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信的父母——天趣园家长课堂实录
编者按
我有个朋友,不喜读长的东西,且认为大部分人如此。他说,如今生活节奏快,碎片时间多,要是长了,谁有那个耐心和时间呢?我听了,深不以为然。读不读,要看感不感兴趣,需不需要,跟长短有什么关系呢?就算短如绝句,若不感兴趣,难道也会多看几眼?一篇长文献中若藏着需要的材料,难道也会因为长而视而不读吗?
啰嗦这些是什么意思呢?也没别的意思,只是想问:这篇《实录》很长,却极有价值且敢保是你需要的——你要不要读读?
养儿不容易,育儿更是老大难。在养儿育女的途中,总有这样那样的困惑围在你脑际,绕在你心头。你呢,时而手足无措,时而走入歧途。当此之际,如果有人向你说些实在话——你要不要听听?
那么来吧。(冯派)
目录
1.家长的类型2.做民主型家长的难处2.1原生家庭教育2.2原生教育2.3小家庭化3.做自信的父母3.1不自信3.1.1之一:怕孩子3.1.2之二:乱学习3.2自信3.2.1选择的自信3.2.2承担的自信3.2.3支持到孩子的成长4.做自尊的父母4.1活好自己4.2划清界限与距离4.3真实地面对自己4.4爱自己
主讲|张冬青
整理|冯派
今天我想讲的,我给起了一个题目,叫做《做自信的父母》
。
这次讲座的缘起呢,是咱们今年的小学招生。日日新小学招生有面试,今年是第三年。经过三年面试,我们有了很多感触。我们发现:有些家长在追求新教育的过程中,由于要反对一些东西,避免一些东西,不免有矫枉过正的地方;有些家长很爱学习,但是在学习过程中,也有走入误区的地方。而这些认识上的不足和做法上的过正,到头来承受者都是孩子。所以,我们一直想找机会,提早跟大家沟通一下,别等将来孩子要入学了,才意识到积累了很多问题。
1.家长的类型
上周我跟一个老师聊天,他在某个学校也是顶梁柱了,却不做了。为什么呢?他说他很疲倦。疲倦来自于何处呢?好像有大部分是来自于家长。家长的焦虑对他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他说,没想到都是追求新教育的家长,焦虑会那么大。这让他有点失落,甚至热情锐减。
后来我给他鼓劲儿,说:你是没看到体制内学校的家长,他们的焦虑程度比新教育的家长不知要高多少倍。况且家长的焦虑是中国的普遍问题,人人难免。
我说,我觉得,追求新教育的家长,是这个社会中最理想主义的一部分人,也是最不利己的一部分人。我们这些人在人格上、精神上都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我们有能力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有实力去攫取社会资源,来为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争取最大的利益。但是我们放弃了,放弃了在那条利益链中的博弈,而选择了一种更为理想的生活。
所以,我对他说,要看到咱们这个群体的卓尔不群。
这就涉及家长的类型了。刚刚我说,咱们是最理想主义、最不利己的一部分人,但并非所有家长都是如此。家长也分很多类型,我大致罗列了一下,有这么几种——
第一种是独裁型的。
第二种是无能为力型的。有些家长凭着自然能力生了孩子,却无力教养。前几天有个“空姐坐网约车遇害”的新闻。那个害人的司机,父母都拿他没有办法,他在家里也会打父母。他的父母就是无能为力型的。
第三种是不负责任型的。
第四种是溺爱型的。以前也报过这样的新闻。比如,有个奶奶带着孙子去吃牛肉面,每次都把自己碗里的牛肉拨给孩子,以至于店主都看不下去了。但是店主干预之后,孩子的爸爸也出面了,说:“我有钱,我愿意让孩子怎么吃就怎么吃,怎么着了!”这样就培养出了“小霸王”。
这四种都是我们否定的类型。
我们的家长是第五种:负责任的民主型家长。我们的培养目标是,想要孩子成为一个丰满的、完善的他自己。
为什么我们成了负责任的民主型家长?或者说,是什么支撑我们成了这样的家长?我觉得这得益于我们的学识。我们上了大学,读了研究生,获得了一种普世价值观。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大学成了普世价值观普及的地方。普世价值观属于看重个体价值的人文主义观念。
2.做民主型家长的难处
是我们的学识及价值观改变了我们爱孩子的方式,支撑我们成了负责任的民主型家长,但同时呢,我们成为这样的家长也面临一些困难,其中之一是原生家庭的教育。
2.1原生家庭教育
我们的价值观是追求民主,追求平等,但是整个中国传统的生活系统却重视上下级的伦理关系,和西方的现代文明属于两个体系。所以,我们每个人身上都遗留有一些原生家庭的、不支持我们成为民主型家长的痕迹。
我们回顾个人的成长经历,都是受到过一些伤害的,我们没有得到一些应得的东西,比如尊重。我们特别向往尊重,也非常享受被尊重,但是我们真的对尊重这个词有很深入的理解吗?我们真的辨析得很清晰吗?懂得了之后,行为是否与认知匹配?
