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中的一次作业

骆佳 曹琳 刘歆雨 四面空间 2024-04-21


点击关注四面空间

 









     导   语    


苏  丹


迄今为止,我教授“景观形态研究”这门课程已逾15年之久,选课研究生的主体大抵来自环艺系和雕塑系,也有部分新媒体专业和平面设计专业的学生。景观形态研究课程所指向的景观概念并非狭义的景象,而是一种泛景观,涵盖了社会、自然、技术等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景观构筑。

 

本课程具有以下三方面特征:第一、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及独特性。这就避免了汲取信息的扁平化,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资料来源合理、扎实、独特。第二、合作方式的灵活性及科学性。首先是授课模式为我的主题讲授与学生汇报穿插进行。其次是采用学生分组研究模式。由此规避了无讨论环节的片面性,保证并提升了学生研究的自主性。各组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研究,争论与妥协并存,增强了阐述问题的逻辑性和叙述技巧,在线性叙述之外富于变化,在变化发展中达成一致并有所进阶。第三、教学相长的挑战性及渗透性。陌生案例的流动为课程注入新鲜血液,对于教师亦兼具一定程度的挑战性。这样的教学模式使教师在专业环境的长期浸泡中接受变化性的刺激,避免了中国传统课堂单向灌输的死板教学模式。灵活的规则和技巧撬动了课堂的封闭性,成为打碎板结的秘诀。

 

在第二个课程主题的讲授部分,我从自然的概念与环境意识入手,并结合了多个艺术与设计的个案,比如安迪·戈兹沃西、克里斯托 & 珍妮-克劳德、马修·巴尼、安尼诗·卡普尔、皮斯托雷托、任日、番茄王子、伊塔洛、博埃里等艺术家与设计师个案,以及第22界米兰三年展、CopenHill 新型垃圾焚烧发电厂+滑雪场 以及LAGI 2020 飞行农场等作品个案等。

 

参与本次作业分享的这组学生皆来自于环艺本专业,他们的资料来源学术性强、灵活度高、角色分工合理、叙述出彩。在此,本组学生为我们展现了关于“自然”主题的研究内容、研究过程,以及部分研究心得。





景观形态研究课程汇报:“自然”

——UTRTM小组  (10月23日汇报小结)



  • 分工及准备——


骆佳/曹琳/刘歆雨准备过程中,我们是这样分工的,首先我们根据老师给的主题,一起广泛搜集多个相关案例及其背景资料作为备选,一起阅读、筛选并最终确定研究对象,这一步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因为我们认为案例非常重要。之后,我们会围绕确定的研究案例进一步广泛搜集信息,一起阅读并讨论研究框架和分工。我们的研究框架一般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背景知识;第二是对于研究对象的阐述;第三是深入分析和总结。在确定分析对象和研究框架后,我们会根据自己研究的侧重点深入补充资料。


面对面的沟通能够保持我们信息传达的流通度。我们会在汇报前先分别把自己的研究内容与小组伙伴进行详细沟通,然后考虑如何以合理的逻辑根据研究框架串联在一起,这里会涉及到对于之前草拟框架的调整。最重要的分析总结部分,我们是共同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准备阶段中我们的分工和配合都会根据体量和内容斟酌,较为灵活。


至于汇报环节,分工会参照之前的准备和研究阶段,但最终我们会达成共识,虽然这个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细微争执,但这个争执主要集中在观点方面而并非分工等方面。比如对于“自然”的理解,我们会各抒己见,但是最终我们会找到一个合集,或者把具体观点都罗列出来。


在这次分享的最后我们引用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这个阐述便是我们的合集之一。


这次的分享是关于我们第二次课程关于“自然”主题的作业。关于这是第几次课的问题,我想起我们第一次课汇报和准备其实就是还没有磨合得这样默契,当时我们三个人还是各找各的案例,找了三个案例去阐述社会景观的形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用三个案例去支撑。



