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平台对医生成长有多重要?基层医生要如何成长?一位医生平凡又励志的经历

医脉通
2024-12-06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呼吸科的故事 Author 呼吸科的故事



导读

现在是一个获取信息、获取知识比较容易的年代,也是一个技术大发展和普及的时代,平台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你有没有上进心并为此努力过!


来源:“呼吸科的故事”微信公众号



近日,有位读者给我发来私信,如下:



这个问题我想大多数的读者应该和我一样,回答是“YES”,这也是大家毕业都想留在大医院的主要原因。


我记得在我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见习的时候,曾在心外科听一位住院医生(我们用A来代称)和我们聊天,他说他不少同学到市县级医院,早就开始做主刀了,而他现在还是以助手的身份。但是他的同学们只能做阑尾炎、静脉曲张、疝气等等小手术,稍微复杂一些的手术也轮不到他们,而心脏手术那是想都不要想的。A医生现在每天都能看到不同的手术,不同的病情,每天都很新鲜,每天充满挑战,他说这样做医生才有意思。


见习期间,我见识了很多高水平的老师,所以我非常期待能留在省城继续实习。可当一年见习期结束,来到最后一年的实习期,根据“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原则,我要回老家实习。辅导员为了抚慰我们,说下面医院动手的机会多,成长也不慢。但一年之后,当我们回到省城参加毕业典礼,和在省城医院实习的同学聊天后,发现带教老师的水平、参与手术的数量和难度以及病人的种类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当然,那一年的实习我仍然收获很多,我也遇到了不少认真负责的上级医师和有些志同道合的同学,以及很多有趣的案例。和我某些虽然在省城大医院实习的同学相比,我的收获不比他们少,因为有些同学虽然在更高的平台,可是却经常抱怨老师批改病历过于严厉,抱怨管病人太多,事多人累。


听着他们这些抱怨,我却觉得是“凡尔赛”,或者我多么希望和他们互换一下,我非常愿意多管病人、多做事情,因为我知道现在我多辛苦一些,以后我处理病人就更有把握一些。做任何职业,想要不辛苦就能达到一定高度,那是痴人做梦。


工作后,我的起点也不算高,我在一家二甲医院工作三年,除了肺科、肾内科以外,其他内科当时并没有细分,外科的情况也类似。所以我们很多年轻医生管的病人情况很复杂,虽然没有像我们在三甲医院同学那样在某专科很专、很精,但好处在于这样的经历会使我的思维比较发散,考虑问题的角度更多更广。


工作三年后通过考研我来到更高的平台进一步深造,在这里我见识到更多高水平的医生,自己的认知水平获得很大的提升。工作后也来到一家三甲医院,同样很庆幸能结识到不少高水平的同道,从他们身上学到不少东西——从临床思维到具体知识。


从毕业到现在工作也快20年了,正如这位读者所说,在高水平的平台上,能遇到那些喜欢钻研、喜欢收集整理临床案例的医生的机会更多,如果自己也努力,那么成长的空间很大。当然即使不那么努力,只是把医生这个职业当成一种谋生手段,水平也不会太差,因为周围有高水平的同事和上级帮你把关,给你纠偏。


那是不是在基层医院,我们就因为平台不高、接触不到高水平的医生就认命、放弃努力了呢?非也。就以我曾工作的那家二甲医院来说,肺科和肾内科当时均是S市的重点学科,但后来肺科的发展依旧很好,肾科就有些没落了。区别很大程度在于这两个科的学科带头人,肺科的K主任每天看文献(特别是外文文献),知识很广博,也很爱思考想问题,在气管镜介入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出过书,在国内大型会议上也经常亮相。


现在是一个获取信息、获取知识比较容易的年代,也是一个技术大发展和普及的时代,平台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你有没有上进心并为此努力过!


