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米寿: 他成就了众多海外作家的梦想
【留美学子】第2090期
国际视角的精选文摘
教育·历史·人物·旅游·读书·财经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陈屹视线】导语
1933年出生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陆士清先生,在中国当代文学舞台上,不仅是前辈,更是无人不知,因为他几十年的耕耘与奉献,为无数海内外作家引路、提携,打造了世界华人文学一片天地。
他历任中国现代当代文学教研室、研究室主任、台港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监事长等职。现任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名誉副会长,上海华语文学网顾问。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出版《台湾文学新论》、《三毛传》(合作)、《曾敏之评传》(复旦大学版、香港作家出版社版)、《探望文学星空》、《血脉情缘》、《笔韵》等专著。
然而,他早年来自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亲朴实勤劳,是他父亲的品质烙印于陆士清的灵魂! 1949 年春节前,父亲悄悄地卖了一亩田,让已经失学的陆士清重返校门,尽管识字不多,但是父母的聪明睿智,以知识改变命运的决断,影响了儿子后来的人生路。
周励翔实记录了2021年1月19日,上海“外滩五号”见证了这位成就无数海内外作家的88岁恩师,在穿越历史的长河中,他的传奇如何被众人爱戴和铭记的。
外滩五号的米寿盛宴
—— 陆士清老师八八大寿侧记
作者:周励
鹤发童颜,身材笔挺,眼里总是闪烁着睿智坦诚之光的复旦中文系老教授陆士清,
复旦陆士清教授八八米寿外滩喜宴
早在几年前,赠我《曾敏之评传》时,说起了他与两位朋友在杭州西子湖畔,为香港《文汇报》副总编辑、香港作家联会创会会长、 著名作家、诗人曾敏之先生筹办米寿笔会的盛事。
出席那次米寿笔会的可谓群贤毕至、几十位作家与学者盛赞曾敏之数十年文学生涯取得的重大成就,场面十分热烈。曾敏之在致答谢辞时激动地说:他的人生道路经历许多曲折,今次笔会是他最难忘和最感动的一次。
十年后曾老逝世。陆老师一直视曾敏之为自己的恩师,那割舍不断的思念促使陆老师振作奋进。那天我连夜阅读了陆老师满怀深情写的《曾敏之评传》,伏案联想,感动万分。
我当时就这么琢磨,等陆老师88岁时, 我一定要和文友们一起为他好好办一场温馨难忘的米寿盛宴,因为在我眼里,陆老师就是复旦的曾敏之,虽然1933年出生的陆士清老师比以98岁高龄辞世的曾老年轻了16岁, 而他们两人相似的地方太多了。
同样的诚恳谦虚,同样的学识渊博,才华横溢,都是六、七十年笔耕不辍,心灵弥健,都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上硕果累累。他们俩在不同时间所撰写的散文、文学评论一直受到海内外的赞誉,他们为推动港台文学发展、促进海内外华文文学的交流与繁荣都作出了非凡贡献!
