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在高考之际追问教育
近年来,从高学历犯罪到虐待动物、对父母同学痛下杀手的所谓“高知”,或被利益驱动主动涉案,或价值观残缺被动而为,都值得我们警惕和反思。
2019年6月7日,影响中国1031万青年人命运的考试——高考,开始了。
当回到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正在经历的考验中重新审视高考,不难发现,一场对于青年人和中国高等教育的考验,其实才刚刚开始。
面对美国的“科技脱钩”,中国应对的底气是什么?当我们沿着这一疑问追根溯源,答案最终又回到教育问题上。除了任正非对基础教育的拷问,中国高等教育的承压似乎更为紧迫。
若要以举国之力打造重器,那些已经或即将踏入大学校园,以及更多正在为此努力的年轻人,正是不可多得的玉石。国家未来发展所倚重的科学家、关键人才、管理领袖,都将从他们当中诞生。
当然,更为真实的情况是,大多数年轻人或将在四年后,从事更为基础性的工作,走上并不处于塔尖位置的岗位,在有限的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重要,恰恰相反,正是塔基和塔腰的力量是否过硬,决定了一个国家走得是否稳健、是否能保持基业长青。
基于这样的认识,高等教育以往自诩“精英教育”的模式和论调,就显得有些脱离实际。即使顶着“高等”二字,我们仍应清醒认识到,大学教育应回归教育的本源:育人。先成人,才有成才的基础。
近年来,从高学历犯罪到虐待动物、对父母同学痛下杀手的所谓“高知”,或被利益驱动主动涉案,或价值观残缺被动而为,都值得我们警惕和反思。
当然,谈国家教育,不能只有底线思维。所谓的教育本源,也应拥有更广泛多元的内涵:培养学生健全的价值观,塑造诸如合作协同、理解包容、勇敢毅力、诚实正直的美好品格等。
当通识教育足够成熟,面对当下遭遇的知识断裂、创新性不足的困境,我们或许将更加从容。毕竟,重大科研成果不是无源之水,需要牢固稳健的基础性学科研究成果的支撑;文史哲艺术乃至宗教,会让社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元、有趣而包容。唯有打破功利性思维,中国的高等教育才能焕发新动能。
当教育的底盘足够稳固,解答了学生们“学什么”“为什么而学”的疑惑之后,中国的高等教育或许才有现实基础,带领学生去挑战更高维度的批判思维乃至创新精神。是的,高等教育仍要承担补足基础教育缺失内容的责任,但以往的批评之声往往会忽视这个现实,直接质问“中国的高等教育为何未能培养出关键领域领先世界的关键人才?”这样的视角未免过于狭隘。
何况国之教育体系的成与败,从来都不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取决于,有多少人因为喜爱而投身枯燥乏味的基础性研究;有多少人因为热忱而选择没有钱途的人文类学科,有多少人因为认同而愿意面对世俗眼光下并不高大上的工作。
我们相信,会看到一代代充满勇气的破冰者出现,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这是大势所趋,也应是历史必然。
洞察变化的商业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