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亚洲时尚能团结起来吗?
亚洲设计师们或许初步塑造了各自的品牌故事,却还没有把共同的身份编织为一个真正具有吸引力的集体故事
作者 | Drizzie
在闯入最高舞台的征程中,一道隐形屏障阻碍着中国设计师的“最后一公里”。
几天前,LVMH Prize公布9名决赛选手名单,选手来自英国、乌克兰、法国、牙买加、美国、日本和意大利。三组入围了半决赛的中国设计师,即Louis Shengtao Chen的陈盛韬、Marrknull的王隈与时天,以及NAMESAKE的谢氏三兄弟遗憾落选。
自该大奖赛创立以来,唯一一名入选决赛的华人设计师为Rui创始人周睿,她在2021年成为第八届LVMH设计师大奖决赛选手,与南非设计师Lukhanyo Mdingi和美国设计师Colm Dillane Kidsuper共同获得Karl Lagerfeld特别奖。
“在国际舞台上,我觉得我缺乏一个社群,亚洲设计师的社群归属感比较弱。”闯入LVMH Prize青年设计师比赛半决赛陈盛韬这样对我说。
相较之下,少数族裔尤其非裔人才在时尚行业的话语权肉眼可见地实现了阶段性跃升。
从已故前LV男装创意总监Virgil Abloh,到明星造型师Law Roach,Ib Kamara,再到新兴设计人才Grace Wales Bonner、Thebe Magugu等,非裔创意人才俨然形成了一个互通有无的生态系统。尽管各自背景存在差异,但团结的身份认同推动他们在守旧的时尚行业撕开了一道口子,并以自己的成就为更多同伴奠定基石,创造机遇。
即使正如造型师Law Roach在近期The Cut的采访中所说,非裔人才在时尚界的晋升仍然面临着“被选中”,或者说寻求白人中心的行业体制认可的痼疾,但不可否认的是,非裔人才的行业地位已经获得了整体提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时尚行业的重要决策,具体而言便是谁能担任创意总监、与谁联名、谁能获奖等最现实的问题,这背后的考量早已不仅限于个人能力。
反观亚洲时尚,社群共同体的连结度远低于非裔创意人才。不仅是两岸三地的时尚行业缺少必要的交流,中日韩时尚产业也相对孤立。
尤其在过去三年的特殊情境中,每谈及亚洲时尚产业,市场更多调用的是竞争视角。自从韩国流行文化形成一股文化输出新势力,韩国奢侈品市场的重要性和韩国明星的影响力也在两年间实现跃升。除此之外,踩着疫情后机遇实现经济发展的越南也见证了一轮奢侈品市场的繁荣。泰国流行明星也凭借泰剧文化成为国际时装秀的常客。
韩国奢侈品市场的重要性和韩国明星的影响力在两年间实现跃升
相较于一荣俱荣的亚洲共同体自豪,中国时尚市场感到的更多是危机感。尤其是在年初国际旅行开放后,中国时尚的利益相关者将直面一个格局变化的全球时尚市场,市场营销资源和注意力的重新分配是不得不接受的现实。甚至在更隐秘的供应链层面,作为服饰制造业主要市场的中国也愈发面临着来自越南,以及土耳其等欧洲近岸市场的竞争。
日本时尚作为早已闯入国际舞台中心的独特一支,多年来更多以其鲜明的个性特征存在。除了老一辈Comme des Garcons和Yohji Yamamoto,日本时尚既存在一批坚持做衣服的匠人式设计师,也有诸如Sacai的Chitose Abe、Doublet的井野将之,以及藤原浩等将时尚与潮流和商业融合的设计师。
日本奢侈品行业在上世纪便形成的成熟度,使其鲜少与新兴市场中国、韩国和越南相提并论。综合来看,日本时尚难以承担领衔亚洲共同体的使命。
正因这种奇怪的竞争关系和发展错位,亚洲相关的时尚叙事是相对碎片化,不成气候与体系。
暂且不议需要更多时间孕育的亚洲奢侈品牌,若只纵观自我表达更加自由的独立设计师品牌,能够长期停留在国际舞台上保持输入和要素流通的品牌已经屈指可数,因而不应意外它们的声音不足以成势。
越南裔的Peter Do、中国香港的Robert Wun和日本的Tomo Koizumi成为近年来零星收获广泛热议的亚裔设计师品牌。而本季在海外办秀的Susan Fang、Shuting Qiu、Chen Peng等中国设计师品牌则试图创造一种平衡,既在国际舞台保持可见度,同时兼顾广阔的中国市场。
