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飘流北美世界的华裔 可歌可泣的历史

張鳳 留美学子 2024-04-06

【留美学子】3154

10年国际视角精选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陈屹视线】教育·人文·名家文摘

重视北美可歌可泣的华裔历史

作者:张凤(美国)

首发于【华人号】文舞霓裳


                               



【作者 张凤】哈佛中国文化工作坊主持人。华文著述奖文艺创作散文类第一名。获中国文艺奖章海外文艺奖散文创作类。入选世界(纪)华人学者散文大系 散文必读、散文精选等。为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16届会长。2016-2023北美华文作家协会总会副会长 。 


曾任职哈佛燕京图书馆编目组25年。密西根州大硕士,主持百数文学汉学会议。 持续应邀北大、台大等亚欧美演讲。哈佛校报 联合 中时 自由 文汇 读书 明报月刊  参考消息  文汇学人 名作欣赏  台大 复旦网页  北大新青年论坛  央视华人世界等採访,人民文学两岸日报重要媒体皆有评刊。   


著有世界书局  新华书店畅销书,学界多佳评。哈佛问学30年,一头栽进哈佛。哈佛问学录,哈佛缘,哈佛哈佛,繁简版哈佛心影录。域外著名华文女作家散文自选集-哈佛采微等。 



华裔侨居飘流世界各地,可歌可泣的故事真是很多 : 

以北美为例,华盛顿特区华府国家档案馆记载:1785年三位华裔水手:阿兴、阿川、阿春随智慧女神号到巴尔的摩。因船长离船结婚,他们流落美国,经向国会求助,才得专营中国货的商人的资助生活一年。 

虽比不起1218年成吉思汗率众攻到俄国,或1405年郑和领航下西洋。 

纽英伦地区﹐一般沿袭1614年约翰史密斯John Smith船长所命名美国东北大西洋岸六州﹕包含麻塞诸塞﹐康涅狄格﹐罗德岛﹐缅因﹐纽罕普歇﹐佛蒙特六州。 

1818—1825年,华人首度入居美国纽英伦,五位广东青年抵康涅狄格州康沃尔Cornwall读教会学校,其中廖阿希成了最先皈依基督教的华人,阿龙做了林则徐的通事。 

1847年,据纽英伦华史会资料,一英国船长拥有的中国帆船“耆英号”Keying, 由华人船员驶往纽约停泊,又转往波士顿,并碇泊港口,在感恩节查尔斯河上桥边特展,曾轰动一时,纽约市立博物馆内,还收藏有描绘此帆船的巨幅油画。 

左:张凤 夏志清教授·王洞师母,参与李又宁教授主持的《华族对美国的贡献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第一位留美学生常春藤盟校毕业生-容閎,也在1847年,随布朗牧师,与同学黄宽、黄胜从黄埔同乘女猎人号98天,先抵麻州孟森学院入学,后于1854年成为耶鲁毕业生,即返国侍奉寡母。 

他历任秘书、翻译、海关、茶商,至佐理曾国藩、李鸿章,终于实践理想:于1872—1875年间,每年派10—16岁或11至13岁幼童三十名共120人简称CEM,The Chinese Educational Mission,在康涅狄格州首府哈特福德建立中国留学生事务所,由清刑部主事翰林陈兰彬主委率领,容閎副委先返康州安顿,内有铁路专家詹天佑,教育家蔡绍基,矿冶家吴仰曾-也包括1880年入学哈佛大学向戈鲲化学习的丁崇吉Sung Kih Ting,为1873年留学的幼童,后返中国入海军等服务。 

在纽英伦这些学童的寄宿家庭, 一周可得到八元的补助。寄宿家庭多为教师、牧师、农夫各行各业…甚至单身女性。这些不谙英文的小留学生一半学生念文科,一半念理科。很快的他们学业优异,能诗词比赛朗诵拉丁文,和运动上表现出色。还定期到康州留学生事务所总部学习中文。 

清廷突然终止计划在1881年,规定不能剪掉长辫子的小留学生被迫返回长袍马褂的中国环境。德州大学历史系路康乐教授Edward J.M.Rhoads分析。可能因为花费比原来计画多,而且有些学生开始信仰基督教…。后两名学生在教会的帮助下继续留美。 