什么是真正的尊重?我们看到身边有大量假的尊重,这是因为自近代以来,中国人没有生活在被尊重的环境中。这不光是家庭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的问题。我们没有吃过某样东西,就不知道它的滋味;我们没有被尊重过,就不知道怎样去尊重。但我们通过读书拥有了新的思想和追求,于是我们努力地去模仿和经验。
2.2原生教育
第二重困难是原生教育的影响。原生教育指的是我们在中小学阶段所受的应试教育。这种原生教育,确实没有教给我们普世价值的东西。
2.3小家庭化
第三重困难是:小家庭化和独生子女政策使我们做父母的本能经验失去了很多。
过去的人不接受教育,做父母也做得挺好的,为什么?因为他从小就生活在大家族中,他有兄弟姐妹,也知道弟弟妹妹是怎么长大的,他的七大姑八大姨会生孩子,表兄堂弟一大堆。在这种家庭中生活,无形中就能习得对于生育、养育的很多知识。过去的中国家庭都是有家风的,家风也是一种教育。
但是进入到现代社会之后,中国开始了工业化,这种传统的家庭格局就受到了冲击,逐渐变成了三口之家的小家庭制,而且大都脱离了老家的家族系统,而独自到外面谋生。我们见不到别的孩子是怎么长大的,我们自己还像孩子,却成为父母开始养孩子了。
独生子女政策加重了这种情形。如果我有兄弟姐妹,还有些成长经验,现在我是独生的,爱人也是独生的,那真的是一点经验也没有——连生活经验都很匮乏,更别提养孩子了。于是,在经营家庭的过程中,就会遇到很多困难。
这些是社会、家庭等方面给我们带来的困难,那么,我们该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呢?
3.做自信的父母
我们都是学有专长的高学历者,都是社会的佼佼者、引领者,都是经过努力然后提升了社会阶层的,都是有足够学识支撑的。那么,我们在面对这些困难时,是不是没有用上这些学识呢?现在我们就回过头来挖掘一下自己的宝藏,让我们的学识能够支持我们克服这些困难。我们身上有支撑我们的力量,也有阻碍我们的力量,我们要用“白细胞”消灭“病菌”。
如何让学识支撑克服困难呢?我想提两点,一是要成为自信的父母,二是要成为自尊的父母。
3.1不自信
在说自信之前,我们先反着说,看有哪些不自信的表现。
3.1.1之一:怕孩子
不自信的表现之一是怕孩子。在跟孩子做意志力较量时,你总是输。你较不过他,怕他哭,怕他闹。然后他越发地哭和闹。
怕孩子又分几种情况——
第一种是心太软,看不得孩子受委屈,看不得孩子受罪。一次有个爸爸带着孩子来日日新。那边山坡上有果树,就带着孩子去摘果子。然后孩子的手被树枝划了一下,叫了起来。家长也紧张得不得了,捧起来又是吹又是呵的。其实孩子的手并没破,家长却觉得受了很大的伤。孩子也越发觉得这一点小伤特别严重。
孩子生病了,家长恨不得替他生病。
不是说不能心疼孩子,是不能心疼到因为心疼,孩子提什么要求都答应;因为心疼,就做各种让步。
第二种是怕孩子说“你不爱我”。我们怕一旦跟孩子强硬一点,或者不答应他什么,他会说“你不爱我”,我们不断地证明我们爱他——这就有点太不自信了。
我们要敢管孩子。大家都知道“正面管教”,“正面管教”不断地提“温柔而坚定”,但是我们会发现,不是所有坚定的温柔都管用,况且还有那么多不坚定的温柔。
我爱你,才管你;我爱你,才惩罚你——我们要有这样的底气。不是只有温温和和地,整天宝儿贝儿地呵护着,才是爱。这样会给孩子一个错觉,就是:你只有这样,才是爱我,否则就是不爱。