陆老师如今桃李满天下,他曾是享有盛誉的复旦大学老教授协会副理事长和顾问。1960年陆老师毕业于复旦中文系,历任复旦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复旦大学台湾香港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监事长、名誉副会长。他是港台文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陆老师当年在中文系辅导学生
他第一个把“台湾文学研究”列为课程,搬上复旦的讲台。
1987年,由于他的联络促成了著名小说家白先勇在离开大陆39年后首访复旦和上海的破冰之旅。
他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三卷本),主编出版了《台湾小说选讲》、《台湾小说选讲新编》、《白先勇小说选》、《王祯和小说选》、《新视野,新开拓》、《情动江海、心托明月》,执行主编《旦园枫红》、《心印复旦园》等作品和论著。出版了专著《台湾文学新论》、《三毛传》(合著)《曾敏之评传》、《探望文学星空》、《血脉情缘一一陆士清文选》、《笔韵》、《品世纪精彩》等专著。在复旦园和海外作家圈中广泛好评。
他脸上永远是谦虚真诚的笑容,做学问写论文永远是那么呕心沥血,严谨细致,视野宏阔,文采斐然。
年华似水,三年过去,今年八月我受上海三联书店和外办邀请,从纽约回国参加我的新书《亲吻世界》上海书展新书发布会,我非常高兴将有机会在上海为陆老师张罗米寿晚会了。
从12月6日思南公馆新书分享会结束,我和汪澜(上海市作家协会原党组书记、作协副主席)、 杨剑龙(上海师范大学博导, 文学评论家)立即着手确定地址、向餐厅定位和统计出席嘉宾人数,我们和一些文友商量后,决定选择在我们熟悉的外滩五号米其林餐厅举办, 因为那里宽敞的露台面对着外滩和浦东陆家嘴,气势磅礴,流光溢彩, 美誉为“亚洲第一湾”,陆家嘴是中国崛起改革开放的窗口,也满载着我们对故乡上海的一片深情。
我立即打电话向餐厅经理曼蒂女士定位,她是我的老朋友了,热情向我介绍了经典米其林牛排大餐,我和汪澜立即开始统计,因为疫情许多海外作家(如卢新华、戴小华、华纯等)无法前来,但依然有22位朋友踊跃报名,其中一部分是在沪的海外华文文学作家、评论家,另一部分是来自“陆家班”群的陆老师历届学生。
由于每位朋友希望向敬爱的陆老师表达心意, 于是我们决定除了老寿星之外采取AA制,我和汪澜, 剑龙在2021年元旦之后拉了群,我们动员海外作家写贺辞,每收到一份,杨剑龙教授就用谈粉红色的书信纸打印一份,我们还忙着分配文友们准备鲜花和晚宴红黄白酒,巴金故居纪念馆常务副馆长周立民赠送给22位朋友纪念巴金逝世15周年、托尔斯泰逝世110周年的精美藏书卡,筹备工作愉快而顺利,我们陆续收到了九位海外作家的贺辞。
汪澜、剑龙和我三位义工主办人决定每人朗读三位海外作家的贺辞。
(左起:杨剑龙,周励、陆士清、张德明、薛海翔、高鸿在外滩五号)
1月19日早晨起来,看见窗外上海的天空碧空丽日,暖阳高照, 我开心至极, 立即在《外滩五号喜庆米寿》群里写道:
“明媚灿烂的阳光,欢乐喜庆的日子!热烈祝贺陆老师八八米寿生日快乐!”
汪澜宣布米寿晚宴开始,陈思和发表贺寿演讲
傍晚五点, 汪澜第一个到会场, 她是专门从南京赶回来的,曼蒂经理已经在靠近露台落地窗的最佳位置放好了喜气洋溢的两条长方形西餐桌。为了让嘉宾们有序入座, 我们请曼蒂女士给了20张米氏餐厅(英文 M on The Bund)明信片, 汪澜立即用彩色楷笔写上每位朋友的名字,这样的“喜宴名卡”即优雅又实用!
五点半朋友们陆续抵达, 大家做的第一件事总是去大露台欣赏外滩浦东的璀璨夜景, 和我22年前带美国客户来这里时一样,曼蒂女士常对我说:“22年来, 这里就是你接待客人和朋友的空中后花园!”
陆老师米寿喜宴的餐厅位于外滩的一幢7层大厦的顶层,1927年这里是日清船运大楼,现在则融合了旧上海风情和21世纪现代设计元素,无论是坐在餐厅里,还是站在露台上,巍然壮观、美轮美奂的外滩景色尽收眼底。
如今M on the Bund已成为现代上海的标志,许多著名人物如荷兰女皇、泰国皇后、丹麦总理等都曾光顾。并被国际烹饪杂志Conde Nast列为全世界最好的100家饭店之一, 现在来参加贺寿喜宴的朋友们欢声笑语,和老寿星陆士清伉俪相互拥抱,喜气洋洋,这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上海!这是德高望重的复旦老教授的好日子!
