高。在以前,患者从县里去省里看病并不容易,而现在不过是一脚油门或者一张高铁票的小事儿。


“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这个可怕情况或许正在中国医疗界上演:


学历能力双优的自然朝着顶级三甲涌入,“单优”的则削尖脑袋朝着地方三甲努力,均处于劣势的普通医学生很有可能一咬牙一跺脚,直接改行了。


不仅是学生,工作多年的资深医生也时常在新建大医院的“吸虹效应”下选择跳槽,毕竟“医生跟着患者走”是人之常情,谁也无可指摘


发展到今天,像太仓这种富裕地区不得不开启“抢人大战”。在5~15万的高额奖励下,官方也明确设置了条件,受资助学生高校就读后需取得本科以上毕业证书、学士以上学位证书,毕业当年参加太仓市卫健系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正式录用后两年内取得《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承诺在本市从事卫生专业技术工作应不少于6年。


笔者认为,福利虽能起到激励作用,但真正需要改变的是基层的医疗土壤。随着社交网络发达,现在的年轻考生较以往有了更多接受信息的渠道,对于未来的规划也更加趋于理性和现实。


举例而言,除了高考季,最近也是各大高校的毕业季。笔者有位朋友,分别通过了一家市三甲和一家县二甲的招聘。令人意外的是,他最终选择了那家位于县城的二甲医院。


他表示,那家三甲医院的设备配置很高,但成立不到5年,患者量也不乐观。而那个县城医院却是地方“强二甲”,虽然能开展的手术种类有限制,但很受患者认可,即使加床也满足不了需求。在这样的综合对比下,他做出了最终选择。


其实,这位准医生的想法正符合“分级诊疗”的真正初心。对于基层医院而言,“大而全”不是优势反倒容易成为负担。只要真正开展好常见病治疗,市场必将能给到足够的回报。


再回到高考生身上,如果毕业后就能在家乡找到体面稳定的工作,我想人才外流情况也自然会迎刃而解,自此中国医疗的黄金时代也将真正到来。


责编|米子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精彩回顾

➤ 20岁大学生肚子疼,医生却迟迟查不出原因,最后决定将“诊断权”交给女孩丨医起推理吧

➤ 妇产科来了一位从神内科退休的患者家属:别和我提指南,我是医生,得听我的!

➤ 上月底,一些医务人员工资卡上多了23853元!你发了吗?

➤ 一省卫健委答复:严禁公立医院限制医生多机构执业 | 医脉3分钟

戳这里,更有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医脉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