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告别吴尊友,不应只记得“三年白头”……
导读
如果只聚焦于满头白发无疑过于简单,也失之于轻佻。
知名流行病学家、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10月27日逝世,享年60岁。
10月27日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讣告:尊重本人生前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吴尊友淡出视野已久,没想到再次“回归”竟是辞世的消息。
据多家媒体报道,2021年疫情期间,吴尊友确诊胰腺癌,与癌症搏斗了两年。消息公布后,网友在痛惜之余,也对胰腺癌有所关注。胰腺癌因其发病隐匿、早期诊断率低、进展迅速、预后极差等特点,在医学界被公认为“癌症之王”。
为什么胰腺癌如此凶险?哪些人群易得胰腺癌?又该如何预防?
01
被称为“癌症之王”
胰腺癌为何如此凶险?
公开资料显示,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道肿瘤,被称为“癌症之王”。近10年来,中国胰腺癌发病率逐年增高,患者平均生存期仅4个月到6个月。绝大多数胰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是中晚期。早期胰腺癌患者与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有显著差别。在临床中,初诊的胰腺癌的患者做手术切除的比例不足20%,胰腺癌的五年生存率仅有8%。
为什么胰腺癌生存率这么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胰腺疾病诊疗中心专家张俊曾分析,这其中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胰腺藏于后腹膜,且胰腺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二是由于胰腺癌的自然病程非常快。也就是说,早期发现胰腺癌的窗口期非常短。
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在国内外均呈明显上升趋势。中国国家癌症中心 2021 年统计数据显示,胰腺癌位居我国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 7 位,女性第 11 位,占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率的第 6 位。
02
呈年轻化趋势
如何提早发现?
今年3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胰肿瘤中心主任李德卫在第三届长江肝胆胰外科论坛上提到,目前临床上接诊的患者大多在45岁以上,但这两年,40岁左右的患者逐渐增多,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发现难”是胰腺癌的一大特点。李德卫指出,早期胰腺癌缺乏特异的症状和体征,当出现上腹或背部疼痛、恶心、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黄疸、新发糖尿病或原有糖尿病突然加重、体重明显下降、大便性状改变等,建议到医院做进一步筛查。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胰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目前胰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胰腺癌发病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长期吸烟,高龄,高脂饮食,体质量指数超标、慢性胰腺炎或伴发糖尿病等是胰腺癌可能的非遗传性危险因素。家族遗传是胰腺癌的高危因素,大约10%胰腺癌患者具有家族遗传性。
“吸烟的量越大,胰腺癌发病率就越高。同时,嗜酒,尤其是有酒精代谢异常(一喝酒就脸红)的人,也得警惕胰腺癌的发生。”李德卫提醒,职业暴露、糖尿病、慢性胰腺炎、胰腺囊性肿瘤、遗传因素等也可增加胰腺癌的发生率。
因此,需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避免三高饮食,不吸烟,坚持锻炼身体,忌暴饮暴食喝酗酒,少接触萘胺和苯胺等有效物质等。
03
“善于伪装”的癌症
出现哪些症状需警惕?
胰腺癌进展迅速,但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临床就诊时大部分患者已属于中晚期。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胰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介绍了胰腺癌的主要临床表现。出现以下症状时,需要提高警惕。
腹部不适或腹痛是常见的首发症状。多数胰腺癌患者仅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或隐痛、钝痛和胀痛等。易与胃肠和肝胆疾病的症状混淆。若还存在胰液出口梗阻,进食后可出现疼痛或不适加重。中晚期肿瘤侵及腹腔神经丛可导致持续性剧烈腹痛。
第二是消瘦和乏力。80%~90%胰腺癌患者在疾病初期即有消瘦、乏力、体质量减轻,与缺乏食欲、焦虑和肿瘤消耗等有关。
第三是消化道症状。当肿瘤阻塞胆总管下端和胰腺导管时,胆汁和胰液不能进入十二指肠,常出现消化不良症状。胰腺外分泌功能损害可能导致腹泻。晚期胰腺癌侵及十二指肠,可导致消化道梗阻或出血。
第四是黄疸。与胆道出口梗阻有关,是胰头癌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可伴有皮肤瘙痒、深茶色尿和陶土样便。 此外,部分患者可伴有持续或间歇低热,且一般无胆道感染。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血糖异常。
04
治疗难、预后差
如何破局?