晚上六点整大家回到餐厅,陆老师的学生汪澜介绍出席盛宴的近20位嘉宾,她满脸兴奋地宣布米寿喜宴开始了!
在华东政法大学的高鸿、吴敏两位教授向陆士清、林之果夫妇献上象征着爱情和长寿的猩红色郁金香和粉色百合花之后,陆老师的学生、复旦中文系原主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首先发表贺寿演讲。陈思和是位风格稳健,才华横溢的文学评论家,他曾应作家莫言的邀请, 成为那一年参加斯特哥尔摩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典礼的唯一一位中国文学评论家。
陈思和满怀深情地回顾了陆老师当年在讲台上如何以非凡的勇气和两岸情怀, 开拓了台湾文学研究的冰河, 并首先把白先勇先生带到了复旦园,介绍给全中国的文学界和戏剧界。
思和老师由衷赞叹陆老师辛勤笔耕,堪为楷模,八八米寿之年推出了又一部厚重的文学论文集——《品世纪精彩》:“我复旦毕业后留校,与陆老师在一个教研室工作,他是我的领导。几十年来陆老师对学生和晚辈的热忱关怀,以及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让我想起了复旦中文系原主任贾植芳老师, 贾先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没有放下笔, 还在写作。病房里只要是手能够摸得到的地方都是书,这让我永远无法忘怀。”
陈思和接着满怀激情地朗诵了《贺陆老师米寿诗》:
首破坚冰第一人
杏坛声远用情深
老师今晚米其寿
桃李春风笑有痕。
在热烈的掌声中, 汪澜, 杨剑龙和我开始轮流朗读九位海外作家的贺辞。
喻大翔、卢新华向陆老师赠献贺寿墨宝
《伤痕》作者卢新华
陆老师的学生, 汪澜和陈思和的同班同学、《伤痕》作者卢新华深情贺寿:
陆老师老寿星好!值此您老人家米寿之际,我和夫人丽华率全家老少恭祝您生日快乐,万寿无疆!遥想复旦中文系求学四年,得您和林老师多方面关心、支持和帮助,至为感念。人生忽忽,如白驹过隙,唯师恩常存于心,不敢稍忘。盼肆疟全球之新冠疫情早日结束,至时再亲临府上请安,并把盏畅叙!
顺问林老师及陆晴陆雨全家好!并祝她们吉祥安康,万事如意!
第一个发出诚挚贺辞的是著名的加拿大华文作家张翎,她写道:
八十八岁是瓜果正熟树木常青的好时候,流水从高山泻下,进入平原,爱情从热烈走入宁静。不安分的心依旧有梦,梦依旧有颜色。云彩阳光都还在,爱人也是另一番风韵。您依旧年轻,还可纵酒放歌,将许多好日子一一尽情挥霍。亲爱的陆老师米寿快乐!张翎
按照我们收到的顺序, 接着是旅美作家施玮发自洛杉矶的贺诗:《银发之冠,赤子之心》
——学生施玮贺陆士清恩师米寿
米寿,上下两个十八
十八岁的梦想仍是您
思想的旗帜、精神的翅膀
以文字,也以满天下的桃李
向世界表述绵延不绝的爱情
银发,是激情燃烧至白炽
也是对生命与文学爱到至纯
银色冠冕下是您慈爱的双目
米寿,左右两个十八
您以赤子之心屹立在风雨之中
保守心,就是保守了一生
以童心,也以少年的认真
站在良心中,面对世纪变迁
赤心,是智慧修炼至纯净
也是对亲人与学生爱到至真
赤子心肠中你牵挂着多少人
亲爱的陆老师
有多少次交谈,就有多少次
惊讶于您的平和、激情、纯真
在您八十八岁的大寿时
我面对一颗十八岁的心写诗
愿学生也能像老师一样
对世界、对人、对文学
——爱得至纯至真——
叶周和陆老师在洛杉矶
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原会长、著名文学评论家叶以群的儿子叶周附上一张珍贵合影, 他深情地写道:
我与陆老师相识于南昌。后来参加上海论坛时,到杭州采风,街边散步时听您畅谈人生无怨无悔的话题,始知不悔才是生命的精髓。在洛杉矶论坛上,一起去了美西萨多纳,一个被称为上帝居住的地方,我们坐在岩石上促膝谈心,被路过的文友拍下照片称情同手足。前年去复旦校园拜访您,一下午的畅聊拓展了我文学的思路和想象。亲爱的陆老师,您年高德劭,精神矍铄,思想精粹,使我仰慕!中年与您相遇,宛若我青年时遇见的文坛前辈。祝福陆老师福寿万年,继续引领华文作家们创作出更多杰作!
