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专家: 疫情下的儿女管教vs网课挑战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相约晓霜 Author 谢刚
【留美学子】第1867期
国际视角的精选文摘
教育·历史·人物·旅游·读书·财经
【相约晓霜】导言
疫情期间谢刚老师做了40多场公益讲座。周六(6/7日)谢刚老师应加华心理健康互助群、情商育儿俱乐部等多方机构的邀请作了一场以“爱子有方-疫情下的管教”为主题的公益讲座。
主办方收集了一百多个问题,大家深感在疫情下育儿的各种挑战。因很多家长的要求,谢刚老师整理了这个讲座的文字版。
每一次听谢刚老师的讲座,我都受益无穷,她有理论有实践有方法有大爱。多么希望自己能早一点得到她这些专业的指导!带着这样的心情与大家分享她又一场精彩的讲座。欢迎朋友们转发!
鉴于篇幅有限,无法全文刊载全部讲座内容,文章最后有原文视频链接,谢刚老师特别选了自己最有价值的两场分享传在 vimeo on demand 上,可以再回放,或一对一的咨询延伸需要,欢迎收看。
【作者介绍】
谢刚,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硕士,美国 Temple University学校心理学博士,2000年起任职美国加州 Fremont联合学区学校心理学家,从事学生的教育心理测评及咨询、行为管理、教育方案的设计等工作,同时兼任 Sofia大学研究生院积极心理学讲师。其专著《我在美国做学校心理学家》入围 2016年影响教师的100本书。
首先,感谢家长们拿出宝贵的周末时间一起线上交流疫期下的管教。感谢各主办方辛苦组织。
居家隔疫期间,最赚的"应该"是家长!因为,按三个月隔离期算,每位家长赚到多和孩子相处一整年的福利(原来平均每天和孩子在一个屋檐下的时间,除去上学/课外活动/睡觉等,一天4个小时左右;现在除去睡觉一天有16个小时;16x90天=1440小时, 除以4等于360天!)
可朝夕相处,孩子的时间管理、学习效率等方面的弱点暴露无遗。尤其是疫情期间课堂搬到了网上,对自律性的挑战更是严峻。就连年近50的自己,也发现在家工作效率不如坐班时。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公立学校把疫情期间的考核标准降低到“60%以上就是有学分”而不是给具体成绩。不少原本学习还不错的学生上网课竟上出了网瘾,更不用提原来学习习惯就不巩固的学生们。居家上学对家庭教育的新考验,从家长们提出的问题可窥一斑:
信息时代,学校教学几乎电子化,目前疫情期间都是网课,screen time本就是个问题,现在更是家长和孩子的矛盾所在。如何才能正确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避免把时间浪费在游戏、社交媒体上?
14岁儿子,知道用功也想放弃电游但又很想social,所以禁不住朋友邀请还是继续电游。做为家长,老想盯着帮他摆脱电游,遭他反感,想办法瞒着家长玩。家长想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发现他好像又放纵自己去玩电游,家长该如何是好?
13岁8年级儿子,学习上只是花最少力气把老师布置作业完成,成绩中下,不肯花extra力气,是放手让他fail还是不能放松?老说父母不信任他(事实也是如此,因为不能自我计划或自律)很多时候respond negative 或者采取defensive 态度,怎么办?
高中男孩子24小时手机不离手。这种情况是应该让他自己管理还是严要求一定放在另一房间。
15岁儿子喜欢打游戏,以游戏等级为目标,如何让他树立更高人生目标?
14岁儿子,长时间在计算机前,怎样帮助孩子养成多运动多读书的习惯?
九年级的女儿晚上喜欢熬夜到一两点,如果不让她看手机和电脑,她宁愿看书画画也不想睡觉,然后白天睡到很晚起不来。请问有什么好建议能让她打破这个恶循环,早睡早起呢?试了到午夜把Wifi 关了有效果但跟孩子关系受影响,孩子说她感觉被“Control”。
8年级儿子,理想是找能玩游戏的工作。上过编程课。但现在叛逆,什么学校以外的都不学,为了亲子关系不敢推上任何课,如何引导建立内驱力, 自己主动学习?
孩子要上初中了,有的事反复提醒还是不改,用强硬的批评方式不好,那应该用什么方式沟通,才能帮助孩子改掉不好的习惯,如拖延?