孩子们老批评家长爱提“别人家的孩子”,但是家长也不能让孩子用“别人家的爸妈”给要挟了去。
第三种怕是怕孩子受伤害,怕伤害的不可修复。于是谨小慎微,哪里磕破了,“留下疤怎么办”,“会不会破相”;生了某种病,“会不会有什么后遗症”,老觉得伤害是不可修复的。
这是身体上的,心理上的就更在乎了。
为什么我们这么害怕伤害的不可修复性?跟我们学了很多心理学有关。比如弗洛伊德
的心理学认为,成年之后的所有问题,都来源于儿童期的无意识的伤害。
当代社会的心理学,确实非常普及,导致我们落下一个印象:童年期受到的伤害,会带来不可修复的后果。其实大家忘了一点,就是:没有没有伤害的成长,没有没有伤害的人生。而伤害是好坏参半的,恰恰是各种各样的伤害,也成就了一个人,使人变得抗压,变得勇敢,变得不怕挫折。人的意志力,不是来源于呵护,而是来源于受挫,来源于伤害。至于哪种伤害造成了后来的人格缺陷或是某种病态,哪种伤害却成就了人生,学问就大了。好多东西不是人可控的,也有命运的成分在。
我们作为监护者,当然应该避免让孩子受到伤害,这是我们的责任,所以我们会选择孩子少受伤害的环境。但是,对伤害的焦虑本身岂不也是一种伤害?现在很多家长焦虑和紧张,就在于老看到危险。路不平,崴了脚怎么办?这片青草真好,可是蚊子多怎么办?蚊子传染病毒了怎么办?有蜱虫怎么办?既渴望自然的环境,又害怕自然环境中的各种伤害。
3.1.2之二:乱学习
不自信的另一个表现是乱学习。我们的家长真的特别爱学习,基本所有新的理念都学过了,也读了很多书,像《孩子,你真棒!》《和孩子划清界限》《爱和自由》《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这类新教育的书,可能都读过。这些书好不好?当然好,没什么不好。但是其实也没多大用处。
日日新讲座很少,推荐书也很少,因为我们觉得那样的学习是鸡汤式的,只是让你学的时候很舒服,真正临到孩子头上,却没有用。
我们也曾请人给老师讲过“正面管教”之类的讲座,以及类似的学习工作坊。讲的时候,不是有情景模拟吗?模拟孩子,模拟老师,然后遇到什么情况,该说什么。过后我们发现,在面对真实的场景时,所有的招都是没用的。你说,我来抱抱你吧。孩子不要你抱,不但不,还推你。什么三段式说法,一句一句怎么深入,也没有用。所以,这些确实是好喝的鸡汤,只是让你一时很舒服。
这种学习导致的后果是,需要不断学习,就像输血一样。对此,我写过一篇文章,叫《为什么我们需要不停地输血》。需要不停地输血,是因为我们不会造血。输完血精神一阵子,过一段时间不学,又不行了。
我认识一个妈妈,从生了孩子到现在,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学习。不过她有点像狗熊掰棒子,学习某个理论时,拿着去套一切,发现不对了,就再去找一个新的棒子,总觉得某个棒子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到了现实生活中,她拿自己的孩子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种乱学习,有几个误区——
一是太迷信方法。教育是了解人,理解人生。我们通过自己的经历,通过读书,了解了人性,理解了人生,就会懂得孩子。懂了孩子,方法千千万。
方法应该是我们自己创出来的,而不是学来的。而且方法是无法克隆的:人家对人家孩子的方法,不适用于你;这个时间的方法,不适用于一个小时之后;此地的方法,不适用于另一地。