来自休斯顿凤凰城的旅美作家、文学评论家陈瑞琳写道:贺士清恩师八八米寿大喜
难忘2002,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的宴会厅,您站在那里玉树临风,高举酒杯满堂喝彩,在茅台的酒香里,祝福世界华文文学的未来!从那一天启程,我在您的照耀下开始前行,从复旦的校园,到上海的论坛,您列阵排兵,为历史留下一阵阵绝响。八十八年,您还是那个儒雅潇洒的上海小伙,还是那个青春畅想的温暖诗人,您的文字永远那么迷人,您的情怀宽如海洋。
今日为师,明日为兄,遇见您是我一生的快乐!
祝福您和师母永远年轻健康幸福!
旅美作家王琰从纽约州发来贺辞:
亲爱的陆老师,岁月记载着您的付出和善良,师恩难忘!如今虽远隔万里之外,我已感受到了您和亲友欢聚寿宴的幸福美满。愿您今后的每一天,与师母人共梅花,笑指青山,三千岁月春常在。祝福您永远年轻,精神矍铄似东海云鹤。陆老师,生日快乐!
马来西亚华文作家戴小华在吉隆坡情深意切地写道:《何止于米,相期以茶》
—— 晚辈戴小华贺陆士清恩师米寿
有许多人,许多事,经历了,转身便会忘记,但在我的心灵深处,永远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消减我对您那深深的尊重和思念;永远也不会忘记您曾带给我母亲的快乐和温暖。有时耳边还会经常响起母亲在1992年叮嘱我的话:“华儿!你很幸运到中国不久,就能结识到像陆老师这样一位學养深厚。人品高洁的人,一定要好好珍惜这份难得的情谊”。
今天,在这个属于您的日子里,虽然疫情阻隔,无法亲自为您庆米寿;但在千里之外,用我最真挚的心,献上祝福,送上温暖,并对您说:何止于米,相期以茶。
旅日作家华纯从东京发来贺文:
我们敬重敬爱的陆士清老师是学富五车、德高望重的著名学者,即没有一官半职,也没有堆积金山银山。2021年喜迎米寿之际来自各地与天南海北的祝福声告诉大家,世界与陆士清老师保持的是没有世俗功利的最纯洁的关系。
今日上海欢聚寿宴,分明有着别样的冬天。因为围绕在您身边,我们心里的冰雪早就解冻了。您鼓励向上的话语,把希望的春天数十倍地扩展进我们心田。
您告诉过我不要过于悲喜,人世间的是非争斗和挫折,放到一个更宏大的时间系统来看都是微不足道。文学追求和写作可以盈满我们的灵魂。感谢陆老师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和楷模。衷心祝福陆老师平安吉祥!寿比南山福如东海!期待疫情尽快平息,胜利会师于上海!
旅美作家、国际新移民笔会首任会长少君从凤凰城发来《陆士清好》藏头诗:
陆师学苑六十年
士风儒雅久依然
清纯文学云千里
好人八八情满天
此时,窗外东方明珠的彩灯点亮, 仿佛也在为陆老师贺寿。
心情激动的陆士清老师披着红色围巾神采奕奕地站起身,向满堂嘉宾朗读他的致谢辞:
《我很幸运一一米寿寿筵致谢》
尊敬的汪澜、周励女士、杨剑龙教授和朋友们:
衷心感谢你们为我筹备并欢聚于米寿寿筵!我深感荣幸和幸福! 在此我鞠躬拜谢!
