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肯下乡,不肯轮科,那个兢兢业业的“三甲万年老主治”离职了……
导读
中国医生职称晋升制度,将何去何从?
很多人肯定都听过一种说法——医生越老越吃香。
但在医疗界,还有另外一种调侃的说法——万年老主治。
什么意思呢?就是指年龄到了,但是却一直没有达到主任医师的位置。很多人会认为,随着时间和经验的增长,医生的职称就会水到渠成得越来越高,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医生的晋升之路并没有这么简单。
近日,一位自嘲自己为“万年老主治”的三甲医生,在知乎上详细分享了自己辞职前的状态,真实到深受广大同行关注。
那个“三甲万年老主治”离职了
在这条分享下,第一条评论是这样写的:“从你的字里行间里看出,你是凭实力万年主治的。”
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状态?这位医生从以下8个维度进行了分析,我们现筛选一下重点:
➤三甲万年老主治:“不是自己水平不行,其他副高条件早够了,不肯去下乡,不肯去ICU轮科,我不明白这跟医生水平有啥关系?”
➤医疗水平:“我感觉自己水平比下级医院的副高、正高们高了不知多少,比自己科室的副高和正高也不差。对患者绝对尽心尽力,也有很多多年追随的老病人。”
➤科研水平:“科研起步比较晚,但现在也不算太差,手上有省基金、市基金主持,唯一缺的是国自然,等懂点科研的时候已经过了国青年龄,直接报面上太难。”
➤工作状况:这位医生写得很详细,每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7点,基本上都是处于工作状态,包括查房、开医嘱、与患者沟通、整理出院病历等,中间还会穿插着各种业务学习。晚上到家还要看文献、整理PPT等,基本都是12点以后睡觉。
➤工作状态:“每天真正看病人的时间只有上午查房的3小时和下午的1个多小时。除了会看病,还得会算数,甚至还得会修医院那动不动就出问题的电脑和打印机。”
➤生活状态:“每天回家被家人唠叨不着家、不管孩子之类的;饮食毫无规律;不可能运动;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要回复下级医生的问题和上级医生的要求。”
➤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血糖高、血压临界、腰椎间盘突出,整个脊柱生理弯曲变直,晚上睡眠很少会超过5个小时。”
➤薪酬情况:“不算高,但也不算低,以前能拿到手1万左右,辞职前几个月差一点不到1万。经常被爸妈说,每年你都不着家,还赚的没你老婆多。”
以上日常或许也是众多医生的缩影,只不过有的还在煎熬着,而有的也选择了离职。至于离职原因,很多人并不仅仅是因为薪酬待遇,如同这位医生所说:“薪酬不低,但配不上自己的付出,明明有能力站着赚钱,但为啥要跪着赚钱?”
而从所有工作多年却迟迟晋升不上去的医生经历来看,更加让人关注的是——
医生晋升高级职称,为何会这么难?
王华(化名)是目前就职于河北某三甲医院的一名年轻医生,他谈到,“我们科的张老师在我们医院工作十几年了,可以说是德才兼备,业务能力非常强,在很多患者眼中,她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医生,但她在上个月离职了。离职前她跟我们说,她是本科学历,仅凭丰富的临床经验也很难在大医院生存下去,根本看不到任何未来。”
如他所言,硕士博士学历不仅成为了三甲医院招聘的必要条件,也早已是医生晋升高级职称的第一个关键因素。通常来讲,博士学历的晋升时间快于硕士,硕士学历的快于本科,大专以下的退休能做到主治医师就已经很不错了。
另外,决定医生职称晋升的第二个关键因素就是科研论文。众所周知,职称晋升与论文挂钩这一情况长久以来饱受医生群体诟病。从我国目前医疗环境来看,很多医院都将论文列为了医生考核的“硬指标”。但现实是,一线医生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已经无力顾及论文,再加上不同级别的医院存在科研能力差异,所以在层层压力之下,部分不堪重负的医生会选择铤而走险,导致论文造假事件频频发生。
不过也不乏有很多省市开始将论文列为非必须条件,将其作为加分项目,而增加了其他的条件来稀释原本的论文在高级职称评选中所占的比例。
翻阅相关文件可以发现,目前各地对于高级职称的评审中,理论考试成绩占60%~80%不等,剩下的20%~40%由其他项目构成,包括但不限于:临床病案、护理案例、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应急处置情况报告、论文、卫生标准、检验检测报告、技术规范、科普作品、技术专利、科研成果转化等业绩成果材料。
但据医脉通特约作者刘医生反映,从宏观角度来看,这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兑现了破除“四唯”倾向的承诺,但在落实过程中还是有很多对医生不友好的地方。
“拿2021年9月份河南省下发的《关于2021年度全省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为例,对于很多人,有生之年别说是拿省级以上科技进步二等奖的第一发明人了,就是省级以上三等奖的最后一名可能都没机会,这些奖并不是那么容易拿的。还有省级以上医疗规范的主要起草人,实际上对于一般的中级职称而言,是不能做主要起草人的,在我印象中,一般想要做省级以上主要起草人,最差也得是个博士生导师。相比所有条件而言,反而论文是最简单的。”
而决定医生能否参与晋升的最后一个关键因素是名额。很多地区职称名额是一定的,副高以上名额限制更为严重,所以有些人可能早就满足了晋升高级职称的条件,但由于没有名额,则最终还是熬成了“万年老主治”。
中国医生职称晋升制度,将何去何从?
