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何耶鲁才子坚守数年的“成就” 曾被 “冷遇”

林峰 陈屹 留美学子 2020-09-14

【留美学子】 第1207期

精选经典!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留美学子】导语


本期要讲的是一位耶鲁的美国学生:温侯廷 Austin  Woerner。


他是谁? 他是耶鲁中文项目迄今为止,被中文老师们视为尚无后来者可超越的 “最高标杆”的一位天才型的优秀学生。


为何本期要讲述他?

为何他坚守十几年

赞美如潮的工作,

却被冷遇?


漫漫旅途无果时,

为何他耶鲁的中文老师

却背负着内疚感的十字架。


然而今天,

他的努力

如何进入“柳暗花明”的境地

…..




耶鲁大学



先从一位耶鲁人

全-力-以-赴

“恶补”中文说起


在耶鲁大学教授20年中文的苏炜老师,曾写过一篇呈现美国名校课堂风采的经典手记 《耶鲁20年:讲台的诗与香》,内容诙谐与温情并存。(本文结尾处有链接)


其中片段摘录如下:


若干年前的新学期开学的一个下午,我的恩师、我们东亚系德高望重的孙康宜教授突然给我打来一个电话,告诉我:有一位大三的洋学生申请修读她的“中国古典诗词”课,这门课虽然以英语授课,却需要学生具备中、高年级的中文阅读水平。


询问之下,这位同学只学过一年中文,他的汉语程度还不足以应付这门课程的需要。孙老师笑着说:“没想到,这位学生连着用中文成语跟我说,孙老师,我一定会全力以赴的,我一定会全力以赴的!我已经大三了,只有您的这门课适合我的课程表安排,我会全力以赴的,请您一定收下我!”孙老师感叹道,“因为他接二连三的‘全力以赴’打动了我,我决定收下他,可是,却一定要请你帮我一个大忙。”


“他已经‘全力以赴’了,我还能帮你什么忙呢?”我笑着问。


孙老师说:这个学生目前的中文水平,确实还跟不上这门课的需要。就因为他说的“全力以赴”让我心软了,我要请你给他一个“独立学习”的辅导,为他开开“小灶”。


就这样,这位中文名字叫“马元迈”的牛高马大的“Mr. 全力以赴”(“全力以赴先生”——这是我给他的新命名),在新学期同时成为孙老师和我两个人的学生。他每周二午后先到我的办公室上完独立辅导课后,再接着上周三孙老师的主课。孙老师课上需要阅读的中文材料,都会提前一周在我的小课上为他预习一遍。他的“全力以赴”果真不是一句虚言。


他是大学棒球队的队员,每周至少有三四个下午的训练时间。可在我的课上,我要求他提前朗读、背诵、默写的中文诗词,他果然一丝不苟、一课不拉地全都做到了。我知道他随后在孙老师的古典诗词课上表现踊跃出色,写出了一篇漂亮的英文论文,得了一个“A”。


大四那年,他修读了我的“中国现当代小说选读”全年课程——也就是说,他只“正式”修过一年中文课,经过在孙老师的课和我的“独立学习”课上的“全力以赴”,就跳到了我的属于五年级中文程度的文学阅读课上,同时也因此获得了他修读的双学位中的中文专业学位。



苏老师和他的耶鲁学生


就因为这个中文专业的学位专长,这位耶鲁棒球队员毕业后,马上就被美国职业棒球协会(MLB)看中,把他派驻中国北京,成为MLB(美职棒)驻中国的代表。


MLB意图追随NBA(美职篮)在中国运动市场风行的经验,在中国推广美式棒球。若干年前我在北京遇见过马元迈,这位一身“洋基”棒球服、晒得满脸黧黑的大高个子告诉我:中文已经成了他最有用的人生利器。他现在正日日在北京的中、小学操场上洒汗训练中国孩子打棒球,好像还娶了一位中国太太,已经在北京安家落户多年,“苏老师,耶鲁毕业后,我可一直都在‘全力以赴’啊!”他笑着跟我重复这个“梗”。


自此,这个“Mr. 全力以赴”的故事就成了“苏老师”课堂上的励志经典(“苏老师”确实以拥有众多“经典故事”著称呢)——每一学期开学的选课周,这个故事就会在选课学生中流传一遍。


我会不时眨着眼睛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要征服老师、同时征服这门中文课的通天宝典,是什么吗?学生们就会捏着四声参差的嗓门怪叫:“全力以赴”!“全力以赴”!!“全力以赴”!!!



一部中文小说与耶鲁才子

因缘际会




前面‘全力以赴“的故事,正是引伸本文另外一位学习中文的耶鲁人,如何也全力以赴的潜台词!一位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功夫确实不负有心人的见证!