从二月份以来给国内外不同社区做了几十场讲座,常看到管教不当而导致问题恶化的案例。一位父亲在气头上打了13岁儿子的脸一下,虽然事后已经请求孩子宽恕,但到现在一个多月了儿子都不理父母,除了睡觉就是在电脑上,日夜颠倒,不洗脸不刷牙不洗澡。
每次看到这样的案例我都很痛心。管教的目的是教育我们的下一代成为负责任、尊敬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强、对社会有贡献的成员,要达到那一步孩子需要学习很多生活和社交技能,所以,管的目的是 “教”。英语里的 discipline 词根原意也是“引导”(to guide)。管了但没有教给孩子任何解决问题更好的方法,甚至还造成伤害,那就失去意义了。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如何管,才能达到教的效果?
讲座开始前我想先请教大家几个问题:
请问各位家长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父母最常用的管教方式是什么?
效果怎么样?
问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我们做父母的default管教方式,往往是自己小时候被管教方式自动化反射出来的。
而三四十年前国内有效的育儿方法,不一定适用于我们北美华裔的下一代。
比如体罚,和短期的“听话” (compliance) 相关,这也是对许多成人最大的吸引力。从我们的“棒下出孝子”到美国的“不用棒子,毁了孩子”(Spare the rod, spoil the child),对它的信奉可见一斑。
到目前为止虽然全世界53个国家明文禁止在任何地方以任何方式体罚孩子[1],但在美国和加拿大,只要没留下伤痕,在家里体罚孩子是合法的。美国还有19个州法律仍然允许在学校体罚孩子。
可那留在心里隐形的伤痕呢? 六十多年来研究的综合分析发现,与很多成人的期待相反,体罚对孩子道德观念的内化并没有任何长期作用,同时更容易造成对亲子关系、社会性、同情心和攻击性行为的负面影响。对34653位成人的调查发现,小时候经常被严厉地体罚和成人后的情绪障碍、焦虑症、酒精或药物依赖,以及一些人格障碍显著相关[3]。
一位成年朋友告诉我,他的父亲从小对他管教的唯一方式就是拳打脚踢,然后他就在学校对同学动手,闯祸以后回家里再受体罚。这种恶性循环直到初中以后才终止,因为那时候他的身高超过父亲所以开始还手。二十年后和父亲还是形同路人。这种例子不乏其人。
如果家长手里唯一的管教工具是锤子,那任何问题在他们眼里都会被看成钉子。
很多家长发现打得多了,孩子都“打皮”了,没一点儿作用。经常被体罚的孩子很少记得自己为什么被惩罚,只会记得自己当时的恐慌和屈辱,因为人的记忆力对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事件印象最深。日积月累,大多会对惩罚自己的成人及环境,比如家和学校,产生憎恨和厌恶。
这里并不是说曾经对孩子动过手的家长都是罪人。就像 “狼爸” 萧百佑先生,虽然他以体罚著称,但他执行的过程有两点可取之处。一是家规事先定好,清晰一致,体罚不是父亲气头上的冲动。再是他能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对父母绝对尊敬,他对自己的母亲也十分恭顺。立的行为规范自己先做到,身教大于言传。
另外,亲子之间的关系也决定了惩罚的效果。平时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多鼓励赞美,他们常被尊重才会对父母积累由衷的尊敬而不只是恐惧。一位父亲曾告诉我,他和儿子关系一直很好,一生只在九年级时打过他一次,因为“不可原谅的原因”。父亲说自己在打之前告诉儿子今天不得不打他的原因,而且打的时候父亲是边打边哭。打完后儿子抱着父亲,感谢他的惩罚,如今依旧尊敬热爱父亲。这种体罚的效果和盛怒之下出气就有天壤之别了。
为什么不听话?