中国设计师品牌Susan Fang、Shuting Qiu和Chen Peng分别在伦敦、米兰和巴黎时装周发布2023秋冬系列
在更成熟的一批设计师品牌中,亚洲共同体的叙事更加缺乏。你能想到的或许是Simone Rocha因设计师拥有一半的中国血统,她偶尔会在媒体采访中解释其爱尔兰与中国的双重身份连结。
擅长制造话题又试图东山再起的Alexander Wang在去年4月的复出大秀将亚裔美国人文化作为主题,他还邀请中国淘宝模特梁晓晴和中国博主组合@四美子拍摄广告,显示出其亚裔文化溯源的复出策略。在疫情期间美国掀起的“亚裔憎恨”后,这种审时度势的做法一定程度上挽回了市场对这名此前丑闻缠身的设计师的好感,也聪明地切中了亚裔共同体缺失的现状。
作为最早一批闯入国际舞台的亚裔设计师,Alexander Wang原本最有能力与机会建立亚裔设计师的集体身份认同。然而遗憾的是,Alexander Wang由于对时装专业性上的追求日益松懈,加上品牌的商业化和性骚扰丑闻,因而无法成为亚裔时尚领袖。
市场对于Alexander Wang亚裔美国人文化的复出策略评价也参差不齐,有人认为它是三明治式的夹生身份认同,他的土味营销也带来了丑化亚裔文化的嫌疑。这种因为复杂文化背景所带来的认同困难体现在方方面面。例如杨紫琼获得奥斯卡在社交媒体引发舆论,然而有评论直言不应该为她感到骄傲,因为她是马来西亚人,而不是中国人。
亚洲设计师们或许初步塑造了各自的品牌故事,却还没有把共同的身份编织为一个真正具有吸引力的集体故事。而这个集体故事的缺乏,成为冲破屏障抵达舞台中心的关键短板。
不过,亚洲时尚仍未形成共同体,这既是问题,或许也可以成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上周六,上海时装周的一场论坛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曾任《周末画报》时尚主编的资深意见领袖叶晓薇邀请了几名来自越南、新加坡、中国香港的亚太地区行业专家进行现场探讨。这场论坛的不寻常不仅在于这是国际旅行恢复之后海外嘉宾重回在上海时装周,更在于“亚洲视角”长久以来的稀缺。
yehyehyeh创新社与M SPACE共创聚谈共同举办上海时装周“亚洲创新,时尚新体系”论坛
在2020年以前,热闹的上海时装周经历了三年左右迅速上升期,当时上海时装周打出了“亚洲最大订货季”的名号。这个名词的背后,是中国作为最大生意发生地的底气与自信,却仍然出于一种竞争框架和商业考量。
在中国设计师品牌和时尚产业蒸蒸日上的时期,人们对国际交流兴趣更高,鲜少有精力将亚洲作为共同体。而在疫情三年的冷却期,市场又被迫专注国内市场,亚洲视角继续缺失。因此数年来,无论市场如何起伏,亚洲作为文化和产业共同体的讨论实际上一直匮乏。
如果说对于中国时尚产业的大部分从业者来说,一场“亚洲视角”的论坛是视野的拓宽,那么对叶晓薇而言,却是一次回归与聚焦。
出生中国台湾,并曾在美国长期生活的叶晓薇是中国第一代时尚主编,前沿视角和国际视野一直是鲜明的差异化标签,她带领下的《周末画报》被国际时尚界视为先锋时尚的中国代表。
数十年来,她保持长期密集的国际化交流,活跃于国际行业会议和国际奖项评选,其中包括英国华尔普奢侈品联盟、瑞士雷达表新锐设计大奖、《华尔街日报》“亚洲创新奖”、国际羊毛标志大奖以及哥本哈根时尚峰会。
从2017年起,叶晓薇将工作重心转移至可持续时尚,创立yehyehyeh创新社。举办论坛成为该机构的主要年度日程之一,它曾邀请MoMa知名策展人Paola Antonelli、国际羊毛局和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等机构,RTFKT、Vechain、Pangaia等新兴科技与时尚公司,汇集设计师、科学家、设计师、机构和学者进行跨界沟通。相较于疫情前天马行空的嘉宾,此次以亚洲为主题的论坛有意将视角对准后疫情时代更加现实的行业问题。