容閎与玛丽·柯罗成婚,定居康州,1894年后往返中美,梁启超来美曾特去拜望——容閎著英文《西学东渐记》(My Life in China and America,by Yung Wing A.D. ,L.L.D. (Yale) NewYork,H.Holt and Company,1909),可算是华裔留美史传记的首作,亦华裔英语文学的珍贵史料。他葬在康州首府哈特福德。 

欣喜不约而同,重视这段历史的高宗鲁教授。早研究过因容闳倡议的康州小留学生史:与凌鸿勋合编《詹天佑与中国铁路》,并研究外交官唐绍仪、刘玉麟香港议员周寿臣等前世纪的留学先驱。

他生前对我勉励有加,后发现亦原居新店碧潭的高教授为台大经济系留美Seton Hall大学商业管理硕士,纽约市大研究。曾任康州州立Gateway Community-Technical College经济学教授著有《詹天佑传》《中国幼童留美史-现代化初探》《陈烱明传》等书。 

左 :哈佛杜维明教授 北大欧阳哲生 教授- 胡适、傅斯年等专家与哈佛赵如兰教授 普大周质平教授胡适专家 张凤千禧年秋同会于《华族对美国的贡献国际学术研讨会》

波士顿也是最早与中国从事茶叶贸易的港口。1850年即有乘船到南波士顿的茶商首富翁阿绍。他非但是当时髙贵的茂登Malden镇中之有钱人,亦极关心公益和慈善事业,其爱尔兰裔的妻子,在阿绍53岁那年过世,他俩育有四个孩子,三位长成,翁阿绍1878年叶落归根,返回广东故乡。 

与我亲近的麻省理工学院台益坚教授兄嫂-台静农子媳,亦拙著《哈佛问学录》《哈佛问学30年》中重要篇章。

台太太朱蓉博士,曾在波城主持“艺文国际”原称中华艺文苑,有计划地向美国介绍中国文艺美术,曾于I987年出版纲领性英文《麻萨诸塞州华人之经历与贡献》,就把前世纪到现代的麻州多位有成就的华人首度简述。她1998年更由茂登历史学会发掘出关于这华商开拓者翁阿绍的第一手事蹟,大刀阔斧创作成英文剧本《叶落归根》的辉煌史剧,于千禧2000春,伉俪隆重登场,推出多阵在中华艺文苑趣盟剧场热烈上演。 

华族原本力求安土重迁,但史家Jack Chen分析19世纪中叶,闽粤侨乡,遭逢英法等外侮,复加洪杨内斗……1848年左右,加州淘金热,陈明Chum Ming等位发财后,侨乡华人蜂拥而至。

三藩市的代称就是金山──旧金山是对比澳洲新金山开始淘金之后始称。也有“夷人利诱匪徒-拐骗贩卖'猪仔'”而来美做苦力,这些细节在《筹办夷务始末》、《筹办夷务始末补遗》、《清季外交史料》、《道咸同光四朝奏议》、阿英的《晚清小说史》及《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诸多史述…都有资料。 

自1858年50位华人开始参加北美横贯铁路的建筑,此后30年,修成7万英里的太平洋铁路-见《华工与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华人立竿见影地在筑路及果蔬等行业,对美国的开发作出极大的贡献。 

但由于西部劳工和商品的竞争,也引起了排华,尤以西部各州为甚。

约1860年起,每年历经风险,搭乘“地狱船”,在底舱铁鍊缚人,外头汹涌滔天的风浪中,茫茫昏晕,九死一生,终抵美西的华人达3万人之数。参见《广东农村生产关係与生产力》陈翰笙著-也曾访学哈佛。 

华工有些在淘金筑路后东迁,有些则入境困难。许多人越境由加拿大温哥华坐火车直达满地可Montreal,再坐小车或步行由纽约州或佛蒙特州边境入境,人头税不能免,才定居波士顿或纽约等东部大城。 

美国华人历史学会(CHSA)1962年秋季正式成立,1963年1月5日注册,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美国华人博物馆1980年在纽约曼哈顿唐人街设立,2009年移到215 Centre St,保存、展览、传播华裔历史文化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贡献。华府及各地也有互动。 

左上:主讲于金山主席与北德州文友社林良姿会长 张凤会长主持   左下:纽约华文作家协会张鸿运副会长主持 郑向元规划师 主讲,同在云端论坛于金山日 Justin Yu Day庆祝周年


