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志安:微信大号成功背后的冷思考

张志安 一本政经 2019-07-16

        自2012年8月微信公众平台开通以来,六年间,已经孵化出多达两三千万的公号。其中,既有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创建的“机构媒体”,更有无数普通公众出于公共表达、利益诉求等动机运营的“自媒体”,整个网络内容业态和网络舆论格局都因此发生了移动化、社交化甚至碎片化的变迁。

    回顾这六年微信公众号带来的变化,最令人瞩目的还是少数头部用户或者俗称“大号”的成功。

        自称“宇宙第一网红”的咪蒙,在热点事件中的每次发声总能抓住大群网民的情绪痛点,赢得数以千万计的关注度;

        时尚教主黎贝卡和石榴婆的公号,成为诸多城市白领女性消费生活的重要指南;

        坚持每天发一条60秒钟语音的罗振宇,凭借“逻辑思维”打造了通俗化、轻知识的内容产品,继而逐步建立了以知识付费为核心的内容产业链;

        张伟的“世相”和“新世相”汇聚了成千上万的文艺青年,很快就成功转型为“文艺教主”;

        徐沪生的“一条”采取做减法的方式,以精品短视频形式,快速打开倡导网络新生活的窗口,仅用15天就吸粉100万;

        “毒舌电影”遭遇了监管阵痛后,再度以“Sir电影”回归,依然是中外电影网络评论的旗手,而且不断推进着收入和业务模式的多元化;

        六神磊磊靠解读金庸小说片段,以犀利、幽默的文风,捕获了无数粉丝的追捧,继而成为针对热点话题发声的意见领袖。

    这些“大号”,不管是姿态优雅或者倾向低俗,无论是垂直定位还是内容糅杂,几乎都有相似的成功秘笈,比如探索注重体验的产品形态,把握网民的情绪痛点和心态,满足公众的直接或潜在消费需求,对接社会或时代的普遍问题。

    尽管成功者永远是少数,但这少数人的“个体成功学”已足够耀眼:助理月薪高达5万,单条文章广告报价数十万,经由公号实现的电商和衍生业务年收入达到数千万,创建和运营的创业公司经过几轮融资估值已达数亿……最令人瞩目的,还是基于点击的“流量”和依靠“流量”变现的资本。

    公号的崛起和“大号”的成功,必然带来令人欣悦的变化,比如为少数精英的内容创业和自我价值实现提供了传播平台,为草根个体的公众表达和社会动员提供了重要资源,为自媒体的议程设置和社会的舆论参与提供了网络空间,为整个内容生态的繁荣激发出个体和组织无尽的创造力。

    然而,对多达8亿的中国网民来说,绝大多数人只是公号的阅读者、消费者和旁观者。面对公号创业者的成功,我们还需要集体冷思考,这种冷思考至少包括这些追问

        我们的阅读效率和内容品质因为对公号的信息定制和依赖,有没有变得更加高效、系统和深入?

        当我们习惯了阅读两三千字的公号文章,是否还依然拥有啃完一本经典原著图书的兴趣、耐心和毅力?

        相对碎片化、娱乐化和通俗化的公号阅读,是否有助于我们持续建立把握复杂社会的认识论和稳定的价值观?

        针对热点事件和话题,我们的态度和立场是否会被某些公号文章中的偏激和情绪所刺激,也变得浮躁、表面甚至焦虑?

        通过订阅自己感兴趣的公号文章,习惯于“喜欢自己喜欢”“知道自己知道”,我们是否还会对社会发展中那些重大的公共议题保持关注,且不断打破信息茧房、认知极化等偏见,继续保持“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理性自觉?

        对于这些问题的追问,如果答案是积极的,那说明公号只是你我阅读和思考的组成部分而非主打产品,只是你我了解、观察和参与公共生活的某些窗口而非主流渠道,只是你我调节自我情绪和心态的特定试剂而非关键营养。如果答案是相对消极的,则说明公号的阅读、消费和体验,或多或少让你我过度陷入情感化的网络世界,过度被网络消费主义所主导,失去了冷静理性的判断、弱化了深度思考的能力、降低了公共关注的热情。    

        现实的情况当然没那么糟糕,但也未必如想象的这般美好。也许,我们需要始终保持反思:阅读公号的生活,如何才能让我们拥有更向上向善的头脑和观念?这种期待和责任,不应归于公号,而要归于这个时代和我们自己。


注:本文首发于《环球时报》(2018年8月22日),原文标题《公号个体成功学的冷思考》,作者系中山大学互联网与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更多精彩推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