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印度!又是印度!美国对华科技封锁线的关键节点 | 巨头政经观察系列⑫

刘典 刘典 2023-03-24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本文摘要:

美国正在从国际供应链出发,建立针对中国的地缘科技铁幕,而印度,就是其中的重要支点。印度是美国在印太地缘政治和地缘科技棋盘上的重要棋子,帮美国扼守着产业链和地理上至关重要的位置。现在,一种更有利于印度自主产业的新硅谷-班加罗尔模式逐渐显现……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1月31日,美国和印度宣布正式启动“关键和新兴科技倡议”(iCET)。倡议旨在加强美国和印度政府、企业和学术机构之间的科技和国防工业合作。包含了六个领域,分别为美印创新生态系统的合作、国防创新与技术合作、半导体供应链合作、太空技术合作、人才交流合作以及下一代通信合作。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 (Jake Sullivan) 称该倡议为对民主伙伴关系的“战略押注”。

2022年以来,美国和印度接连进入科技凛冬,不管是硅谷的全球科技巨头还是班加罗尔的科技初创企业,都面临着资金紧张、外部环境不好等问题。此时的美印科技倡议,不仅仅是两国振兴科技产业的一次尝试,更是试图在芯片领域把中国也拉下水。对于印度来说,此时抱紧美国的大腿或许成为了唯一的复苏捷径。而对于美国来说,加强与亚洲盟友的关系,不仅能削弱中国在国际供应链中的地位,更有助于闭环它这一幅针对中国的地缘科技“铁幕”。

01




必须拿下的印度




美国正在从国际供应链出发,建立针对中国的地缘科技铁幕,而印度,就是其中的重要支点。在美国铁幕图景中,一方面是要控制芯片技术研发和国际供应链的上游国家和地区,比如荷兰和日本;另一方面,要控制产品加工制造和国际供应链的中下游国家,如印度。

印度在美国地缘科技铁幕战略中的意义不言而喻。

一方面是印度在国际供应链中的地位,另一方面是印度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战略性作用。

产业上,印度和发达国家在供应链上位于不同环节,形成互补和策应。长期以来,在全球价值链中形成以欧美发达国家负责技术研发、中国等国家负责制造加工的格局。而如今,美国对于中国的一条科技战略就是减少对于中国的供应链依赖,换句话说,在全球供应链的体系中排除中国。因此,美国正在加速跨国企业进一步分散和将制造转移出中国。

一方面,美国出台了如《2022芯片与科学法案》等相关的产业政策,以大力的补贴等行政手段推动美国企业和国际企业将芯片等高科技领域的关键零部件制造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国家或者迁回本国,比如为在美国建造半导体工厂提供总价值超过500亿美元的直接援助。而美印倡议中的半导体合作,则是帮助美国和国际企业打通与印度的合作壁垒与限制,为企业找好替代中国的“下家”。

另一方面,鉴于印度的芯片制造水平,目前企业将关键零部件制造转移到印度仍然存在技术问题。包括高技能劳动力、足够的工程师、完善的基础设施等等。这些都是目前中国相对于印度或者其他国家的制造优势。因此美印倡议也致力于提升印度芯片的制造水平和基础设施水平,以帮助印度更好得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位置上,印度地处南亚,是美国印太科技和总体战略必须打通的环节。印度并不是美国传统意义上的盟友,在许多问题上也不与西方一贯立场保持一致。比如由于俄罗斯与印度的关系,印度没有加入西方对于俄罗斯的制裁和谴责中。又比如印度自身的经济发展和经贸策略,与美国的“印太经济框架”谈判频频受阻。但在中国问题上,印度和美国却存在共同的利益,两国都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军事和科技实力的迅速提升。因此,不管是地缘政治还是地缘科技层面,如果美国想要遏制中国,就必须要克服目前和印度各领域的障碍,打通印度这个最终环节。

而美印倡议中,两国国防技术和工业合作将在中长期减少印度对于俄罗斯的武器依赖,加深印度与美西方的安全与地缘政治关系。同时,倡议也将进一步提升印度在国际产业链的地位,增强印度科技和军事实力,帮助印度在印太科技领域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地位。这样一来,在印太地区,印度将能真正威胁到中国在安全和科技领域的主导地位,也将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有力抓手。

