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日漫兴起的秘密

漫编室 读库 2022-07-15


©《海兽的孩子》五十岚大介


漫编室前言:

2019年3月16日,漫编室做了第三场线下活动。这次前言不多说,想说的都这篇记录里。希望你有所思考,有所收获。



在讲《新宝岛》的山猫。(刘鑫 摄)


目录

引子,在忍不住画漫画之前


我为什么要了解漫画史?

1945年,日本现代漫画的开端

“当当当,纸芝居开始了”

为什么叫“赤本”?因为封面是红的

好玩的东西出现了,附录漫画

剧画就是写实漫画?

少女漫画的革新者们

从一到十的井上雄彦


尾声,中国漫画要去往哪里?



引子,在忍不住画漫画之前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读库的编辑李蓓蓓,也是漫编室的负责人。


这是我们的第三场活动,第一场活动的主题是“漫画也需要被研究?”,嘉宾就是山猫,当时梳理了一些非常基本的漫画知识和常识,某种意义上是为漫编室打了一个底色。


第二场活动叫“漫画家的绘本好不好看?”,嘉宾是我的同事包伸明,他对纸张和印刷非常了解,所以我们就从内容到形式,从纸张到印刷,聊了聊漫画家的绘本。是哪个漫画家?一个是汤村辉彦,一个是高野文子,他们在国内还不是很有名,也许未来会有更多人知道 。


这第三场活动叫“在忍不住画漫画之前”,让山猫讲讲漫画的发展变迁,那些划时代的漫画家,以及他们到底留下了什么?这个主题需要在“漫画也需要被研究”的前提下讨论。



我为什么要了解漫画史?


先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是山猫。


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漫画教育,不是漫画史。但我需要思考,如果要在中国建立一个漫画学科,哪些科目是必要的。其中,漫画史就应该是一个必要科目。


有人说,是不是可以通过一些经典作品,激发创作灵感,或者说对作品欣赏有新的解读?


这是一个好理由,但你想想,会有这样的反驳,鸟山明学过漫画史吗?没有。井上雄彦学过漫画史吗?没有。激发灵感有很多种方式,这方面不能说明漫画史的必要性。


有人说,是不是可以避免前人早就发现的各种问题和坑?


嗯,这个非常重要。比如某年轻漫画作者跟我说:“你看,这是我画的最新实验漫画!”我只能尴尬地回答:“哦,请多看看漫画。”


这种事已发生过无数次,无数人跟我说,这是我画的实验漫画,这是我新想的分镜,这是我新想的构图。看完之后,每次我都非常尴尬地告诉对方,请你多看看漫画,可以看某某年代某某漫画家的作品,看一下,再判断自己的东西是不是“新的”。


我讲讲自己学漫画史的过程吧。最初,它对我来说就是一门课,我学它,三分出于好奇,漫画史是什么东西;三分出于莫名其妙的求知欲,我觉得自己应该知道,但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应该知道;四分是为了学分。就这样,我去修了漫画史。上课时,跟高中上历史课一样:啊啊,嗯嗯,应付着听。


确实能学到一些有意思的东西,但我发现自己只关注那些有意思的东西,至于年份、杂志名什么的,完全记不住。是不是这个东西真就没什么用呢?就这样,修完了这门课。


又过了一年,我开始接触一些漫画理论,漫画表现论,以及漫画的绘画工具。我发现,一些关于漫画绘具流行的变迁,能和现在的一些东西联系起来,比如纸绘和板绘到底哪里不同,板绘技术应该如何发展等。


当我第一次意识到这个联系时,开始真正觉得漫画史有意思,于是我又重新看了当时的教材,结合当下看,结合中国的发展看。日本的漫画发展与中国的完全不同,但我也看到了很多特别相像的地方。


之后,我便开始主动学习漫画史,买了很多相关的书。比如这本,《现代漫画博物馆》。


《现代漫画博物馆》(現代漫画博物館,小学館,2006年11月)

小学館漫画賞事務局(編集) ;竹内 オサム (監修) (司洋 摄)


它收录了从1945年到2005年,值得被记录在历史中的漫画作品,以及相关介绍,非常简短。我以它为引子,跟大家一起分享,每周讲三页左右。我会尽量搜索作者、作品、相关杂志的资料。现在坚持了小两年,差不多看了五分之四,一点一点梳理。梳理的越多,对漫画家的经历了解的越多,发现的好玩东西也越多。


现在,就给大家讲讲,我发现的那些好玩的东西。



1945年,日本现代漫画的开端


这本书是1945年到2005年,2005年好理解,因为出版时间在2005年前后。那1945年是一个什么年份?


对,二战结束。当然,日本的漫画并不是从1945年开始的,但这本书把1945年定为现代日本漫画的开端。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战争结束,就成了现代漫画的开端?


因为战争时期,几乎所有漫画需要服务于战争,是军队或政府的宣传工具。那时,日本漫画受政府管制非常非常严,必须宣扬政府让它宣扬的东西。


那个时候,最火的漫画是《野良犬》(のらくろ),作者是田河水泡。主角是一只小黑狗,讲军队生活的故事。


漫画,可以说是战争时期,孩子们最喜欢的一种娱乐手段。1946年,战争结束第二年,日本全面解禁出版业,大家随便写,随便出,随便卖。你可以想象这是怎样一番景象。


那时候,日本漫画有三大派系:儿童漫画,绘物语,赤本。


儿童漫画是正规出版物,从战前就有,主要刊载在儿童杂志上。儿童杂志不是漫画杂志,而是一种普通的综合性杂志——学年志。它面向小朋友,教算术,教练字,上面还会有一小部分漫画,就是儿童漫画。


那时的儿童漫画一般在二十画格至一百画格之间,绘本风格,不太能承载太长的故事。当时还有一些讽刺幽默画相关刊物,虽然它不是面向儿童,但也是正规出版物,所以我姑且把它和儿童漫画一起说。


学年志,是儿童漫画的摇篮。(选自《现代漫画博物馆》)


讨论漫画的时候,可能每个人脑袋里的东西都不一样,所以我必须先把定义说清楚。


我现在说的“漫画”,是抛开所有主观,用客观讨论的最根本的东西。漫画是一种传递方式,是一种表现形式,什么样的表现形式?