——重点在于,苏老师在那堂课(第一次作业汇报)的点评时指出,希望同学们在下次分析时,能够三个人共同聚焦一个问题,深入地去挖掘,因为共同合作挖掘一个内容并不容易,但是希望我们能够做到。


 ——因此我们在准备这一堂课的研究汇报时就十分重视合作,针对McGillis的研究,我们三个人首先达成一个共识,就是是我们要共同做一件事情,共同去分析一位艺术家的案例,然后我们要针对这个内容尽可能去深入挖掘,而不是单纯的横向分析。因而这次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聚焦一个点,多角度去分析。






  • 研究内容分享

——关于Michael McGillis



 “我在底特律地区长大,在搬回附近的郊区之前,我在市区居住了17年。底特律的气质当然会渗透到我的作品中,成为我观察周围环境的过滤器。”


——Michael McGillis


Michael McGillis(迈克尔·麦吉利斯)是1966年出生于美国底特律的艺术家、雕塑家、教育家。他的作品大多渗透着底特律的城市基因。他对于底特律有着骨子里浓厚的迷恋和热情,这里甚至成为他创作哲学和灵感的来源地。

底特律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优秀设计传统的工业城市,在建筑、家具及艺术领域都有着卓越的贡献。纵观底特律的发展进程,它在短暂的一个世纪中历经数次大起大落。作为曾经辉煌的汽车王国,它用源源不断的汽车流水线带动了整个城市甚至整个美国的工业化进程。不仅仅是经济,其文化艺术也在这段时间崛起,代表性的建筑、艺术品数不胜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底特律发展最为繁荣的时期,但极度繁荣的现象也意味着其在经历顶峰之后必将走向衰落。五十年代底特律汽车工业高速发展,导致从美国各地而来的新工人蜂拥而入,这之中不乏大批的黑人以及东欧天主教移民。渐渐地,底层的穷苦人民大多以黑人为主,并占据了很大比例的城市人口。在社会种族歧视随处可见的情况下,人口构成以及工作竞争加剧了种族矛盾,底特律因此暴乱不断,城市社会秩序迅速恶化。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著名的“白人大逃亡“就是基于这一大暴乱的背景,住在城市中的白种人纷纷撤离底特律,从城市搬离至近郊,留下了数以万计的废旧房产。暴乱与逃亡引起的连锁反应不断,政府失去大批富有的纳税居民,城市人口大量流失,工业产业同时面临着不可避免的衰退,更加速了逆城市化的进程。


底特律城市从1916至1994年城市肌理变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79年,美国销售的90%汽车都是由位于底特律的美国三大汽车厂商(通用、福克斯、克莱斯勒)生产的,而到了2001年这一比例下降到40%。失业率过高等问题随之而生,更多人不得不逃离了这座城市。没落、萧条、混乱、杂草丛生的景象在底特律几乎随处可见,底特律沦为人人畏惧的“鬼城”,2013年7月19日,底特律正式申请破产保护,成为了当时美国申请破产保护的最大城市。


二十一世纪初   底特律中心地带

伍德沃得大街(Woodward Avenue)的萧条景观

(图片来源于网络)

 

 

1917年底特律中心地带的繁荣景象

伍德沃得大街(Woodward Avenue)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底特律也在不断追求重塑活力,重返生机,城市的萧条并没有阻止艺术创作,大批艺术家和设计师都在用自身的艺术灵感和不断创新的精神让这个城市显示出自己的魅力,在这废墟之中,正是创新和创意——底特律最宝贵也是不会失去的宝贵财富,使得底特律逐渐走向复苏。


McGillis作为其中的一员,他对于底特律的热情始终没有消减。在经历了底特律长达半世纪的衰退期后他没有回避,反而是在这种变化的进程中发现了自然与人工的博弈关系。McGillis认为大自然完全是由一种无意识的动力推动的,尽管受到干扰和破坏,但这种动力会慢慢地纠正进程。底特律城市的旧房很多成为了自然生物植物的重生家园,然而艺术家在这个现状中看到和体现的更多是对这一进程平静的客观观察和思考。