为了引导医生回归临床,让评价指标和临床实践不再脱节,同时加强对临床医生职业能力的评价,近几年关于医生的职称晋升制度也在不断变革。
从“唯科研论文”到“晋升副高要求400单元门诊量”、“晋升副高需要下基层”等量化要求,医师职称评审一直都是热议话题。
纵观行内所有声音,大致分为三种:
第一种,应该废除医师职称晋升制度。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周梁教授曾在两会期间建议:取消我国医生职称体系中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的分级晋升制度,为广大勤勤恳恳地在临床第一线从事医疗诊治工作,为病人提供直接医疗服务的医务人员松绑。
湖北孝感的徐勇主任也曾发文《谏言:请废除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文中指出:晋升正副高职称的评定机制,曾经一直以来都是唯科研、论文、专利为重要指标,同时造就了全世界最庞大的学术不端团体和个人,以及最密集的学术产业链,从上而下,从高层到基层,全面开花。
甚至还有网友想好了废除医生职称晋升制度之后的“出路”:
医生只需要通过两次考试,第一次是“入门”考试,获得医师资格证书,第二次是通过全国主诊医师资格考试,对病人实施独立诊疗;或者取消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保留主治医师,分开高年资和低年资医生的手术行医权限,组建自己的团队,培养自己的梯队建设。
第二种,医生职称评审衡量标准应该多元化。
近几年,多地调整了卫生专业人员职称评审改革方针,将健康科普纳入到了医疗、药学、护理、技术等卫生专业人员高级职称评价。
对于医生职称评审衡量的标准方面,@妇产科的陈大夫 曾经在接受医脉通采访时提到更加期待多元化。她认为不应该用某项来作为一个硬性的标准来评审,有的医生擅长健康科普,有的医生擅长学术科研,则可以在保证临床工作的基础上,二者选其一,毕竟一个医生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他不可能把所有的技能都点亮,点亮其中一项,就是对社会有用的。对于医生个人有所侧重、有所选择,对医疗的发展可能会更好一些。
很多医生也比较认可这一观点,医师职称晋升制度的改革应该考虑针对不同级别的医院套用不同的职称晋升制度,比如社区医院可以不做或少做科研,三甲医院应该对研究型和临床型医生晋升职称评审标准有所区别,然后人性化地再去细化其细节。
第三种,专业技术人员应该按照工龄认定职称。
河南曾经发文推进基层医生绩效改革,提出适当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在社区、乡镇累计工作25年以上的执业医师,凡是符合申报条件的,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可以直接申报基层副高级职称。
而后,吉林省发布的《关于做好全省2023年职称制度改革和职称评审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中也提到一项“3010”职称申报评审机制,即在县乡基层企事业单位从事一线专业技术工作累计满30年,且现仍在一线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聘任中级职称满10年的,可随时申报晋升副高级职称,实行“县审核省认定”制度,每月认定一次。
大部分人比较支持此项政策,并且希望尽快在全国推广。他们认为如何来评价一名医生,还是需要以真正的诊疗水平为主、以适当的患者口碑为辅,而不是仅靠“职称”这顶“帽子”来证明。
不过也有少部分人认为这项政策也存在不合理性。比如在二级医院工作30年和在三级医院工作30年的水平相比,肯定是不一样的;比如专科生毕业出来工作才18岁,但博士生毕业出来可能都35岁了,如果单凭工龄认定,有可能会又是公平、埋没人才。
总的来说,职称对于医生来说是个大问题,因为这关系到个人的职业发展;但对于医生来说又是个小问题,因为无论职称高低都能治病救人。
最后回到“三甲万年老主治”离职经历,背后也映射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目前正在有越来越多的青年医生不再看重传统的公立医院职称评价体系,不再甘于通过十几年、二十年的青春换回一个副高、正高职称,而是在晋升为主治后就选择离开公立医院。
如果真的朝此趋势发展,那中国传统的医生职称晋升制度将何去何从?
(互动时间:以上三种观点,大家更支持哪种呢?)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精彩回顾
➤ 有医生被迫赔了2万元!添加患者家属微信后,医生寒心了……
☟戳这里,更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