故事是这样的:


中文小说《迷谷》2006年由北京作家出版社出版,封底是这样介绍的:“这是一部震撼当代文坛的不可多得的神品”。


苏炜是这部小说的作者,他却谦和的说,与其说“震撼”,不如说是“振幅不大”。


作者认为:

这不是一般“文革小说”。

《迷谷》写知青生活,

但不是“知青小说”;

写情欲挣扎,

却非“情色文学”;

满篇“蛮荒”、

“远古”却大别于“寻根小说”;

绝非“政治性书写”却处处见出

社会、政治的寄寓;

在写实主义的框架里,

又通篇洋溢着超现实甚至反现实的

奇幻色彩。

或许,难以被归类,

正是《迷谷》的特色与“质地”本身,

也是它的英译本

一再遭遇出版难题的原因吧。


而这样的作品,被耶鲁学生译者温侯廷(Austin  Woerner)深深所吸引。


温侯廷(老师习惯叫他“侯子”,他则老师“老苏”),老苏教了三、四年的侯子,也是耶鲁中文项目迄今为止,被中文老师们视为尚无后来者可超越的 “最高标杆”的一位天才型的优秀学生。


在校期间,温侯廷就把耶鲁人文艺术科目几乎所有最高难的奖项都得遍了— 他曾获耶鲁音乐学院的“最佳作曲奖”(老苏曾陪他一起接受这个奇特却难得的奖赏 -  音乐学院室内乐队专门为他的八分钟交响诗作品作实况表演录音);同时又获“全美最牛”的耶鲁英文系的“英文写作奖”;但是,他更为“显山露水”的,却是他在中文学习上的非凡能力。


他曾是2007年获中国央视国际大学生辩论赛冠军的三位主辩手之一,在央视那个录制“春晚”的舞台上妙语连珠,把李贺诗倒背如流,打败牛津、韩国一众欧亚辩手,一时间成为当年度CCTV一再热播的媒体明星(至今上网搜“耶鲁中文辩论”,还可以看到众多他和耶鲁同伴的风光视频)。


2007年苏炜老师(右一)率耶鲁学生中文辩论队获央视国际大学生辩论赛冠军留影


因为把“知青文学”当作他的本科毕业论文题目,《迷谷》成为论述重点,他于是开始尝试翻译《迷谷》的章节。他最初的翻译章节,苏炜老师传给一、两位著名汉学家友人审阅后大受赞誉,“这位 Austin  Woerner 的中翻英水平了得,我看他翻得比某某著名翻译家还好!”



加州大学河边分校于是专为他设了一个翻译奖学金,邀请他到加州大学开一个翻译讲座,同时完成《迷谷》全书的基本翻译。与此同时,温侯廷的高超中翻英水平却因偶然机缘,被北岛、刘禾、李陀等人发现了,把他 “拦劫” 到他们主编的“今天诗系列”的翻译运作里。


他只好先放下《迷谷》,率先在美国翻译出版了《欧阳江河诗选》。同时,他又担任起中英双语的《天南》纯文学杂志的英文版主编(可惜不久前休刊了)。


这都发生在他刚刚自耶鲁毕业不久的2010年前后。他在一边完成《迷谷》翻译的同时,一边修读纽约“The New School”大学的英文写作硕士学位(MFA),同时也把他一再推倒重译、数易其稿的《迷谷》全书完成稿,通过出版经纪人,向美国各大出版社推荐。


从下面英文评介《迷谷》的文字里,有书评人已经注意到温侯廷在《迷谷》里独创的“迷谷式”英语文体,“本文译者温侯廷类比于马克·吐温的著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当地方言土语的语言特点,将流散户的方言原汁原味地翻译出来,而这样朴实平白的方言,也非常直观地塑造出《迷谷》中那些非主流的人物形象。”


“ 刺激,诙谐,令人大开眼界。温侯廷的翻译不着痕迹:它扫除了一切因陌生而带来的阅读障碍。”




冷遇中的守望


只有苏炜这位原著作者才深知:描写海南岛热带雨林中的世相传奇的《迷谷》,其汉语书写中夹杂粤语、客家话、山地土话加上混杂的文革套话,全书翻译的过程有多艰难!


老苏和“侯子”为此所作的各种漫长而密集、或者手舞足蹈或者连画带唱的沟通交流,这里就难以一一细述了。


2009年夏,温侯廷还曾为《迷谷》的翻译,特意跟老苏回了一趟当年老苏下乡的海南岛,在《迷谷》里的“巴灶山”(纱帽岭)下的山村和我一起跟老乡亲们汲山泉、啃木薯。


完全可以这样说,《迷谷》的翻译过程,就是一个全新的英语文体的再创作过程,也是苏炜和温侯廷一起穿越迷谷、经历文学重生的过程。



2009年《迷谷》译者温侯廷和苏炜一起回到下乡的海南山村,在知青时代的老井留影,并同赏了山泉井水


近两年,《迷谷》的翻译完成稿在师友和出版家手中流传,几乎人读人爱 ,“Austin 翻得太棒了!我们读着读着就忘记了这是翻译小说, 像读着一本精彩的原版英文小说一样!”  好几位读完英译书稿的耶鲁毕业同学如是说。


