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 | 曾国藩:一位高情商的大师
JZHPRESS 悦读
性不虚悬,命非外铄
微信号:jzhpress
在情商中,性就是指性情、个性、性格。良好的性情、个性、性格是情商高的重要指征。
为什么有的人是人见人爱?有的人孤僻无援?为什么有的人呼风唤雨,有的人资源枯竭?这就看出一个人情商的高低。天时、地利、人和,往往人和更重要。
曾国藩虽谈不上人见人爱,但我们想一想,曾国藩当年出山之时,手里无一兵一卒,兜里无钱无银,职位虽是二品,却只有一个空头侍郎名号,然而,罗泽南、王垚等人拱手把自己手中的乡勇交给他指挥,当时的湘乡县知县放弃知县不做,跟随曾氏出征,湖南的富豪纷纷捐款把白花花的银子白白地送给他;初战失败,仍然有那么多人愿意跟随他?到后来,李鸿章说:“朝廷乏人,取之公府……知人之鉴,并世无伦。”现在看来也不是毫无根据的吹捧。
同光年间许多督抚出自其麾下,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他的幕府也就是秘书班子比今天的中央办公厅要牛得多,号称晚清天下第一幕府。很多人放弃京城的翰林不做,新科进士不愿意留京,都乐于跑到湘军前线或军中来效劳,甚至学者文人都争相来曾氏幕府。他为什么能赢得如此好的人才资源?
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正如前面讲过的那样,良好的道德品格才能聚集优秀人才,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样是成功的重要基础。做什么事,就有什么样的人团结在你周围。黑社会的老大,他身边聚集的当然只能是马仔;精明的商人,他身边聚集的多有逐利之人。
现代人讲求个性,一味标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他们忽略了个性是建立在共性的基础之上的。曾国藩并非一个毫无个性的人,相反,在晚清的官场,曾国藩算是一个另类。但曾国藩懂得在自己的个性、性情与他人的个性、性情之间尽可能地寻找最大公约数。
他的核心原则是“取人为善、与人为善”。
同治元年三月初三日他在日记中写道:
“为督抚之道,即与师道无异。其训饬属员殷殷之意,即与人为善之意,孔子所谓‘诲人不倦’也;其广咨忠益,以身作则,即取人为善之意,孔子所谓‘为之不厌’也。为将帅者之于偏裨亦如此,为父兄者之于子弟亦如此,为帝王者之于臣工亦如此,皆以君道而兼师道,故曰‘作之君,作之师’,又曰‘民生于三事之如一’,皆此义尔。”
同治二年正月廿一日又说:
“思古圣人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以言诲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薰人,是以善养人也;皆与人为善之事也。然徒与人则我之善有限,故又贵取人以为善。
人有善,则取以益我;我有善,则与以益人。连环相生,故善端无穷;彼此挹注,故善源不竭。君相之道,莫大首此;师儒之道,亦莫大乎此。仲尼之学无常师,即取人为善也;无行不与,即与人为善也。为之不厌,即取人为善也;诲人不倦,即与人为善也。
念吾忝窃高位,剧寇方张,大难莫平,唯有就吾之所见多教数人,因取人之所长还攻吾短,或者鼓荡斯世之善机,因以挽回天地之生机乎!”