“在这里生活了这么长一段时间,我从中得到的主要收获是一种人造事物甚至地方的无常感,以及一种多少让人放心的理解……通常我们习惯于生活在一个被维护的建造的世界里,维持‘新鲜’的暂时状态:屋顶会被修复,墙面被重新粉刷,草坪被修建齐整。当这些干涉行为停止,自然和物理接管时,事物本质的秩序便恢复了。即使不考虑可怕的社会影响,见证和浸润在其中的数十年也令人震惊。但也许更令人震惊的是,在一直生活在这里之后,不再感到震惊。我看到熟悉的社区被抹去,我居住的地方消失了,所有这些都渗入了我的作品,尽管是间接的。”


——

Michael McGillis接受Knight Foundation网站采访


Michael McGillis在作品《Infiltrations》中体现了对 “修正自然的进程”的观察与思考。艳丽的食品塑料袋被嵌入十一个不同地点的石缝中,这些工业时代人造物品如同从历史建筑的缝隙中渗透而出,显得诱人又陌生。McGillis分层修补了人类留下的痕迹,如同绘制透视画般将当地不同时代的历史线索叠加呈现,将自然与人类文化混沌交叉,试图还原艺术家视角下自然的进程。

在地项目《Infiltrations》 食品塑料袋  十一个地点

Michael McGillis   2008  法国圣弗卢尔

(图片来源:Michael McGillis官网)


他将所经历的变革当作抽象世界的部分来看待,跳脱出固有的对世界的主观认知,更多的是平静地对历史和世界的重新构架和思考。他所感兴趣的是周围的环境以及相关记忆,并试图理解所谓的“修正自然”的过程,自然的加入只不过是人造事物之外的一种保持世界状态的手段,对于底特律街区的不断消失演变,他甚至并不惊讶与这种变化,他跳脱出变化本身,观察的是自身对于这种变化的感受和记忆。在地项目《Wake》、《Waterborne》、《Pretty Little Blight》也体现了Michael McGillis对“修正自然”的理解。


Michael McGillis 《Waterborne》 2007

木材/乙烯基胶带   I-Park 东哈达姆  康涅狄格

(图片来源:Michael McGillis官网)

 

Michael McGillis   在地项目《Wake》 木材/颜料

2006 弗朗肯尼亚雕塑公园 明尼苏达州谢费尔

(图片来源:Michael McGillis官网)

 

Michael McGillis《Pretty Little Blight》  2005

陶瓷/油漆  纪念公园  杰斐逊城  密苏里州

(图片来源:Michael McGillis官网)


Michael McGillis的整个艺术创作生涯从上世纪末开始,一直到2014年。这段时间 McGillis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在基本创作手法上,McGillis习惯于用物理的手法进行创作表达,他通过“引入”或“修改”环境中的元素,同时让人感到诱人和陌生。他在作品中探索人类做商标,留下痕迹以及天生渴望看到自己的自我反映在风景中的行为。

谈到他最喜爱的艺术家,他提到了三位:分别是菲利普·比斯利(Phillip Beesley)、威廉·德尔沃耶(Willem Delvoye)、和泰萨·法默(Tessa Farmer),三个人分别在计算机数字艺术、哥特式艺术创作和小型昆虫雕塑领域有所建树,同时,他们的作品也对McGillis的创作有着不同角度和程度的影响。Beesley采用技术的手段,探讨意识、生命之间的关系,针对变革性环境的独特反思,创造出许多“生活”的装置作品;Farmer解构重组研究昆虫的遗骸结构,并通过零件微型组合的方式创造出她理解的新生命;Delvoye创作涉及的面很广,主要针对的是机械美学下新事物的构造。


Phillip Beesley部分作品

(图片来源:艺术家Phillip Beesley官网)