所以,大家如果抱着学方法的想法去学习,这个路径本身就是错的。当然也不是说绝对不能学方法,而要看怎么学。比如看见一个方法,要想: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方法背后是什么?对一个脾气特别不好的孩子,说了这样的话,管用了,那要分析孩子,分析孩子的父母,分析话是怎么起作用的。分析完之后,你懂得了人,而不是懂得了方法。这种学习才是好的学习。
我们可以通过方法学习,但目标一定不是找到方法。可能你读的是一本方法集成的书,但也要想想背后的东西。方法只是学习的手段而已,而不能成为学习的目的。
二是盲目崇拜。崇拜理论,无论是国外的理论,还是教育家的理论。
崇拜的结果是迷失了自己。学习实际上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一个小贩,有供我们学习之处,一个专家,也有供我们学习之处,他们是平等的,不是谁谁谁是什么什么第一人或者专家,就一定值得我们学习。
理论也是一样。“爱与自由”的理论,好不好?当然好,但是也不用以一种崇拜的方式去学。
三是把学到的东西给绝对化。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文化“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是非常高明的、多元地看世界的方法。我们也要多元,而不是绝对化。
这种绝对化,体现在很多方面。
比如,有理论说,我们要无条件地接纳孩子,有家长就真的无条件地去接纳孩子。无条件的接纳是一个指导原则,说明成人不要很功利地对待孩子,而不是在方法论上全部无条件接纳。
理论往往都是有针对性的。针对传统的对孩子的压制,我们就说,要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我们过去从来都是家长一言堂,孩子没有选择的权利,于是我们现在主张要让孩子学会选择。与此类似,因为有很多家长很功利,做不到无条件地接纳孩子,所以就有专家提出要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它是针对有这些问题的家长。如果我们没有这个问题,就无需再用这种理论来武装自己了;否则,就过了头。
所以,一种理论提出来,我们要知道它的前因后果,它是针对哪一部分人的,针对哪个现象的,我有没有这种现象。有就读一读,或者说我不知道有没有,也可以读一读。但是要时刻想着,没有一种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它一定是有前提的,有反对的对象的。
所谓无条件的接纳,我既同意又不同意。从原则上来说我同意。作为父母,当然要无条件地接纳孩子,但是在具体的做法上,对孩子一定是有条件的接纳,他不能无法无天,他不能不尊重父母。我管教他时,不是不接纳他。
再比如,我们说,要给孩子自由。于是有家长纠结,给了自由,规则怎么办?界限画在哪里?
我们在跟家长交流时,有家长就说:我也不知道某种情况该不该管。其实很多情况是常识。比如,我们在养育幼苗时,拦了一条线,告诉他人不能进来踩踏。这时如果孩子闯进去了,就得管。但是有的家长就会纠结:应该让孩子自由奔跑,使他的天性得到释放;可是好像又不能不说,因为闯进去违反了规则,该怎么办呢?
