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沉浸体验、线上游览,博物馆还有哪些奇妙玩法?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IP价值官 Author 左柚

导 语

当下,渗透入每个人生活的科技,正在和博物馆发生微妙的化学反应,博物馆办起了沉浸展,把展品搬上了线上,还通过各类新型媒介传播,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博物馆、了解历史、文化,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博物馆的更多可能。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博物馆也不能丢掉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根基。


常常看到一句话,文物是历史的见证者,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第一手资料。
 
博物馆承载了人类的文化艺术、珍稀文物,我们逛博物馆,是因为沉默的文物会带我们接近最真实的过去。

然而如今,博物馆的藏品了不得了。以前我们看到的文物是这样的,在橱窗之中,庄严肃穆。

 
如今通过百度AI技术,文物也可以开口说话,在线讲述自己的“前世今生”。 “有没有被我头挽发髻、身穿铠甲的造型迷住,还是说相中了我年轻英俊的面容?”难以想象这是出自于一个兵马俑士兵之口。

  ▲ 胡海泉为兵马俑配音
 
以前我们逛美术馆,按照既定的路线参观,艺术作品挂在墙上,仿佛接受朝拜的对象,与我们有着难以逾越的距离感。
 
 
如今,再看梵高艺术展,既可以完全沉浸在艺术营造的色彩和氛围中,还可以回到当时当地的场景中去,坐一座梵高画中的椅子,摸一摸里面的物件。
 
 
以前,看蒙娜丽莎必须去法国卢浮宫,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要去故宫博物馆,想要欣赏敦煌飞天壁画,必须要去敦煌走一遭。
 
如今一台电脑、一个鼠标就可以遍游天下博物馆,谷歌、百度百科均开展线上博物馆计划,上千家国内外博物馆上线,不仅可以360度还原参观博物馆、观看展品,同时很多文物图片可以下载免费使用。国内故宫、国家博物馆、敦煌、陕西博物馆也纷纷开启自己自己的线上博物馆。
 
 
是的,3D、AI、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等技术浪潮裹挟而来,虽然大多数的我们并不能清楚解释这些技术是什么、如何运作,但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因为这些技术的存在,我们逛博物馆的方式开始改变,数千年来人与艺术、艺术品和艺术空间的关系,开始发生变革。
 
接下来,我们将从数字技术对博物馆影响深远的“沉浸展”、线上博物馆以及数字技术对博物馆文化文化传承作用等方面,跟大家探讨,技术是如何重新定义了博物馆艺术。

强调体验、互动、代入感,“沉浸展”与观众站在一起
 
“沉浸式”一词近两年频繁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成为一众艺术展中最吸睛的展出形式。
 
它们凭借华丽的展示效果和多重的感官体验赢得了年轻人的喜爱,凡有此类展览展出,都可在短时间内刷屏各大社交平台。
 
2018年5月,“清明上河图沉浸展”在北京故宫开幕,在 126 天的展期内累计接待超过141 万人,远超 2015 年展出原作时的 22 万人。日均观展人数达 1.12 万人,峰值超过 2.5 万人。
 
这个“沉浸展”分为3个体验各异的场景,第一展厅长 36 米、高 4.8 米的动态多媒体长卷,为观众展现清明山河图的全部细节;第二站厅为实体造景+ AR 的孙羊店互动剧场,用模仿原作的实体造景结合全息影像和真人表演,建构了一所 360 度的体验剧场。
 
 
第三展厅为VR影院、观众座椅仿制宋代游船上的躺椅,4D 动感使观众以第一视角穿越时空,游于汴河之上,用俯瞰、平视等视角近距离观看北宋都城市井风貌。
 
 
作为沉浸展的成功案例,清明上河图沉浸展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据了解,这个展将开启 3-5 年的全球巡展计划。而它也为其他博物馆的“沉浸展”的打造建立了模式和标杆。
 
而后2019年国家博物馆打造了“心灵的畅想——梵高艺术沉浸式体验”展、《千里江山图》沉浸展等相继开幕。


此外,国外各大博物馆沉浸展也早已开启,如为纪念伟大艺术家逝世500周年,《达芬奇:天才500年》等达芬奇的沉浸展在全球各地开幕。
  
“沉浸展”到底戳中了观众的哪些点呢,为何如何受到欢迎?技术在其中又承担了哪些角色?
 