胰腺癌的另一大特点则是“治疗难”,且预后较差。据了解,胰腺癌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 介入治疗和最佳支持治疗等。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胰肿瘤中心副主任医师罗小军曾表示,手术切除是治疗胰腺癌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而腹腔镜微创手术更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患者恢复快等优势,但由于胰头部有肠系膜上动脉、门静脉等重要血管,加上手术需切除部分胃、胆囊、肝外胆管、全部胰头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并进行胰腺和空肠吻合、胆管和空肠吻合、胃和空肠吻合、空肠和空肠吻合等工序,因此手术难度大、耗时长,术后还容易出现出血、胰瘘、胆瘘等并发症。
尽管胰腺癌如此凶险难治,但近年来,科学家们不断探索新的治疗策略,也有了一些新的诊治进展。《胰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指出,近年来,随着影像、内镜、病理等学科的发展,胰腺癌诊断水平有所提高;外科手术新理念和新技术的发展,局部治疗手段以及抗肿瘤药物的应用,为胰腺癌的治疗带来了机遇和进步。
还记得,#吴尊友曾回应三年白头##吴尊友最后一条微博提醒科学戴口罩#等多个话题,引发关注。有网友注意到,三年来,吴尊友的样貌悄然发生着改变,头发从黑变白,身体变得日渐消瘦。
央视记者曾提问:回过头来看,你这三年的头发这个白跟压力大有没有关系?对此,吴尊友回应:应该说很多人付出比我多,他们在一线工作,有些人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所以我的这些投入真的算不了什么,很多人头发比我白得多,我只是通过媒体的宣传,好像感受到我的工作经历。实际上更多人承受比我的压力更大,他们比我更辛苦,而且付出得更多,贡献得更多。
同时,有媒体发声,“告别吴尊友不应只记得三年白头”“讨论吴尊友,如果只聚焦于满头白发无疑过于简单,也失之于轻佻。”
综合新京报报道,吴尊友因新冠疫情而走进公众视野,在此之前的20余年,他所专注的其实是艾滋病防控领域,并颇有建树。
吴尊友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及美国NIH课题等研究课题40多项,主持重大专项1项、NIH 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450多篇,包括在《科学》《柳叶刀》等国际著名杂志发表SCI论文250多篇;是《牛津公共卫生教课书》作者,主编中国艾滋病防治英文学术专著两本。
1995年,吴尊友获得流行病学博士学位回国。彼时,艾滋病在国内出现了蔓延态势。吴尊友将国际艾滋病防治工作理论与国内防治工作实践相结合,开展了大量的防治科学研究和现场实践工作。
作为课题负责人,他牵头负责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国家防治策略,通过2011-2016年间对全国12万HIV单阳家庭实施该措施,夫妻间HIV传播率从2.61%下降到0.78%;他牵头负责的“一站式服务研究”,使艾滋病诊断到治疗时间从3个月缩短到约12天,新诊断感染者年病死率下降62%。
身为全国政协委员,吴尊友在今年两会期间准备的提案是关于加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吴尊友说,要培养更多的公共卫生领域专家,让他们有足够知识,有丰富经验,在遇到公共卫生问题时能够冲上去,能够挑大梁。
红星新闻发表评论称,用行动诠释责任,用知识定义担当,这正是流行病学专家所应有的价值取向,也是他们获取良好社会评价的应有之义,更是吴尊友辞别人间后留下的一道思考题。
责编|米子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精彩回顾
➤ 25岁女子减重40斤查出重度脂肪肝,医生:“饿”出来的 | 医脉3分钟
☟戳这里,更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