父母不愿意看到的行为,只有一小部分是需要惩戒的“明知故犯”的行为,大部分是由年龄发育特点,或者心理需求未被满足而引发的。
比如五岁以前,孩子自控力和计划性弱,再加上语言表达能力还在发展中,所以错误行为多和年龄特点有关。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哭闹、打人甚至咬人等问题行为不外乎几种可能性:表达身体饥渴或不舒服,想得到别人的关注,想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或想做的事情却不熟练正确的表达方式。父母如果能事先准备充足,比如符合年龄特点的益教玩具、教给他们正确表达自己要求的言语等等,大多都可以通过分散注意力的方法来解决。
看到这张照片我很感动: 孩子有自闭症,对触觉敏感,不喜欢有东西碰到耳朵,这不是他自己能控制的。这时候如果坚持让他按常人的标准戴口罩,只能引发冲突和孩子的过激反应。智慧的妈妈在他最喜欢的帽子上缝了纽扣来挂口罩。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达到安全的目的,是真正的"管教"的彰显。
青春期亲子间冲突的频率增加,绝大多数情况是因为父母的期望和要求与孩子自己的理想、爱好及同伴的压力不一致时,孩子在家里被尊重的心理需求未被满足时的反应。澳洲心理学家 迈克尔·霍顿博士(Michael Hawton)在《自控力成就孩子一生》和《青春期行为问题管理手册》两本书中强调 ,很多孩子“自控力差”的行为,其实不是故意捣蛋,和大脑发育的程度相关,因为掌管判断力、预测力、时间管理等自控力的前额叶皮层要到25岁后才发育成熟。
这也是为什么80-95%的大学生存在学业拖延的状况[4]。他建议一定把烦人却不严重的行为,和不可接受的行为区别对待。霍顿博士还指出孩子在强烈情绪体验下,会因为“情绪过载”更失控,出现反击或逃离的反应。帮助孩子提高自控力,父母首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然后找到合适的语言去描述孩子的感受,倾听并试图理解孩子的感受和体验,帮助孩子疏导负面情绪后,自控力才能恢复。
事实上孩子犯错很少是专门用来气我们的。比如我大儿子七岁时,有一天凌晨3点多把我叫醒了,因为自己头一天特别累,导致晚上尿了床。他告诉我已经把尿湿的睡裤、床单等放在洗衣机上,叫醒我是因为不知道该去哪里接着睡。虽然“尿床”是我们不想看到的行为,但在那个年龄阶段有情可原,而且他当时的处理方式,还值得表扬。
行为有目的性,为了得到想要的或者为了避免不想要的。分析孩子行为背后可能的原因和想达到的目的,然后想办法帮助他们找到并练习更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才能达到更长远的效果。
积极管教(Positive Discipline)基于儿童行为理论[5],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简·纳尔森博士 (Dr. Jane Nelsen) 和林恩·洛特 (Lynn Lott) 的同名畅销书 中得以被大众了解和接受 。当问题行为出现时,传统管教方式为过去而赔偿(pay for the past),所以在面对不恰当行为时会产生愤怒、暴力和损坏性的反应,但积极管教是用以下四种方式来帮孩子为未来的成长而学习(learn for the future)。
1. 正面反馈好行为: 抓住孩子做得对的时刻,及时鼓励
行为主义之父斯金纳博士(B. F. Skinner 1904-1990))早在上世纪中期就通过实验证明,奖励行为良好的动物,比因不良行为受惩罚的动物学得更快。人类也是如此。天生自律的孩子属于少数。五月时我工作的初中做调研,发现9%左右的学生反应作业留的太少。这和2009年斯坦福大学对旧金山湾区近五千位高中生的调查结果一致,只有10%左右的学生 回答他/她们享受学习的过程。大部分孩子的行为是因为得到及时的鼓励,才会重复发生,最终成为习惯。比如2009年的调查发现,还有52% 说他/她们学习很努力但不享受学习的过程,因为“努力“能 得到好分数、师长表扬、同伴尊重等正向反馈,也可以助力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我们成人一样。如果先生洗碗时得到太太及时的赞美等积极反馈,那他第二天还洗碗的几率就大很多。相反,如果洗完太太责备洗得不干净,甚至被讲成”帮倒忙“,那再遇到”洗碗“等家务就只会躲着走了。
2. 负面反馈
这是孩子年幼时常需用的方法。如果孩子采取不适当的方式,比如哭闹,来试图让父母关注或达到自己的无理要求(如买不需要的玩具),那离开当时的场景比如商场、“忽视”哭闹、同时引导孩子镇定下来再交流,将是最有效的干预。
3. 正面惩罚
正面惩罚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惩罚”,更接近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比如要求孩子把自己洒出的牛奶擦干净。疫情期间一位6岁的孩子说要在Amazon上找玩具,半小时后妈妈发现他在看YouTube。妈妈当时脾气失控后想自己先冷静一下,去卧室关了门不让孩子进来,结果孩子在卧室门口的地毯上撒尿。妈妈需要理解:发脾气会让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失去安全感,所以他会想方设法重新得到离开的妈妈的关注,哪怕是负面的关注,都比没关注强。最有效的处理方法是和孩子一起清理,同时问孩子:妈妈发火或难过的时候,有什么可以帮妈妈不用离开你就能镇静下来的方法吗?
