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民文学出版社:拥抱市场,七旬老社壮心不已 | 文学出版「攀登新高峰」系列

张艾宁 出版人杂志
2024-09-14


近日,中国作协率“作家天团”和“文学出版天团”齐聚“文学之乡”益阳,共同见证了“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和“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的发布。两项计划的发布如石子入水,在文学界和出版界激起阵阵水花,漾起层层涟漪,并不断向更广阔的范围扩散。

为此,《出版人》杂志策划推出“文学出版攀登新高峰”封面报道,采访了作品入选首批计划的作家和加入“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联席会的10家出版机构,在这个原创作品迸发、市场渠道激变的新时代,全方位、立体化地呈现中国文学出版界的成绩与面临的客观问题,从激励创作和涵养生态两个维度着手,为文学出版的发展之路建言献策。

系列报道将于本周陆续推出,敬请期待!

人民文学出版社近年发展之快,令业内敬惮。

从零售市场占有率方面来看,近几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全国所有出版社中的排名稳步上升,从过去稳居5~7名,到2022年上半年位列第三,若抛开第二名北京联合出版有限责任公司的特殊性不谈,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全国零售市场的占有率则可排至第二名,仅次于中信出版集团。
对于一家文学专业出版社而言,这已是令人赞叹的好成绩。
同时,在“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第一批入选的19部作品中,人民文学出版社就有8部,均为名家作品,其中不乏作家沉淀了十余年写就的重磅力作。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表示:“这是我们近几年在中国当代文学出版领域做了充分积累的结果。”除了入选作品,人民文学出版社还有许多其他精品力作蓄势待发,“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将会迎来我们长篇小说出版的爆发期”。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
自2017年2月至今,臧永清挂帅人民文学出版社已五年有余。凭借其极具魄力的商人禀赋和充满担当的文化使命,早已奠定了臧永清在业界的“江湖地位”,然而他仍壮心不已。
这两年,在臧永清的带领下,人民文学出版社积极开辟业务板块,建立了文创部、社科出版中心、少儿出版中心和教育培训中心。此外,在中国出版集团强化资源配置的举措下,将中版昆仑传媒有限公司整合到人民文学出版社,未来,人文社将在影视版权经营等方面开拓一方新天地。
然而,要实现雄心壮志,臧永清必须只争朝夕。“我还有三年退休,怕时间不够用。”说出这句话时,他语气里满是迫切。“成立教育培训中心是我在任期间内做的最后一个业务板块开拓决定,这个业务能否成气候,三年时间也该有答案了。”
在《出版人》的专访中,臧永清从人民文学出版社近年增长的秘密、未来的规划,以及他本人对于文学市场的理解和营销趋势的分析方面一一道来。接受采访时,臧永清一如既往地真诚、质朴、知无不言。

“入选8部作品,是充分积累的结果”
《出版人》:“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第一批入选作品有19部,其中有8部出自人民文学出版社,是很了不起的成绩。听说社里很早就开始筹备“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相关作品的报送工作,当时对这个计划是如何理解的?
 臧永清 :今年年初我知道了这个计划,计划的内容令我惊喜,我社近年来的发展思路与这个计划暗合,全社都非常重视,报选作品时也十分积极。在中国当代文学出版领域,我们这几年的发展势头强劲,可以说是一年一个台阶地增长。“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第一批支持作品我们入选了8部,我认为这是近几年我们在当代文学出版领域做了充分积累的结果,更是我们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的结果,是我们的使命和职责所在。
《出版人》:从入选的8部作品来看,都是重磅的名家作品,可以预见人文社未来几年迅猛的发展势头。这8部作品目前的出版进度如何?还有没有其他特别值得大家期待的新作?
 臧永清 :在原创文学出版方面,今年上半年我们出版了贾平凹的《秦岭记》、石一枫的《漂洋过海来送你》。最近我们出版了葛亮的《燕食记》。《燕食记》这本书一经出版就收获了如潮好评,读者反响非常热烈。这是入选了“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的作品,也是“攀登计划”发布后最早出版的作品。
贾平凹《秦岭记》
葛亮《燕食记》
石一枫的《漂洋过海来送你》
王安忆《五湖四海》
王安忆的《五湖四海》也出版了,样书我已经拿到了。一部小长篇有着巨大的容量,充分显示了技艺高超的小说家举重若轻的叙事能力和从容气度。王跃文的新作《家谱》(暂定名)也已基本成形,处于最后的修改阶段,这是一部文学界等待了多年的作品。《家谱》写的是乡贤故事,时间跨度从20世纪20年代到21世纪初。魏微的新作《山河故里》(暂定名)也进入收尾阶段了,她很久没有新的长篇小说面世了,从已经看到的部分文本看,这部作品没有辜负文学界和读者多年的期待。
其他还包括笛安的《亲爱的蜂蜜》、石一枫的《入魂枪》。《入魂枪》是一部电竞题材小说,是一部好看又有深度的作品。阿来的《寻金记》和毕飞宇的《琥珀的光》就更不必多言,这两个作家都是视作品质量为生命的,这两部作品必将在文学界和广大读者中间产生广泛影响。尤其毕飞宇十数年拿出这样一部长篇小说来,是铆足了劲儿的。
除了入选计划的作品以外,我们还有很多优质的原创文学作品已出版或即将出版,比如杨争光的《我的岁月静好》、残雪的新作、陆天明的新作等,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年初都会陆续出版。可以看到,从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这段时间,我们会迎来长篇小说出版的爆发期。
我们不仅要用文学作品来书写时代的发展,更要充分展现出当代长篇小说发展水平,同时,我们还希望能够借由我们的编辑力量,助力当代文学质量的提升。很多时候,我们的编辑不是拿到作品就出,而是要认真审稿、加工,与作者协商、打磨。对重要作品,则更会通过与评论家、专家论证的方式,向作者提出审读意见。从这一角度而言,我们的作者对编辑是信任的,编辑与作者是能够平等对话的。也因此,我们有时候出版的速度会慢一些,但我认可这种慢,这种慢是必要的,做出版一定要争取做到不留遗憾。
《出版人》:您提到人文社的编辑常常要跟作家一起打磨作品,但其实这种编辑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出版社进行长时间的培养,以及编辑本人可能也要对文学具有天生的敏感和天赋。在这个过程中,人文社如何培养一个优秀的文学编辑?
 臧永清 :首先,人文社编辑的准入门槛是很高的,基本都是名校的文学相关专业出身。可以看到,人文社目前很多编辑都是专家型编辑,在各自领域都有很好的专业积累。其次,在人文社做编辑,接触的资源都是顶级的,因此新编辑会逐渐形成开阔的视野。第三,我们一直以来都强调要成为学习型组织,定期组织培训,鼓励编辑钻研业务,同时,编辑之间形成了“老带新”的传统,在每天日常的工作和交流中,新编辑耳濡目染,逐渐成长起来。这种“在场”的培训比任何课程都重要。
在机制上,我们的编辑在入职后都要先去校对、印制、发行等部门实习,充分了解做书的各个环节,形成市场意识,为后续的成长打好基础。

