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洋插队“错过”影视路, 人生风景竟如此不同

留美学子 2020-09-1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2005委员会 Author 2005委员会

【留美学子】 第 1114 期

纯粹教育!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导语

公众号【2005委员会】以每周一篇的频率,推出对2005委员会理事的原创专访文章。这些2005委员会的理事们,乃是当代中国各领域最具代表性的海归人物。希望通过讲述的故事,直面过去四十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从个人的视角剖开社会万象的一个切面,帮助更多年轻人理解,每当面对时代风云的变迁,最先进的一批中国人。他们是如何在潮流的涨落中做出关键性的人生抉择?思考的价值原点是什么?行动的逻辑脉络是什么? 如何与变化中的时代深刻互动?他们既完成了个人的成长,也推动了时代之进步。

感谢【2005委员会】授权【留美学子】转载

口述者 | 施天音 

采写者 | 李令彬

原文标题:《在梦想与现实之间》

公号:【committee2005】[2005委员会]



本期人物简介


施天音


现任百域资本(香港)董事总经理。多年在香港从事金融业务,历任德意志银行、花旗银行等跨国银行私人银行业务中国区总裁。早年曾留学美国,获天普大学(Temple University)金融专业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更早期她曾作为演员,出演过许多屏幕上至今令人难忘的角色。


光荣与梦想


我的演员经历:16岁拍摄由王蒙小说改编的电影《青春万岁》,并因此获得第七届百花奖最佳女配角提名;2年后主演由巴金三部曲《家·春·秋》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在美国时参与制作和主演独立电影短片Wood & Word 《木与词》以及Landing《着陆》,前者获得奧斯卡学生实验短片奖;1997年回香港后,主演电视连续剧《情感签证》。




曾经的剧照截屏


从几岁起,我就开始在电视台和舞台上表演了。1983年暑假我在上海市青年宫参加朗诵比赛,被导演黄蜀芹从人群中挑出来,便有了我的第一部电影《青春万岁》,那时我还在复旦附中念高中。


高三毕业那年,上影厂邀请我加入演员剧团,成为职业演员;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的老师也希望我报考表演系,可是我最终还是报考了复旦大学。当时的我认为:积累了学识,再去拍戏也不迟。可是那个年代跨专业转行几乎没有可能,又逢中国影视在“第五代”的辉煌之后进入十年的低潮期,大学毕业之后,我的影视之路前景变得模糊了。


时代为我做出了选择,于是我去了美国深造,从此走上了一条完全不一样的人生路。


对于我们这一代留学生而言,与其说是怀揣着光荣与梦想漂洋过海,不如说是为了改变生存状态而背井离乡。我们都做好了从头来过的准备,这意味着曾经的光荣要被搁置,曾经的梦想要为生存让路。


100美金和两个大箱子是我落地肯尼迪机场时的全部物质所有,还有在异乡盼着我的友情。


我被曾经得过无数国际奖项,当时在美国顶尖的艺术学院Juliard深造芭蕾的闺蜜接到她的家里暂住,这个家就是在皇后区的一间10平米的房间。三天后,我就必须出门打工赚面包和学费了。



《青春万岁》剧照



新的起点


留学期间我选择了读MBA金融专业。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很喜欢金融,对商业模式和品牌策略也比较有感觉,好像是找到了专业归属。在了解美国社会以及适应生活的过程中,日常的点点滴滴都成了学习的机会。


譬如我在超市里购物时会了解产品的生产商以及观察货架的布局,我注意到了很多公司用多品牌战略来覆盖不同的消费者市场,这些观察被后来的MBA的市场营销课所验证并将知识理论化系统化;然后我又发现很多大公司还涉足其它领域,让我思考不同领域的生意之间的协同效应,进而探究其商业模式。


这些概念在今天看起来没什么,可是对90年代初的中国是全新的。在今后的工作中,不管是做股票分析员还是企业策略,这样的学习经历都让我受益匪浅。


读MBA的基础课时,我不是没有困难的。我本科的专业是新闻,再加上是文艺青年一枚,从来也没有太注意商业社会,所以在读MBA的第一课会计学时,我懵了。


会计课里的词汇都是专业术语,在中国从来没接触过。最简单的就是credit和 debit 这两个单词,credit当时还知道大概是“信用”的意思,但是在会计里不是一个意思,debit 则没有接触过,查了字典还是搞不清楚。


