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说真话,做实事

邓小南 前线理论圈 2022-07-03

当下有一种说法,是“后疫情时代”。说到“后疫情”,目前做出预测可能还嫌过早。这种说法的潜在台词,是说当前的“失序”大多与疫情相关;“后疫情时代”反映着一种强烈的期待,希望回归秩序,回归常态。


事实上,任何理想中的“常态”恐怕都难以回归,以往视为不正常的状态或许就是日后的“新常态”。失序状态中,往往也酝酿着新秩序的出现。失序可能是变化的节点,跟随而来的“秩序重组”必然会构成新的整体性挑战。


面对层出不穷的“未知”和“意外”,面对秩序重组中的变数,我们需要清醒的思考维度,需要中华文明的滋润效应与多文明的交流互鉴。


这样就引出下面一个关键词,“中国文明”。


个人觉得,讨论文明,应该从更宽阔的视域着眼,习近平总书记有个提法是“文明如水”,也就是说,“文明”是流动性、渗透性的,其延伸影响的范围并非国界得以限制。


从这个意义上说,称“中华文明”可能更为恰当。中华文明内部多元一体,包容着不同的文明成分,同时又是在世界多文明互动融通的背景下养育生成;没有对多文明的理解,就看不清中华文明特有的内涵。换句话说,只有“各美其美”,才能“美美与共”。



疫情不止是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不止是对治理体制的考验,也是对人类文明、对知识体系的重大挑战。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对待疫情初始态度的不同,体现的不仅是经济条件、治理体制的不同,也是文化基因有所不同,对“生命”、对“道德伦理”的理解有所不同造成的。


不同的“应激”反应各有其内在逻辑,大数据对于疫情的追踪,也因国情民情不同而效果不同。当今世界互联沟通的方式远远超越前代,但不同文明间隔膜冲突的程度,可能并不逊于传统社会。了解不同文明的底色与特质,展现自身文明底蕴,才能加深理解,扩大命运共同体的基盘。


提倡中华文明,切忌流于浅薄。


这些年,社会上讲国学,办书院,但在疫情期间,太平景象突变,各种情绪化的非理性表达方式不期然而然地凸显出来,例如“互怼”,这类说法不仅出现在网络上,也出现在官员口中。民众对不同意见的表达,也愈益脱离思考而倾向于简单化的“批判”。我们在理解那些词语指向的同时,也感觉到思想力量及表述语汇的贫乏。


事实上,只有在日常教育中提倡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才能形成有逻辑有学理的思考与批评。


所有的“共同体”,其实都是“平台”,有沟通,也有竞争。对于竞争的严酷性不能存有幻想,而在竞争中善于沟通,善于争取人心,是把握分寸的艺术,也是一门严肃的学问。


不同文明的特质,与社会深层结构相关;而所谓“深层”,在面对不安定的时候才更容易体现出来。


中国人对于“家”的感觉,对于“国”的体认,使得失序状态得到某种深层秩序的支撑。从这一意义上讲,“家-国-天下”的文化意涵值得深入发掘;对于“家-国”观、“天下观”需要更加深切的认识。


汉语中提及“国家”,视“国”与“家”为连带一体,并不对其内涵细致区分,宣传中甚至只将国家视为政权;而在英语中,state, country, nation, motherland显然并非同等意涵。建设命运共同体,要包容社会意愿的“最大公约数”,像有的同志指出的,突出其“可亲可爱”的基本特色,对海内外同胞,应该强化对中华文明、祖国情怀的认同感,强调中华民族,祖国,是我们共同的根基和家园。这是患难时期的凝聚力,也是新常态下对于化解矛盾应有的考虑。 


中国道路,可以说是历史选择的结果。选择的背后,有我们鲜明的历史优势,也有沉重的历史包袱。随着疫情的发展,已经有对于不同体制和治理模式合理性及其弱点的比较和反思。


中国体制的优势之一,在于决策集中、行动力强;值得重视的问题,则在于如何有效激发自下而上的社会活力。现代文明并非只有一种模式,尊重不同文明各自的路径探索,求同存异交融互动,天地才会更加开阔。


大道至简。这是中华文明的精神,也是根本性道路选择的宗旨。“文明”与“道路”是我们面对的关键词,后疫情时代,要聚焦于根本性问题;口号繁衍,说法翻新,无益于大道之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强调“说真话,做实事”,这六个字返璞归真,是疫情期间全社会最为有效的行动指南,也是后疫情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基本最切实的路径与要求。



作者:邓小南,北京大学教授。本文为作者在国创会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研究中心首期“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论坛”上发言的一部分,发表时作者有修改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2020年8月3日

责编:林苗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欢迎投稿,转发分享
投稿邮箱:qianxianwang@126.com




推荐阅读




中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新媒体矩阵


前线理论圈


前线客户端



东方红啦


中国大学生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