4. 负面惩罚
明知故犯的问题行为发生后处理的基本原则有:
自然后果: 比如不交作业,成绩就下滑;
逻辑后果: 比如不能遵守约定的游戏时间, 本周就失去再玩的特权;
让孩子们了解犯错误并不可怕,只要从中学到教训,因为机会=责任=后果。
明知故犯后某特权被收回,必须提前立好合理一致的规范。上周我的小儿子被发现晚上偷打游戏,我们把他的手机号码暂停了。因为这是他签的手机使用规则,所以承担后果他无话可说,目的是为了他能从错误行为中提高将来行为选择中的责任感。
看到一位电游设计者说「父母師長不可能防止小孩电遊成癮,因為你們是業餘防止成癮,我們是專業研究如何成癮。你們唯一能做的不是禁止,而是引導他們了解跟管理人生。」我深以为是。管教,预防大于善后。在日常生活中帮孩子提升自控力、建立良好的习惯等,是面对诱惑时最强的学习免疫力。
今天我们就以电游成瘾和作息习惯为例,看如何能“管”出“教”的效果?
美国近 90% 的青少年会玩电脑游戏或使用社交网站,但8到18岁间达到“上瘾”程度,严重影响到生活和学习的不足 10% 。
研究发现,网络成瘾的人在打游戏时大脑中分泌的多巴胺 (Dopamine) 水平是不打游戏时的两倍,而多巴胺则是给人带来快感的荷尔蒙 [8]。类似的发现出现在近几年不同的样本中。所以一旦上瘾产生生理反应,治疗起来就更加困难。
网络上瘾,和所有管教中要解决的问题一样,最强有力的防御措施是健康的亲子关系,孩子才能听得进我们的建议。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历史最久的网瘾戒除学校reSTART [9] 最根本的治疗理念就是通过强化优点来重建家庭中的爱、联结和归属感,从而带动孩子远 离网游的内驱力。
美国精神病学家和教育家鲁道夫·椎克斯 (Dr. Rudolf Dreikurs 1897 – 1972)在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Dr. Alfred Adler 1870 –1937) 的个体心理学理论基础上,建立儿童行为理论,认为儿童的不良行为是缺乏归属感造成; 中心思想是,当孩子们感到自己是集体中有价值的一员时,不需要惩罚或奖励就可以学会合作。
最近两个月我通过家庭教育课程带了两期家庭成长营,很多原来用网失控的青少年在几周内显著进步,无一例外都是在健康关系的基础上发生的。
比如一位九年级学生原来手机24小时不离手,妈妈在家庭成长营开始时就坦白地告诉我,“儿子从小学到高中不断被老师投诉,我很害怕接到学校的电话。我曾试图找counselor帮他,但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而且儿子很抗拒去见辅导员。过去我想尽办法让他管理好时间和手机电脑使用,总是不起任何作用,很让我抓狂。”
三周内妈妈反馈,“周六儿子用4小时做数学练习题,45分钟跟我学中文,20分钟看书,下午教魔方课45分钟,五个多小时没玩游戏,不可思议!他很喜欢谢博士,很喜欢跟你沟通,所以愿意听你的建议,去改变自己,挑战自己。他的进步,治愈了我的焦虑与担忧。”
我告诉这位母亲,“其实最该感谢的是您。孩子效果好,是因为信任我;可他为什么信任一个陌生人呢?根源是因为和您母子关系好,他信任您的介绍。归根结底,育儿也好,咨询也好,有了相互信任的关系,改进只是早晚的问题。”
孩子一出生,我们就自动站在“父母”这个位置上,就有了positional power。这在孩子10岁前是管用的,不严自威。可10岁以后,只有和父母健康的关系才能化作孩子改进的力量。比如一位西裔学生,因为在校园卖大麻被开除到我们学校来。他对我说:“I will do everything you ask me to do because it kills me seeing my mom being so sad.” 他什么都愿意做,因为不愿看到妈妈这样伤心。这就是一种relational power。
如果亲子关系不好,没有relational power,那我们对孩子的影响力就没有,甚至起到相反的作用。比如一位父亲本来出发点很好,担心11年级的儿子凌晨一两点才休息会影响健康,但亲子关系不好,他照常以指责的方式提出问题,结果激烈冲突后儿子每晚撑到凌晨六点再睡!