波士顿华埠赞助文化事业最热心的殷商黄兆英先生,原新新公司店东,1991年倡议成立纽英伦华人历史协会,1992年正式在州政府立案,1993秋,协会在波士顿重建局所拥有的中华贸易中心,暂有了办公室。由会长叶庭芬、陈建立、杨学明、曾茂兰、江念祖、曾雪清等继任更新,副会长胡国新等,并邀约江念祖、刘元珠教授、张黄玉莺、陈毓礼、范王柳娥、阮浩銮、陈秀英、田元、朱蓉博士和哈佛燕京图书馆第二任馆长吴文津和张凤担任首任董事,致力存护、宣介华人历史。 

根据华史会的原始资料,少年阿周,于1778年9月11日在波士顿号船上从桅杆堕下身亡。他的雇主约翰波立碑以志纪念。1870年6月,火车载来第一批华工,抵达麻萨诸塞州西北制鞋业极发达的北亚当斯镇。该地山普生C. Sampson鞋厂,为劳资纠纷,僱请旧金山华工,合约工资23元,后两年26元,但衣食住宿费从中扣,打击罢工工人,每周勤勉生产120箱,轰动美东。 

纽约、春田-斯普林菲尔德、奥尔巴尼媒体都来採访这“罢工破坏事件”。耐劳又温顺的华工,后来增为327人,差不多取代了当地工人。令美以美和浸信会男女教友感动,经过努力,友善地为他们开办英语教学,由50多位镇民义务担任教师,也教简单的算术。 

1873年三年合约满后,厂主因受各界压力,华工亦为息事宁人而离开北亚当斯,部分移入波士顿,跟著另群由西岸来建造电话交换台的华工,承包合约,在珍珠街动工,居住在平安巷的帐篷内,成为波士顿华埠居民的前锋。 

波士顿的华埠位于南湾,原为潮汐沼泽地,约在1840年才填海成功,成为适合居住的地点。少数的华商因波城很早与中国茶叶贸易而逐渐盘桓于此。当时奥尔巴尼到波城的铁路终站是南站(南站成为交通中心,还要晚到1899年1月20日,1999年庆祝了南站落成百年纪念),由于种种因素,十年间铁路延长到今日华埠,外加低价土地吸引大宗皮革工业者,即华人和爱尔兰移民。1860年,制衣业因地价髙涨而侵入了华埠西北设厂。 

同时,根据美外交和国会文献:华人巧匠,可能跟随西班牙人荷兰人在美西和古巴及中南美,也早有探险。1871年10月24日,洛杉矶发生华埠大屠杀,近20位华裔牺牲。前此,加利佛尼亚等西部诸州,对世界而言,尚属闇昧之地,维护法治长久困难。加州在1850年归属美国之前,为西班牙殖民地,后属于墨西哥。 

针对亲华的《蒲安臣条约》,反对声浪从1871年开始增大。蒲安臣Anson Burlingame,哈佛法学院毕业,原为1861年由林肯总统任命的美国驻华公使,6年后他因恭亲王奏请,辞官转任清朝同治皇帝的三位全权大臣之一,赴美签约,但终也抵挡不住在东西各州排华的烈焰,见丁则民《美国排华史》。到1882年《蒲安臣条约》续约时亦加入了限止华人的条例。 

华人在美益形艰辛无助。除依法规缴纳人头税外,海关、医院、渔税、洗衣、提篮叫卖皆需缴税,还有警察税、道路税等等,有些税制专为华人而设。多数的华侨史皆引用了金山大埠的“十苦”-即指各种不讲人权的限制,还未算上被杀的惨事。 

纽英伦华史会统计资料,1890年前后在波城的华人约200人,1900年约500人,1910年约900人,因移民法的限制带家眷,女性极少,1905年全波士顿只有15位中国妇女,而男性约有800人,到1940年,1792名华人中只有70名女性,但在纽英伦的知识界华人却有不同的待遇。哈佛教师戈鲲化的合约可带妻子两儿三女,还有翻译与仆佣。见我首先在35年前向中文世界论介的拙作<哈佛1879年首聘中文教师戈鲲化>。是由哈佛校史档案中发掘出来的哈佛华人教师戈鲲化,曾是校长上宾,轰动刊登于美东重要媒体,更为诸位汉学家型塑在哈佛及北美之教学开出了先河,我共书写30多篇思想传记。所以人民日报海外版、央广网、中国作家网、侨网、国学网 ⋯等均以慧眼独具“张凤书写哈佛百年华裔文化史”为显著标题刊发 。 