我们当年读MBA,最大的挑战就是,中国经验完全没有参照价值,很多商业概念和术语在中国社会里是完全没有的,更难找到准确的中文词汇对应。


相对而言,金融和市场这两块对我还是比较容易的。人力资源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门课,它给我开启了全新的理念,让我了解到根植于人力资源政策的美国社会的价值观,以及这个社会如何用制度来使这些价值观得以体现。



生存与发展


落地纽约的第三天,我就去一家中餐馆打工,工作是接外卖电话,三天后我就被炒鱿鱼了。如果你觉得在中餐馆打工还不容易?那就错了。困难在于首先是生活习惯的不同,其次是在中国学习的英文太不实用。客户在电话里说要duck sauce and mustard sauce(甜酸酱和芥末酱),那时的中国哪有这些啊,我不明白客户在说什么,结果老板发现我根本没有餐馆工作经验,就把我炒鱿鱼了。


这三天的经验足够了,后来的打工赚学费就完全没有问题了。100美元落地的经验给我今后的人生带来一种自信心,我不会惧怕从头来过,我知道自己可以在任何地方重新开始,而且可以生存得很好。我觉得这是我们这一代留学生都会有的对自我的一种信念,它是顽强的生命力。


在读MBA的一年后,我开始在公司实习。当时我希望在最短的时间里拿到最多的工作经验,也让我接触美国各种不同的行业,为将来的就业选择提供参照, 所以那年的暑假,我前后在两家公司工作,一家是当时全球最大的广告公司奥美(Ogilvy & Mather),另外一家是当时华尔街第五大投行、2008在金融危机中倒闭的贝尔斯登(Bear Stearns) ,其中有两星期我还是同时在两家公司工作,每天工作15小时以上。



在这两周中,我白天在奥美工作,5点去贝尔斯登,一直工作到凌晨,每周工作时间达88小时。


除了获取工作经验之外,我也在为赚取学费而工作,几乎所有学费都必须在假期赚出来。那时候,我的体质较弱,身形也瘦小,但是信念无穷, 所以并不觉得太艰难,甚至乐在其中,似乎是在挑战自己的极限。意志处于极度亢奋状态,但是身体给我敲警钟了。


有一天我坐地铁上班,没有任何征兆就呕吐了出来,吐得满身都是,吐完了,也没觉得哪里难受,可我知道我的身体在给我发出警告了,我需要休息。记得到了奥美的办公室,同事就问我要不要上医院,我最后是跑到对面的Gap买了一身衣服换上赶紧就回去上班了。


在贝尔斯登实习的时候,我开始预感到中国市场山洪暴发般的力量。当时中国的第一批大国企要在香港上市,需要借助美国投行搞路演、写招股书、做分析,而投行为了做中国的生意,需要我们这批native Chinese(母语是中文的人)来沟通。


那时,国内很少有人了解什么是IPO(上市),光是上市中大量的文件准备工作,怎么把相应的专业术语翻译成中文,就是很麻烦的事情,由于没有相对应的中文,很多词汇都是我们第一次创造出来的。


毕业在美国工作了三年后,我决定回国。1997年回归前我来到香港,在证券公司做股票分析员,我也有机会见证了香港回归的全过程。在香港,我接触到第一批国企上市公司,如中石化、四通、方正这些企业,见过很多上市公司的主席。


这是我出国七年以后的第一次真正回归,也可以说是补课, 因为在这七年里,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这些海外学子错过了很多。祖国的强大给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工作和创业的机会。



从梦想到现实


在香港做股票分析员的时候,我利用假期拍了一部电视连续剧《情感签证》,之后我有了第一个孩子。产后不久,我谢绝了一部片约,至此,我算是真正放下拍戏这个情结,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金融职业生涯中。从事金融行业的工作在我看来是务实落地的一步,似乎少了些梦想的成份,好在我非常喜欢我的工作,业务上也驾轻就熟。


香港的金融行业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被多重宏观趋势塑形,经历了非常大的变化,这些因素包括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资本运作、证券交易的在线化、中国富人阶层的产生等等,都影响着我们这一代海归的职业路径。


我是香港第一代中国本土背景的私人银行家,后来又成为第一个大陆背景的私人银行大中华区主管。我入行初期,中国还没有形成高净值人群,更没有私人财富管理的概念,但是外资大行已经预测到中国个人财富的增长趋势,开始布局捕获即将到来的商机,我们这些中外接轨的海外华人是各大行首选的人才。