其实 《迷谷》的英文出版持续被冷遇,与作品本身的赞誉并不同步,此书英译稿由经纪人送到美国各大商业出版社后,除了翻译水平依然受到肯定之外,却遭遇到一再的冷遇。


基于书籍市场的商业考量,大体的原因无非是:英文翻译的中国虚构小说(Fiction)本来就读者面狭小,市场空间不大,相类的文革知青体裁长篇已出版过《狼图腾》等几本,所以出版价值不大云云。


两三年之间,《迷谷》英译本在几大商业出版社间游走了一圈,最后,却被眼光独到的这家“非主流”的“小啤酒出版社”看上了。出版的整个过程堪称顺利、流畅。《迷谷》的中文写作前后历时六、七年,温侯廷的《迷谷》英译过程,也同样前后历时六、七年。


对于苏炜自己,自然为《迷谷》终于换成另一种文字面世而高兴,但更为忘年知己好友“侯子”——温侯廷(Austin Woerner),近十年付出的非凡努力终于被呈现、被承认,而感到欢欣鼓舞、万幸和安慰!


长篇《迷谷》的英译甫一出版,立即受到英语读者的好评肯定,盖因英译《迷谷》的译笔“靠谱”出彩,精湛到位也!


说实在的,有好长一段时间,苏炜真的有个心病:他怕耗损了“侯子”最宝贵的青春时光的这个精彩译本最后出版无着,可想作为老师,老苏内心将会为此背负永久的罪疚!


苏炜、温侯廷一起回到了海南儋州山村

与当年的班长(左边第一位)一起


好消息

好消息

好消息


【留美学子】友情推荐


7月25日召开长篇小说《迷谷》英译本的纽约新书发布会, 更多其间的精彩故事,苏炜、温侯廷两位作者,会亲临现场,为大家分享! 


欢迎大纽约周围的文友亲友们光临, 以文聚雅, 共赏一段美好的夏日时光!



由译者温侯廷设计的海报


时间: 2018年7月25日 7:00 pm

地点: Asian American Writers' Workshop

112 W 27th street Suite 600

New York, NY


https://aaww.org/curation/chinese-speculative-fiction/?platform=hootsuite




作家简介

苏炜,中国大陆旅美作家、批评家,现任教于美国耶鲁大学,曾任耶鲁东亚系中文部负责人。文革中曾下乡海南岛农垦兵团十年(1968-1978)。1978年进入中山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1982年赴美留学,获洛杉矶加州大学文学硕士。后在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担任研究助理。1986年回国工作,任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1990年后定居美国。


曾出版长篇小说《渡口,又一个早晨》(1982,广州《花城》)、《迷谷》(1999 ,台北尔雅出版社;2006,北京作家出版社)、《米调》(2007,广州花城出版社),《米调》曾被评入“2004年中国最佳小说排行榜”,《磨坊的故事》(2016,美国南方出版社);短篇小说集《远行人》(1988,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学术随笔集《西洋镜语》(1988,浙江文艺出版社);散文集《独自面对》(2003,上海三联出版社),《站在耶鲁讲台上》(2006,台北九歌出版社), 《走进耶鲁》(2009,北京凤凰出版社) ;交响叙事合唱——知青组歌《岁月甘泉》歌词(2008,广州太平洋音像公司),歌剧剧本《铁汉金钉》(2011,北京《中国作家》),《天涯晚笛——听张充和讲故事》(2012,香港大山出版社;2013,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天涯晚笛》被新浪、凤凰、文汇、新华等网评入“2013中国好书榜”),古体诗词集《衮雪庐诗稿》(2015,广东人民出版社)等。


本平台苏玮老师其他作品链接

耶鲁20年:讲台的诗与香(感人至深)

本文【留美学子】综合整理




近期发表的其他文章链接


克罗地亚大使夫人: 世界上有“两个”最美丽的国家...

异国他乡: 游子想对爸妈说 (泪奔)

没有人生导师: 如何与孩子与时俱进

原生家庭欠你的,要学会自己找回来!

走进美国"特殊"教育 (近百链接收藏大全)

批评美国教育: 华裔教授对留学生的告诫

假如再当一次妈, 决不再犯的六大错误

华裔在美国:永远的“外国人”


 美国大学系列参考 1-8/10期

【留美学子】发1206期精选好文

精彩系列 持续推出

【百余篇美国名校探秘系列】

【美国大学、高中信息汇总】
【陈屹视线】 美国教育30年心经
【世界名校之路-公益分享】
【名家谈教育】【留学逆袭】
【父母手记】【预备留学狗】

............


【留美学子】的 读者文摘
第 1207 期   原创精选 篇篇出彩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