菲利普·比斯利(Phillip Beesley)在多个领域有所涉猎,他将计算机和AI人工智能运用到装置,雕塑,服装等各个领域,试图探讨意识,生命之间的关系,探讨这些被赋予意识与动态的无机材料是否可以被定义为新的生命体。



 Willem Delvoyer部分作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比利时艺术家威廉·德尔沃耶(Willem Delvoye)则是被评论为这个时代一个令人不安的、超现实的、矛盾的艺术家。他通过引用和插入哥特式建筑和工业机械的功能对象,并采取了创造性的过程达到极致的作品,创造出德尔沃耶美学。

 

Tessa Farmer的部分微型雕塑作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泰萨·法默(Tessa Farmer)则是在微型雕塑上研究探讨新的生命构造,她用干燥的昆虫遗骸,干燥的植物根,和其他有机蜉制成小型雕塑,用维多利亚时期的浪漫主义来换取科学的黑暗实用主义。

 


 

艺术家的横向影响因素(图片来源:刘歆雨绘)

 

 

Michael McGillis   微型雕塑     2003

《微型灾难之爆破渔民  马来西亚森博纳》

50.8×40.64×22.86cm  床垫/聚酯树脂/综合材料

(图片来源:Michael McGillis官网)

 

Michael McGillis   微型雕塑   2003

《微型灾难之吉普赛蛾落叶和细胞塔   弗吉尼亚州谢南多》

60.96×60.96×22.86cm  床垫/聚酯树脂/综合材料

(图片来源:Michael McGillis官网)

 

Michael McGillis  微型雕塑《微型灾难之废弃的港口,咸海》

60.96×60.96×33.02cm,床垫/羊毛夹克/综合材料   2003

(图片来源:Michael McGillis官网)

 

Michael McGillis  微型雕塑  2003

《微型灾难之巴西国家石油公司钻井场,巴西沿海》

31.8×31.8×152.4cm,床垫/聚酯树脂/综合材料

(图片来源:Michael McGillis官网)

McGillis微型雕塑《微型灾难》系列。尺度在其中被作为一种控制机制,有意地运用来平衡作品中的各种元素,为观看者提供站在超脱事件的观察角度。作品涉及的材料包括芦苇、树枝、塑料布、被解构的纸板的各种形态等等,其中《爆破渔民》中海洋的表面是半张废弃的床垫,《吉普赛蛾落叶和细胞塔》以床垫绒毛塑造地形。

 

不难发现,这三位艺术家有一个明显的共通点,他们都基于探讨生命和世界的含义这一深层哲学而衍生的创作,用自己的设计手法创造出他们思想世界里的新事物。而在McGillis的系列作品中,打碎原事物的固态,重构新的秩序与生命,呈现对自然进程的理解,是艺术家创作的核心要义。

正如Michael McGillis提到自身对周围环境的记忆、被制造事物的物质性具有强烈的兴趣, 因此以“创造新物种”来体现对自然、环境与事件的看法,在他的创作占据着重要位置。这其中标志性的“野生物种”是由塑料、木材、金属构成的狼。在这个城市中,狼群或许是城市的原住民,如今游荡在郊区,而城市化进程使得这些原本可被感知的“自然”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而艺术家创造的“新物种”——“狼”具有工业与自然的基因,他们成群结队出现在农田、城市的河流间,或是与其他“物种”组成生态圈呈现在美术馆里。


 

Michael McGillis  在地计划《Wilderness Drift》

塑料/金属/木材   2012  法国布列塔尼

(图片来源:Michael McGillis官网)

  

Michael McGillis 雕塑《Reckoning a Peripheral Wilderness》

 2012  纸板/芦苇/塑料/综合材料   公共游泳池  美国密歇根

(图片来源:Michael McGillis官网)

 

Michael McGillis  雕塑《Samples from Feral Margins》

纸板/芦苇/塑料/综合材料

2013画廊项目  美国密歇根

(图片来源:Michael McGillis官网)