如何建设健康的亲子关系,欢迎参考讲座“疫情下的亲子关系https://vimeo.com/419794738。其中关键因素是避免自动化的负面反应,通过改变理念来看到每个需要提升的地方都是孩子最佳的学习机会,从而让家长控制住情绪,有机会理智地帮孩子面对需要学习的生活技能,比如自控力。
父母看到孩子电游时想干预,出发点很好,但常常口不择言,用 “我数三下,再不结束游戏,我就把网络掐了!” 等威胁的语气,或者“成绩都下降了还有脸打游戏”等内疚感套子,很容易引起冲突,适得其反。
学生试卷上做错题,是指给老师看自己哪里还不明白,需要再教一次。同样,孩子哪里做错事,是告诉家长自己还不知道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需要我们再做示范或引导。如果可以把所有的错误当作学习的机会,不止告诉他们什么不可以做,而且示范并鼓励该做的,那管教的效果就事半功倍了。网瘾问题,深层原因也因为网游能满足孩子所有的心理需要,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孩子有带来同样成就感、自主感和归属感的活动,那就一定不会输给网络。不然我们的过激反应,只能让孩子把我们看作问题,而忘了实际面对的任务是如何更有效地抵御诱惑,管理时间。
ABCDE反驳法,是通过寻找理性证据来辩驳(Disputation)对负面事件长久化、概括化和个人化的理念, 从而激发 (Energization) 积极情绪和行为。一位9年级学生的妈妈分享,她曾经一看到孩子上网课时忍不住打游戏就火冒三丈,正面指正时孩子一定会反驳,甚至对妈妈推推搡搡,大叫“Leave me alone!” (别管我!)学习家庭教育课程后,她发现自己原来以为是孩子玩游戏造成自己大发雷霆,其实是自己看到孩子电游时长久化的理念(他打电游就是学习态度不认真,会影响成绩,考不上好大学,将来无法在社会立足)造成了由焦虑而引发的愤怒。
一旦妈妈把玩游戏看作是孩子暂时时间管理能力还没发育成熟,同时用“孩子成绩一直很优秀,还做不少公益活动,有责任感”等优点来辩驳负面理念时,她的情绪稳定了,会悄悄过去拍拍孩子的肩膀。先建立情感的联结再提出指正建议,孩子则马上道歉,回到该学的科目上。
我在疫情期间深有体会的管教原则是必须有张有驰才能让青少年听得进。如果事事要求他们按我们的标准完成,像是否在室内穿拖鞋等,只能导致冲突,凭增烦恼;那真正需要严格要求的地方,比如时间管理等,就听不进去了。很多原来的规矩需要通融:比如我家两个青少年儿子,正常上学时都留短发;但五月初我好心提出来要给他们剪头发,两人一致告诉我不需要,因为想尝尝留长发的滋味。短头本来是不成文的规矩,但想想他们说的不无道理,因为正常上学时,他们完全没这个机会或意愿留长发。
青少年期间的发育特点就是喜欢尝试新事物。家长需要在安全的范围内多给他们选择,体验自主感。我从没想到过自己会高高兴兴地支持他们留长发,但目前这个特殊时期,居然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发生了,虽然我看着还是很不习惯。这样才能在无法让步的底线上坚持,比如责任感。
一位原来因沉迷电游而挂科的19岁大一学生,四周内能逐步调整作息时间,关键也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不去指正他从7年级就沉迷的网瘾,而是关注在建设亲子关系,才能在每周设的一个自律的小目标时有意愿去配合。第一周做到午夜断网并交手机,父母就及时鼓励,并忽视他断网后依然会打 off line游戏;第二周开始做固定的家务,父母就在他做到时提供大量真诚而具体的积极反馈;第三周开始周六白天不用网络,父母就一天陪伴,一起做包子饺子等孩子喜欢的食物,赞美他和面、帮妹妹学钢琴等活动;第四周父母更是通过支持他拉网线(避免打游戏时网络卡),并为他换了能调整高度的电脑桌等,让他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才开始按建议保证起床后两个小时学习时间。
建设健康的亲子关系,交流中保持洛萨达比例也是关键的组成部分。
组织心理学家玛西奥·洛萨达(Marcial Losada)博士采用了对人际交流性质的编码方法,显示企业中上下级之间交流的积极和消极性比例如果在3:1 与 6:1之间,效绩最好 [10]。这个高度预测团队成功的积极性表达与消极性表达比率,被称作洛萨达比率(Losada Ratio)。
积极心理学家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博士(Barbara Fredrickson)的研究进一步确认,收到积极反馈大于消极反馈三倍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高于比例低的同龄人。这些发现在其它场合都得到了验证,被引用上千次。其实,类似发现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验证,比如研究发现老师赞美对批评的比例是4:1时,及时并具体的积极关注和反馈会提高孩子的上进心,让孩子学习更专心,并减少问题行为 [11]。
父母给孩子反馈时原则也一致,一味的批评只能让孩子失去前进的动力。如果目前还没有做到,请试试每天至少保证看到孩子三个值得自己欣赏和鼓励的地方,及时而真诚地提供具体的积极反馈。坚持一周,就会慢慢改善家里的气氛,而那是孩子更容易接受我们建议的基础。
建设积极的亲子关系,还要做到任务分离(separation of tasks)[12]:区分什么是孩子的,什么是父母的;我只负责我的任务,而孩子只负责孩子的任务。
如何评判到底任务是谁的?很简单,看行动的直接后果由谁来承担。承担直接后果的人负责该任务。