麦克劳德在《理解漫画》(Understanding Comics)这本书里说,漫画是“经过有意识排列的并置图画及其他图像,用来传递信息或激发观者的接受美学”,我再简化一下,漫画是“主要以传递信息为目的的,静态图像或静态图像之间的逻辑”,听上去好像怪怪的。


再简化一下,漫画是“利用静态图像,向人们传递信息”。一个画展,一幅画与一幅画之间没有逻辑联系,只是一幅又一幅绘画作品。同一个画展,画的排列原封不动,我只改个名字:漫画展,从我定义它是漫画展开始,画与画之间就产生了一种逻辑。这就是漫画的神奇之处。


单幅的漫画和单幅的绘画,它们的区别在于有没有传递某特别信息的目的。单幅漫画,一般带有讽刺目的,作者传递某特别信息的目的很明确。尤其是讽刺漫画,它甚至包含很明确的政治诉求。然而,如果你说一幅绘画作品就是为了传递某一信息、表达某特殊目的而画出来的,作者说不定会打你。


商人说,漫画是商品,要为读者服务;漫画作者说,漫画是自我表现,我只画自己喜欢的东西;读者说,漫画是我的娱乐消遣。这全是根据自己的需求做的主观定义,它们都是漫画可以拥有的“属性”。


但作为研究者,我不能用主观定义漫画。漫画拥有一个形而下的,不因主观而改变的客观定义。随着时间推移,这个定义可能会更新,会完善,但它在所处时代的唯一性不变。


继续说儿童漫画,这些作品从战前就一脉相承传下来,所以战争刚结束时,还有些不适应。像田河水泡,他就被禁了。为什么?当时有个GHQ(驻日盟军总司令部),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为总司令,简单来说就是控制日本政府的一帮美国人。


他们帮日本政府修宪,当时日本的宪法已经废除,他们帮日本提出新的宪法,表面上有给日本审核,实际上基本就由他们决定了。这个时候,日本是完完全全被控制的。GHQ下了一个什么命令?


漫画作品不能涉及时代剧,不能有柔道,不能有剑道,不能有复仇。时代剧是什么?日本的历史、文化,就是不让你有自己的文化。柔道、剑道是什么?日本的国术,不允许你有自己的国术,尤其是带武斗的。至于复仇,刚被打败就要复仇?绝不允许。这个管制非常非常严格。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那时流行的漫画都是什么题材?


日本这个国家,比较大男子主义,那时候对女孩子并不那么友好,所以最初的漫画是科幻、棒球、西部,还有泰山题材。什么是泰山?就是美国电影里的泰山,一个人类在丛林中长大的故事。


与泰山相关的,小男孩在丛林中长大,或者去丛林探险,跟人类与丛林相关的都算泰山题材。棒球,科幻、西部牛仔题材,GHQ也不管。虽然这些管制不只针对正规出版物,但正规出版社受到的管制最严。其实儿童漫画能说的东西就这么多,不过它反映了当时GHQ对日本的各种影响。


题材再多提一下,科幻、西部、泰山都是手冢带火的,除了棒球。


如果看过手冢的自传就会知道,他不擅长体育。但为什么棒球没手冢这个大佬带也火了呢?我要引入一个词“スポ根”,这什么意思?体育根性。根性是什么东西呢?是一个佛教用语,可以通俗地解释为人的精神,主观能动性。体育根性,就是体育项目上的主观能动性。这个东西是日本主流漫画的内核之一。


比如一个体弱多病的小孩,通过自己的努力,打败了天才对手,努力努力,就会成功。一些编辑把这种角色叫作“努力的天才”,并不是指一个非常努力的天才,而是一个人在努力这方面很有天分,是个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相应回报的人。


体育根性这东西,是日本人的民族性,和武士道精神有相通之处。这是一种顽强不屈、永远不会被打垮、不断努力向上的精神。但它同时也是一柄双刃剑,如果这种精神用在了破坏社会,危害他人的事情上呢?也是顽强不屈、百折不挠,被抓了再犯,吃到苦头还来。那这人可真是太可怕了。


你可以想一想,《火影忍者》(NARUTO )里的鸣人、《海贼王》(ONE PIECE)里的路飞,都是努力的天才。而《口袋妖怪》(ポケモン)里的武藏小次郎,《阿拉蕾》(Dr.スランプ)里的马克西姆博士,虽然不是努力的天才,却也是一直努力、顽强不屈地做坏事,十分有根性。



“当当当,纸芝居开始了”


接着说说绘物语,绘物语是什么?有点小人书、连环画那种感觉的东西。


绘物语《少年王者》(集英社,1947);山川 惣治 (著)


绘物语和小人书差不多,图配文,慢慢会有一些发展,文不一定在底下,有可能在侧面,甚至会出现杂志那种感觉。总之,文字都在图像外面,以文字为主,图像为辅讲故事。图像与图像之间的逻辑跨度比较大。


说到绘物语,不得不提另外一个东西,纸芝居,也就是纸上戏剧。


纸芝居像小人书那样,一张一张画。纸芝居表演者把这个画买下来上街,一边走这么一边喊:“纸芝居开始啦!纸芝居开始啦!”让一帮小朋友跟在他屁股后跑,然后找个地方站下来,拿出全部装备,小板凳摆好,小朋友们坐好,开始纸芝居表演。