上月二十五日,在梁燕丽教授主持下,复旦大学中文系现当代和比较文学教研室陈思和、郜元宝、段怀清、徐志嘨、梁永安、王宏图、张芙鸣、金理、杨新宇、常然、陶磊等教授和老师,提前为我米寿庆生,浓情厚谊,令我感动。我吟了一首顺口溜:
“风雨人生八八年,
越涧过坎意益坚。
业绩平凡心无愧,
文友谊长慰我颜”。
今天这么多朋友欢聚一堂,更令我情动肺俯!我回眸人生,深深觉得,我虽走过坎坷,但仍是幸运的人。
我有幸生在一个普通农民的家庭,父亲朴实勤劳,识字不多,但聪明睿智。他的品质烙印于我的灵魂!1943 秋至 1945 年冬,我失学当了两年半知青,艰苦的农业劳动,锻炼了我的体魄和意志,也使我体会了生存的艰难。
1949 年春节前,父亲悄悄地卖了一亩田,让我重新上学,他要我以知识改变命运。没有父亲的决断,就没有我的今天。
我很幸运!生在中华民族崛起的年代。在日本侵略占领家乡时,我逃过难,也耳闻了解放军跨过长江的隆隆炮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翻天复地的革命塑造了我的人生。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我很幸运!圆了复旦梦!1950 年 1 月我参加工作,在无锡人民银行服务了五年八个月。1955 年,只读了半年初三的我,以同等学历的资格考取了复旦大学。
我很幸运!我经受住了“文革”内乱的考验。这里要特别要感谢我的夫人林之果教授,在我被批斗得最紧张的时候,她信任我支持我,娇小柔弱的她对我说: “大不了,我们一起去当农民”。那时,这样的支持是极重要的。
我很幸运! 上世紀 80 年代初,我在现当代文学研究方向上作了一次选择,从而成了台港文学研究的拓荒者之一。
我第一个将“台湾文学研究”搬上复旦的讲台,筹建了复旦大学台港文学研究室和复旦大学台港文化研究所。
我与曾敏之、张炯、饶芃子、王烈耀、刘登翰、杨匡汉、杨际岚、钟晓毅、许翼心、陈公仲、朱双一、喻大翔、钱虹、陈辽、陈贤茂、汤淑敏、曹惠民、刘俊、方忠、陆卓宁、吴奕锜、白舒荣、刘洪林等文友一起创建了中国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会,创立了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共同推进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促进世界华文文学的交流。
我们的学会已是一个研究队伍不断壮大,成果丰硕、生气蓬勃、很有凝聚力的团队。我与团隊的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深深感谢这个团队中的每一位朋友!
2016 年,在上海作协和复旦大学华人文化文学中心的支持下,我与上海作协副主席汪澜、王伟,复旦大学陈思和、梁燕丽教授和上海华语文学总编辑刘运辉先生一起,创建了上海海外华文文学论坛,论坛已连续举办了三届,得到了华文文学界的广泛支持。
我深感幸运! 四十多年来,我一本初心,与朋友们努力推动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促进世界华文文学的交流。我有幸结识了白先勇、聂华苓、於梨华、陈若曦、施叔青、赵淑侠、非马、杜国清、洛夫、痖弦等早期旅美加的杰出作家和诗人;
我有幸成为香港、韩日、新澳、新马泰、美加和欧洲华文文学界精英(名字众多,就不一一列出了)的朋友,与许多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也有幸获得了沪上杨剑龙、周立民、朱蕊、高鸿、吴敏、王小平等教授、青年才俊的支持和关爱。
我们常常相聚的学生更是个个优秀,如张德明教授,他对文教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的业绩早已超越了我,我为有这样的学生而自豪!