“做渠道不能自我囚禁”
《出版人》:前段时间,东方甄选的爆火带动了人文社的《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畅销,短短两个月销售60余万册,成为直播销售渠道出现以来,在图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案例。您作为参与者,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臧永清 :这些年,我们的销售渠道在逐步向线上转移,线下实体书店渠道可能只占全渠道销售的20%了。因此,我们与东方甄选有了很好的合作,《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畅销也是在我们双方都做足准备的基础上,借流量之力形成的现象,可以说是占到了天时、地利、人和。
我们可以发现,以东方甄选为开端,直播带货已经发生了升级迭代,我把它称为直播带货2.0版。这个阶段的直播卖书不能只说一本书好,而要说明白这本书为什么好。主播必须懂书,必须对书充满感情。
在一定程度上,东方甄选推动了文学作品的销售和传播,因此我们社各环节,比如发货、印制等,都全力支持和配合,为他们的带货提供产品支持。《额尔古纳河右岸》我们加印了七次,每次加印10万册,超强度的工作对印制能力、发货能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但我们各个环节没有一个出现问题,顺利接住了全部流量,这其实也是一个出版社综合能力的体现。
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
《出版人》:这个现象是否给社里的新媒体营销、发行带来了新的启示?
 臧永清 :我们目前在新媒体渠道上还是以品牌营销和单本书营销为主,目的是扩大品牌影响和单本书影响,而不是只为了销售。在这方面,我们社内分工比较明确,发行的事交给发行做,营销的事交给策划部做,这样两个部门都能把自己分内的事做好。
现在我们比较注重的是品牌营销类的大型活动,我们管它叫“晚会式营销”。比如我们去年年底做的“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文学跨年盛典”直播活动,还有“说不尽的网格本”系列直播活动等,这些活动都会请文学界内外的名家名人参加,一场活动常常持续数个小时。我们每周四晚上的“朝内166讲座”,长年坚持做,已经成为在读者中有广泛影响的文化传播品牌。这些活动的目的是扩大出版社品牌影响力。
当然,我们对重点图书的营销是非常重视的,要求编辑和营销部门做足“一书一案”式营销,今年,我们对多本重点图书做了深度营销,影响都很大。当我们把品牌影响和单本书影响做足之后,委托达人来直播带货时话语权也会大一点。
“朝内166讲座”于每周四晚举办
现在也有很多友社自己做直播、自己搭建渠道,对这件事我还是持保留意见。虽然我们也有自己的新媒体销售渠道,但那终究只能起到一个辅助作用。自己搭建的渠道充其量只是专卖店,而渠道商做的是百货商店,图书适合在百货商店销售。如果我们在专卖店上投入太多心血和精力,我认为是得不偿失的。
从价格的角度来说,即便我们在自己的渠道销售,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我们也不能自降折扣,这会伤害我们的经销商的积极性。在这样一个渠道多元的时代,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渠道做窄了,不能自我囚禁,事实上只要我们与渠道商紧密合作,就能实现不错的销售。