有一个空白的画框,画框上面写个什么什么小剧场,周围有一些装饰,他把那画往画框里一插,画的第一页,一般是故事的标题,比如三打白骨精,还带配音,“当当当,三打白骨精开始了,话说唐僧西天取经……”,说完这么一段开场白之后,像切换幻灯片一样抽出一张画,然后再抽下一张……有时会抽到一半“这时候白骨精变成了……你猜变成了什么?”再全抽出来,“变成了一个老奶奶”。有时还会从上面抽,从侧面抽,抖动着抽,手舞足蹈地抽,有各种各样的表演形式。


为什么纸芝居花样这么多?因为竞争激烈。二战结束后,老兵们失业了,全国很多人都失业了,退学的,家里没粮的,大家都靠演这个来谋生。竞争如此激烈,就要花样翻新,在表演上下功夫。


艺人正在表演纸芝居的经典剧目《黄金蝙蝠》。(©aki sato)


比如漫画家水木茂早期就以画纸芝居为生。他在战争中失去了手臂,不表演,只是画。总之,纸芝居表演者竭尽全力吸引小朋友,所以与其说这是漫画,不如说是一种表演艺术。


纸芝居怎么收费?免费。那干什么用?它是一种广告,把小朋友招过来之后卖给他们麦芽糖、小玩具。看戏时,总得吃个糖吧。


我再借此引出一个点,大家看到日本漫画杂志现在卖得不太好,有种杂志不行了的感觉,但日本的漫画杂志原本就不是出版社的主要收入来源,甚至有的杂志在企划阶段就已经判断出它要赤字。杂志对漫画来说是什么?是广告,买完就扔。杂志是广告,那商品是什么?单行本。


单行本和杂志简直是天壤之别,因为单行本作为商品是要重绘的,富坚义博就很聪明,他非常清楚这点,所以在杂志连载时只画重要部分,单行本的时候就重新好好画。而现在还买杂志的人,你猜猜《周刊少年Sunday》(週刊少年サンデー)购买者的平均年龄是多少?四十岁以上。


并不是说看这些漫画作品的人是四十岁以上,而是说购买杂志的人是四十岁以上。小朋友怎么看?等单行本出了再看,就是这样。


购买杂志的,是那些迟迟不愿接受新时代,不愿用手机,不愿用电脑的人。至于成年向的杂志,比如Big Comic系列(ビッグコミック)(我说的成年向漫画并不是指色情漫画,色情漫画我会专门用“色情漫画”这个词说),可能内容上主要面向三十多岁的成年人,但真正购买的是四十岁、五十岁的人。


拉回来继续说。后期,有很多纸芝居改编成绘物语,因为形式上有相似之处(图为辅)。绘物语也出现过对话气泡,就像现在流行的漫画一样,但它还是以文字为主。再之后,绘物语就死掉了。至于怎么死的,后面再说。



为什么叫“赤本”,因为封面是红的

 

再来说说赤本。赤本这个东西非常可怕,但日本的漫画发展基本上就是靠它。


刚才提到,儿童漫画主要出现在普通的综合性儿童杂志上,这个时候,儿童漫画有三个关键词,良心的、教育性的、健全的幽默。良心、教育、健全,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这不就是正能量嘛。赤本相当于打破了这个正能量的边界,它没任何秩序,有大量低俗的东西出现,刺激人的感官。


它是怎样出现的?二战结束后,日本国内有各种宣言啊事件啊,第一年就这么过去了。到第二年,出版才正式解禁,可以随意出版。这时,涌出了一大批乱七八糟的出版社,非正规出版社,他们就决定印赤本漫画。这么一说,有件事就非常明显了,儿童漫画和赤本漫画,从诞生之初就是死对头,是正规出版物和非正规出版物的角逐。正规出版社非常鄙视赤本,但赤本依然非常火爆。


对正规出版社来说,即使没有政策上的制约,它也有自己一套成熟的体系、受众和风格,所以很难改变。但非正规出版社不一样,这拨人趁着战争刚结束,大家没有娱乐资源,没有电视、没什么电影,电子游戏就更不用说了。人们的主流娱乐方式只有纸芝居、漫画、赤本漫画,但赤本里其实也有主流那种绘物语和一些儿童漫画,但比较少。


当时乱到一种什么地步呢?赤本有很多很多问题,抄袭问题,盗版问题,纳税问题,他们这帮人根本不交税,自己随便印。


关于盗版,我举个例子:手冢治虫有一部作品,只有两卷,他们拿去拆成三卷,然后说这是手冢治虫最新作,没经过手冢的同意,也没什么审查,也没键盘侠帮忙仗义执言,什么都没有。大家看到手冢治虫有新作,买了,翻开一看,这不跟之前的一样吗!甚至有些人,拆的时候可能前一册是这个故事,后一册是那个故事,就这样成套卖你。尽管驴唇不对马嘴,小朋友却也看得津津有味。这个跟我小时候很像,我那时看漫画,只要这东西叫漫画,我就看。


赤本的这种乱象,大家熟不熟悉?可以回想一下,2010年有妖气火的时候,有妖气平台上的画,也是大家可以随便画,想怎么画怎么画,好的作品在上面,不好的作品也在上面,成熟的作品、幼稚的作品,全都在上面,而且不收钱,随便看。当然了,赤本是要收钱的,虽然不多。


话说,为什么它叫赤本?因为封面多是红色的,就这么简单。


赤本真正的高潮,是因为手冢治虫的《新宝岛》(新宝島)。


藤子不二雄组合说《新宝岛》像电影一样,但是为什么说像电影一样?大家可以去看看上次“漫画也需要被研究”的活动记录,里面有提到。


1947年,《新宝岛》在大阪横空出世。它火了之后,大家都开始画赤本,发现这个东西原来这么有赚头,疯狂的画,疯狂的印,一大堆一大堆的故事出现,到1948年底结算时,发现一个月居然能有六百部赤本在市面上出现。总之,赤本非常火爆,一路销量上涨。


右页中间就是《新宝岛》。(选自《现代漫画博物馆》)


但赤本很快又消失了,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为什么消失了?赤本那么火,而且它不受限制,题材各种各样,再加上有很多为了吸引眼球的软色情或者直接就上大白腿,小朋友看了根本把持不住,疯狂地买。而且还便宜,这是它与正规出版物相比最大的优势,它用最劣质的纸,应该叫仙花纸。为什么它1948年火起来,1950年、1951年就没了?