那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以TeamLab为代表的各类民间艺术展,最开始由东京大学学生组成,致力于将数码技术在现实空间中展示,而后展览开哪都火爆,在全球超500万次参观人数,东京、硅谷、伦敦、巴黎…在米兰甚至排队8个小时。
 
告别传统白墙和艺术展陈列柜,他们用光线、影像和声音,创造了一场场色彩缤纷并超越空间感的视觉盛宴,让所有参观者都目不转睛地沉醉其中。
 
  ▲ 东京TeamLab数字艺术博物馆
 
在TeamLab的影响下,全球各类沉浸展层出不穷,TeamLab甚至在东京开了了一家“数字艺术博物馆”,专门展示空间中的数字艺术,后续在法国巴黎也出现了“数字艺术博物馆”。
 
▲ 法国巴黎数字艺术馆
 
在一定程度上说,传统博物馆受到民间艺术网红“沉浸展”的倒逼,才开始探索将文物、艺术IP按照“沉浸”方式展现。我们观察并采访了相关去“沉浸展”参观的观众,发现沉浸展之所以吸引大众的目光,让大家热情不减,主要因为沉浸展和观众站在一边,处处在为他们考虑。
 
1、 打破橱窗、围墙,制造身临其境的艺术体验。
 
传统的博物馆和美术展览体验,多是静态和被动的,在这种展览中,很难获得沉浸式、身心愉悦以及富有教益的难忘体验。
 
而“沉浸式”艺术展览,将艺术作品中的色彩、图像、场景通过数字技术放大,让我们完全被艺术世界包围。VR等技术让我们带上眼镜,就有独特的视角,沉浸于当时、当下的场景中。
 
2、 高参与度,主动参与甚至操控环境与对象。

除了打破艺术的边界,让人们完全感受艺术的魅力之外,很多时候沉浸展让观众也成为艺术的一部分,主动的参与到艺术的行程以及互动当中。
 
对于很多观众来说,“参与感”大于其他一切,在国博举办的“梵高艺术沉浸式体验”展中,专门设立了“互动绘画体验厅”,也就是小孩子、绘画爱好者在里面可以自己完成一幅画作。
 
 
对于数字艺术站来说,当跨入博物馆的那一刻,你就成为了艺术品的一部分,周围的景致因为人的出现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当你路过一座古老的花园,飞鸟仿佛停驻在你的肩膀。
 
3、 满足拍照打卡需求。
 
线下“沉浸式展览”其实并不便宜,之所以吸引众多年轻人,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拍照好看”,人们过去更多是“拍照打卡”。其实当下,“打卡”已经成为一种年轻人的文化。
 
在这样的语境下,博物馆开展“沉浸展”也满足了年轻观众的这一需求,很多博物馆虽然可以拍照,但挂在墙上、放在展示柜的照片确实难以出彩,有些基于文化的保护,是不可以拍照的。而沉浸展在技术的展现下,绚丽的光影效果、对于文化展品和场景的复原都可以拍照。
 
一直以来,我们并不缺少好的中华文化素材,而是缺少能讲好故事的创新做法与传播方式。而“沉浸展”以技术为基础和支撑,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了解文物、感受艺术。

 把博物馆搬到“线上”,从保护到开发
 
“沉浸展”是线下看展方式的革新,而技术对于博物馆的影响,还表现在:让博物馆在线。
 
这首先是因为当下,人们已经离不开互联网,离不开通过一方小小的手机屏幕了解这个世界。据了解,中国手机上网用户已经达到12.9亿。
 
在这样的背景下,线上博物馆成为了博物馆文化文化的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另一阵地。
 
搜索中国国家博物馆数字展厅,打开之后可以看到多个主题展览,包括丝绸之路展、罗马与马洛克艺术展、“道法自然——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等众多主题。
 
我们点击会进入一个与实体完全一样的360度全景博物馆展厅,可以通过移动鼠标游览整个展厅,以及观看具体展品。对于具体展品的详细介绍也能够检索到。
 


今年7月故宫官网推出的“数字文物库”,从故宫186万余件藏品中精选出5万余件文物,首次公开了高清数字影像,供人们检索研究,不过不允许下载使用。


还有互联网百度百科发起的——博物馆计划,目前已经上线292家博物馆,共收录312家的博物馆藏品,产品展览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博物馆——展品的方式,附有展品介绍。笔者在进入之后,百度百科——博物馆计划显示是第1亿1千万个参与者。由此可见,线上数字博物馆的浏览量非常可观。
 
 
另外,随着作品的特性,也推出了各类APP,如《每日故宫》等。其中中国书画的立轴、手卷,以及西方的壁画、天顶画、巨幅油画等在电子技术的应用下,可移动、换角度反复观看。
 
尤其上海博物馆以展览为单位来实现数字化呈现,根据特展,都会配合展览推出一款集展览、互动、探索为一体的App。
 
其中《风景与艺术》App中,用户不仅可以在线上观看,还可以以这些画作为背景,通过马匹、房屋、林木等“组件”,去“创作”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作品。
 
 
正是这样的“游戏化”让《风景与艺术》超越了线下展览短短几个月的生命周期,用户不绝如缕。
 
不过无论是故宫、国家博物馆 、陕西博物馆、敦煌博物馆,还是企业发起的线上博物馆计划,我们看到国内线上博物馆更多是把线下直接搬到线上,提供艺术作品的检索和线上观看。
 