当波城华埠开始有各种行当的华人商工之时,容閎的作品就提到:1874年康州的中国留学生事务所还特设了中国学院,以加强百馀名中国留美幼童的儒学和中文。这比1890年夏威夷圣彼德华人基督教会附设的中文学校,和1909年旧金山原名大清学院的中华中学校都早。 

令人津津乐道的是,被尊为“中国的博班克”L.Burbank的园艺专家Louie Jin Kwong,华史会黄兆英名誉主席复原台山发音,中译为雷振光;以其故事写小说《橙柚留芳》,获《海华》杂志文学奖首奖的文友郑兆沅学姐,则以刘锦浓译之。朱蓉博士译为吕锦江,不少华人史皆称吕姓。 

吕锦江先生由台山到旧金山制鞋时只有12岁,排华危机中自动到麻萨诸塞州北亚当斯,由受英语教学认识了蒲安臣堂妹芳妮Fanny Burlingame。他终日在密不通风的工厂,加上恶劣的天气,染上了肺结核——后被芳妮请去做园丁,他就试用老家跟母亲学来的人工授粉,培植西红柿等。

日渐恶化的健康使他在14岁时,不得不回到亚热带的故乡广东养病,不日即痊癒。因由内幕消息得知华人移民将严限保人,芳妮叫他趁早回到佛罗里达芳妮的新居再当园丁。于是他在佛州家旁果园试著培育樱桃、苹果和橙子,几度杂交的结果,橙树果实累累,汁多味甜,又能保鲜无霉,被命名为“吕锦江橙”,荣获美国果树学会在1911年颁发的威德Wilde奖章。佛州著名苗圃与他签约销售,奠定橙业基础。 

后来加州亦转种吕锦江橙-1903年,芳妮遗产授予他果园和12,000元,却因不善经营,晚年仍病跛贫困,1925年去世。然而,他能入美国籍,却是排华法下“海外排华百年史”中唯一的特例。见《 海外排华百年史》1985 社会科学版,冰樱桃”Being Cherry的专家阿冰 ,也有写作专家阿邴 Being Cherry 邴櫻桃-  见《美国华人》 1985年工人出版社。‍

据说有人要吕锦江资料去写英文小说,中文小说更不知有多少,带有这些先人的影子﹐赞其阿贤阿新也好﹔银好也罢阿彩也行﹐文坛曾议论纷纷。其实只要是真创作﹐养虾作农﹐姓刘姓吕又有什麽关係﹖写有凭有据的悲壮史实,还需要各种文类﹐多多益善。 

吕锦江和加州的稻米专家陈如添以及在俄勒冈培育出“冰樱桃”Being Cherry的专家阿冰,据析论在美国农业开发史上均有绝对不可抹杀的功勳。 

排华期中,波士顿也曾设安置所暂容华工﹐位于灰街Ash st.﹔1890年终于在夏利臣街Harrison St. 好事福Oxford St.交口﹐建立华人社区﹐他们或为工人﹔或开洗衣店﹔或卖报﹔或卖活鸡﹐茶叶---1877年全市47家洗衣店中﹐有18家为华人店东﹔1880年﹐90家中有43家--见商业名录﹔1901年十五岁的梅英福是首位华裔报童﹐在夏利臣街上叫卖中文中国前锋週报和英文报﹔1912年在必珠街Beach St.开的东方活鸡公司﹐每到年节,总大排长龙﹔百年来萨冷Salem 即中西商人从事茶叶进出口的贸易港。 

自1875年同纽约设立中华公所以来﹐一直处居中国城保护协调的地位﹐并设华商协会﹐又于1920年创立﹐中华广教学校。 

算来是20多年前,拙文“纽英伦华人180 年“文章应苏斐玫主编之邀请发表于世界日报週刊⋯ 老师辈的圣约翰大学St. John's亚洲研究所所长,李又宁教授就立刻主动寻到我,协助参与召开2000 年10月19-21日《华族对美国的贡献国际学术研讨会》,于纽约市法拉盛喜来登饭店,前后她又召开过几次,并出版中英文论文集,另外编主编《华美族研究集刊》杂志且写成《留美八十年》《当代留美中学生:喜乐和辛酸》《科技界的华美族》《新法拉盛集刊》等作,功勳殊伟。 