首先是税金问题。他们不交税,政府能放着不管吗?这么大一块肉。其次是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怎么理解?这和朝鲜战争有关。那时美国让日本出一些特别需求,什么特别需求?朝鲜战争开始了,向朝鲜战场输送一些特别补给品,至于这个特别补给品是什么,随意想象。


除了日元升值,国内通货膨胀,还有一点是,娱乐复苏了。战争结束后电影死了一段时间,因为战争期间的军国主义宣传电影全部被扑灭,投资也都打了水漂。但从1945年到1950年,五年了,电影活过来了。再加上GHQ下的一大堆限制也慢慢放松,到了1952年,GHQ的禁令彻底消失。


就这样,赤本原来仗着逃税和便宜而迅速大量流通,但这些路被堵死,它的生存也就无比艰难。


手冢这个人啊,很有远见,是他把赤本带火了,但在1949年,他却开始尝试离开赤本走向正规出版物,把一些作品带到儿童出版社。


不过,我非常非常感激他,因为手冢治虫通过赤本漫画,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一个有故事漫画的时代。以前的儿童漫画也就三五页,最多也就一百画格,没什么跌宕起伏的剧情。但手冢治虫的《新宝岛》,讲了一个好长好长的故事,有复杂的剧情和人物。


他也许不是第一个画这种故事的人,但他是第一个让这种形式被世人所知的人。但故事漫画这种形式,当时仅限于赤本,正规的出版物对这个不屑一顾。不屑一顾的原因主要在其内容的低俗,其实它就只是个形式而已。


手冢带火了赤本这种非正规出版物,带火了故事漫画这种以图像讲长篇故事的形式,还把故事漫画带进了正规出版社。但同时,他却毁灭了一样东西:绘物语。


故事漫画之前,用图像讲长篇故事的就是绘物语。而绘物语是图为辅,它一般仰仗文字才能把故事长长地延续下去。小朋友也是靠图的辅助,才有兴趣读文字,读这长长的故事。可故事漫画是以图为主,漫画家们不知疲倦地画,愣是让图像成了叙事主体,文字成了辅助。喜欢图像阅读的读者选择了故事漫画,喜欢文字阅读的读者则一直偏爱本身就有的小说,绘物语夹在中间越来越不讨喜。


终于,在五十年代中期,绘物语式微。这样看来,说绘物语是手冢带火的故事漫画挤死的,也不为过。可这个杀死绘物语的“祸首”手冢,直到六十年代末还一直坚持创作绘物语形式的作品,为它延续了不短的寿命。手冢啊手冢,你到底是何方神圣?


说到这里,我想到一个问题,如何为艺术正名,如何让漫画成长?就是请踏踏实实的多知道一些东西,什么方面的知识都可以。比如我对无线电感兴趣,我可以把无线电的知识融入漫画里,这个漫画就不再是单纯的情绪堆砌和浮于表面的想象。如果你没有什么经历,创作的东西就很浮,当你熟练地操控人们的情绪、带来刺激之后,会发现什么都没给读者留下。


而真正为读者好的作品是,以画面和他们想要的题材吸引他们来,然后让他们沉浸于作品,产生共情以留住他们,最后最关键的是,你能不能给他们带来进步,能不能引发他们思考,你笔下的这些事,到底意味着什么?


手冢治虫就在有物质追求的同时,也有精神追求。他为赤本,为这种长长的故事漫画形式,嵌入了深刻的内容,并带着它走向了正规出版社,让正规出版社逐渐接受这种新的漫画形式。同时也为赤本时代结束之后,赤本漫画作者前往正规出版社提供了路径和便利。



好玩的东西出现了,附录漫画


在赤本死掉之前的1948年,已经出现了贷本。所谓“贷本”就是“出租的书”,为什么会有出租的书呢?小朋友没钱,尤其到了后期,通货膨胀,赤本收税,价格上涨,大家买不起了怎么办?去借,去租。


但这也引起过一堆家长抗议,因为他们觉得贷本书店,你拿这本书我也拿这那本书,细菌交叉感染,影响小朋友身体健康。这其实是种过虑,毕竟照此逻辑,那所有公共设施都不要有了。大家在网上经常可以看到中国有这样那样的限制,这样那样的家长,其实全世界的家长都一个样,全世界也都有这样那样的限制。


各式各样的贷本漫画。(选自《现代漫画博物馆》)


不过贷本有个问题,就是它很难回本。贷本漫画是月刊连载,专供出租。但它有时效性,这个月的一出,上个月的就算废了,没人来租了。一本书一个月租的人数有上限,因为大家看书需要时间,如果租的人太少,就回不了本,如果提高租金,就跟赤本差不了多少,人家还不如自己买一本。反正非常微妙,所以当时贷本书店都经营得很惨淡。


贷本书店惨淡,贷本创作者就更惨淡,都是勉强维生。这和我们中国的有些地方是不是很像?现在那些所谓层次比较高的漫画,都是在微博上小范围传播一下,但要靠这样的漫画赚钱是不是很难?都一样,所以我们可以看看这个时期日本的创作者是怎么度过的。