杂志封面人物,右一


要做好私人银行的工作有几个基本条件:


第一要有人脉,也就是客户资源;

第二要有金融知识;

第三要善于沟通;

第四要有服务意识。


真正能够做好私人银行业务的人是很不容易的,有点像是全才,因为技术类型与服务类型往往不会同时出现在一个个体身上。我多年的金融行业经验、多个市场周期的经历、再加上天生的完美主义倾向,为我在私人银行工作奠定了基础。


十几年前,在跨国公司的私人银行业务部门是没有大陆人的,这个小团体里,不是香港人就是台湾人,从业人员大多来自富裕家族,有现成的人脉资源,银行喜欢招进这些人,我一个大陆背景的人闯了进去,总觉得被有色眼镜过滤着,而且中国业务非常难做,高净值人群的数量和资产量都小,因此中国业务得不到公司的重视。如今的情况就大不同了,中国业务是各大银行主要的业务增长来源。


留学时代的施天音

美国911之前的街拍

背后是完整的美国世贸大楼双子塔



人生无悔



经常有人问我是否后悔没走影视路?


我的回答是生不逢时有点遗憾但是不后悔


人生如此这般地走过来自有它的一番道理,我们带着自身的局限性,沉浮于一个大时代,尽了个人所能,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如果让我回到当初重走人生,我的选择未必不同,出国留学更是必须中的必须。


我们那时留学被戏称为“洋插队”,意思是要去“接受再教育”,事实确实如此。


美国大学留学的经历是个大概念,它覆盖的不仅是学术和技能, 更是对不同的社会、文化、理念、价值观的了解、审视和比较;同时,作为那个时代的留学生群体,我们每个人都是在“饥饿游戏”的真人秀里,在生存与梦想之间,人性彰显无遗,对自身的了解和觉醒以及对自身所代表的这个群体和国度的认识无疑对我们今后的人生路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如果要我给年轻人一些建议,我可能会说:


用理性去管理人生,

捍卫自己的选择权,

用热爱去追逐梦想,

守护自由的灵魂。


美国是一个推崇个体化的社会,每个人对自己全权负责。留美经历让我体会到建设一个理性社会的重要性。一个社会首先是个人的社会,只有当每个人都管理好自己,为自己做最好的选择,这个社会的合体才能变得更好。


这句话往往容易被误解成是在鼓励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其实不然,我们个人所做的每一个选择都会影响这个社会,这个社会又同样会将合力结果反馈给我们。


一个有理性精神和良知的人,在做选择的时候,会把社会责任计入选择的考量中。


经济独立是美国孩子走向独立人格的标志,没有经济独立就没有选择权,更不要说追逐梦想。在美国基本不会有啃老族。


个体化的社会也决定了价值取向和喜好的个体化,这就需要社会对个体的法律保护,有了制度性的保障,整个社会的状态稳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更加和谐。


-    The End    -

感谢【2005委员会】授权【留美学子】转载

口述者 | 施天音 

采写者 | 李令彬

原文标题:《在梦想与现实之间》

公号:【committee2005】[2005委员会]




【留美学子】已发1113期 精选好文

近期发表

【周末特刊】高中生的世界, 爸妈知多少(6篇合集)

【周末特刊】留学儿女到底改变了爸妈什么(8篇合集)

讲好中国故事: 海外最强阵容共述秘籍

美国华裔办大学 竟是“签证工厂” ( 附百所野鸡大学清单)

老布什夫人走了: 却留下影响亿万家庭的箴言

哈佛博士后笔下的“真”美国

高考的公平 你知道吗?美国名校名额哪里去了? 

被藤校拒绝: 一年后女儿才说出真相

哈佛与麻省理工: 如此近邻, 却如此不同


美国大学系列参考 1-7/10  

美国大学汇总大全: 排名/发榜日/ 最贵学费/ 最低录取/ 最难毕业(1)

美国大学最走心排名: 毕业薪酬、学费、性价比 (5)


百篇美国名校探秘系列


【留美学子】已发1113期 精选好文

精彩系列 持续推出

【美国大学、高中信息汇总】
【陈屹视线】 美国教育30年心经
【世界名校之路-公益分享】
【名家谈教育】【留学逆袭】
【父母手记】【预备留学狗】

............


【留美学子】的 读者文摘
第 1114 期   原创精选 篇篇出彩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