在这欢乐的夜晚,我再次感谢汪澜、周励、剑龙教授和爱女陆雨为我筹办米寿筵宴!谢谢你们的深情厚谊!
感谢陈思和教授再次出席宴会为我庆生。感谢张德明、薛海翔、喻大翔、周立民、朱蕊、高鸿、钱晓茹、吴敏、张建红、余彬、孙永超、陆秀等作家教授的光临和祝福! 感谢卢新华、张翎、陈瑞琳、戴小华、华纯、少君、叶周、施玮、王琰等朋友千万里外传来的祝福之音!
(在本报道撰写之时,微信空间又传來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张炯等国内外50多位作家、诗人和评论家的米寿祝福!)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的祝福令我深深感动,我深感幸福!
我深信:人生要有信仰,有信仰才能远行!人生要有亊业,亊业使脚下坚实! 人生要有友谊,友谊使心感幸福! 亲爱的朋友们!谢谢你们的关爱和真诚友谊! 我许下心愿:
“八八岁月无虚度,
夕阳时光惜如金。
真挚友情暖肺腑,
初心不改再前行!”
祝朋友们平安健康,家庭幸福!
2021 年 1 月 19 日晚于上海外滩 5 号 7 楼米其林西餐厅。
话音刚落, 掌声响起,全场朋友高举红酒杯向陆老师祝福致敬。 笑容满面,神态优雅,身披花卉围巾的林之果老师这时激情难抑, 她站起身来,情意绵绵回顾她和陆老师长达六十年的的爱情之路。
林老师和陆老师一样196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现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和教学、讲授过汉语写作、文体概论、文学欣赏等课程。有《迈开了新的一步——1982年电影文学剧本创作述评》、《论自学成才的电影作曲家——向异》、《柯灵传略》等论文, 合编《中国电影家列传》《简明中国新文学辞典》等。
林老师向大家谈了一个她终生难忘的细节:她虽然在复旦表现优秀, 但是父亲当过国民党时期的县长(现在一般称为民国时代“开明人士”)而出生不好:“我们的热恋,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可能影响士清的政治前途,但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我,让我非常感动, 我看到了士清的高尚人格,他的感情是纯洁真挚的, 他是我可以终身托付的爱人!”
全场的朋友都被陆老师林老师伉俪情深的肺腑之言所打动,他们的女儿陆雨向嘉宾展示了一张六十年代帅小伙与“班花”的合影,恰如《小花》主题歌:”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 在上视和东方卫视工作的陆雨激动地说:“希望我爸爸100周岁的时候, 我们再来这里欢聚贺寿!”
三代复旦人
巴金故居纪念馆常务副馆长周立民和恩师陈思和在一起
复旦中文系原主任陈思和紧握恩师陆士清的手
杨剑龙教授朗诵《外滩聚首为您祝寿 》
在圈内一向享有“诗与歌喉“美誉的杨剑龙教授被深深感动,大步流星走到前台,引吭高歌了一首当下最流行感人的爱情歌曲《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接着同济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家喻大翔又展示了他雍容大气,遒劲有力的红底黑字墨宝“寿”。
热烈的气氛中,近二十位陆老师的学生和朋友纷纷走到陆老师身边, 拉着老寿星的手做三分钟席间演讲,旅美作家薛海翔回忆了陆老师对自己非虚构文学《长河落日》的热忱鼓励,解放日报《朝花》高级编辑, 知名散文家朱蕊在协助陆老师发表他的文学评论的同时, 也深深感受到陆老师的治学严谨,一丝不苟的风格,高鸿教授讲刚从外地调到上海,形影孤单,是陆老师热情地将她召唤到“沪文会”和世界华文学会, 使她在教学之外还有了一个充满友情的精神家园。