我举一个自己的例子吧,我们医院第一例鹦鹉热肺炎并不是我们呼吸科诊断的,但是当我偶然听说这个案例后,我把这个案例拿来认真地研究了一番,然后从网上检索了大量的文献进行整理和研读。后来,我多次在自已科仅通过临床表现就诊断出鹦鹉热(当然都有二代测序的证据),并在科室内多次和同事们分享我的临床分析思路。再后来,我联合全国十家地市级医院的同道撰写了48例鹦鹉热的临床分析发表在《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上。


还有,在长期工作中,我遇到非常多误诊的案例,在和同事们的接触和聊天中,也聊到很多有趣的案例,包括我们医院曾经每个月的全院疑难病例讨论。我不仅积极参与,还把这些内容积累下来,写成一个个小故事发表在《中国社区医院》杂志上,最后又整理成书,出版了《医生为什么会误诊》。这件事其实也不难做,问题在于你有没有这个心,你愿不愿意为此付出时间和精力。


这位读者之前就曾经和我探讨过一些学习方法的问题,看得出她是一个值得培养的好苗子。学习方法方面的问题在本公众号也多次提到过,说难也不难,认真对待每一个病人,在临床工作中细心观察病情的变化,对不懂的地方去查资料去看书,也可以找机会去问一些专家。


例如,现在我们国家大力搞的医联体,这个形式本来很好,不仅方便群众就医让他们不要跑到大城市就能接触到专家,也能帮扶基层医院提高业务能力,帮助解决一些复杂病例。不过,在我看来,更主要的是通过专家的指导和带教,提升基层医院医生特别是年轻医生的工作和思维能力。


我到一些基层医院,看到很多年轻医生的状态不是很理想,在工作中缺少有效的思考,平时书和文献也读得很少,有些医生还总是以工作忙事情多为借口。诚然,基层医院没有规培和进修医生,实习医生也少,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处理,的确很忙。但是大医院医生难道就不忙了吗?身兼临床-教学-科研的他们,难道会空闲吗?他们除了不写病历不直接开医嘱,其他事情可一点不少干呀。


我有时会想,如果我是一名基层医生,在医联体帮扶这样的形式下,一周只有一天能接触到上级医院的专家,我要怎么成长?


我想我会把这一周内遇到的复杂案例整理好,最好做成一个幻灯片,请教专家如何分析和处理;我会请专家和科室所有医生一起读读片,提高读片技能;我会给专家一个要求,请他每次给我们做一个小讲座,不论是一个案例,还是一个专题;我还要主动向专家反馈前一周会诊的病人情况。更进一步,在和专家混熟悉之后,我会把写的幼稚的论文请专家修改;写的课题标书请专家过目让他提提意见。当然如果是外科系统的专家,除了上手术台带我做手术,能边做边解说,还向专家要求一下讲讲手术的思路和技巧。


有人说,专家这么忙,那有可能给你做这些呢?其实,专家们是很乐意教学指导和交流的,关键是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如何加强与专家的互动,如何体现出积极好学的精神面貌。


这位读者还说,专家们还跟上发展的前沿,对指南研究特别透彻,要如何提升这方面的能力。首先,你要先从把指南读通读透做起,读指南不是草草看过,而应该是做笔记,因为现在很多都是电子版本了,那么我们也要做电子笔记。我个人推崇的方法是用幻灯片的方法来进行学习的总结和思考,然后在科内学习,讲给同事听,然后让同事们提问,看看自己能不能回答得上来。不能回答的好问题,就要想办法把它搞清楚,可以通过指南引用的文献拿来看看,能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如果搞不懂也不用着急,以后参加学术会议的时候可以拿出来问一下专家。


在不同的平台上,医生有不同的成长路线和轨迹,在这个时代基层医生成长的空间比以往更大,可能性也更多,关键还在于自身想不想努力,要不要学习。我常常和规培同学说,你们要趁现在多学一些、多辛苦一些,尽快培养出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模式,以后回基层工作能拿得出手,能够快一些成为主力、支撑起业务。否则,再好的平台也是白搭。


一下子说这这么多,就是希望大家正确看待平台,顶级医院数量毕竟有限,想进去也很难(博士学历只是敲门砖)。基层医院医生一样能成为优秀的医生,也有自己的成长路径,关键是自己有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正所谓天道酬勤,努力和方法都是需要的,最后,希望这位读者能够不断学习进步,做一个终身学习者。



责编|阿泰

封面图来源|视觉中国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精彩回顾

➤ 别人加班干活都可获得收入,为何医生“飞刀”不可以?关于破局“飞刀”的三点思考……

➤ “有个主任在我这里买保险,他的税前收入是80多万”!看着自己的12万,老医生欲哭无泪|医院生存录

➤ 一批大三甲医院启用家庭化产房,产科竞争白热化……

➤ 患者去世,家属报警,可封存病历却发现没有手术记录……最终,医院被判赔26万,冤吗?丨医眼看法

戳这里,更有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医脉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