去年至今,叶晓薇走访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她认为,后疫情时代、随着贸易、人员、文化和资源交流的增长,亚洲正在经历塑造全球化的下个阶段,不仅一反西方疫情后的颓势,在经济复苏上超越其他区域,同时,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区域经济体,亚洲也有望形成时尚产业及其价值链的新联盟。
叶晓薇提出的问题是,随着亚洲价值链正越来越趋向知识创意密集型发展,由“制造”向“创造”转移,亚洲时尚产业应该如何打破长期以往西方时尚被动输入者的形象,这显然是这个新的亚洲共同体所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在中国本土时尚艰难的三年后,一次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讨论恰逢其时,而长久缺失的亚洲共同体需要有复合文化背景和国际影响力,并代表不同产业链环节的人士领衔促成。
这场论坛邀请新加坡时尚协会高级总监Charles Ling 、越南GLOBAL LINK创始人兼主席Tran Thi Hoai Anh、Tomorrow Showroom亚太区董事总经理Giovanni Pungetti 、香港REDRESS可持续时尚教育总监Marianne Mclean-Atkins、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王朝晖,构成了来自亚太各国和产业链各环节的观点。
容易被忽略的是,亚洲时尚的共同体不仅是讲故事,更是这背后整个时尚产业链的合作,它涉及到从创意端、供应链到零售端的协同,更需要行业与教育机构的帮助。
一个简单的问题是,亚洲作为时尚供应链聚集地,至今没有统一的可持续时尚认证系统。Charles Ling表示,新加坡时尚协会将致力于打造一个区域性的新可持续时尚联盟,提供更具公信力的认证系统。
这显示出区域合作的匮乏,也告诉市场,亚洲时尚话语权的提升要从根源上解决。时尚供应链过于隐秘,令人们在谈论很多行业问题中忽略对问题的溯源,也经常令人们忘记时尚是一个拥有如此庞杂利益分支的产业。
实际上,当我们在谈论国际舞台亚洲创意社群的不团结时,我们其实就是在谈论时尚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不平等、不可持续和不连贯。
毫无疑问,在全球时尚供应链的话语权分配上,无论是中国、韩国还是越南都站在同一个弱势阵营。
即使是接受国际化学院派时装教育,站在最光鲜舞台上的亚洲年轻设计师,也永远不能与这一与生俱来的烙印割裂开来。隐去这一底色,便也相应地缺乏了进一步向上的动力。
改善行业现状的答案一直是明确的,除了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以及开放的心态,没有别的捷径可走。但是从操作层面上从竞争思维转化为合作思维,是一场彻彻底底的观念颠覆。
论坛内容承载有限,但此时此刻,设置全新视角和提出问题是关键的第一步。中国固然是一个庞大的市场,但人们很容易忽略的是全球市场之大。刨除可持续层面的问题,SHEIN作为近年来亚洲在全球时尚产业施加的最大影响者,其成功便来源于首先将视角对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
事实上,不少行业人士在本季上海时装周的交流中指出,在过去三年本土时尚承压的环境下,过度的下沉化和商业化已经让从业者疲惫不堪。设计师品牌对商业市场的简单迎合并没有带来行业的繁荣,反而导致创作活力的降低。
问题就出在中国时尚仍未形成与外界实现要素流通的可持续化产业链,放弃了全局,只能挤在有限的市场争夺喘息空间。
随着交流的重启,中国时尚要迈出的下一步,是将“亚洲”视作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
独家深度
深度 | Glenn Martens能成为下一个Kim Jones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