临床心理学家肯尼斯·威尔格斯博士(Kenneth Wilgus)在他的畅销书Feeding The Mouth That Bites You: A Complete Guide to Parenting Adolescents and Launching Them Into the World 中建议,孩子13岁后,父母必须把学习和生活的主动权交给他们。
一个健康的关系,是有自主性、选择权、同时对自我负责的。而不安全的关系会导致拖延、抗拒,及对他人情绪反应的敏感。孩子和家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更紧密,所以对家人的感受也更敏感。
合理一致的家规和孩子一起提前商议、订好,然后父母就不用做“警察”,只需要镇定地做“法官”,让他们承担后果就好。比如我不知趣地过问九年级儿子的作业,觉得是“关心”、“好心”,但他耳朵里听到的,却是我“侵犯了他的领域,不信任他”,只会让他产生防御心、戒心甚至愤怒。随自由而来的是责任。父母不再过问作业,但一旦成绩下降到大家订好的底线,就会失去一些特权,比如手机。不再唠叨几点睡觉,但早上要独立按时起床。不再提醒打扫房间,但也不会替他们打扫,衣服等需要自己定时洗。逻辑后果在这个阶段尤为重要,放手让孩子在试误中成长。
我们爱孩子,但目标是在他们18岁时能离开家独立生活。13 到18岁间,是训练他们过渡到独立成年期的关键。
想要孩子在某方面进步的时候,我们做父母的首先要问一个问题:我们想要孩子改变的,是成长过程中的常态,自然发展的历程?还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青春期亲子关系中父母常体验的愤怒、焦虑、沮丧、怨恨等情绪,通常来自于我们试图让孩子臣服于自己头脑中已有的规则。而孩子与头脑中的规则相差甚远时,父母越是接纳孩子的现状,而不是在焦虑或愤怒中和现实怄气,就越能利用现实来实现自己的愿望。大部分烦恼都在于妄图控制自己不能控制的事,却不对自己能控制的事,比如管理自己的情绪等,行使控制权。
在这个阶段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尤其需要父母划清责任上的界限。
我们可以用描述性语言,而不是评价性语言,来表达需求。比如“你凌晨1:40才休息,有损健康;而且在我提醒你遵守立好的规矩11点前睡觉时对我大吼大叫。我对你的关心得不到回应或尊重,让我觉得很伤心。”
孩子接受与否,是他们的任务,我们控制不了,也不应觉得他 “应该“怎样回复。我们可以问具体的问题,并关注现在能做的,而不是事情的结果。比如,“很佩服你睡眠时间这么少的情况下成绩还都不错!关于上课迟到,不能按时交作业等问题,请问你计划怎么改进?我能帮上什么,你尽管告诉我。我愿意支持你顺利毕业。但选择权在你手里。“
大多数青少年只要小时候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责任感,学业或课外有更健康的活动吸引,比如运动、演讲队等,带来成就感、归属感和自主感,那电游成瘾的几率就很小,因为赶走黑暗,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光明”。我在疫情期间帮助多位高中生摆脱网瘾的途径就是根据他们各自的特长和兴趣,安排他们教魔方、数学、音乐等课程,用有意义的活动减少电游时间。
健康的亲子关系绝不是对孩子言听计从,必须包括合理一致的规矩:父母需要理解绝大多数孩子没有自控力去抵御手边网络游戏的诱惑,所以提前立好规范把电子产品放在家里公共房间用,如餐厅或客厅的桌子上,以便家人互相督促,避免让孩子和电子产品单独相处。和孩子一起商量每天最多打多长时间的游戏、什么时间可以玩,比如作业和课外活动完成后、不可以是一天中记忆力最强的时段(早上或入睡前);如果超过了规定时间后果是什么(逻辑后果是第二天没有玩游戏的特权)等。对青少年来讲,家规一定要取得他们的同意,不然不会在执行上合作。自己订的规则,才会更容易去遵守。
疫情前我们家并不需要强制性断网。但随着居家上学时间的推移,我清楚地看到两个青少年孩子越来越有困难按时离开电脑。从六月起,提前通知他们后,家里开始晚11点断网络。虽然刚开始孩子们有怨言,但他们心里明白是为了自己的健康,而且我和先生以身作则,也是11点左右休息,让他们能很快适应新的规矩,保证充足的休息。
建立规范时关键是父母的语气是镇定的,态度是温暖的,让孩子感受到规范是为了他们的成长提供他律的环境,以达到将来自律的目标,而不是惩戒。
相互尊重和信任的亲子关系,让孩子经常从父母这里感到归属感,是所有管教问题的金钥匙。亲子交流原则强调避免无效说教或旧事重提,减轻对后果的耻辱感,集中精力解决问题。孩子如果感受到父母的理解,会更容易从失败中学到教训。让孩子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父母重视他们的贡献,他们会感到归属感和价值。比如全家一起打扫房间的时间来避免关于家务的争执,每周固定时间开家庭会议讨论不同问题等。常用的交流方式有:
1. “什么”和“如何解决”问题: 通过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 、“你觉得怎么发生的?” 、“你怎么看?” 、“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 、“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好主意吗?” 一类的问题,帮助孩子们发展思考和判断能力。
2. 问好奇的问题: “请再说清楚一点” 、 “还有吗?” 、“要不要我们一起想想所有的可能性?”