在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印度成为美国和跨国企业眼里中国最好的替代品。已经有部分企业正在将原来部署在中国的生产线转移到印度。

以苹果公司为例,据《华尔街日报》2022年12月报道称,苹果公司正在加快将部分中国生产线转移到印度和越南等其他东南亚国家。包括将更多iPhone生产线转移到印度,以及将更多MacBook生产和组装工作转移到泰国。而中期来看(3-5 年内),至少美国市场(约占全球出货量的25-30%)可以由位于中国以外的装配厂供应。美印倡议的出台,将加快苹果公司转移供应链计划的进程,减少苹果公司关于当地技术、政策、人才等各个方面的后顾之忧。

图片来源:GJ

02




向印度倾斜的硅谷-班加罗尔模式




在美国的地缘科技铁幕策略下,原本对美国重要的技术和经济利益,将会部分让位给更为重要的国际政治利益。过去硅谷-班加罗尔形成了国际产业互补和合作的机制,是产业链上下游的关系。班加罗尔为硅谷的科技巨头提供广阔的互联网市场和本地的科技人才,而硅谷的科技巨头则成为印度科技产业的上游需求方,为班加罗尔本地的科技行业提供了大量的高端服务订单。现在,一种更有利于印度自主产业的新硅谷-班加罗尔模式逐渐显现。

出于地缘政治因素,美国决心加强这个模式,并且给予印度必要的技术、产业发展机会。而印度也愿意把握这个机会,借机培养自主产业链。

过去,印度的研发支出不到其GDP 的0.7%,而全球平均水平为 2.2%。印度的半导体几乎完全依赖进口,每年花费约240亿美元。在全球疫情期间,莫迪总理实际上已经在启动产业链和技术的Atmanirbhar Bharat(自力更生的印度)运动。

印度的第一步就是减少对于中国的技术依赖。2019年印度从中国进口的制成品中,高技术产品占总量的67%以上。2021年5月,印度政府开始禁止华为、中兴等中国企业参与印度的5G项目。

其次,印度需要借西方之力培养自主产业链。这放在过去是难以实现的,或许需要像中国一样花费数十年和大量的经济投入。但在地缘政治因素下,新的硅谷-班加罗尔模式给予了印度这个机会。一方面是美印倡议聚焦两国创新生态系统合作和半导体供应链方面的合作。主要是美国为印度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在产学研方面扩大美印在人工智能、量子技术、高性能计算方面研究。另一方面是美国为印度提供更多国际供应链(产业方面)的机会。包括支持印度半导体设计、制造和制造生态系统的发展,利用双方的互补优势向印度转移部分半导体产业制造环节。

可以这么说,印度正在试图利用美国给予的机会,走中国走过的老路,从全球价值链的中下游端向上移动;而美国希望一个前进的印度能更大程度地替代中国在供应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成为美国所谓民主科技联盟中的重要一环。

美印“关键和新兴科技倡议”就是这个新硅谷-班加罗尔模式的生动实例。新模式为印度占领原有中国在芯片国际供应链的地位、获取更多的尖端技术和印太技术话语权去除掉了部分障碍,即使仍然道阻且长。

美国需要从技术、产业两个渠道掐死中国的芯片发展。这就注定美国不能只攻坚像荷兰、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更要在印度和东南亚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上下功夫。简而言之,就是要在国际供应链上寻找能替代中国位置、又有求于美国、听话的国家。最后,美国也需要借助新模式巩固与印度的关系,通过提升与印度的科技合作关系,最终提升与印度的政治和战略关系,让印度在政治和经贸方面与美日韩澳靠近,形成全方位包围中国的大网。

(在印度被禁用的中国应用列表)

图片来源:印度新闻信息局(PIB)

03




逐步地缘政治化,互联网渐成分裂网




自2020年6月以来,印度政府已经禁止了许多与中国有关的应用程序,包括TikTok、微信、Bigo Live等社交媒体和游戏应用。而禁止的原因也与他们的美国同僚如出一辙,认为中国科技公司和应用对于印度产生了隐私和间谍担忧。像vivo、小米和华为这样的中国通信和手机企业也时常遭遇印度政府的各种检查和骚扰,包括逃税、做假账以及违反外汇管理法等,而华为荣耀团队最终因为印度营商环境的原因退出印度市场。