“我还有三年退休,怕时间不够用”
《出版人》:在2021年底采访您时,您提到了人文社的新业务板块,建立文创部、社科出版中心、少儿出版中心和教育培训中心,目前这几个新业务的进展如何?
 臧永清 :文创部经过几年的发展,“人文之宝”已经成为出版业文创的领先品牌。社科出版中心已经出了好几本书,马上还会有一本很好的畅销书出来。少儿出版中心也即将有新产品面世,样书我已经看过了,内容是关于幼儿园入学准备方面的,全套书包含41部作品。
而今年新开的朝花夕拾文创咖啡店一开张就实现了盈利,取得了超乎我预期的成绩。下一步,我们希望这个文创咖啡店能开“文化咖啡”的风气之先,发展成为全国连锁品牌。
朝花夕拾文创咖啡供销社
教育培训中心已经成立了,人员也到位了,目前正在研发产品。人文社做教育培训中心的主要目标是将我们的优质文学IP课程化,比如请名师来讲经典作品,面向学生和文学爱好者。课程的形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做成音频、视频,或集结成书,转化方式应该灵活多样。
成立教育培训中心是我在任期内做的最后一个板块开拓决定,未来三年我不会再开辟新业务了。因为还有三年退休,怕时间不够用。
《出版人》:当下,优质的原创文学资源特别稀缺,各文艺社之间的争夺也非常激烈,这种激烈的竞争导致一部文学作品价格和价值出现偏离,造成版税和起印数虚高的现象,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臧永清 :我认为这是正常的市场现象。因为一个作家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版税和起印数上,更体现在他的知名度给出版社带来的品牌效应上。我认为这个品牌效应的价值可以等同于起印数的版税价格。
同时,这个价格还包含出版社对一个作家未来发展的价值判断,考验的是出版社的眼光。如果我们看好一个作家的未来,那我们肯定要用超越当期可实现的效益的价格签下来,我看重的是这个作家对出版社长远发展的作用。这跟做其他生意是一样的,我们要同时做好长线业务和短线业务的安排。只顾眼前利益,是短视的、不负责任的。
此外,我们还要做更长远的谋划,为人文社的未来积累更多优质版权,就像人文社的前辈为我们留下了一大批珍贵的版权资源一样,这就是出版社一代一代的接力,是一种文化使命。因此,我们不能只考虑一部作品的当下效益,我们考虑更多的是这个作品在未来能不能成为经典。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得起人文社前辈为我们奠定的伟大基业。从这一角度而言,一部优质文学作品的版权价值往往是长远的、跨越时空的。
《出版人》:据了解,“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还与平遥国际电影节达成了合作意向,设置了“迁徙计划”单元,在今年10月份作协会携十几部作品到平遥国际电影节上做影视版权的推介。人文社在作品影视化改编方面很有经验,您如何看待文学作品影视化的前景?
 臧永清 :文学是众多内容产品的源头,因此,由作协牵头来打通“文学”和“影视”之间的转化之路,形成集群效应,对于文学作品的影视转化,将会是特别有效的措施。
实际上,近两年我们也在做版权经济方面的业务。去年年底,在中国出版集团有效配置资源,强化发展质量的举措下,将中版昆仑公司整合到人民文学出版社,中版昆仑是一家影视综艺制作及IP孵化商,涉及影视版权经营等方面的业务。未来,有合适的内容,我们会积极推动其影视改编业务。
《出版人》:未来,人文社还将如何进一步响应“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
 臧永清 :要想“攀登文学高峰”,最核心的还是作家。出版社要为作家的攀登助力,为优秀作家创作的文学精品提供更好的出版服务。为此,我们在服务好名作家的同时,下一步将大力推动优秀青年作家的创作出版,我们制订了一个“青年作家扶持计划”,从资金、营销、发行等各个环节配套支持优秀青年作家作品的出版。青年作家是文学的未来,也是文学出版社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不能抓住当下的青年作家的创作,支持他们,待到他们成大名时再去联络他们,是难有好的结果的。简单的商业关系,不足以支撑作家与出版社的长久合作。
面对青年作家的作品,我们会按照市场规律充分参与竞争,而非坐等作品送上门。同时,我们还要秉持包容的心态,接纳作品的多样化风格。当然,总体上,我们将长期坚守现实主义的文学出版传统。
总而言之,我们要打造更好的编辑队伍、营销队伍、发行队伍,持之以恒地做好书,与更多优秀的作家合作,努力出版更多优秀文学作品,为新时代文学从“高原”向“高峰”攀登承担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敬请关注《出版人》9月刊封面
文学出版「攀登新高峰系列报道



李敬泽:文学的崛起,离不开好编辑和出版社

70后文坛顶流竟在商务印书馆当过编辑,他怎么看文学出版的未来?


上海文艺出版社:放下历史包袱,关注更年轻的力量


译林出版社:文学出版人必须从稿子和案头抬起头来


END

出版人原创文章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转载请联系授权
可扫描上方二维码添加作者微信进行交流
添加好友请备注工作单位及姓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出版人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