同治二年八月初十日写道:
“细思修己治人之道,果能常守勤、俭、谨、信四字,而又能取人为善,与人为善,以礼自治,以礼治人,自然寡尤寡悔,鬼伏神钦。”
咸丰九年十一月十七日,又作一联:“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与此相关的还有一副:“取人为善,与人为善;乐以终身,忧以终身。”
所谓取人为善,就是在选人的时候注重一个“善”。基于人性皆善的理念,曾国藩认为“人性皆善,本体也。存心养性,以复其初,工夫也。孟子之言,大抵就本体指点,而示人以致功之方。”
所谓“性”,曾国藩也有自己的解释,“尽其所可知者,于己,性也;听其不可其者,于天,命也。”具体地说,打个比方,农民种田,用功勤奋的人,到了秋天自然就会有收获,偷工减料的人,到了秋天只会歉收,这就是“性”。
爱人、治人、礼人,性也;爱之而不亲,治之而不治,礼之而不答,命也。因此,尽性,就是从个人修身养性处着手,使自己的行为思想合乎天道。尽性与曾国藩的天命观是紧密相关的,即如上文提到过的那样,努力了,尽到自己应尽之性分,至于结果就要淡泊处之,也就是知天知命。
这也就是曾国藩曾经说过的:“性不虚悬,丽乎吾自而有宰;命非外铄,原乎太极以成名。是故皇降之衷,有物斯以有则;圣贤之学,惟危惕以惟微。”
一言以蔽之,“性”就是讲人的禀性。
虽然历史上关于人性有性善与性恶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但不管哪一种,都强调后天的修为。禀性本善,需要后天的修持发扬;禀性本恶,更需要后天的修炼绞正。
志趣决定性分,在情商中,性分的高低自然也决定了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
性分的具体内涵又指德性。曾国藩说:“凡盛德之君子,必有非常之仪范。是真龙亦有云,是真虎必有风,不必如程门之游、杨、尹、谢,朱门之黄、蔡、陈、李,而后为响应也。凡修业之大人,必有景从之徒党,其二者其几甚微,其儿甚著,非实有诸己,乌可幸至哉!”德与性紧紧联系在一起,有什么样的德就有什么样的性。因此,这德性就是凝聚人心的无上法宝。
在德性上,曾国藩反对好名争胜,不因他人的议论而改变自己,也不为外界物议所动。他说,在官场,“每有上下交推,众望所归者,转瞬为人所唾弃;亦有群疑众谤,浮议沸腾者,转瞬又风平浪静。”“(唯有)卓然自立之士,历常变红黑而终不改其度。”“彼德我,吾安焉;彼不德我,吾安焉,徐以观其他。他行合义,友之如故;他行不义,而后绝之,终不相督责也。所谓道济万物,而不自居,施及后世,而不矜不伐,皆自于此。”这也就是取人为善。
性分也包含气节。儒家士子好讲气节,但曾国藩认为,讲求气节亦需有度。“自好之士多讲气节。讲之不精,则流于傲而不自觉。风节守于己者也,傲则加于人者也。”
也就是说,讲气节要防止一个“傲”与“矜”字。历史上很多怀负奇才的人,一般都不乐意被别人以常人视之,所以韩信见樊哙而自羞,最终为人所灭;齐桓公九合诸侯,却因葵邱会盟略有矜傲,最终九国相叛;关羽忠勇贯天,却因一念之矜,身败于徐晃、地丧于吕蒙。因此,“能下人”,人皆信之;不自矜,危而得安。自古以来,以取人为善、与人为善立身者,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情商虽然是现代才有的概念,但认识自身的情绪,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自我情感激励,认知他人的情绪以及人际关系的管理等现代情商概念中的这几方面内容,在任何时候都是十分重要的。
情商是一种能力,情商是一种创造,情商又是一种技巧。既然是技巧就有规律可循,就能掌握,就能熟能生巧。只要我们多点勇气,多点机智,多点磨练,我们也会像“情商高手”一样,营造一个有利于自己生存的宽松环境,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交际圈,创造一个更好发挥自己才能的空间。
智商不高而情商较高的人,学习效率虽然不如高智商者,但是,有时能比高智商者学得更好,成就更大。因为锲而不舍的精神使勤能补拙。
曾国藩正是这样一位情商大师,情商,就是他的一种另类战略。
JZHPRESS,悦读九州
选摘自《曾国藩与晚清大变局》
刘绪义 著
九州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作者于《曾国藩全集》中撷取第一手可信材料,通过思辨及梳理,将读者带回十九世纪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围绕“权力”与“修养”这两个重大问题,揭示了曾国藩成功的真正秘诀,还原了曾国藩领导艺术的魅力。
同时,作者穿透历史与现实的迷雾,从为师为将为相到治国治家治身,系统阐述了曾国藩一生的意义在培养人才与陶铸世风。因此,这既是一部全新视角研究曾国藩及晚清历史的专著,也是一部领导干部可资镜鉴的枕边书。
更多好文
点击标题直接阅读
更多好文请回复“历史”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读书会,成为会员,参与我们不定期举行的免费福利赠送活动;另,您也将会在每个节气日在所填写的邮箱中收到我们送出的《读·享 | 九州》电子杂志。
JZHPRESS,悦读九州
愿每次阅读都是一次探险,
充满惊喜和刺激。
——悦读
Copyright ©2016年
九州出版社读享团
Email:jzhpress@126.com
企鹅:2635599399
个人微信号:jiuzhou911,暗号:寂寞就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