3. 反馈式聆听: 父母重复听到的信息。
4. 积极式聆听: 听出孩子言语中表露的情绪,帮孩子感受到他们被理解和认同。
5. 用“我注意到……”来点出问题,避免指责的语气,比如“我注意到你今天的户外活动时间还没完成。请问你会几点出门?”
我也走过很多弯路,才慢慢吸取教训。有时在急躁下依然对孩子态度不好,15岁的大儿子总会提醒我:“Mom, what do you want to accomplish?”
自控力
很多家长感慨:为什么以前父母吓唬我们“不读书等自灭”管用,但对我们的下一代不管用? 有青少年甚至真决定退学在家继续打游戏!
因为我们下一代的成长环境,网络、社交媒体、智能手机普及,加上多样化的教育标准,对自控力等的要求超出了这个年龄阶段的发育特点。
帮助孩子提升自控力,家长也需要了解背后的生理和心理机制[2]。
1. 自控力的生理基础
大脑前额皮质,位于额头和眼睛后面的神经区,控制我们关注什么并掌控行为。过去10年中神经学家发现,人脑对经验有超乎想象的反应,会根据要求重新塑型。像锻炼肌肉一样,应用会让某些区域的密度变大,连接更紧密,聚集更多的灰质,从而更快地传递信息。比如正念冥想,持续8周的练习使前额皮质的灰质增多。把呼吸频率降低到每分钟4-6次,也被发现可以激活前额皮质,从压力状态调整到自控力状态。其它能提升自控力的生理因素包括:
低血糖饮食,比如瘦肉,坚果,豆类,粗纤维,麦片,水果蔬菜等
绿色锻炼,比如每40分钟左右的学习后到户外绿色的空间走5分钟
8 - 10个小时的睡眠:长期睡眠不足,影响体内葡萄糖的吸收,而葡萄糖是能量的主要存贮方式。能量不足时身体会感到疲惫,更容易感到压力,受到诱惑时则更难控制情绪或集中注意力。
2. 积极情绪提升自控力
焦虑、愤怒、恐惧、自我怀疑、孤独等负面情绪下,大脑进入寻找奖励的状态,确信只有获得那个奖励才能得到快乐,所以面对压力时,诱惑会变得更有吸引力。这也是为什么家长越是严厉批评指责,越讥讽反对,孩子越失控,因为自我批评会降低积极性和自控力。相反,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和杜克大学的研究证明:“自我谅解、摆脱罪恶感让人更有自控力”,增强责任感的不是罪恶感,而是自我谅解。可以利用奖励机制来增强自控力,比如把孩子总是拖延的任务和让多巴胺燃烧的事联系在一起,边喝热巧克力边做作业,或边听音乐边收拾房间等。
3. 重复唠叨会强化父母想消除的行为
实验证明当人试着不去想某件事时,反而会比没有试图控制自己的思维时想得更多,因为认知偏差造成一个想法的频繁出现会让人认为它重要而真实。这个效应在人处于紧张、疲劳或烦躁状态时最为严重。比如在品尝测试前被要求努力不去想巧克力的人,吃下了有机会表达自己想吃欲望的人两倍多的巧克力。换句话说,越想通过抑制想法来抵制诱惑,自控力越弱。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接受或表达自己打网游的想法,意识到这种想法和感觉并不受自己控制,但他可以选择是否把它付诸实践。同时,用积极语言把“我不要”变成“我想要”,比如“不要打游戏“变成”做完作业后可以打半小时游戏”。
4. 压力削弱自控力
这也是为什么备考压力最大的时候,往往是高中生打游戏最失控的时间。体育活动、听音乐、有创意的爱好等健康的抗压机制都会提升自控力。另外,把“应该做”的,变成“我想做”的,也会减轻压力,比如按时完成作业是我为了自己的目标(考上理想大学)而想做的事情。
5. “十分钟法则”开启良性循环
对未来奖励的预期不如即时奖励更能激活最原始的奖励系统,所以神经科学家推荐“十分钟法则”,因为十分钟会很大程度上改变大脑处理奖励的方式。告诉自己“坚持先做10分钟作业,然后可以去打游戏”,结果往往是只要一开始做作业,就会继续做下去。
6. 榜样作用
身边自控力强的人可以增强自己的自控力。鼓励孩子把提升自控力变成集体项目,和朋友或家人一起相互记录和鼓励,能更容易实现自控力目标,因为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观察他人在做什么。别人的目标,特别是孩子喜欢的人,会激活他心中共同的目标,自豪等社会情感也能更迅速、直接地影响我们的选择。孩子公开自己的自控力挑战,有家人或同学朋友观察并支持他的行为,进步会更快。
神经科学家的实验显示自控力是有限的,通常早晨最强,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每次使用后,大脑的自控力系统活跃程度会降低。所以,父母要引导孩子明智地使用自控力,比如把最需要意志力的任务放在早上,不要试图控制所有思想、情绪和行为。
结语
孩子出生时没有附带 “管理说明书”,可朝夕相处,父母会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敏感的孩子可能父母皱一下眉头他已经掉下眼泪,而不敏感的孩子可能父母大吼几句他还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教子的方式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孩子的。
因人施教才会有效,但有效管教的标准不变:
篇幅有限,讲座更多内容