所以,现在贷本惨淡,赤本死掉后,基本上就是正规出版社一家独大。


于是,又一个好玩的东西出现了,附录漫画。


各式各样的附录漫画。(选自《现代漫画博物馆》)


附录漫画是怎么回事?正规出版社一家独大之后,他们之间也有竞争。为了让小朋友多买自家的杂志,他们会送很多赠品、小玩具。那时,正规出版社为什么能送这些玩具?因为国家给了出版物一个特殊的福利,把出版物运到全国各地的时候,可以便宜很多很多运费,有个大折扣,相当于把物流费给省了。


所以,出版社就把省下来的钱变成赠品,这个送玩具,那个也送玩具,然后送的玩具越来越高级,到后来变成买玩具而不是买杂志,小朋友看哪家玩具好就订哪家杂志。


国家看到这个现象后不爽了,我定这项政策是为了宣扬文化,你们怎么都弄玩具上去了。于是又出了一项政策,运费减免只针对纸制品,什么布的、铁的、塑料的,都不减免,运费该多少就多少。这怎么办呢?编辑们一琢磨,那多送漫画吧,附录漫画就这样出现了。


大家想想,附录漫画可以等同于玩具,那个时候在日本的主流认知中,漫画就是玩具,供小朋友开心的东西。它登不上大雅之堂,更不用说给成人看,甚至还有人觉得看漫画的人是笨蛋。为什么?因为看漫画可以不用识字,光看画就行了。


现在,正规出版社需要大量的附录漫画,谁给他们画呢?那些在赤本死掉之后,无处谋生的漫画家们。


而这些漫画家之所以能顺理成章给正规出版社画漫画,与手冢治虫早期将故事漫画带到正规出版社密不可分。但这个时候,手冢治虫又开始向下一步迈进,他创作了《漫画生物学》(漫畫生物學)以及《罪与罚》。《罪与罚》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漫画版。


而当时的教育漫画,就是以漫画作为知识输出,讲的东西很低幼,形式也更像一种知识图解。但《漫画生物学》是用漫画,讲正正经经的基本生物知识,把漫画用在教学上,用漫画的形式写教科书。所以,手冢又给漫画的题材打开了一条新路,原先漫画只能用于低层次娱乐,现在漫画还可以用于教育和严肃题材。


除了《罪与罚》,手冢还画大河剧,日本大河剧题材,像老太太的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手冢把大河剧的概念,带入了漫画,这就是超长篇连载漫画的开端。此外,日本的第一个国产动画是什么?《阿童木》(鉄腕アトム)。


《阿童木》是漫画改编的动画,也是手冢做的,让人又爱又恨。那个时期动漫一体,相当于创造了一个产业链,漫画、动画,IP。就是这样一个不停在拓宽漫画边界的人,被称为“漫画之神”也是情理之中。


一个漫画家火了之后,就可以创作属于自己的东西,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手冢治虫确确实实这样做了。但我们看看当下火了的漫画家,他们有在做这样的事情吗?就算没有,也不能谴责。但不得不说,这也是我们的漫画没有发展起来的原因之一,没有像手冢这样的人出来主动完善与发展它。



剧画就是写实漫画?


在手冢不断往前迈进的同时,出现了一个新的小组织,剧画工房。他们发明了个新词“剧画”。在《战后漫画50年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里,李斌的翻译我非常喜欢,他把“剧画”译为“写实漫画”。有很多剧画爱好者说剧画不是漫画,但剧画其实就是漫画,一种写实风格的漫画。


剧画工房成员:(第一排左起)松本正雅、本水克世;(第二排左起)辰巳嘉裕、斋藤隆夫、佐藤雅旦;(第三排左起)石川文康、辰巳义兴、山森博之(©松本知彦)


辰巳嘉裕的自传作品《剧画漂流》(劇画漂流,まんだらけ,1995-1998)。(司洋 摄)


辰巳嘉裕、佐藤雅旦等人创建剧画工房,他们是为了什么?其实是一个诉求。他们看手冢的漫画长大,热爱漫画,但到了这个年龄,没适合他们的漫画看了,图像、情绪、内容,都已经不能满足他们。怎么办?自己画呀。


但他们不想画成手冢那样,比如佐藤雅旦,他早期模仿过手冢的风格,但卡通这种风格其实并不适合成人向的内容,画风和内容搭不上,怎么办?用写实风格。


剧画中的“剧”是什么意思,其实指影视剧,剧画早期的题材多数来自好莱坞电影。电影是写实的,这里说的是真人电影,不是卡通风格的动画电影。但创作写实风格的作品很费时间。


这是麦克劳德《理解漫画》中的一个图示。


《理解漫画》(Understanding Comics,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年); 斯科特·麦克劳德(著)


左边是写实(现实),到左边的顶角差不多就跟真人一模一样,超写实的感觉。右边是符号(意义),比起图像,符号更重视表达信息,就像文字。漫画作为一种表现形式,表达方式,当然传递的信息越准确越好,它表义性比较强。


所以漫画的主场在右边,符号这里。电影、电视剧的主场在右边。剧画是偏向写实的,但它没有完全写实,因为要完全写实,根本画不过来,他们毕竟也要生活,一个月更新一次。那时,故事漫画大约有120页左右,一次画一本,一本一本,很少有长篇连载的故事,那时长篇连载的故事还不怎么流行。


他们所用的笔,很多人应该听过,G-pen,一种蘸水笔。有什么特点?