复旦毕业、韩国外语大学取得博士学位的吴敏教授谈到陆老师长期以来关心晚辈, 2016年热忱邀请她担任首届海外文学上海论坛点评嘉宾,她对薛海翔作品的分析获得广泛好评。陈思和的学生,东方卫视编委、上海国际电影节《每日新闻》主编钱晓茹匆匆忙忙从紧张的工作岗位赶来,她讲非常幸运人生道路有陆老师和思和老师为榜样,竭力为宣传上海宏大叙事作贡献。
陆老师的学生张德明教授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远程教育教席主持人, 曾任上海远程教育集团主任,上海电视大学校长,上海教育电视台台长,张德明教授1976年毕业于复旦,因在致力于“变数字鸿沟为数字机遇“的上海市民数字化终身学习系统建设方面卓有成效,张德明于2009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哈马德国王奖"和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张德明在贺寿晚宴上激动地说“没有陆老师,就没有我的今天”。当年,是素不相识的陆老师,四下自己插队的农村,硬是把他招到了复旦大学,使他有了深造和发展的机遇。陆老师还担任了他们班的班主任,他对每个同学都关怀备至,每个同学都能讲出这方面的许多故事。
陆老师的学生,曾经担任文汇报副总编和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的汪澜满怀深情地说,陆老师对每一个学生都珍爱有加,关怀备至,我们中的许多人,不仅在学业上得到过陆老师的教导和帮助,而且在之后的事业发展、人生道路,乃至个人情感、家庭生活的关节点上,都得到过陆老师十分重要的指点,从这个意义上讲,陆老师和他弟子的关系,已经远远超越了一般的师生情谊,而上升到人生导师。
陆老师的学生秦昕强对恩师也满怀深厚感情,他目前担任上海市委办公厅副主任,虽然日理万机非常繁忙, 但他第一个报名参加陆老师米寿喜宴,虽然1月19日晚上市委突然有重要会议,他无法前来但还是专门为喜宴送来了好酒祝贺。
全程马拉松赛跑选手和翻译家余彬、上海大学孙永超教授、《上海诗人》副主编、著名女诗人孙思、包玉刚学校教师陆秀,也表达了对陆老师的恭贺和深深敬意。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高级编辑张建红深情回忆,1994到1995年与陆老师合作在电台打造的一档节目——《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百家精品展播》。介绍和朗颂了近百位华文作家的作品,连环广播了一年。
在大家享用完香味四溢的米其林牛排之后, 陆雨笑眯眯喜盈盈地端上了漂亮诱人的米寿蛋糕, 88两支蜡烛插在两个粉里透白的寿桃之间, 孝顺女儿点亮了蜡烛, 大家兴高采烈地拥簇在陆老师身边,高唱“祝你生日快乐!”“亲爱的陆老师, 祝你生日快乐!” 祝福陆老师寿比南山快乐百年!陆老师神情幸福地眯起眼睛许愿, 吹灭蜡烛,众人再次高歌。这时, 早已为米寿宴席写了诗歌的杨剑龙教授手捧红色诗歌夹,以回肠荡气之声热情朗诵
《 外滩聚首为您祝寿 —— 致敬陆士清先生》
当霓虹在外滩闪亮的时候,
我们兴高采烈地聚首,
为您庆祝米寿!
您兢兢业业笔韵血脉情缘,
解读曾敏之、白先勇、王祯和...... 您为中国当代文学史奠基,您为台湾文学研究铺路。您总有新视野新开拓,您是享誉文学研究界的歌手!
当星星在夜空闪耀的时候,
我们热情洋溢地聚首,为您庆祝米寿!
您孜孜不倦探索文学星空,品读聂华苓、秦岭雪、陈浩泉......
您情动江海啊心托明月,您编织传统与现代锦绣。您倾力为之毫无愧疚,您书写文学研究的冬夏春秋!
当汽笛在浦江回荡的时候,我们满怀敬意地聚首,为您庆祝米寿!
您平易近人结交世界朋友,走过东南亚、欧洲、美洲......