这一点也不矛盾。不拦着的地方,跑就是了;拦着的,就避开。为什么不能跑?告诉孩子,因为幼苗在成长,踩踏了就死了。
还有一个例子——
有个家长,让孩子放学后一直玩,天都黑了,都没人了,还在玩。可是毕竟有静园时间,催他,他要求:能不能把钥匙交给我,我来带着孩子玩?我说,不可以,我们有静园时间,不能无限制地玩,而且钥匙是不能给你的——因为确实有个责任的问题。他说,他能理解,但是没法向孩子解释,因为孩子想玩。
他觉得如果老向孩子说不,孩子就会缩手缩脚,这也不敢那也不敢,影响他的创造力,影响他的独立判断能力,影响好多好多。
其实哪有那么严重?公共秩序是必须遵守的。我说:你可以用两种方式跟孩子说。一种是直接告诉他,这个地方下班了,我们该走了,我们要尊重别人,别人也要休息。另一种是儿化一些,说蹦蹦床累了,要休息了。我们应该让孩子也关心到其他的东西,其他的人。
这也是绝对化的一种。对孩子说“不”说多了当然不行,学了这个理论却又发展到绝对不说“不”,进而发展到不断地让孩子去侵占公共利益,去突破界限,这就过了。
再举个例子——
有一次我跟一个家长聊允许和理解,我说:你要理解孩子犯错误,孩子可以犯各种错误,这是他的权利,他犯错误才能成长。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允许他犯错误。
这个家长就为难了,问:我理解了,不就得允许吗?不允许就是不理解啊?
我说:理解是道的层面。孩子撒谎了,甚至偷了家里的钱了,欺负人了,都可以理解。但是理解了也要管,不对就是不对。该道歉,该惩罚都可以。二者不矛盾。
怎样才能懂得这些区别呢?我觉得解决的方法是读哲学的书。因为哲学会对每个词,什么是理解,什么是接纳,什么是允许,做很细致的辨析。真的把词的本质给全辨析透了,就能很清晰地理解。
为什么我们容易绝对化?这和我们接受的阶级斗争、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教育有很大关系。我们从小接受的不是多元的教育,所以我写了一篇文章,叫《做一个多元的人》。为什么要读哲学?因为读哲学能让你做一个多元的人,能让你同时装下矛盾的双方,且让它们不矛盾。可以让完全不同的东西并列在你的思想上、精神上,你的眼里可以容下完全对立的东西,且能各美其美,各个看到它们的价值。
矛盾的双方不一定有对错,不一定要对立,一分也不能为二。我也写过这方面的文章,叫《一分不可为二》。一分为二,是在切割事物的完整性。应该是一分为一。分开之后,每个都是独特的一、完满的一,不管分多少都是一分为一,或者叫一分为多,每个多都是一个一。
一分为二的思想非常有害,它容易让人走入二元对立,容易使我们的理解力变得狭窄,不能装下矛盾双方,一定要抛弃一个吸取一个。
3.2自信
反着说完了,现在来正着说。我们应该有哪些自信呢?我觉得应该有选择的自信、承担的自信,以及支持到孩子成长的自信。
3.2.1选择的自信
说到选择的自信,我推荐大家读一点存在主义的哲学。比如最近有一本书,叫《存在主义咖啡馆》
,就比较不错。是别人去描述存在主义,但很本质,且读起来很轻松,整个叙述是诗意的。
存在主义的核心理论是:存在先于本质。存在是什么?存在就是作为一个物质人的存在,作为一个动物人的存在。因为我们生下来不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而是被决定的,所以存在是在先的。本质是什么?本质就是成为什么样的人,是成为懦夫,还是勇士,是成为善良的人,还是恶人,人的这种品性,就是本质。本质是人自由选择的结果。每个人虽然不能决定自己的存在,但是可以自由决定自己的本质。
存在主义能给你一种自我决定的力量。它告诉你,选择是一种责任,而不是自由。我们理解的选择什么?是拥有更多的自由。而存在主义告诉你,选择是责任。你有责任自由地选择你的本质。你说我不选择好不好?好啊,放弃选择,也是一种选择。因为你放弃选择,而过了一个被选择的人生,这个过程看似没有你的责任,但是最后的结果不都是由你来承担吗?它干脆堵了你推卸责任的后路。
如果连后路都没有了,就开始勇往直前,就开始主动选择——置之死地而后生嘛。而如果能主动选择,大部分人会选择成为更好的人。
所以,我的感受是,读叔本华,会让你悲观;读尼采,会让你张扬;但你读了存在主义,会让你更有决定的力量。
我们选择了新教育,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选择。我们已经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现在,我们要不断地清晰这个选择,不断地理解这个选择,不断地理解自己,并一直保持这样的自信。
3.2.2承担的自信
就像存在主义说的那样,我们选择成为孩子的父母,就要承担起应负的责任。我们是监护人,我们有权利做一些事情。
比如,有些家长很纠结,孩子有了微信怎么办,他可不可以独立建微信群?孩子有了QQ,密码不让我们知道怎么办?