我们文字工作者于北美各地几十年均有默默耕耘者,进行著探索的工作。稍举触及华史的作者:比较熟悉的伯克莱加大写过 《一个女人的自传》、《雜记赵家》的赵元任的杨步伟夫人及写 《早年自传》的赵元任教授 、洛杉矶写过《花鼓歌》《堂斗》多作活了103岁的老作家黎锦扬,年轻的有陈十美⋯等。纽约的唐德刚教授作胡适、张学良等位口述历史。

还有曾任南加大东亚系主任得国家文艺奖诗人张错,在1985年由时报出版了《黄金泪》这本报导文学;紧接著写过《柏克莱随笔》的名家喻丽清写了《沿著绿线走》:也寻出旧金山、萨克拉门托一带排华期间 ,突然火灾的故事时有所闻。她寻访1851 年前后华史多篇文章 如Igo、 Ono等已成中文学校教材。皆为字字血泪辛酸的文笔!

在1975年早得坎城戛纳等国际大奖的胡金铨导演,曾于1997年心脏导管手术前长年筹拍《华工血泪史》据说就想以此主题展开,惜乎壮志未酬身先逝⋯现有北美作协洛城杨华莎会长继续大力筹款制片中⋯

上世纪陈若曦创作有《远见》《突围》;白先勇也以文学手法写《纽约客》等小说;曾住过旧金山的严歌苓写《扶桑》等,多伦多的张翎写《金山》等;早逝写过纽约中国城《素月》等的顾肇森,并写《枪为他说了一切》有关爱荷华留学生卢刚杀人事件;温哥华女作家李安写《寻找尘封的记忆--抗战时期民国空军赴美培训历史及空难探秘》由她牺牲的二叔越考察越扩大了写作的范围;也有纽约的邱辛晔馆长与罗慰年合著《法拉盛传》;更有合著《生锈的花旗梦》-非法移民的金色冒险号惨事 -的于金山、陈健勤、及张慧馀。 

近年因新冠疫情的影响,华裔在美国也受到波及跌宕甚大。特别我组织了见证创立的北美作协各分会与世界华人周刊出版影视集团社团合办云端论坛:曾为于金山主席举办云会推崇这位著名文学家、辅仁大学张秀亚教授的公子,台大经济系毕业留美, 祖籍黑龙江海伦市的他,居然在闽粤同乡当中担任多项如中华总商会荣誉董事长、两度担任纽约中华公所主席等。于先生英文名Justin Yu。曾荣获纽约市长 Eric Adams 宣布 2022 年 2 月 25 日 定为于金山日 Justin Yu Day令人敬佩!还同邀台湾成大土木系毕业留美的市政府城市规画局交通处主任郑向元规划师, 两位亲身主讲:纽约华裔服务杰出的事蹟,及纽约华社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无法尽数以英文写作等华美文学名家谭恩美、汤婷婷、任璧莲、赵健秀、黄哲伦等 、及研究者张敬珏、单德兴、 尹晓煌、吴冰、林涧、黄运基、与柏克莱加大族裔研究所教授亚美人研究中心王灵智主任等早作专著。

难得东北美地区知识界华裔多。哈佛耶鲁两位良师益友雷厉风行地主编巨型的文学史 :王德威的《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孙康宜同宇文所安教授编撰《剑桥中国文学史》;萨福克大学英语系的郑达教授及主任、中英文大作《西行画记-蒋彝传》《熊式一传》等;普大周质平、哈佛博士江勇振、蔡德贵与李又宁教授等⋯都书写胡适传记。哥大王海龙老师<一个中国劳工与美国哥大东亚系>书写关于丁龙的故事、汪荣祖《史家陈寅恪传》、陈毓贤《洪业传》《写在汉学边上》、张邦梅《张幼仪与徐志摩》 胡思升《赵小兰传》等、张西的话剧剧作、江岚讲述华裔、张纯如《美国华人》等等。也有纽约桃花写家族历史或顾月华与公子孙思瀚以视频皆有涉及留美生活事蹟等都不可忽略。拙作《哈佛问学录》《哈佛问学30年》《域外著名华文女作家散文自选集-哈佛采微》等包含藤校哈佛赵元任、刘瑞恆、张福运等各业先驱的思想传记。