从Michael McGillis在采访中的自述便可得知,他多年工作的重心都在“人们存在的世界之间的关系”,而且有很大的重叠。McGillis也想要创造一些思考的新方法来研究自然世界是如何产生新的类别的。他用自己的创作描述诠释了一种看待事物的新方法,这之中需要考虑时代的变迁、事物不断发生变化的客观因素。


“我对我们赋予周围环境的记忆和意义感兴趣,也对试图理解我所认为的’修正后的自然’的过程感兴趣。我总是被制造东西的物质性所吸引,但我可能会认为我的工作过程更接近于分层的修补。”

Michael McGillis接受Knight Foundation网站采访


《Sightings and Encounters》是Mcgillis近年的创作。作品以影像的方式记录了艺术家在丹麦日德兰半岛三个小镇策划的神秘事件——The Beach,The Wood,The Hall。第一幕(The Beach)发生在被悬崖环抱的、满布石头与沙砾的苏格兰海岸线Doggerland。根据鲸鱼被冲到海滩上的新闻报道,以及这个地方的史前历史(由于某种原因,它幸免于最后一个冰河时代),McGillis“开始想象在没有人出现之前这片地区是什么样子。” 这条推理线演变成各种各样的“事件”。该创作为检查或庆祝海滩上的事件创造了一个开端,作品本身就像一种与城镇居民合作的全尺寸立体模型。McGillis说:“你走在海滩上,看到地平线上有什么东西,你就想检查一下。” 


《Sightings and Encounter》中的第一幕The Beach

Michael McGillis   2014   丹麦日德兰半岛

(图片来源:Michael McGillis官网)


随后镜头切换到镇一所小学的走廊。第二幕(The Wood)发生在森林中,骨骼残骸被塑料包裹隐藏在森林中,等待着被好奇的居民与探照灯发掘。第三幕(The Hall)发生在大厅的尽头,这里曾经是明亮的窗户,现在是背光显示的骨骼残骸,这也创造了某种神圣感。直面作品的人们不由得发出各种猜想:“这是什么物种的骨骼?它完整吗?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何时发生的?……” 即使它在学校展出,也几乎没有给孩子们任何关于骨骸和事件的背景知识,这加剧了孩子对探索神秘事件的欲望。

这个作品以戏剧化的方式则探讨了人与存在世界之间的关系问题,关于神话与科学、自然与人造、生存与死亡、现实与虚幻……艺术的结果可能是一个形象,但它也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这些人工制品和经验就像拼图的碎片在观众的脑海中聚集在一起。即使其中某些东西可能无法被普适接受,却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和好奇。而这个过程本身或许就是“修正自然”的过程。 


 《Sightings and Encounter》中的第二幕The Wood

Michael Mcgillis  2014  丹麦日德兰半岛

(图片来源:Michael Mcgillis官网)


《Sightings and Encounter》中的第三幕The Hall

Michael McGillis   2014   丹麦日德兰半岛

(图片来源:Michael McGillis官网)


评论家Rosie Sharp 认为McGillis “是不同现实层面的支点”。《Sightings and Encounters》系列创作则在某种程度上准确印证了这句评论。他善于捕捉记忆中的碎片,将平行时空的存在解构再整合,挖掘表面环境下的隐藏深意,使其充满未定义的奇妙。


当你看到他的作品时,你会萌生进入一种全新世界的感觉,McGillis已然沉浸在自己的人造世界之中,但他的创作又是有据可依的,因为元素都来源于生活,过去的或者现在的。

正如评论家Rosie Sharp所说:


“与艺术家迈克尔·麦吉利斯(Michael McGillis)的作品相遇,总会让我有一种被授予进入世界中世界的感觉;无论是在自然环境中安装,还是在画廊设置中安装‘自然’,Michael都有一种不可思议的能力来创造沉浸式的和某种程度上人造的世界”。