可参考讲座原始录像:
(https://vimeo.com/ondemand/positivediscipline $4.99)
疫情对我们成人的心理承受力也是挑战。下面的系列公益讲座供大家参考。
非常時期的情緒管理(总论)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8-ovyhSYgz8Oi0SS7P4VHVGIhIwUi--D/view?usp=sharing 非常時期的情緒管理(0-10岁)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J5N2lzVBcgAGDr9IhpGv_tj4DoZc2Tvz/view?usp=sharing 非常時期的情緒管理(10-17岁)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3s9I22Te-efT3I3O0jnMWX2FuRKitmfY/view?usp=sharing 非常时期的情绪管理(父母如何不惹兒女的氣?)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1-QFMPcPrKjlQJu-_JN5B2VbEbKOkMRb/view?usp=sharing
愿我们每一位家长都有智慧和力量,在“管“孩子们的过程中,通过归属感、自主感和成就感的建设,教给他们需要的生活技能,启动内驱力,向成人期顺利过渡!
作者谢刚 文字整理 6/14/2020
References:
1.https://www.worldatlas.com/articles/countries-where-child-corporal-punishment-is-illegal.html
2. 暂无中译本,题目意思是《喂那张咬你的嘴:养育并帮助青少年成功过渡到成人期大全》
3. Afifi TO et al. Physical punishment and mental disorders: Results from a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US sample. Pediatrics 2012 Aug; 130-184.
4. 美国精神病学家和教育家鲁道夫·椎克斯 (Dr. Rudolf Dreikurs 1897 – 1972)在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Dr. Alfred Adler 1870 –1937) 的个体心理学理论基础上,建立儿童行为理论,认为儿童的不良行为是缺乏归属感造成; 中心思想是,当孩子们感到自己是集体中有价值的一员时,不需要惩罚或奖励就可以学会合作。
5. http://www.positivediscipline.com/
6. Gentile D. A. Pathological Video-Game Use Among Youth Ages 8 to 18: a National Study.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9; 20(5):594–602.
7. Griffiths, M.D. (2005). A ‘components’ model of addiction within a biopsychosocial framework. Journal of Substance Use, 10, 191-197.
8. https://www.netaddictionrecovery.com/
9. http://thebluebanner.net/study-finds-up-to-95-percent-of-college-students-procrastinate/
10. https://www.happierhuman.com/losada-ratio/
11. Brophy, J. (1981). Teacher praise: A functional analysi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51, 5–32.Beaman, R., & Wheldall, K. (2000). Teachers’ use of approval and disapproval in the classroom.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0, 431–446.
12. https://stoicanswers.com/2019/05/12/separation-of-tasks/
注:文章版权属于谢刚老师和北师大出版社。文中照片由谢刚提供,版权属于原作者
【留美学子】已发1866期
国际视角的精选文摘
6年如1日 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如投稿或联系我们:
studyusa88@yahoo.com
前期发表
喜欢就点个好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