线上对于藏品信息的详细介绍和展示,这种方式,弥补了人们在线下博物馆展厅中,由于空间所限,藏品的信息往往粗疏简陋的局限性。照顾到了观展用户即时了解的需求,满足用户进一步深度学习的需求。
 
不过,数字化仅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传播、展示、诠释甚至是艺术的商业链接可能。
 
反观国外线上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荷兰国立博物馆等纷纷加入了“CC0无权利保留协议”(Creative Commons Zero),开放了数十万件艺术品高清大图,供公众免费下载且不限制使用。
 
有了数字博物馆的引流和技术铺垫,加上近年来网络经济带来的商业机遇,各种形式的线下文创正在国内快速升温和发酵。
 
其中,西方国家发展出了成熟的开发,生产,广告和销售链条。据了解,即使在2008年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美国博物馆文创店收入,仍总体远高于门票收益。
 
  ▲ 美术艺术博物馆收入报
 
国内线上博物馆,也开始尝试体验与产品结合,打造行业闭环。敦煌博物馆,在2016年对外上线数字博物馆后,与腾讯深度合作,共享信息,在游戏、音乐、动漫衍生品上都进行了跨界探索。
 
尤其,敦煌研究院发布的敦煌诗巾小程序,设计团队从敦煌壁画中提取了8大主题元素和200多个壁画细节元素,让消费者自行选择不同的藻井图案进行排列组合,设计生产出自己独有的丝巾图案。一个月多时间内吸引了超过200用户参与了游戏,订单量在1万左右。
 
  ▲“敦煌诗巾”示例
 
从种种迹象表明,以博物馆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正通过数字化实现新生,其IP魅力也正在持续爆发。
 
不过,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与国外相比我们的线上博物馆仍存在很大的差距,从单纯的是把信息搬运到网上,实现博物馆文化的保护到开发,我们还有很长的路遥探索。

 技术是把双刃剑,博物馆的立身之本不能丢

在技术的加持之下,我们看到每一场沉浸展都一票难求,年轻观众沉浸在艺术氛围当中拍照打卡。
 
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上,我们看到文化在说话、唱歌,看到大家参与到团扇、油纸伞的制作当中,短短的15秒的视频,就有几万到百万人的观看,极大的传播了博物馆文化。


 
在线上,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微博粉丝已经达到了392万,据监测,其粉丝日增长量曾最高达到40万之多,相当于故宫11天的游客数量。
 
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曾经说过:媒介即讯息。也即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人类只有在拥有了某种媒介之后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
 
互联网、数字技术深刻的改变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技术改变了博物馆的传播方式、传播载体,我们欣喜的看到越来越多90后、00后等年轻人开始走进博物馆、了解我们人类的文化和文明。
 
在这个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后遗症。
 
博物馆跟随大众喜好和流行趋势,进行网络化传播,然而可能会产生“大家只记住了表情和好玩,文物本身的信息其实是传播不出去的”的现象,更值得深思的是,“博物馆并没有对自身功能的准确定位,更多的是被娱乐化、快餐化带进了以流量论高度的大坑。
 
年轻人走进多如牛毛的艺术沉浸之后,开心拍照浏览,“可是,这个展到底讲了什么呢?”可能很多人回答不上来。
 
我们在讨论沉浸式展览时,不可能将艺术与娱乐生硬的割裂开来,势必要考虑到这两者之间必然的联系。
 
国内博物馆的艺术沉浸展,主要是围绕梵高、《清明上河图》等文化IP展开,所有让观众“沉浸”的艺术体验和技术,也需要围绕IP作品展开。如果本末倒置,只剩下了技术制造的美丽“幻觉”,我们认为这就不算是一场成功的展览。
 
建造博物馆,一直以来是人类记录过去、启发未来的有效方式,博物馆,是艺术空间,更是历史沉淀。
 
因此,博物馆在拥抱新型媒介、技术的同时,更要清楚自己的立身之本:“博物馆守护的还是文物的真实和深重,博物馆收藏的植根越深厚,才可以为与时俱进的艺术实践提供坚实可信的灵感。

编辑|李娅排版|李妍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我们尊重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及时联系到与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做删除处理。转载请注明:首都文化智库


往期回顾

2019年博物馆文创产品市场数据报告发布!文创迎来 “集体上网潮”

二十四节气民俗美食之小雪

看这,中国最伟大的河

“艺术+科技” 是市场投资下一个风口?

“我有故事,你要听吗?” | 18个案例全盘解析中国跨文化传播创新

重要趋势!从发改委历次《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看文化产业发展

隐居,一只船就够了。

新型艺术展的背后,科技和艺术的边界正在消弭

权威发布丨2019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总报告)

70年来,中国社会阶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