我觉得是这样的:从法律上来说,孩子是不能承担任何责任的,他是被监护者。而被监护者,可以有隐私权,却是有限隐私。从网络安全上来说,网络非常不安全,孩子不可以有向家长保密的密码,不可以有脱离大人的微信群、朋友圈。如果孩子有一个日记本,可以保密,家长偷看是不对的,但对于网络,家长必须参与孩子的网络社交,必须知道孩子的网络密码,并监控所有的网上活动。这是家长的责任,也是权利。因为网络不安全,而一旦真的发生问题,孩子是无法承担责任的。
我们不应无限地扩大孩子隐私的范围,也不能让孩子没有一点隐私。不能孩子一有隐私我们就难受,就窥视,就恐慌;也不能到了孩子该没有隐私时,又纠结:这应该是隐私吧?孩子都这么大了,该有这个自由了吧?我们一定要分清哪些属于孩子的隐私哪些不是,而承担起应负的责任来。我们要有这种承担的自信。
所以,家长在某些问题上纠结,其实是在放弃责任。
再比如在家里,要有性别区分。女孩到了一定年岁,爸爸就不要再给洗澡了;家里人上厕所,要关起门来;对于儿子,妈妈也要有一个身体的距离,不要把身体无限地奉献给孩子,让孩子很大了,还可以抚摸自己。这些对隐私的尊重,也是教孩子尊重他的隐私。我们一方面呼吁孩子的自我保护教育、性教育,一方面其实在家庭里就不注意这些。光去外面接受教育,其实是没有用的。很多东西都是在家庭里习得的,价值观也是,而不是通过上课。我也写过这方面的文章,叫《课程化成长——成长的异化》,里面说,对有些人来说,有些问题好像一上什么课就能解决。其实解决不了。比如,如何对待异性,其实是在家庭生活中确立的。比如,大人的身体不是无限向孩子开放的,其实就是告诉孩子,你的隐私也不能向别人开放。这种认识的获得,根本用不着去外面上什么课。
除了隐私权,还有私有物权,有的家长也辨析不清。
我原来碰到过一个家庭,孩子有很多玩具,家长觉得那么多玩具,又不玩,经常堆着,浪费,于是一遇到什么捐助,就拿过去献爱心。孩子在他们的说服下,也觉得挺好的。但是久而久之,孩子变得特别没有安全感,并有了一种狂热的隐私欲,而且对家长特别没有信任感。
玩具属于孩子的私人用品,如果他不愿意分享,是没关系的。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对于任何一个词汇,都要做深入的辨析,比如隐私,孩子的隐私怎么保护,哪些是他不可触碰的权利,哪些是我们作为监护人必须要照顾的地方。比如孩子的物权,哪些权利是他的,哪些不是。在生活琐事上遇到困惑不怕,怕的是把困惑给糊弄过去,和稀泥过去。有困惑了,就从辨析词义开始,把词义辨析清楚了,也就知道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权利,要承担什么。
有的时候,家长确实有意无意地放弃了很多该负的责任。昆德拉
说“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确实,轻可以把人轻死,而沉重不会。你看人类经历了多少苦难,却越经历越坚强,越经历越理性。人不会被苦难打败,却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恰恰是那种轻松却让人空虚。而承担可以成就人的高贵,成就人的尊严,成就人的自信。
3.2.3支持到孩子的成长
最后一点是我们要有支持到孩子成长的自信。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有一个孩子对妈妈说,我要上小学了,可是我什么都不会,不会写字,连名字都不会写。妈妈也焦虑起来,问我:孩子不自信,怎么办?我问:你怎么办的呢?她说,我就安慰孩子:没事没事,因为你没学,还小,等你上学了就会了,老师也不会嫌弃你的,会教你。我问:管用吗?她说:不管用,孩子还是焦虑。