加拿大华侨移民史也由黎全恩、丁果、贾葆蘅等推出。梁丽芳、马佳教授写成中外文学交流史中国-加拿大卷,写有各加国地华裔。

除上述作者外,耕耘之散文小說涉及北美者更不勝枚舉很難周全:鄧嗣禹、黎錦揚、唐德剛、夏志清、聶華苓、王鼎鈞、余英時、於梨華、胡思升、趙淑俠、黃運基、殷志鹏、莊因、周愚、黃娟、簡宛、趙淑敏、莊信正、孟絲、吳冰、周勻之、高宗魯、張北海、李又寧、鄭兆元、鄭洪、龔忠武、白先勇、劉渝、朱蓉、陳永秀、王靈智、郭松棻、陳若曦、歐陽子、劉大任、王渝、林英敏、朱小燕、姚蜀平、張盈盈、汪榮祖、顧月華、夏祖焯、朱小燕、湯亭亭、朱立立-荊棘、陳少聰、王正軍、張錯、孫康宜、張系國、李渝、石麗東、陳十美、于金山、卓以定、施天權、陳毓賢、韓秀、陳漱意、余國英、蔡德貴、喻麗清、王育梅、周質平、沈寧、梁麗芳、劉荒田、伊犁、李黎、思理、吳宗錦、林麗雪、甘秀霞、陳漢平、任安蓀、趙俊邁、林淑麗、黃秀玲、蓬丹、薛海翔、江勇振、姚嘉為、周勵、吳玲瑤、譚恩美、林澗、王德威、盧新華、王威、鄭達、張敬珏、平路、張純瑛、龔則韞、蘇煒、周芬娜、顧肇森、楊秋生、黃宗之、尹曉煌、單德興、陳九、任璧蓮、張志誠、李安、哈金、周敏、王海龍、嚴歌苓、曾慧燕、張翎、葉周、魏碧洲、周密、聶崇彬、李嘉音、百草園、梓櫻、呂紅、李淑蘭-李笠、陳屹视线、陳瑞琳、陳謙、邱辛瞱、馬佳、張輝、施瑋、爾雅、紐約桃花、賈葆蘅、李秀臻、李愛英、丁果、嘵亞、李強、王志榮、海云、林良姿、陳小青、夏婳、杜榮佳、張邦梅、張西、江嵐、張純如、賀婉青、崔淼淼、王婉迪、張鳳 等多位。

左 :伯克莱加大周欣平馆长、哈佛杜维明教授  哥大夏志清教授、哈佛赵如兰教授、张凤参与李又宁教授主持的《华族对美国的贡献国际学术研讨会》2000-10-20

左 :陈屹、顾月华、沈宁、张纯瑛、陈浩泉、吕周聚在2017春张凤主持的哈佛中国文化工作坊及作协演讲

左 :王威、施玮、陈瑞琳、周励、吕红、维维、徐文荣、陈河在2016春 张凤主持的哈佛中国文化工作坊及作协演讲

左 :朱天文、李欧梵、马克任、杨建成、杜维明教授1999春 张凤主持的哈佛中国文化工作坊及作协演讲

摄于波士顿Hatch Shell贝型露天音乐会场演奏小提琴后



张凤与哈佛首任女校长 福斯特Catharine  Faust

张凤在哈佛女校小图书馆 考察张爱玲遗墨等与Litt C Dlhimah 等人员合摄

张凤作品《哈佛问学录》在沪新华书店出版几年还在畅销书之列)

左 张凤、哈佛赵如兰教授、朱蓉、杜维明教授  郑达教授,参与李又宁教授主持的《华族对美国的贡献国际学术研讨会》2000-10-20 (伯克莱加大周欣平馆长摄)

张凤两岸作品

2012年,斯坦福历史系教授张少书和英文系教授费雪金(Shelley Fishkin)有“北美铁路华工研究工程项目”。与蔡金冬指挥萌发用音乐剧呈现的想法,以此纪念北美太平洋铁路建成150周年。

联繫到北美作协本纽英伦分会好友作家任教耶鲁得“理查德·布鲁海德优秀教学”奖的苏炜,他自1984年就关注 华人不畏艰险修建太平洋铁路的精神,作有历史歌剧文学稿本《铁汉金钉》,商议后他们决定改编此歌剧剧本为大型交响清唱剧,搬上舞台,由普利兹奖作曲家周龙作曲,蔡金冬指挥,2019/10/1日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首演,10/3日在史丹福音乐厅-纪念演出原本是由史丹福大学主导的 ,2019年也准备转回中国演出,深圳的合唱团都已准备排练,随即2020年疫情开始,就中断至今。