——

Michael McGillis接受Knight Foundation网站采访


无论是大自然装点偶然的艺术品,还是沉浸式的画廊装置。他建造的是自己的小世界,材质的选择与形态的碰撞跳跃,暗喻的都是新生命的诞生。 

总而言之,McGillis的理念始源来自对“新生物”的思考,而他所关注的是“修正后”的自然。这是完全由动力推动的‘天性’,尽管受到破坏与干扰,但他会无意识的纠正进程。

McGillis的创作与所处的环境有关,从小生活在底特律的他见证了那段历史时期的兴衰,他认为‘自然’可以治愈一切,虽然底特律在不发展汽车工业之后经济萧条,成为小密度的空城,但他始终认为自然会调整社会最终步入正轨。因此他用不同的元素塑造可控的环境,用非现实的时空碰撞出他对自然独特的理解。

对Michael McGillis的评论中不乏有着对其构建新环境新世界的看法,Rosie Sharp在Essay’d网站刊登的19Michael McGillis一文中评论:

“有一段时间怀疑迈克尔·麦吉利斯是现实不同层面之间的支点。还有什么其他方式来解释他不可思议的能力,即剥夺我们日常生活的边缘,发现表面之下的隐藏环境?总体而言,麦吉利斯的作品可以看作是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的雕塑迭代,其中未定义或奇妙的现实生活在日常装置中,很容易被视为理所当然”。



对于捕捉新生物的独特思考角度,McGillis不局限于现实,以西洋镜的手法进行剖析,将物质世界的漩涡信息进行切片化,以一帧一帧的镜头解读他对自然的关注,他追求的是这个呈现的过程,而这种“过程”是他创作的切入点。


通过案例,我们得知McGillis关注于自然与人类文化的交叉混沌,关注更受人影响的那一部分,这些随着时间推移展现出来的细节,是人类行为的一个现状,是自然的‘标签’,因此作品中加入了很多介质有很多不协调的和谐。然而作品中涌现的几处冲突也十分生动,像苏格兰海岸线的《The beach》海滩上的鲸鱼,是“生与死”的关联;McGillis初期作品中的微灾,以微观模型的媒介反应宏观的问题,以迷你的环境,创造自然中的邂逅。


Michael McGillis   Between Now and Then  2013

从现场收集的玻璃,白炽灯照明效果

俄勒冈大学  道尔顿  宾夕法尼亚州

(图片来源:Michael McGillis官网)



与此同时,他的作品也极度表现了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既表现在创作者本身——他会根据历史剖析进行预测,随之针对现实反问,并通过作品表达;也表现在作品的对面:观看者自身——根据自身经历、见解的不同会产生因人而异的观点。McGillis给了一种改变这个地方被感知、认知的机会,突出的是普遍看不清的深层涵义,来反映他对于自然边缘的剖析,所以他是不同层面的支点。他的作品也蒙上了“艺术”的罩子,形成一种新的启示。


Michael McGillis自述(视频来源:YouTube

about  “Systema Naturae”

介绍:这些年来,McGillis的作品一直致力于表达,人类所构建并容身其间的世界以及自然的边缘地带之间的关系,即人与环境的关系。他对于瑞典生物学家卡尔(瑞典文原名:Carl von Linné)很感兴趣,卡尔被认为是“植物分类学”之父,提出了地球上物种分类的合理体系。McGillis借鉴了卡尔的成果并体现出其深远影响,同时他的作品呈现了新时代分类学建构下自然世界的运行状态,并表达出时代辗转而生发的崭新的观察与思考。


McGillis的创作引发我们对于“自然”独到的理解。自然与设计的联系,不可仅仅局限于眼前,需要关注事物的背景以及产生的其发生的其他要素,这些要素或许会成为未来发展的潜在趋势。但也不禁反问,“冲突”占据了目前人类与自然的现状,自然与人工物质到底处于什么样的关系呢?人工制造的物品最终的结局都是垃圾吗?这些最终都会对自然产生污染吗?引发了再度的思考。