您品世纪精彩交文坛朋友
您做一个认真生活的平凡人。
您将心力感情献给了这份事业,
真诚祝福您健康快乐长寿!
为了沾光老寿星的喜气福气, 我们有序地一一上前与陆老师和88米寿生日蛋糕合影,全体嘉宾又在外滩背景下和手捧鲜花的陆老师伉俪合影。
陈思和多次紧紧握住陆老师的手。
作者周励和陆士清伉俪、陈思和教授在外滩五号
我在祝寿演讲中感谢他们师生两人在炎热的夏天读完我38万字的文化散文集《亲吻世界》,思和老师写了1万余字的《序言》, 陆老师写了1万余字的书评。而这本新书的诞生与陆老师也有关系。
2018我们在和平饭店相聚并私下长谈,他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1992年出版了《曼哈顿的中国女人》, 2006年出版了《曼哈顿情商》,现在十多年过去了,你的南北极探险散文写得很精彩,要赶紧出新书。作家是要靠作品说话的。”
望着和平饭店窗外波光粼粼的壮丽景观, 陆老师说:“我建议你的下一本书,让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替你出。” 我回答陆老师:“陆老师, 谢谢你的关心,我会努力, 我要把太平洋战争跳岛战役写好, 等我满意了,一定出新书。”
我记住了对陆老师的承诺, 从2020年春节武汉疫情开始到2020年夏天弗洛伊德事件引发的纽约暴乱,我在纽约写了7个月, 2020年8月, 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隆重推出了我的新书, 目前被出版社提名国家图书馆文津奖和首届庄重文非虚构文学奖。
最后, 老当益壮充满热情的陆老师像小伙子一样冲到了大露台上, 全然不顾寒冬腊月冷风飕飕,我们和陆老师陈思和老师一起开心合影,陆老师对第一次来外滩五号的陈思和说:“自从认识了周励, 我们就常来这里了。”
是的, 自从2014年我们在南昌大会认识以来, 外滩五号留下了海内外文友们多少美好的回忆!
上海市电视大学校长张德明教授和陆士清老师在外滩五号
时光飞逝,眼看快夜间九点了, 在温馨欢悦的气氛中,我们高唱《难忘今宵》,依依不舍向陆老师林老师道别,是的,我们提前过了丰富多彩,感人心扉的牛年春晚!这时我脑海里又浮现出陆老师三年前赠送给我的《曾敏之评传》, 和曾老在米寿庆典的即席赋诗:
“驰驱纵笔历风尘,
家国萦怀愧远征。
何幸湖山文义重,
三秋载得古今情。”
88高龄陆老师、作者周励和陈思和在外滩露台
米寿喜庆三位筹办人汪澜、杨剑龙、周励在外滩
是的,三秋载得古今情!汪澜, 杨剑龙和我三人手拉着手开心欢笑合影;为陆士清老师张罗一场像2005年曾敏之老人那样的米寿盛宴, 我们做到了!太圆满了!最重要的是我们与海内外文友同心协力地做到了!而且,整个米寿贺宴比预期的更为精彩!
外滩五号这场充满真善美和欢乐励志的米寿盛会,是凝聚着复旦精神和纯真友情的一道彩虹,它将在美好深邃的世界华文文学史册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者完成于 2021年 1月22日 上海
【作者简介】周励,旅美作家。1985年赴纽约州立大学自费研读MBA,1987年创业经商。1992年发表自传体小说《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发行160万册,被评为九十年代最具影响力的文学作品之一,获“十月”文学奖。2006年出版《曼哈顿情商》,近年发表探险文学《穿越百年,行走南北极》《攀登马特洪峰》等。任纽约美华文学艺术之友联谊会会长。感谢周励女士授权发布本作品。
周励作品延伸阅读
周励最新力作
━━━━━━━━━━━━━━━━━━━━
【留美学子】已发2089期
国际视角的精选文摘
脚踏实地·坚守7年公益分享
公众号:留美学子
投稿/联系:studyusa88@yahoo.com
喜欢就点个好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