致敬:从东方奇幻到西部壮举

2019年艺术家演出海报截图


华府地区有投书、有运动、呼吁 :建立美国亚太华裔历史文化国家博物馆的重要性。不少成立的华裔史实维护协会。而伊利诺斯州,据称是美国第一州呼吁:亚裔历史必须包含在历史教育中。

近因疫情2021 年有美华联盟创立《美华史记》微信公众号 吿同胞书 :把美国华人的历史,写入美国中小学教科书。又推出《美华史记·青少年双语读本》系列丛书,由原创文章改编问市。

https://usdandelion.com/archives/3642

麻州州政府在1992年前后开始推举了外子哈佛核磁共振实验室主任兼贵重仪器中心主任黄绍光博士代表新侨;传统华侨蔡式民;美国出生的ABC伍步华等华裔、巴基斯坦、越南、柬普寨裔各一,共6位委员组成州长亚美顾问委员会。麻州威尔德州长William F. Weld这位后,曾提名为墨西哥大使,也曾为总统候选人的州长,还邀请亲属在州政府观礼就职畅谈甚欢,见证了Asian American Advisor to the Governor of Massachusetts比肩迭踵不断更新。

2006年至今开始有亚美局Massachusetts Asian American Bureau的创立 。事隔三十年,家中小儿子黄启扬,也当选5位新委员之一。波士顿市长华裔吴弭Michelle Wu,好友千金汤雅婷律师等新生代,也参与担任此职积极可见一斑。

麻州还有提案,成立少数族裔历史教育委员会,推动亚裔历史。陆续新泽西州、德州、加州和密西根等州也开始讨论:该不该把亚裔历史写进中小学教科书 ⋯ 不过根据我鑽研的华裔汉学名师们谦虚地说,于常春藤盟校及全面蓬勃发展的汉学依然是边缘 !为谋北美华裔与各族裔文化平等,仍需要齐心代代传承奋力! 

深思华美历史的磨难或功勳,我们既有华裔显赫贡献北美的素材,更有磬南山之竹也写不尽的先人胼手胝足的血泪苦难,尤其不应该忽视事件第一手文献,史料的保存。以宏观大历史之向度来审思纵横参差,毕竟仍脱不出古往今来各区域和个人历史的网络,仁以为己任,推己及人,化化无穷,无妨诚挚地在精神上保持更深刻意义的持守,尊重每个人的发言著作权,让我们一致来投入这任重道远之领域,赓续开发弘扬,填补空白的历史体系!

(文章部份原刊张凤作品《哈佛缘》《一头栽进哈佛》2004及2006版等书及《文舞霓裳》专栏)

延伸阅读

与哈佛大家对话30年 (好文精选)



相关链接

传承中国文化的耶鲁三代人

放弃耶鲁校长职位后的人生之旅

耶鲁20年 我教学生·学生教我

西点给我一座桥 

名校之路-父母如何匹配儿女未来

史诗:铁汉金钉“铸刻”了被遗忘的两万华工之印记

近期发表

回家的路 再也不是记忆中的模样

30年准备 带你深度游欧洲| 附照片200+

董宇辉 杀死你的 其实是他自己

炸!佛州新法将阻止中国留学生进入实验室

寒门贵子的奇迹 | 一个真实的拿破仑

富豪芒格·几十年不搬家 折射了什么

风靡70年代《爱情故事》的男神走了

林青霞这辈子,输给了秦汉

传承中国文化的耶鲁三代人

雨夜惊魂 我的真实经历

访谈千位世界高人的她 收获了什么

名校之路-父母如何匹配儿女未来

留学安全须知·实用大全

精选汇编 ↓↓↓ 百篇尽收眼底

【名校之路】过来人的教训与秘籍

汇编1-15期



【陈屹视线】人物篇·我问故我在

汇编1-32期



【穿越访谈】世界华人系列

汇编1-21期



【王妃传奇】皇冠越重 幸福感越轻

汇编1-35期


好评如潮的《触摸美国》系列

汇编1-30期



曼哈顿女人的征服《亲吻世界》精选

汇编1-30期



【极光文学大讲堂】名家璀璨

1-30期


喜欢就点“赞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