Michael McGillis   Flow line  2007

柳树枝/油漆    法国  奥弗涅

(图片来源:Michael McGillis官网)


我们不能给出完全否定的答案,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我们不能将人造物放在自然“生命体”和环境的对立面上。笼统而言,人造物是属于自然的,只是被短暂支离出去的一条分支,是目前被“抛弃”的一部分,但它的始源仍是自然,最终仍会像McGillis理念的那样‘恢复’至原点。

最后,用亚里士多德的话来结束本次分享:“自然是自身具有运动来源的事物的形态或形式,这些形态或形式只有在思想中才能与事物分离”。





  • 附:课程感言——



骆佳

2020级环境艺术设计系硕士研究生


——这个课太酷了!苏老师会给我们带来新颖的案例和独特的视角,分析时会从背后错综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人文等各种因素入手,师生之间可以自由讨论,这些对我的学习来说是很好的启蒙。


——课程+小组汇报的学习方式,让我们能够及时对课程内容进行思考和消化。


——课堂氛围非常活跃,大家各抒己见,在汇报的过程中,不同小组、不同专业间的分享能够让我们了解到别人研究关注的话题。在课程结束之后,我和很多同学都成为了朋友,也会继续讨论。
——案例分析是一个深入了解现象产生原因的方式,获取信息的途径、分析思考的方式都非常关键。这个课程也让我意识到思考和判断事情,不能仅局限或顺从于已有知识体系的结论,而应该主动寻找证据(最好是一手的),得出一个基于我所见所思的判断。






曹琳  

2020级环境艺术设计系硕士研究生


——这个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景观案例,课程所带给我们的是更广泛的视角,包括对社会,科技,自然,多角度对设计和艺术的探知。另外同样带给了我们观察和探索世界的新角度,不仅仅是课堂上大家分享的案例,我们可以将认识事物的这种方法延伸到生活和之后的学习中。


——和小组合作探讨案例的过程中我们掌握到了较为默契的合作分工方法,和组员讨论的过程可以发现每个人对主题不同角度的看法,这往往能够带给我新的灵感和启示,另外是广泛搜索资料的能力,通过组内互相学习我能感受到这方面能力的提升。


——在选定工作之后每个人相当于一个整体机器的部件,惊喜的是每个人都很认真地安排自己部分的任务,最后组合前也互相给组员讲一遍自己所撰写的内容,这样一来,每个人对整体的内容都更加熟悉。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高效的学习过程,同时对知识也有了加倍深入的了解。


刘歆雨

2020级环境艺术设计系硕士研究生


——苏丹老师景观形态研究这门课整体的教学十分系统,从社会、技术、自然、光等角度重新认识我们生活中的设计。


——更多是在锻炼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我们也生发出很多新看法。


——我们小组从第一次课汇报的“各抒己见”,到后面默契配合,是合作与磨合的成果。


——“广撒网式”的案例搜索,使我们的视野得以拓宽,设计案例的剖析,加之挖掘设计的深度,饱满的收获显而易见。



(苏丹教授《景观形态研究》UTRTM 小组汇报分享)


骆佳 曹琳 刘歆雨2020年11月11日北京·清华园







感谢:


骆佳 曹琳 刘歆雨


提供原创文字、相关图片及影音资料









四面空间艺术中心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建设艺术咨询研究所








特别鸣谢









长按关注四面空间
一面自我  |  二面周遭
三面历史  |  四面未来


往期文章精选↓关注四面空间→阅读更多原创

汽车模型和小人国苗苒回归——从扣子到“扣子”如何超越时间RUANGRUPA —— 一个附着于社会根系之上的印尼艺术群体沙从哪里来如何超越被界尺限定的画种 —— 张孝友的界画何以肢解绘画:众议法国 “支架/表面”艺术运动●上下废墟,艺术家在行动●何为盛宴●苏丹:我的学生拍电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