画出来的线条放大了看就是柳叶状的,笔触轻的时候着细,笔触重的时候着粗。


G-pen的笔迹。(山猫 提供)


这在漫画理论中,有一个名词叫“肉体性”,与肉体性相对的是机械性。肉体性可以反映人的力度变化,因为人无法像机器一样,画出完全均一的线条。


《铁肌》( アイアン マッスル,东京トップ社 ) ; 圆田光庆 (著)


所以G-pen能体现出人的力度变化,这就是肉体性,肉体性最强的笔是什么笔?毛笔。用毛笔画一条线的时候,你的呼吸都会引起线条粗细的变化。而人在画漫画的时候,就会有心情的变化,心情的变化有可能改变你的用笔力度。


早期,日本画漫画的人都用毛笔,为什么?没有别的笔用。二战结束后,美国的大批物资运到日本,出现了蘸水钢笔。那时的手冢最喜欢用响箭笔,后来响箭笔成了时代的流行。也就是说,赤本那个年代最流行的响箭笔,全是手冢带起来的。响箭笔的特性是什么?它和G-pen一样,也是种蘸水笔,但稍微硬一点,用同样的力,响箭笔比G-pen的笔迹要细一些。


《日本漫画为什么有趣》(新星出版社,2012);夏目房之介(著)


响箭笔变化不那么大,怎么表现肉体性呢?比如阿童木,虽然是个机器人,但他是一个仿生人,也想表现他的肉体的,手冢怎么画?画成圆润的,少棱角的,用这种方式表现肉体性。这种肉体性,一方面在力度变化上体现,一方面在没有棱角上体现,还能怎么体现?


现在有些人觉得我要板绘,我不想用纸绘。怎么说呢?我总举藤田和日郎的例子,他在画漫画的时候,会把自己的情绪代入画面中,比如一个令人愤怒的场面,他也随着角色一起生气,生气后可能会非常用力,甚至把笔尖画分叉,这个叉就忠实展现在了画面上,潜移默化地传达着情绪。如果你有这样的需求,以板绘目前的技术是满足不了你的。


之前有一个笔刷在微博上很流行,是画人群的笔刷,随机刷出来很多人群。我当时看了有点不高兴,你看这个人群,都是千篇一律的。后来一个前辈对我说,你之前不是说人的需求吗?这个也一样,你要是真的追求人群里每个人都不一样,你就会一个一个画,要是没这个追求,只需要一个人群,那用笔刷就可以。


我当时觉得有道理,可后来再仔细一想,如果我作为一个老师,我一定会先告诉学生,每种绘具的不同和它们的特点,也会把真实的纸和笔拿给他,让他使用和感受,之后由他自己选择。我更倾向于先告诉他完整的客观坐标系,然后再告诉他我支持的东西在坐标系的哪个位置。这是一个教育者应该给学生提供的东西,应该给学生看到的世界。


把话题扯回来。剧画可以说是肉体性、打击感非常强的一种漫画,当时也非常火。后期周刊漫画杂志出现的时候,比如最早的《周刊少年Sunday》和《周刊少年Magazine》(週刊少年マガジン)。《少年Sunday》早期的作者,有手冢治虫,藤子不二雄组合,一些IP大牛都被它网到手。那《少年Magazine》怎么办?积极采用贷本时期那些没什么名气的漫画家。


现在,《少年Sunday》给人的感觉是比较包容温和,稍微低龄一些;《少年Magazine》给人的感觉是年龄偏高,还有《进击的巨人》(进撃の巨人)这种带些黑暗的作品。这些都是早期定下的基因。不过,两家杂志在发展过程中,都启用过大量剧画作者。


剧画的题材涉及了很多领域,包括社会的阴暗面。


常听大家说,读者就喜欢霸道总裁,读者就喜欢什么什么。有时候我会问,你是不是漫画读者?剧画工房那些人是不是漫画读者?我们会看什么,喜欢什么,我们就可以创作什么,表达什么。肯定也会有人喜欢,有人购买。


这屋子里的人,有没有喜欢看霸道总裁这种作品的,有吗?没事,我是支持的,只要你交钱给漫画家就行。霸道总裁也分情况,像《花样男子》(花より男子),曾被改编成电视剧《流星花园》。它是日本早期非常著名的霸道总裁类型的作品,《花样男子》现在依然是少女漫画排行榜的佼佼者。题材归题材,关键是内容,你能挖掘到什么地步?


盛极必衰,剧画也是如此。打破它的是谁?大友克洋。


剧画的肉体性可以承载作者变化的感情,而承载的感情在无形中也可反馈给读者,让人们代入角色。


然后,我们又可以回归麦克劳德的理论。他说,图像愈是真实,愈是让人对其产生客观认知。背景画的真实(如细节多),则使其客观性增强,让人感觉角色处于一个真实的环境中。同时,与肉体性相反,机械感也能增强其客观性。


在表现中,背景线条越均一,机械感就越强,和人就越远,产生客观的感觉。背景是机械性的客观,人物是肉体性的主观,人物和背景就分离开了。


但大友克洋呢,无论是人物还是背景,他都用笔触较硬难以产生变化的圆笔画,这会产生什么效果?线条没有区别,而且机械性较强,人物进入背景中了。


《阿基拉》(アキラ,講談社,1984-1993,全6卷);大友克洋(著)

 

这是《阿基拉》,如果我把画中人物的头发挡住,他几乎就跟背景融为一体了。这时候,读者就能跳出来,客观地看这个故事,漫画就有了另外一种电影感。算上我们上次分析《新宝岛》的三种电影感:1. 大量传递动态信息;2. 大量运用特写、远景等视角变化;3. 故事长度增加。这是此时出现的第四种电影感:客观。


在剧画已经被看腻的时候,大友克洋的出现引领了一股巨大风潮。


之后又有一个创新的人,鸟山明。鸟山明用什么笔?G-pen。但是你可以看到,他的作品里,线条的粗细变化没有那么夸张,因为他主动抑制其变化,根据自己的需要而选择。不过,他的创新不在这里。