在美印倡议影响之下,未来中国企业在印度的风险将继续抬升。目前,印度和美国在对于中国科技发展和科技企业的态度日趋一致,都从国际政治和安全的角度将中国视为威胁。而这也使得互联网被意识形态和政治撕裂的风险极具上升。目前,美印仍然处于合作与倡议阶段,但不管是从美国的长期利益来看,还是从印度的长期利益来看,两国科技合作关系的逐渐升温和靠近都是一种趋势。

印度是美国在印太地缘政治和地缘科技棋盘上的重要棋子,帮美国扼守着产业链和地理上至关重要的位置。而美国也是印度在提升科技自主和产业自主上必须仰仗和倚赖的合作伙伴。美印倡议只是一个开始,美国最终目标是将印度完全纳入自己的“民主科技同盟”中。

因此,随着美印科技关系升温、立场逐渐靠近,印度对于中国科技企业的敌意和监管只会比美国有过之而无不及,只不过印度和美国的区别在于印度在技术上比较依赖中国,短时间内缺乏与中国一刀两断的实力。而改变这种局面则是目前美国和印度都在推动的方向。

唯有产业链自主可控,唯有科技自主。毫无疑问,即使是在家门口,中国目前也面临着风高浪急、惊涛骇浪的挑战。在美印倡议出台的同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学习中提到,中国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尽快实现科技自主。同样,中国也要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不能让人家就轻易把我们扫出了国际供应链中,要做到别人不敢扫也不能扫,最关键的就是要增强产业链韧性,实现产业链安全稳定。

进一步,中国需要考虑建设以中国市场为核心的辐射网络,在国际市场方面扩大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这也意味着中国要构建更好的创新生态,提高中国在全球供应链的地位,成为别人不可或缺的一环。包括提升要素市场化程度,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完善部分尚且薄弱和不完整的产业链,提升基础创新能力,推进底层基础创新。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评价美印倡议说,“这项倡议是使整个民主世界和印太地区处于优势地位的总体战略的又一重要基础部分”。面对美国的地缘科技竞争、芯片和科技的铁幕,我们一方面是要反对这种将互联网变为分裂网的做法,另一方面是要意识到唯有依靠自己,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才能应对未来的风云激荡。


——END——


全球政经观察·科技巨头系列:


1.俄乌冲突: 一场被严重低估的“科技巨头交锋”

2.懂王归来:Twitter“王位”空缺的682天|系列一

3.马斯克捅破了美国政治旋转门的窗户纸|系列二

4.推特正在推开美国新的政商“旋转门”

5.硅谷巨头大裁员背后的美国科技凛冬|系列三

6.硅谷凛冬之下的科技巨头战争|系列四

7.坐在美国监管火山口上的TikTok |系列五

8.亚马逊史诗级裁员:科技凛冬背后的生产力之殇 |系列六

9.智子拜登,“锁死”科技巨头?|系列七

10.“美国一感冒,印度就高烧” |系列八

11.百亿补贴“拼一刀”,微软对ChatGPT下重注意味着什么|系列九

12.“科技冷战”前夜,本次中央集体学习透露了什么信息?| 巨头政经观察系列十

13.拜登国情咨文打造对华科技铁幕,中国如何接招?| 巨头政经观察系列十一



 

刘典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特邀副研究员

观察者网公共与战略事业部总监


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字经济、数字货币、网络与数据治理,国际政治经济学等。


个人专著包括《非常法史》、《法眼看民国》、《政策沟通:国际合作引擎》;参与编著《“一带一路”大百科》《读懂“一带一路”》《破解中国经济十大难题》、《中国改革大趋势》等。


在《中国金融》、《文化纵横》、《人民论坛》等核心期刊发表十多篇研究论文,在《光明日报》、《经济日报》、《解放军报》、《北京日报》等数十家权威纸媒发表近百篇评论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