我说,这时候孩子提出来这个多好啊。你应该说,好啊孩子,咱们现在就为上学做准备吧,咱们开始识字吧,开始写你的名字吧。
孩子的忧虑是成人的安慰解决不了的。他要的是,我觉得我行。这个时候我们就让他觉得他行。即使到最后,他可能只认识十个字,那他的自我感觉也会很不一样。
我们爱孩子,但请想一想,你的每一个爱的行为是不是在支持他的成长。
有时候太多的宽慰,反而降低了孩子的自我评价。孩子成长的动力来自于成就感,而不是周围人对他的接纳。我今天能爬这么高,明天能爬那么高,我越爬越高,我很自信,是这种成就感促进了孩子的成长。
这里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孩子还不能爬那么高时,家长却鼓励“你行,你很棒,往上爬吧”。这时候,孩子可能会被吓哭。家长的鼓励,反而成了压力。其实,孩子从不藏着掖着,他能爬五层,绝不爬四层,可能还要爬五层半。他如果停在四层不爬了,他的能力可能真的就到这里了。我们就告诉他,你爬了四层,很不错。而不要鼓励他去爬五层,说“你肯定行”,这样反而会让他丧失自信,觉得自己不行,导致他害怕,哭泣。
另一种是孩子觉得自己不行,家长还安慰他,好像要保持他的不行似的,好像所有的人都可以宽容他的不行。我们应该想办法,帮助他获得自信,支持他去成长。
所以,孩子说什么不会时,我们就教他吧。但是不要一教就有很高的期待,觉得教一次他就得会。我们经常说,我都教了你了,你怎么还不会?原来做对了,怎么现在又做错了?
其实孩子特别会学习。“习”的本义是鸟反复地扇动翅膀试飞。鸟学会飞,是通过不停地扇动翅膀学会的,而不是通过妈妈教。所以光学,不一定能会;通过习,才能真的会,真的懂。我们可能都有过孩子反复读一本故事书,且读好长时间的经历。为什么?因为你读第一遍,他可能只获取了10%的信息。你读第五遍,他可能只获得了50%的信息。直到你读了一个月,他把想获得的信息全获得了才罢休。这就是他的习。孩子任何的反复,都是习,绝不是一学就懂,一学就会的。
所以我们应该把耐心花在这上头,而不是花在包容他的自我否定上,好像我在等着一只蜗牛慢慢走。他是蜗牛,就慢慢走。不是蜗牛,就要支持他去成长。
总而言之,现在有些家长对孩子包容过度,保护过度,宽慰过度。我们要跳出这个怪圈,而给孩子以力量,给孩子以成就感,给孩子以成长和学习的动力。
4.做自尊的父母
4.1活好自己
做自尊的家长,首先要过好自己的生活,做好自己的工作,千万不要为孩子去做牺牲。
要在孩子面前展现你的才华,让孩子仰慕你,尊重你,以你为骄傲,说“哇,我的妈妈跳舞跳得这么好啊”,“我爸爸踢球踢得可好了”,或者“什么东西一到我爸爸手里,就修好了”;而不是掩盖起自己的芳华来,然后辛辛苦苦地成为孩子的保姆或是什么。
夫妻之间也是这样,也要靠个人魅力去吸引对方,而不是只是说“你要保证你永远爱我”,“我什么样你都得爱我”,并以此来考验对方。
4.2划清界限与距离
二是划清界限与距离。
大家都知道武志红
有本书,叫《巨婴国》
,其中有一点说道:“中国家庭(指家族),很容易像一锅粥一样搅不清”,有很多“糨糊逻辑”,像“我的事也是你的事,你的事也是我的事,我的事是所有人的事,所有人的事都是我的事”,“对于很多人来说,不能建立界限,是因为整个文化没有界限意识”。
没有“界限意识”,是因为没有形成独立的自我,对自我的界限模糊,人人都想无限地去侵占他人和依赖他人,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侵占和相互依赖的关系。我为你负责,你为我负责。