鸟山明是插画出身,他为什么画漫画?有一次经过便利店,看到漫画新人奖大奖有100万日元,他一想,画漫画这么挣钱?于是就开始画,经过一些曲折,他给集英社投稿。


集英社的编辑一看,这小子漫技真不咋地,但画技真是脱颖而出,就把他留下了。他毕竟是科班出身,而那个时候漫画家很少科班出身,多数人都是看了石森章太郎的《漫画家入门》(マンガ家入門),照着它学漫技,而画技往往自学。所以,鸟山明算画技鹤立鸡群,得到了青睐。


其实,绝大多数的日本漫画家都是从小学、初中就开始画漫画。一开始是出于兴趣,画着画着就觉得我要当漫画家,大学时期开始投稿,大学毕业或直接辍学去当漫画家。他们都画了八年、十年,而我们现在多数漫画家,大学快毕业了,找什么工作呢?我爱看漫画,那我就画漫画吧。但我不会漫画技巧,谁教我?随便报一个班,学一些,然后画出来的作品,就是我们看到的那个样子。


比如浦泽直树,他是小学三年级时画了第一部完整的短篇,我有幸在他的作品展上看到一本,说实话,画得挺幼稚,但分格、故事,设置却严丝合缝,虽然幼稚,但是个合格的漫画作品。


然后,浦泽直树五年级时在自己的小学创立了漫画社团,初中时加入漫画研究社,高中时唱摇滚去了,但唱摇滚的同时也在坚持画。大二的时候,他第一次获漫画奖。小学三年级到大学二年级,多长时间?屈指一算,十年了。浦泽直树这个被称为“半神”的男人,用了十年时间做练习,出道,我们呢?


浦泽直树与他的童年作品《太古的山脉》(太古の山脉);(© ishikawa)


我继续说鸟山明。他比较聪明,不走平常路。他有个比较有意思的创新,就是把人物的脸画成卡通风格,大眼睛,身体写实风格,肌肉一块一块的。同样,这个做法不一定是他发现的,但是他将之传遍漫画界的。这种身体写实,面部卡通的风格,抓到了一个精髓。


你赋予了它生命。(选自《理解漫画》)


这是人的心理投射。我们看到这个符号一般的一个圆圈,两个点,一条线,为什么会把它认知为一张脸?实际上是把自己的形象投射到上面,相当于我们成为了这个角色。它开心,我们会跟着开心;它沮丧,我们也跟着沮丧。同样,这个角色的情感怎样才能更直接地传递?


现实生活中,我们面对面,脸对脸,感情的交流最直接。现在我用眼睛看着你的眼睛,有没有感受到我对你的情感传递?所以,人物和读者面对面,眼对眼的时候,情感最容易传递,最容易代入角色。换句话说,就是静态图像传递信息的逻辑通路可以达到最大。


读者对漫画的认知,第一层为皮囊,外观决定买不买;第二层为情绪,让他能停不下来地看下去;还有第三层,便是内容。以上两层基于第三层,商业漫画最好就是集中于前两层,先用画面吸引人,再用情绪把人留住,第三层仅仅作为地基托起前两层就够了。但如果要做真正优秀的作品,必须在第三层下功夫。


你的作品里多少实实在在的东西,人们看了能留下什么。满足读者的需求不叫为了读者,让读者能有所成长,或促进他们思考才是真正为了读者。


我们的漫画作者里有太多“没有文化”的人,那漫画凭什么和文学、影视等平起平坐?它能为人类带来什么?


拉回来,这种身体写实,脸部卡通的风格,在中国有另外一个名字“动漫”,人们提到动漫,脑中认知的实际是这样一种风格。



少女漫画的革新者们


水野英子是日本第一位女性少女漫画家。五十年代之前,所有的少女漫画都是男性漫画家画的。


你可以想一想,那个时候女孩子的爱好相当于都是男孩子定义的。不过水野英子呢,虽然是女性漫画家,但她受手冢影响太深。手冢有一部非常著名的漫画《缎带骑士》(リボンの騎士)。水野英子的画风和《缎带骑士》基本一模一样,她在用手冢的套路画漫画。而那个时候少女漫画都是什么题材呢?像《缎带骑士》,一个公主,女扮男装,出来惩恶扬善。


而真正给女孩子看的漫画,是水野英子往后,花之24年组创作的,她们是一群非常厉害的人。


为什么叫花之24年组?因为她们多是昭和24年左右出生,也是看着漫画长大的,长大了之后发现,那些少女漫画、所谓女孩子喜欢的东西,全都是男孩子想象中女孩子会喜欢的东西。


这就像某某漫画、某某漫画平台的男频、女频一样,你作为一个男生或女生,你真的会喜欢里面分类好的东西吗?你真正喜欢的作品在哪里呢?


花之24年组的代表人物是萩尾望都,她是花之24年组的领头人,还有大岛弓子、竹宫惠子等。


竹宫老师最著名的作品是《风与木之诗》(風と木の詩),相当于把“男色”这样一种概念带到少女漫画,也把伦理、社会问题引入了漫画。她用男色、男同敲开门,在里面非常深刻和严肃的讨论问题。尤其在那个时代,日本是把同性恋妖魔化的。


但是现在一些BL作品,进去之后就是纯男色,一个帅哥和一个帅哥,刺激人的基本感官。它讨论什么了吗?什么也没讨论。


漫画有各种题材,各种题材也有浅有深,有娱乐性的,满足人的欲望,也有让人深刻思考的。有这样一个完整的生态,才叫漫画繁荣。我希望中国的漫画生态圈是健全的、完整的,我不希望它只是肤浅和商业化的。


因为只是肤浅和商业化,随着科技的发展,漫画打不过游戏。就像现在的手游,你说赚钱,漫画能比手游赚得多吗?你说漫画用画面吸引人,用情绪控制人,游戏的代入感比漫画强多了,漫画再怎么吸引人也不够。麦克劳德的理论再怎么完善,他能有你亲自扮演这个角色,亲自体验里面的生活有代入感吗?


所以,漫画要想生存下去,我们必须把这个生态圈构建完整,而不是说捞一笔就走。我们无法管一些对此毫不在乎的人,但我们需要在乎我们自己,如果你是一个漫画读者,并且想读到好作品的话。


回到花之24年组。她们都是女性漫画家,真的是为了女性而创作。不过那个时期,男女共校很少,不是男校就是女校,所以那时的少女漫画杂志,多数都是直接供应女校。她们的受众是“被封闭的”,对这些成天见不着异性的女学生,可以想象这些少女漫画对她们的冲击。


花之24年组还有一个在漫画表现上的突出贡献,就是变形的画格。


之前的漫画画格,永远在一个长方形里,横的或者竖的。但她们用了很多变形的格子,甚至格子重叠。这相当于绘画中的画框,画框衬托辅助表达画面的内容。


花之24年组的漫画家,她们始终聚在一起,这种风格也是互相讨论出来的,具体是谁也不知道,甚至可能都不是她们发明,但绝对是她们把这些表现方式带向了整个漫画界。


《风与木之诗》(風と木の詩,小学館,1977-1984,全17卷);竹宫惠子(著)


《波族传奇》(ポーの一族,小学館,1998,全3卷);萩尾望都(著)


《秋日子如是说》(秋日子かく語りき,小学館,1988);大岛弓子(著)



从一到十的井上雄彦


漫画发展从零到一,从一到十。从零到一是从无到有,从一到十是一个接一个超越与完善。手冢治虫,剧画工房,大友克洋,花之24年组都有从零到一的东西,但更多的漫画家是从一到十。


井上雄彦也是一个从一到十的漫画家,但后期,他就像一个盗火者,把一些艺术家的思考带给了人们。


井上雄彦的《浪客行》(バガボンド)中,你可以看到他的画笔,有时是炭笔,有时是蘸水笔,有时是毛笔。有些人说,我要学井上雄彦的风格,我要用毛笔画。


但他是觉得自己的内容需要这样的画面,而这样的画面需要这样的绘具,要利用这些绘具的特性来表现他想表现的东西,并不是为了用毛笔而用毛笔。


井上雄彦还有一个“最后的漫画展”(B站上可以找到相关的纪录片)。有一些漫画家说他这个展是哗众取宠,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对艺术家来说确实是这样,但对读者大众来说,对多数只了解流行商业的漫画作者来说,这是他们的盲区。井上雄彦把艺术与商业,以及它们的糅合传递给了很多普通的读者、普通的创作者。



尾声:中国漫画要去往哪里?


日本漫画是怎样形成了今天这样巨大影响力?听我讲了这些东西,你应该发现,日本有这样一段时期,一段鼓励漫画发展、任它肆意疯长的时期,而且那段时期漫画没有任何对手。这段时期不可复刻。


此外,日本有很多杰出的漫画创作者,手冢治虫、石森章太郎、大友克洋、花之24年组等等这样划时代的漫画家。


那日本的漫画编辑呢,他们也分析大数据,了解读者喜好,但这不是唯一的信息源。他们怎么做?他们很少坐办公室,他们去书店,询问店员或是观察读者。他们关注科技的发展,关注社会时事的动态,关注游戏怎么做、电影怎么拍,关注很多很多东西,以此来了解社会,了解人,以及预测未来。


中国的漫画生态为什么是当下的样子?这个有机会再和大家慢慢讲。


那中国的漫画要怎么做?说白了,漫画只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放在哪里都一样,只是风格不同。对作品来说,最重要是内容,国漫最大的优势就是我们中国这数千年的文化。不是说中国文化就一定要古风,要传统。


我在日本学习漫画理论,从日本漫画中挖掘共性,寻找规律,因为日本漫画开枝散叶,文化生态比较健全,所有我去那里找尽量客观共性的知识,而客观的科学理论知识势必是脱离国籍的,它不因人的主观而改变,万变(主观)不离其宗(客观)。我们先从客观出发,再有百家争鸣的主观方法论。


作为个人创作者,要想找特殊,找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就从内容下手。先不要说国漫的优势,先说你个人的优势,你知道什么别人不知道的?你最独特的是什么?你是中国人,你生活在中国,你周围发生了什么,你周围的人在关心什么?这就是属于中国的东西。比如说坐地铁,我从家坐到这里花五块钱,这是中国;而在日本,这个距离,最起码得花六十到八十块钱。


随着动画技术的提升,游戏的发展,漫画会消亡吗?不会,绝对不会。漫画不会消亡的原因在于它这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只要它特殊,就无法被替代。它虽然会退出主流舞台……


其实它已经退出主流舞台了,它不会有赤本时代的大爆炸,不也会再成为所有娱乐形式的顶端,不会再有一周卖出去653万部的奇迹。它会像文学、音乐、绘画等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趋于成熟、平稳,有自己在人类社会中的位置。


它会有完整的生态,有作者,有读者,有商业化,有研究者,有批评者,有各种各样的题材,有俗有雅,有大众有小众,有独立有商业,有娱乐有严肃,有实践有理论。


特别对于漫画创作者来说,好好读书,用功读书。看看那些学中文的人在读什么书。


我不知道中国未来的漫画行业发展不会特别棒,但漫画生态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棒。只要我们努力,只要我们位卑未敢忘忧国。


(司洋 摄)


讲述:山猫

整理:漫编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