存在主义也讲“我为他人负责”,但是它是以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为前提的。
我们希望孩子有很好的自我意识,成为有独立人格的人;我们自己也要成为这样的人。
有一个捷径,就是划清界限: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之间,人与物之间,都划清界限。
当然也不能走绝对。有一本书叫《和孩子划清界限》
,读了之后,很多人走入了绝对。比如,有个家长,家里界限特别清晰,但是最后他说,他很头疼。为什么?因为家里人变得特别冷漠。
“孩子,你帮我拿一下拖鞋。”
“那是你自己的事。”
“你帮我倒杯水。”
“那是你自己的事。”
干什么都是“这是你自己的事”,谁都不帮谁,以此来推卸家人之间的互相帮助。因为他太多地告诉孩子“这是你自己的事”了。
他们家里确实界限清晰,姐姐的东西是姐姐的东西,弟弟的东西是弟弟的东西,孩子之间也不打架,但是他的困扰就在于冷漠。这就把界限给绝对化了。
其实这个界限,更多的是心理层面或意识层面的。在行为上一定是其乐融融、互相帮助的,但是在心理上,不要对他人产生控制欲和依赖感。
距离,也是心理上的。两个人再亲密无间,也要保持各自的人格独立。
4.3真实地面对自己
三是真实地面对自己。这是自己对自己的,谈不上害羞,或怕被别人看到什么的。比如,今天我的好朋友得了一个奖,我祝贺他,但是我的祝贺不是很真诚。那我就想想为什么,是不是我对他有所嫉妒。
我们在面对自己时,就是要这么真实地去挖掘自己的内心动机。但是有时候让你痛苦的是,某些动机是藏在无意识里的。弗洛伊德
这一点特别好,他把一切问题都上升到意识中来,这样就能有所控制。如果是在无意识或者叫潜意识里,就会藏着作怪,你会难受、不舒服,却无法控制,就像病入膏肓似的,针灸也罢,药物也罢,都不管用。而如果把潜在的动机给上升到意识中去,就能控制得住,继而理性地行动,就不会痛苦。
真实地面对自己,也会带来力量。力量来自于何处?来自于痛苦过后的洗礼。比如,读《神曲》
的《地狱篇》
,当你在地狱里走一遍之后,你对苦难的承受能力会变强。所以,要多看看悲剧的东西,看古希腊的悲剧《俄狄浦斯王》
,看元杂剧《赵氏孤儿》
。从艺术的角度看悲剧,可以增强你的力量感,因为它把人生所有苦难的极致都表现出来了。在阅读过程中,你的心灵会受到洗礼,你的承受能力将变强。
美国的一个人类学家,研究日本写了一本书,叫《菊与刀》
,里面说,日本人有一个锻炼心理承受能力的方法,是把所有的事情想到最坏,把所有的恶果摆在眼前,然后看能不能承担。现实发生的事情,往往超不过意想中的坏,所以日本人对命运接受起来更为容易,对自我的掌控也更为有力。
4.4爱自己
四是爱自己。多真实都得爱,越真实越爱。这又涉及接纳理论了。对自己的接纳,是无条件的。有的人为什么不接纳别人,恰恰是因为不接纳自己。对别人苛责,追求完美,其实都来源于不接纳自己。这一点心理学都有分析,的确是这样。
爱自己,才敢真实地去剖白自己。大家可以读一读卢梭
的《忏悔录》
,看他是怎么把自己的那些阴暗面给写下来的。
当然我们现在读了之后,可能会觉得有点做作,因为在现代派文学里,揭示潜意识的恶的作品比较多,并不显得那么让人震惊。但是在卢梭那个时代,一个作家敢于把自己人性中的恶给剖白出来,那是非常大胆也是极有勇气的。
我们可以拿《忏悔录》
作为范本,学习如何真实地面对自己。
真实地面对自己和爱自己一定是结合在一起的,越爱自己越敢真实,越敢真实也越爱自己,因为你深深地理解自己。
我今天就讲到这儿。谢谢大家!
5月18日,渥丘园洵美阁芥子园
在天趣园家长课堂上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